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82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28/959

  太子横一听,顿时大恐的看着熊槐,连忙摇头道:“父王为何如此说,父王伐秦攻齐,一战灭越,数败联军,威震天下,功业已超历代先王,谁敢说父王是一个失败的君王。”
  说着,太子横看着熊槐露出仰慕之色:“儿臣身为人子,一直以父王为荣,一直以父王为榜样,儿臣以为父王乃是天下最伟大的父亲。”
  熊槐笑道:“若是寡人真的贤明,为何江淮贵族大叛,若是寡人真的贤明,为何刚刚寡人一提议,群臣贵族就纷纷反对,若是寡人真的是一个伟大的父亲,为何连寡人的儿子都出来反对寡人!”
  “这……这……”太子横一怔,看着熊槐大惊失色。
  他本来以为这是父子间的谈心,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转眼间,这谈心就变成了父王一君父的名义强行逼他屈服。
  虽然他不想迁都寿县,他不想失去自己的班底羽翼,不想离开他生活了四十余年的郢都,不想远离自己母后的陵寝乃至未来他父王的陵寝。
  但是,此时此刻,面对他父王透彻人心的目光,他低头了,他屈服了,十分违心勉强的应道:“父王,儿臣错了,儿臣请父王迁都寿县。”
  熊槐看着太子横勉强的面庞,摇头道:“太子不必勉强自己。”
  太子横立即强颜欢笑道:“父王,儿臣是真心的,一点也不勉强。”
  熊槐看着太子横拙劣的演技,摇头长叹道:“太子~~你可知为父在变法开始后,在国中贵族人心惶惶之际,不惜在所有大臣的反对中,也要执意迁都寿县,为父这么做都是为了谁?”
  “这……”太子横心中一乱,茫然的看着熊槐。
  难道父王迁都还是为了其他人,而不是父王自己要迁?
  那父王究竟是为了谁而迁都的?
  此时,熊槐见太子横陷入迟疑中,立即一脸凛然的道:“天下人都可以反对寡人迁都,唯独太子你不可以,因为寡人之所以迁都……”
  说着,熊槐语气一变,变得深情款款的道:“寡人执意迁都,这都是为了太子你啊!”
  “为了我?”太子横不知所措的看着熊槐,脑子彻底乱了。
  父王之所以顶着包括令尹在内的所有大臣的反对,也要迁都寿县,这竟然是为了我?
  这简直是难以置信!
  甚至,我连我自己都搞不清我为何要迁都寿县的时候,父王就替我提前迁都寿县了!
  难道父王真的是为了我吗?
  
