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7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72/959

  “臣领命。”昭雎行礼一礼,领命而去。
  接着,熊槐对陈轸道:“贤卿,至于韩军一事,就交给你了,由你全权负责。”
  “臣领命。”陈轸领命而去,开始实施离间秦韩两军的行动。
  熊槐看着上官大夫道:“贤卿,至于拉拢韩国一事,寡人就交给你了。如果韩国敬酒不吃吃罚酒,那么你就告诉韩王,寡人的百万大军,愿意去新郑为韩王祝寿。”
  上官大夫行礼道:“微臣领命。”
  上官大夫离去后,熊槐对鄂君等四位封君道:“四位贤卿,还请各归本营,安排士卒休整,明日我楚军还需五千援兵。”
  “臣领命。”
  帐中的大臣全部离去后,熊槐左手手肘放在桌案上,手掌撑着自己的左脸,右手中指不断敲打桌面,目光离散,神游物外。
  昨日一战,楚军的不足已经暴露无遗。
  那些初次上阵的士卒,面对秦国精锐,差距实在是太大,二十万大军的防守圆阵,竟然一战就被打穿。
  虽然秦军的凶悍是一个原因,但是自身的原因更是主要原因。
  四万伤亡,如此惨重,不是因为其他,都是因为自己征召的缘故。
  士卒未经训练,就匆忙带上战场,这简直就是谋杀。
  楚国有战争经验的精锐军队,并不比秦国少,相反比秦国还要多。但是楚国战线太长,同时面对多个国家,如此就略显不足。
  而且楚国的军队相对于其他国家来说,并没有任何优势。
  此时熊槐迫切希望建立一只强大的楚军。
  从各国来说。
  秦国军队的强大,在于一场较为彻底的变革,百姓的唯一出路那就是打战,所以秦国军队强大。
  秦国已经将征召兵这一制度发挥到极致,号为虎狼。
  可是楚国的情况,要想变成秦国那样,短时间内根本不可能,即使变成秦国那样,难道还能比秦国更强?
  接下来就是魏武卒。
  魏武卒是各国之中经常进行军阵演练的军队,和各国流行的征召兵不同,魏武卒是带有募兵性质,从全国招募选拔的军队。
  经常训练的军队,即是优势同样也是劣势,一旦战损,要想补充,就需要花一段时间来对新兵进行训练。
  魏武卒的强大,可能比秦军还要略胜一筹,相同的人数,魏武卒可能会赢,但是魏武卒不是征召兵,数量过少,相对于庞大的秦军那就相形见绌。
  同时,魏武卒还有一个弊端,那就是很花钱,而且免税,一个魏武卒的消耗远远超过了数个征召兵,所以魏国最鼎盛之时,魏武卒都没有达到十万,其他的都是征召兵。
  至于当今的另一只募兵,那就是齐国的技击之士,虽然这也是募兵,但这更是雇佣兵,齐国有钱任性。
  齐国的雇佣兵,其他国家都学不来。
  熊槐眯着眼睛,手指不断的敲打桌面。
  脑海中渐渐锁定魏武卒,不,不是魏武卒,而是募兵。
  
第一百零七章
楚王亲卫
  募兵的名目熊槐也想好了,那就是扩编楚王亲卫。
  本次出发之时,熊槐从楚宫调出一千宫廷卫队作为楚王亲卫,昨日那一战,派去的八百亲卫,几乎全军覆没。连带墨家的游侠,一千三百多人,活着回来的人不足三十,没有一个没有受伤的幸运儿。
  如今熊槐手中只有两百楚王亲卫,于情于理都需要对楚王亲卫进行扩编。
  招募一支直属于楚王的军队。
  至于人数,熊槐打算暂时定在三千人,而后以这三千人为骨干,再按照情况需要对楚王亲卫进行扩编,但那个时候,这支军队恐怕就不叫楚王亲卫了。
  想到这,熊槐对外道:“传寡人之令,召工尹昭雎前来议事。”
