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8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80/959

  尤其是陈轸,脸色苍白,冷汗瞬间冒出来,汗水顺着额头直往下掉。
  楚国的争霸战略,就是他和公孙衍两人一首策划的,现在楚王竟然要舍弃争霸的事业,认为争霸不可取,那就是他和公孙衍在误导楚王。
  罪莫大焉。
  熊槐将两人扶起,摇头道:“两位贤卿何罪之有。寡人听说昔日商君向秦孝公献策,第一次大论帝道,结果秦孝公睡着了,事后通过景监训斥商君是一个狂妄之徒。商君第二次向秦孝公说王道,结果秦孝公再次通过景监训斥商君。结果第三次商君说霸道,秦孝公才重用商君,可见当今天下的主题依然还是霸业。”
  “只是霸业之路,到了现在,已经无路可走。如同魏国,打败秦国,我楚齐两国就会冒头,打败楚齐,秦国的实力又恢复了,费时费力,却只得一时之效,寡人以为其不可取。”
  景监是楚国景氏族人,商鞅入秦的事情,楚国知道得很清楚。
  看到两人若有所思,熊槐继续道:“之前寡人虽然疑惑,但是却也不知道除了霸业,我楚国还有什么路可以走。”
  接着,熊槐将目光看着齐国的方向,道:“直到这一次,齐国冒天下之大不韪,一举将燕国灭国,才让寡人如梦方醒。”
  前任就算是在做梦吧。
  远交近攻,舍弃霸业,走统一的道路,这是熊槐老早就想提的事情,但是之前初来驾到,而后出现一些失误,才拖延道现在。
  熊槐顿了顿,继续道:“昔日孟子见魏王,当时还是太子的魏王曾向孟子询问:天下恶乎定?两位贤卿可知孟子是如何答的?”
  孟子见魏襄王的事情,孟子一从魏襄王那里离开,就对外面的人说魏太子怎么怎么的,所以这件事很多人都知道。
  陈轸答道:“回大王,昔日孟子曾对:定于一。”
  魏襄王问天下如何才能安定,孟子回答天下统一。
  这就是与当前争霸主流截然不同的方案。
  虽然没有被各国高层认可,但是在思想界已经明确提出了。
  熊槐心中推测,或许魏国争霸衰弱后,魏国的思想界已经对争霸事业有过反思。
  其中的证据就是从魏国入秦的商鞅,先提出的就是帝道,然后才是王道,最后才是霸道。
  可惜的是,儒家在现在并不流行,而且儒家那一套听上去很美好,但是实行起来却很困难,孟子的话大家一笑而过,然后各国接着为称霸而努力。
  昭雎听到楚王和陈轸的一问一答,心中瞬间出现一缕疑惑,难道楚王打算在楚国重用儒学?
  这件事并不是不可能,儒家自孔子周游入楚后,一直都有在楚国流传。
  吴起在楚国虽然以变革和军事为主,但是吴起本人受学于曾子门下(不是曾子),而后担任魏国西河守,更是长期受儒家西河学派的影响,吴起的身上带有很浓的儒家色彩。
  其后,十几年前去世的陈良,也是孟子认可儒学宗师。
  接下就是现在以博闻强识著称的屈原,身上同样带有浓重的儒家气息,当然楚国道家思想依旧是主流,不可避免,屈原同样受到道家的影响,再加上屈原本人积极参与变法。
  屈原之后,未来还有一个到楚国来的荀子。
  昭雎问道:“大王,难道想邀请孟子来楚?”
  
第一百一十九章
韩使入楚
  熊槐点了点头,而后又摇了摇头,道:“孟子乃是当世宗师,那里是我楚国发出邀请,他就会来楚国的。”
  熊槐没有说出口的是,接下很长一段时间,楚国将会为灭亡越国做准备,而不再与诸侯争霸。
  为了这一目标,同样为了消除其他各国的戒心,熊槐打算在自己积蓄实力的时候,对外打出墨家非攻的幌子,对内打出兼爱的旗子,逐步解决楚国的野人问题。
  孟子提出的爱有差等,虽然更符合实际情况,但是却并不适合即将变革的楚国。
  如果解决了野人问题,接下来那就是对外战争。
  儒家的那一套,相对于目前的形势来说,并不能充分挖掘国家的战争潜力,只能暂时舍弃。
  所以,若是诚心诚意的邀请孟子来楚,而后孟子见被自己狂喷的墨家禽兽都上位了,自己的思想却依旧不受重用,然后呆上个三五个月,就离开楚国,那他楚王可能就和现在的魏王一样名传天下,被孟子喷得一无是处。
  君不见,后世关于魏襄王的传说,流传最广的就是孟子所喷:望之不似人君。
  想到这,熊槐打了一个寒碜,摇了摇头,接着道:
  “寡人只是认为孟子说的这一句话说的很对:天下恶呼定,定于一,两位贤卿以为如何。”
  昭雎和陈轸心中了然,这是楚王在吐露自己接下来的战略目标,以及未来楚国的战略走向。
  越国仅仅只是一个开始。
  在未来,楚国将不会参与霸业,因为楚国已经看不上霸业了。
  昭雎与陈轸又对视一眼,有种心有荣焉之感。
  楚王表露志向,只有两个人听到了,自己就是其中一个。
  昭雎陈轸拜道:“大王英明。”
  熊槐见昭雎陈轸俯首下拜,心满意足之余,心中还有一个遗憾。
  那就是在灭越之后,楚国的战略目标转向哪里。
  远交近攻没错,但是除楚国之外的秦齐魏三个大国都在楚国边上,楚国应该攻击哪一个?
