大楚怀王(校对)第83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33/959

  “这……”屈署迟疑的看着黄歇,心中却信了八分,因为昭浪的情况并不难打探,这瞒不了他。
  而如果昭浪真的鼓动江淮贵族在明日的朝议上赞同迁都,那真的是大事不妙了。
  为啥?因为这里是寿县,这里是江淮贵族的大本营,江淮贵族此刻全都聚集于此。
  一旦他们明日全都赞成迁都,那么,明日的朝议上,反对迁都的人就无法在数量压倒支持变法的人了。
  寿县这里,别说江淮贵族,就是江淮的封君,都比朝中大臣多一倍。
  这……大事不妙啊!
  此时,黄歇又开口道:“还有,今日白间,大王曾派歇去通知客卿甘茂,说是明日朝议上,要封甘茂为左尹。”
  “什么?”屈署又是大吃一惊。
  大王以甘茂为左尹,这既是恼怒群臣反对,又是给群臣中安插一根搅屎棍啊!
  之前,屈氏才是楚王手中刀,现在,楚王有的是刀。
  不妙!不妙!
  接着,黄歇又开口道:“大夫,歇出宫后,大王便召见了恩师,恩师入宫后,从上午一直跟大王聊到现在都还未出宫。”
  “哦!”屈署一听,已经明白黄歇的意思了,于是,他面色平静的拱手道:“多谢黄谒者前来示警,否则署将深陷网中而不自知矣。”
  ……
  不久后,黄歇又来到司马景缺德府上,然后,他一见到悠闲从容的坐在主位上的景缺,就急忙开口道:“司马在大难临头之间,在景氏大祸临头之时,竟然还能如此坐的住,真是让歇佩服佩服。”
  “休得胡言!”景缺一听,立即板起脸,训斥道:“我乃堂堂司马,景氏乃楚国最尊贵的家族之一,何来大祸临头。危言耸听,骇人听闻,难道令尹就是这么教导你的?”
  黄歇诚恳的致歉道:“是歇心直口快,不善言辞,还请司马恕罪。”
  “你……”景缺看着死不悔改的黄歇,大怒道:“好你个黄歇,不要以为你是黄君之子令尹门生,本司马就不敢拿你如何。若是你今日不说出个所以然来,你今夜就别走了,留在本司马府上,等明日朝议,本司马再送你进宫。”
  黄歇浑然不惧的拱手道:“司马,十年前,我楚国之中,景鲤为令尹,景翠为柱国,司马为方城守,景邵为大夫,景阳为宿卫大王的将军。是时也,景氏是何等的辉煌,乃是我楚国实至名归的第一家族。
  但是现在呢,令尹景鲤死,令尹景翠死,大夫景邵全族被贬洞庭,司马在朝孤立无援,景阳在吴归期无期。
  十年后的今天,景氏哪里还有楚国第一家族的威势。”
  说着,黄歇直视景缺道:“如今景氏在朝的只有司马一人,而司马之后,景氏却只有景阳一人,一旦司马与景阳其中一人出事,偌大的景氏就将轰然崩塌,此时此刻,难道司马还没有引起警惕吗?”
  “这……”景缺闻言,顿时汗水直涌,瞬间便打湿了背上的衣襟。
  这是他一直担心的问题,却一直都没有解决办法。
  此时,黄歇接着道:“当初大王执意变法,先令尹昭阳不敢阻拦,柱国景翠闭口不言。后,大王东破齐,南灭越,西败秦,被临魏,功业德行已经远超过去。
  此时,大王再次变法,家师虽是令尹,亦不敢开口阻拦,柱国唐昧一向支持变法,左徒屈原,接连主持两次变法,三闾大夫屈署乃是左徒心腹。
  当此之时,变法大势已成,司马难道就没看见左尹昭常与上大夫景邵强行阻拦的下场吗?”
  说着,黄歇声音冷冷的道:“然而司马先长拜与黑帝庙外,又在寿县反对大王,如今大王大怒,难道两百年前令尹子西的遗泽还会庇护司马你吗?
  我之所以来到司马面前,那不过是感叹令尹子西的复兴楚国之功以及两次推让楚国之德罢了。
  言尽于此,还请司马明日缚我于恩师面前,说我辜负了恩师的教导。”
  景缺闻言,立即长拜道:“先生,在下错了,不该以貌取人。”
  不久后,黄歇从景缺府中出来,回到自己寄居的令尹府中,发现令尹昭雎依旧滞留王宫,心中一惊,随后略一沉吟,便再次离府,然后直奔太子府。
  太子府大门前,黄歇听着府中传来的丝竹钟石之声,顿时松了一口气,然后找到守卫太子府的将领,拱手道:“劳烦将军通报一声,就说黄君之子令尹门生谒者黄歇求见。”
  潘君之弟潘信瞥了黄歇一眼,面无表情的应道:“你来晚了,下次请早点到,本将还可以在大厅之外给你安排一个座位。”
  黄歇一怔,立即解释道:“将军,在下并非来参加太子宴会的,乃是有要事禀报太子,还请将军通报一声。”
  潘信摇了摇头:“太子正与诸君欢,不可打扰,你还是明日再来吧。”
  “哼。”黄歇怒道:“我有急事大事禀报太子,若是耽搁了,你担当的起吗?”
