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76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68/959

  这等行径,不仅是欺瞒大王,而且征召百姓功效归于自己,咒怨归于大王,这就是陷大王于不仁,是为大不忠。而百姓连年征战,六君等人却从不给百姓以修养机会,这就是对百姓残暴,是为不仁。
  如此不忠不仁之人,臣请大王立即下诏,严令六君等人立即解散百姓,然后亲自赶到郢都向大王请罪,如若不然,那就收回封地,剥夺爵位,全族贬为庶人。”
  “这……”熊槐听到屈原的话皱着眉头微微颔首,正要开口答应……
  此时,昭常见楚王点头,仿佛要答应的样子,他心中一急,立即插话道:“大王,对于左徒的话,臣有些疑问,正想要问问左徒。”
  “哦!”熊槐一怔,迟疑的看着昭常:“左尹有何疑问?”
  “大王。”昭常拱手道:“左徒口口声声的说,六君他们修建宫室兴修水利,上欺大王,下残百姓。可是,臣倒要问问,六君他们究竟建的那座宫室,又兴修的是那座水利工程。”
  “这……”屈原面色一愣,露出惊疑不定之色,然后强言之道:“大王,六君他们修建宫室水利的事情,已经在江淮闹得沸沸扬扬,人尽皆知,这事岂能有假。”
  “这当然是假的!”昭常冲着屈原冷笑一下,然后向楚王拱手道:“大王,臣要弹劾左徒屈原为了一己私利,蒙蔽大王,构陷大臣。”
  “嗯?”熊槐一怔,接着正了正脸色,看着昭常郑重的道:“左尹,大殿之上,无凭无据的话可不能乱说。”
  “臣没有乱说。”昭常一脸肃然,信誓旦旦的道:“大王,据臣所知,江淮那边六君他们的封地中的确有百姓大量聚集,可是,这些百姓却并非征召而来的,而是自发的聚集起来的。
  自从左徒开始变法之后,江淮各地谣言四起,百姓全恐惧不已,唯恐新法降临在他们头上。
  众所周知,秦国变法之后,秦国百姓瞬间就变得穷困,唯有上战场打仗才有一些出路。可是,即便是秦国百姓在战场上获得功勋爵位,但秦国严苛,动辄处死或贬为庶人,百姓即便有爵位也无法长久。
  是故,变法的消息传到国中各地之后,百姓恐惧非常,有些人惶惶不可终日,有些人惊慌之下逃亡为盗,而更多的人则是纷纷聚集在各地君长哪里,请求君长为他们张声。”
  说着,昭常摇头叹道:“可是,六君他们知道大王变法之意甚坚,不愿违背大王的意愿,宁愿自己出钱粮安抚聚集而来的百姓,也不愿将此事上告大王,以免给大王施加压力。
  所以说,六君他们才是国之忠臣呐!”
  说到这,昭常目光一冷,看着屈原冷笑道:“可是,左徒知道这事后,因为担心六君他们上报大王,给新法增加阻力,竟然构陷忠良,自私自利以致于此,简直妄为人臣。”
  昭常向楚王一拱手,大声道:“大王,为了国家的安定,为了避免江淮百姓难以安抚以致生乱,臣请大王立即暂停新法,驱逐屈原。”
  此时,熊槐看着下方拱手行礼的昭常,面上虽无表情,心中却寒到了极致。
  若不然知北涯的探子遍布全国,他第一时间便知道了各地消息,现在到叫这个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了。
  之前群臣虽对变法有诸多反对之词,但熊槐也从来没有处置任何人,因为他知道,大臣虽有各种原因开口反对,但都只是政见不同,认知不同而已。只要以国事为重,不管是什么人,他都无所谓。
  可是,现在昭常竟然真的扭曲为直变奸为忠,如此明目张胆的构陷大臣……
  莫非他以为只要郢都以及各地大臣全都支持他,只要他人多势众,那自己这个楚王就无可奈何,只能对他妥协了吗?