  这大概就是选择太多的烦恼吧,似乎选谁都对,又好像选谁都错。
  国家战略目标总不可能抓阄抓一个吧!
  熊槐摇了摇头,想的太远了,现在还是先解决越国。
  “贤卿,解除警戒。”熊槐对陈轸道。
  陈轸应道:“唯。”
  此时,负责监视秦韩联军的偏将昭应已经在外侧等候许久,见楚王亲卫解除警戒,立即快步走向楚王大营。
  “末将孙静拜见大王。”孙静进来后,行礼道。
  “可是秦韩两国有何异常?”熊槐问道。
  孙静道:“大王,斥候回报,不久前有一辆打着韩王使者的车子进入韩军大营,而后韩营出现异动,其后,韩王使者的离开韩营,向我楚营而来。”
  “向楚营而来!”陈轸一惊,随后喜道:“恭喜大王,看来齐国战败的消息传到韩国,韩王终于顶不住,要向我楚国求和,打算退兵了。”
  熊槐道:“如果韩国求和,那么想必秦国离退兵之日也不远了。”
  接着,熊槐对孙静道:“孙将军,密切监视秦军大营。”
  “唯。”孙静行了一礼,而后退了出去。
  就在熊槐等候韩国使者到来的时候,上官大夫快步走进来,急道:“大王,微臣留在韩国的随从刚刚传回急报,韩王不久前病死,韩国太子仓已经即位。”
  “什么?”熊槐眼中露出震惊之色。
  韩国大军在外,韩王去世太子新立,韩国的局势可谓危险万分。
  要不是现在各国全都在交战中,以韩国的这种情况,铁定要吃一个大亏。
  陈轸喜道:“大王,韩王新丧,这对我楚国的计划是一个好消息,韩国已入瓮中。”
  熊槐深以为然,如果刚刚听说韩国使者的消息,还只有七分把握,那么现在,熊槐已经肯定,韩国是来投诚的。
  陈轸建议道:“大王,韩国新君即位,他对我楚国的仇恨,远远不如先韩王,韩国更加容易争取了。”
  “偷袭我楚国一事,不可不严惩,我们可以重罚韩国财物,但是不向韩国割地,使韩国不至于弱小。另通过赵魏逼迫韩国,令韩国出兵伐秦。”
  “天下最令人痛恨的,莫过于来自盟友的背叛。韩国反戈一击,秦国无论是为了再次拉拢韩国,还是为了教训韩国,都会出兵伐韩。到时我楚国出兵救韩,韩国将不得不依靠我楚国。”
  熊槐点点头。
  不久,侍从禀报道:“大王,韩国使者张翠来访。”
  熊槐嘴角一笑,道:“传韩使进来。”
  “唯。”
  张翠进入帐中,气度从容,不急不缓行礼道:“外臣张翠拜见楚王。”
  熊槐眼中冒着寒光,目光紧盯张翠,怒道:“寡人不久前派重臣前往韩国,愿意用五座城池换取韩国退兵,但是却遭到韩王的拒绝,现在韩王派你来,是打算向我楚国宣布国战吗?如果真是如此,那么请你就免开尊口,寡人在陈地的五十万大军已经准备好了。”
  张翠闻言答道:“回大王话,这件事情并不是这样,我韩国之前不答应贵国用城池换取两国讲和,是因为楚国大而韩国小,天下只听说过小国侍奉大国,却从来没有大国无故向小国送礼的道理,这就是楚国无礼于韩。”
  “楚国送给敝国五座城池,我韩国上下全都惊慌失措,知道肯定是韩国惹怒了大王,我国群臣都在想着如何平息大王的怒火,又怎么敢接受大王的馈赠呢?”
  上官大夫冷笑道:“原来如此,只是本次我楚国五十万大军前去韩国送礼,不知贵国愿意接受与否?”
  张翠答道:“鄙王听说贵国送礼,一时忙于准备迎接贵国大军,竟忽略了自身,以至不擦之下,辛劳长辞。敝国百姓听说大王为国而死,心怜寡君,已经自发聚集百万百姓,随时准备迎接贵国大军到来,进行劳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80/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