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父子情深
  “不错,寡人这么做都是为了你。”熊槐肯定的点了点头,然后从自己的袖中掏出一卷纸质地图,接着将地图放在自己与太子横中间的石案上展开。
  待地图完全展开,太子横看着地图上西起秦蜀东至大海,北从匈奴东胡一直延续到楚国南境,见此,他微微一惊:“天下各国疆域图。”
  “正是各国疆域图!”熊槐点了点头。
  接着,熊槐略有缅怀的道:“三十多年前,先王还在时,先王曾拉着寡人手说,秦国雄踞关中,手握南郑,有吞并巴蜀,挟制楚国,包囊天下之心。
  关中险固,巴蜀险隘,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旦秦国占据巴蜀,那秦国就会对我楚国形成绝对的地形优势,那时候,我楚国再想限制秦国,就千难万难了。
  所以,先王在世之时,时时提醒寡人注意巴蜀,不可让巴蜀两国为秦国所有。”
  说着,熊槐长长一叹道:“可惜的是,当年秦国趁寡人联合各国伐秦失败,趁巴蜀交恶,一举占据了巴蜀。
  其后,寡人虽然经过多次努力,但最终也仅仅只是让秦国吐出巴充,直至现在,秦国依然占据蜀地。”
  说着,熊槐看着太子横道:“太子,你说说看,以目前秦楚两国的局势,假如我们楚国要对秦国下手,应该如何攻破秦关,杀入秦国腹地,然后与秦国决战?”
  太子横闻言,沉思了许久,然后开口道:“仅凭我楚国很难,就像之前巴蜀叛乱,即便我楚军全力出手,但限于地形极端不利,兵力粮草调度困难,难以对秦国造成致命一击。
  所以,我楚国想要重创秦国,寻常时候根本不可能,除非出现三种情况。其一,秦国内乱,我楚军可轻易攻入秦国。其二,秦国大军全部出征在外,内部空虚,我楚国也可趁机行动。其三,我楚国势大,不惜一切代价,强攻秦国关邑。”
  “太子所言极是。”熊槐笑着点了点头,然后话锋一转,突然问道:“太子对天下未来的大势怎么看?”
  “未来大势?”太子横一怔,他父王话变得太快,转眼从攻打秦国变成天下大势,这变得他都反应不过来。
  此时,熊槐见太子横露出迷茫的眼神,心中大为失望,只得自己开口道:“昔日,司马错曾对秦惠文王说:得蜀则得楚,得楚则得天下;昔日苏秦曾对寡人说:纵则楚王,横则秦帝;昔日,还有现在,稷下学宫的那群人,时时都在探讨一统天下的办法。
  甚至,就连已经回到老家的孟子,还时常与门生弟子谈论统一天下的事情。不仅是谈论,而且,寡人派去拜孟子为师的人还传回消息,孟子已经开始著书立说,讲述自己统一天下的办法。
  作为目前儒生中名气最盛威望最高的大贤,孟子统一天下的论述,已经开始在邹鲁之地开始流传,这些太子你难道就不知道?”
  “这……”太子横一听,顿时变得极为尴尬。
  他的老师是道家的人,楚国也是道家盛行,楚国儒生甚少,他连楚国的儒生都不怎么关注,又怎会关注数千里外的老儒。
  为了化解自己的尴尬,太子横立即诧异的道:“父王还派人去做孟子的学生了?”
  “嗯。”熊槐点了点头,应道:“不仅是孟子,寡人还派人去稷下学宫求学了,还有清溪学派,西河学派,鲁国其他儒学派别,秦国法墨两派,宋国庄子一派等等。
  正是因为这些人源源不断的将各大学派的学说传回楚国,我楚国的太学才能发展的如此迅速。就比如这次江淮设县,各县县尹、县丞、县尉,基本都是从太学而出。”
  说着,熊槐见太子横一脸悻悻然,立即皱眉道:“别顾左右而言他,太傅可是主持稷下学宫多年的大贤,深知稷下学宫内幕虚实,难道你就从来没听太傅说过统一天下的论述吗?”
  此时,太子横突然回忆起太傅的高谈阔论,顿时露出震惊之色:“父王是说,一统天下这才是天下的大势所趋。”
  熊槐终于笑着点头道:“不错,这就是未来的大势。”
  太子横见他父王点头,难以置信的问道:“这怎么可能,天下各国实力强劲,以一国之智力敌天下之智力,这怎么能成功?”
  “怎么不可能?”熊槐闻言,心中越发不满道:“昔日天下有诸侯八百,现在天下大小诸侯不过二十,剩下的七百余诸侯全都被吞并了。不仅如此,如今秦国吞并了蜀国,我楚国吞并了越过,赵国吞并了中山国,甚至齐国也曾一度吞并燕国,魏国也曾险些吞并秦国。
  连越国燕国秦国这样强大的国家,连巴蜀这种占尽地利的国家都能被吞并,太子你说,这天下又有那个国家是不能被吞并的。”
  太子横一怔,他彻底被震撼了。
  他从来没想到,他的父王竟有并吞八荒之心,席卷宇内之志。
  此时,太子横脑中灵光一闪,脱口而出道:“所以父王迁都寿县,正是为了迎合统一天下的大势。”
  “不错。”熊槐点了点头,太子还不算傻得彻底没救。
  想着,熊槐立即开口道:“我楚国东至大海,西至巴蜀,同时与齐宋魏韩秦五国相接。其中,太子你也知道,秦国险固,难以攻取,魏韩居天下中,即便攻下魏韩,那也只不过是让楚国将两千里的边境线扩展到三千里,而且还是无险可守,首尾难顾的边境线,其不可取。
  所以,我楚国接下来的目标,最好就是齐宋两国。”
  说着,熊槐手中指向地图,然后从方城位置,经汉中划到巴充:“寡人的意思,接下来我楚国将固守方城、汉中、巴充三地,以备秦魏韩三国。这三个地方,我楚国经营数百年,乃是真正的易守难攻之地,只需极少的兵力就可以守住。
  同时,我们可以从西线抽调兵力来东部,联合三晋燕国,全力攻略齐宋两国。必要时还可联络秦国,以秦国牵制三晋。
  如此,只要齐宋两国灭亡,我楚国的势力范围从淮水扩张到河水,并且还是占据没有后患的齐宋之地,那时,天下的大势就已经明朗了。”
  “父王神明!”太子横听完自己父王的庞大计划,不禁由衷的叹道:“若是此策能成,父王即便与汤武相比,也不遑多让。”
  “不。”熊槐立即落寞的长叹道:“寡人何敢与汤武相提并论,寡人已经老了,没多少年可活了。而齐宋两国却并未露出颓势,想来,为父的有生之年,是无法看到齐宋两国并入我楚国了。”
  “父王……”太子横一听自己父王如此悲情的话,想起他父王虽然面无老色,但其实已经六十有余的高龄,顿时眼睛一涨,满腔都是悲意。
  此时,熊槐见太子横满脸悲色,再次叹道:“寡人虽然看不到齐宋两国灭亡的那一天,可是,寡人现在可以提前给太子你,或者给王孙平铺路,提前迁都来寿县,免得未来你们攻一次齐国,光是路上就花两个月时间,免得你们将来会错失良机啊。
  现在,寡人在群臣的怨恨中迁都,这样,群臣以及贵族就只会怨恨为父。
  所以,寡人的意思是,愿怨恨集于寡人,而功业留待你们。
  寡人唯一的希望,未来天下归一,太子你,或者王孙平,又或者是王孙平之子,在祭告宗庙的时候,别忘了告诉寡人一声。”
  太子横闻言,顿觉一股浓郁的父爱涌入心田,然后再也忍不住,顿时痛哭流涕的长拜道:“父王,儿臣错了!”
  
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晴天霹雳
  不久后,太子横带着满满的感动与自责离开王宫,正当他将要上车返回自己在寿县的太子府时,昭雎悄然出现在远处。
  “老臣见过太子。”
  太子横闻言转头一看,见是令尹昭雎,不禁一惊。
  朝议早就结束了,而他刚刚在宫中可是与父王说了很久的话,按理来说此刻昭雎早就回去了,不想,他现在竟在宫外见到了昭雎。
  昭雎是在等他。
  想着,太子横立即拱手道:“令尹可是有何指教?”
  “不敢。”昭雎看了太子横一眼,见太子横面有悲色,以为太子横已经在楚王的逼迫下屈服,答应赞同迁都寿县了。
  见此,昭雎心中暗暗叹了一口气,然后摇头道:“刚刚下朝,臣的门客有事,提前将臣的马车开回去了。此刻老臣无车返回住所,是以想借借一借太子的顺风车。”
  太子横立即明白过来,昭雎又话想要私下跟自己说。
  想着,太子横立即笑道:“能与贤者同乘,这是横的荣幸,令尹请。”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28/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