  天真。
  此刻,熊槐已经在内心中给昭常判了死刑。
  另一边,屈原见昭常说完后楚王没开口,便嗤笑道:“左尹,世人都说平善于辞令,能言善辩,可是平今天听到左尹的话后,却是自愧不如啊。最起码我屈平说话也是有根有据,而左尹你捕风捉影,张口就来,还能说的如此理直气壮。
  佩服,佩服。”
  说着,屈原脸色一正,立即质问道:“左尹说六君他们领地的百姓中是自发聚集,左尹可有证据?还有,左尹说各地百姓全都对新法恐惧非常,自发聚集,那么江淮的其他封君为何没有出现聚集呢,就他们十八个封君的百姓聚集了?不仅江汉这边的封君哪里没有出现百姓聚集,连大部分江淮封君哪里也没有出现。
  敢问左尹,此事何解?”
  “这……”昭常还没想出如何回应,那边屈原又开口了。
  “而且,新法并没有针对贵族,而是在各郡县实行,现在被直接针对的各郡县的百姓并没有恐惧异动,而跟他们的无关的封君属民倒是恐惧了。
  左尹,你说这事附和常理吗?”
  说着,屈原不等昭常回答,便向楚王拱手道:“大王,臣怀疑左尹收取了六君他们的贿赂,所以才会在此为六君他们说话,甚至不惜歪曲事实。
  故,臣请大王彻查此事,不要被小人蒙蔽了。”
  
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廷争

  “你……屈原,你休要血口喷人。”昭常闻言大怒,急忙向楚王拜道:“大王,臣之前奉命出使秦国,数天前才回到郢都,如何收取六君他们的贿赂。”
  此时,熊槐笑道:“寡人也相信左尹没有收取贿赂,左徒,此时勿提。左尹,寡人也相信左徒不会构陷忠良,朝中议政,不要相互攻讦。”
  “唯。”
  “哼……唯!”
  屈原昭常二人听到楚王的话后,同时应着。
  接着,昭常再向楚王一拜,然后从袖中拿出三张帛书来:“大王,之前臣之所以开口说六君他们治下的百姓乃是自发聚集的,臣是有根据的,证据就在臣手里的三张帛书之中。”
  熊槐闻言,面无表情的应道:“呈上来。”
  “唯。”
  数个呼吸后,昭常见楚王已将帛书展开,便开口道:“大王,这几日臣履行左尹之责,查看国中案件时,从廷理哪里发现了一些非同寻常的事情。
  自从新法实施之后,国中所有的封君都在上报百姓逃亡为盗,多者上百户,少者十余户。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百姓宁可沦为盗贼,也不愿做一个良民,这说明百姓对新法的恐惧,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了。
  是故,臣以为新法之大恶,便是将一个善良百姓变成一个盗贼。而长此以往,臣担心各地百姓全都逃亡,届时,国家与贵族空有土地,而无有百姓,那时国中贵族如何自处,而大王又如何自处?”
  说着,昭常长拜道:“大王,新法祸国殃民,臣以为新法不可持续了,应当立即废除。”
  “左尹此言大谬。”屈原不等楚王回应,便反驳道:“左尹说新法让百姓变成了盗贼,可是,从国中各县传来的消息,各县都没有百姓变成盗贼的事情发生。相反,各地来报,自从新法实施之后,各地盗贼仰慕新法之好,纷纷主动向各县自首,乞求重归朝廷治下,再做良民。
  所以,平以为新法之大善,其善在于能将邪恶的盗贼变成善良的百姓。”
  说到这,屈原冷冷的看着昭常道:“至于贵族治下百姓逃亡,依平之见,要么是百姓在贵族哪里受了冤屈,要么就是那些贵族苛待百姓。”
  “荒谬。”昭常闻言直接站了起来,瞪着屈原大声道:“左徒,大殿之上休得信口雌黄,你口口声声说贵族苛待百姓,可是现在所有的封君全都上报百姓逃亡,难道我楚国的贵族就全都是些残暴之辈吗,难道我楚国贵族就没有一个仁善之人吗?
  莫非以仁慈闻名于世的大王,治下的贵族就是一群凶残恶徒吗?”