  潘信蔑视的看来黄歇一眼,不屑的道:“我二兄是潘君!”
  黄歇闻言顿时哑然。
  他知道面前这人的意思,潘君的父兄曾以死替太子脱罪,潘君以及面前之人全都是太子的亲信心腹之人。
  所以,就算出了什么事,太子看在他父兄的面上,也不会治他的罪。
  想着,黄歇只得长叹一声,然后转身离去。
  而后,潘信看着黄歇的背影,吐了一口口水道:“我呸,如果你是黄君或者朝中大夫,我还能勉为其难的为你通报一声,不过是一个庶子,一个谒者,就想打扰太子,这是什么人啊!太子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随便见的吗?”
  
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群臣请命
  次日,朝议,群臣早早的到了大殿。虽然昨夜许多人都睡得很晚,但是,知道今天朝议还有激辩的群臣,却是全都神采奕奕,毫无半点疲意。
  礼毕。
  熊槐率先开口:“诸卿,之前左尹伏法,因为战事临近之故,寡人并未立即委任左尹。”
  说着,熊槐看着群臣凝重的脸,笑道:“如今,战事停歇,国家已定。而名满天下的大贤甘子回楚,让寡人不再迟疑。”
  此时,熊槐看着人群中间的甘茂,笑道:“甘卿。”
  甘茂立即出列,拜道:“臣在!”
  “寡人素知甘卿长于梳理群臣,结交各国,精通兵事,且熟知秦魏齐三国内事,寡人欲拜贤卿为我楚国左尹,不知贤卿可愿助寡人一臂之力。”
  “臣甘茂拜谢大王厚恩。”
  “贤卿免礼。”熊槐一抬手,然后指着昭雎身侧预留的空位道:“请贤卿坐于令尹身侧。”
  “谢大王!”
  随着甘茂迈步走向昭雎身侧,殿中许多大臣纷纷凛然。
  左尹这样的重职,楚王竟然没有跟任何商议,也没有在朝中议一议,就这么直截了当的任命甘茂了。
  这要是在以前,群臣简直是难以想象。
  但是,此时此刻,群臣面对声威如神的楚王,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反对。
  楚王任命甘茂为左尹,这给了群臣沉重的一击。
  而人群中,早已得知内幕的景缺与屈署,却是心中一紧。
  果然,大王的意志,已经无法阻拦了。
  若是强行阻拦,恐怕等待他们的就是驱逐离朝。
  数个呼吸之后,熊槐等甘茂在席上做好,立即开口道:“今日朝议的第二件事,还是迁都一事。”
  说罢,熊槐看了看群臣前列的太子横,又看了看甘茂,最后决定不拿刚刚回国的甘茂做炮灰。
  于是,他看向甘茂问道:“左尹,你以为如何。”
  甘茂一听,立即应道:“大王,关于迁都的好处,昨日诸君已经说了很多,臣愿再补充四件事。
  其一,秦国占据南郑蜀地,已经对郢都形成了势胜,所以,迁都寿县有利于避开秦国的兵锋。
  其二,郢都远在江水之畔,位置太过偏南,虽对我楚国防备各国有利,但是,如今我楚国强盛,无需担忧各国来攻。而远在江北的郢都,一旦面临出兵攻打各国之时,就显得太过迟缓偏僻,不利于抓住稍纵即逝的战机。
  其三,从郢都北上争锋,虽然有汉水之利,但是汉水自西向东南注入云梦大泽,依靠汉水攻打秦韩两国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却对攻打魏宋齐三国极为不利。
  而淮水则不同,走淮水逆汝水则直通韩国重镇阳翟,走淮水逆颖水则直通韩国都城新郑以及魏国都城大梁,走淮水你泗水则直通齐鲁宋三国。
  我楚国水师天下无敌,唯一能稍稍抗衡的就只有齐国水师,而魏韩宋鲁四国则全都没有水师。
  所以,迁都寿县,只要有利,那我楚军便可出兵攻略各国,一旦不利,那我们还可以依托淮水自保。
  其四,我楚国芍坡之富,天下皆知,迁都寿县,则我楚军出征,将极大的减少粮食损耗。”
  说罢,甘茂拱手行礼道:“大王,有此四点,臣以为迁都便。”
  “善。”熊槐笑了笑,然后看向太子横,满脸期待的问道:“太子,你以为如何?”
  此时,太子横看着自己父王脸上的笑容,看着自己父王脸上的期待,想起昨日令尹昭雎在车上说的话,想起昨日群臣贵族的鼓动,心中不禁伤感万分。
  抱歉!
  父王,儿臣辜负了你的期待,儿臣辜负了你的付出,儿臣辜负了你的苦心!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33/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