  屈原闻言立即皱起眉头,他只是说百姓受了冤屈,或者是封君苛待百姓,只是一个推断,还不是结论,还需要封君来郢都自辩。但,现在昭常以偏概全颠倒因果的话,立即就将他推到了所有贵族的对立面。
  这简直就是明目张胆的陷害。
  屈原心中大怒。
  可是他还没来得及反驳,身侧突然传来一声巨响。
  “啪~”
  屈原听得声音立即向自己身后望去,却见上大夫景邵正伸直了腰躯,而他的手掌此刻正按在桌案上,显然,刚刚的巨响就是景邵猛拍桌案的声音。
  此时,景邵见自己发出异响后,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于是,他立即面色恼怒的站了起来,然后满脸气愤的走到大殿中间,向楚王拱手拜道:“大王,左徒出言无状,羞辱于臣,臣虽不肖,但也不愿背负不仁不义之名,更不愿因为臣的缘故而连累大王的贤名。
  臣羞,臣请大王准许臣与左徒决斗,虽血溅五步,也算死得其所。”
  许多这几日跟昭常景邵有联系的大臣,见到这一幕,全都精神一振,然后跟着走到殿中,纷纷拜请道:“大王,臣羞,臣请与左徒决斗,以洗刷身上的耻辱。”
  这群大臣拜倒之后,殿中立即一静。
  而屈原一见这些明目张胆的联合陷害,不,这不是在陷害他,更不是要跟他决斗,这些大臣分明是以死相逼大王,逼大王暂停变法啊!
  明悟过来后,屈原见昭常等人根本不理他,反而摆出一幅要跟他决斗的样子,而楚王却没有说话,只是脸色有些冷了。
  见此,屈原只得先主动去堵他们的刀口,面对他们将火烧到楚王那去。
  于是,他跟着长拜道:“大王,臣有罪!”
  其他大臣看了看拜倒在地的大臣,又看了看面带怒色的屈原,接着又将目光投向楚王。
  另一边,正安坐在王位的熊槐,此时看着拜倒在地的群臣,发现拜倒的大臣约有三分之一。见此,熊槐不仅脸冷,连心也是冷的。
  接着,熊槐又将目光转向依旧坐在席上的大臣,以屈原唐昧为首约占四分之一的变法派大臣,此刻正坐在席上对那些拜倒请求跟屈原决斗的人怒目以向。
  而以咸尹范环为首的反变法派,还有依附令尹昭雎以及司马景缺,或者一直保持中立的大臣,则全都坐在席上看热闹。
  见此,熊槐心中已经有底了,尤其是以咸尹范环的为首的大臣,果然没有参与这次群臣的逼宫,否则现在跪在殿中的大臣就接近一半了。
  这种情况,更是令熊槐心中大安。
  于是,熊槐并没有直接开口训斥,而是将目光转向将领之首的柱国唐昧,让他出面缓缓眼下的局势,以避免他这个楚王直接跟昭常他们对上,免得事后昭常他们以为他这个楚王太过偏袒屈原。
  此时,唐昧见楚王看过来,立即会意,点了点头后,猛地用手一拍桌案。
  鸦雀无声的大殿中,再次传来一声大响,顿时让所有大臣一惊,当他们向声音传来处看去,却见制造声音的人乃是柱国唐昧。
  此时,唐昧厉声道:“大殿之上,大王面前,尔等身为国之重臣,竟然要行匹夫之勇,血溅五步,难道就是你们这些国之大臣应有的态度!还不快快向大王请罪。”
  昭常等人闻言,略一沉思,便先后请罪道:“大王,臣等失仪,请大王恕罪。”
  昭常等人请罪后,熊槐沉默了一会儿,然后冷笑道:“好一个国中重臣,好一个寡人肱骨之臣,寡人还在这坐着呢!”
  说着,熊槐又指着依旧在席上安坐的群臣道:“你的同僚还在那里看着呢,而你们呢,你们竟然就因为一言不合,就要刀剑相向,还嚷嚷着要血溅五步,行那种匹夫之勇,寡人都为你们感到羞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68/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