  不久后,昭雎走了进来,向楚王行礼道:“臣拜见大王,不知大王召见微臣,所谓何事。”
  熊槐道:“昨日一战,寡人的派去跟随上大夫苦获袭击秦将公子华的八百亲卫,几乎全军覆没。寡人的一千亲卫,如今只剩下两百余。寡人每每思之,总是寝食难安,故,寡人欲在军中选拔三千精锐,作为寡人的亲卫。”
  三千人……
  这已经是一个大型封君所拥有的全部精锐士卒了。
  虽然两百楚王亲卫,相对于楚王来说,却是人数较少了。
  但是如今楚王身在前线,被重重楚军将士守卫,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昭雎扪心自问,不知道楚王的这种不安感是从哪里来的。
  昭雎瞳孔一收缩,小心问道:“不知大王对亲卫的要求为何?要求三千亲卫何时召集。”
  如今战争还未结束,楚王就要从军中抽调三千精锐,这对楚军来说,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楚王是不用的上战场的,这三千精锐拱卫楚王,就意味这楚军被楚王牵制了三千精兵。
  但是相对于楚王的安全来说,三千人对楚军来说也不算什么,毕竟楚王的安危更加重要。
  熊槐清了清嗓子,悠悠一叹道:“昨日寡人八百亲卫,外加五百游侠,突击一个秦军的先锋,竟然全军覆没,寡人深以为耻。”
  “世人皆言魏武卒乃是当今天下精锐,寡人欲以魏国魏武卒的选拔标准,从军中选拔三千精锐。”
  “什么?”昭雎闻言大惊,以为楚王要在楚国重新编练武卒了。
  顿时抬起头来,目视楚王。
  魏武卒的选拔标准各国都知道: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石之弩,负矢五十,置戈其上,冠胄带剑,赢三日之粮,日中而趋百里。
  魏武卒的士兵身上必须能披上三重甲,手执长戟,腰悬利剑,后负犀面大橹,五十弩矢和强弩,同时携带三天军粮,半天内能连续急行军一百里,如此才能入选武卒。
  魏武卒成军后,威震天下,号为天下第一强军,打的秦楚齐三国抬不起头来,尤其是秦国,差点就被灭了。
  魏国能成为战国早期的霸主,魏武卒功不可没。
  这样的军队,其他各国自然也有跟风,楚国也不例外。
  吴起到楚国后,就曾为楚国编练新军,这是一支直属于楚王的军队。
  其结果是新军编练一半,楚国国库为之一空,不得不进行政治改革开源节流,才让新军继续操练下去,新军练成,楚国贵族已经恨吴起入骨。
  吴起死后,楚国的那支新军慢慢的淹没在历史的尘埃中。
  贵族的抵制是其一部分原因,而开销巨大,财政难以为继也是原因。
  这样的一支军队,不是楚国这样散漫的国家能维持的。
  当然,消耗巨大这个问题魏国同样也遇到过,所以魏国最精锐的军队是魏武卒,而常规军队则是征召兵,这些魏国所招募的魏武卒,是征召兵的重要补充。
  要是魏国几十万大军全是魏武卒,那么就是把魏王连裤子都当了,魏国也养不起如此庞大的魏武卒。
  昭雎问道:“大王想要从新编练武卒!”
  熊槐摇头否认道:“编练武卒耗费巨大,先王就曾失败,寡人怎会贸然行事,此次不过是从军中挑选楚王亲卫罢了,不会如武卒一般,编练一军。”
  昭雎闻言心中松了一口气。
  熊槐接着道:“但是,此军既是寡人亲卫,自然要长驻郢都,为了补偿加入亲卫的士卒,寡人决定对亲卫进行免税。”
  “一人加入亲卫,全家免除徭役,但凡加入寡人亲卫,则可免税十年。”
  “此次选拔亲卫,只要二十以下的精壮,而且除亲卫将官外,普通士卒年过三十,则调往他用。”
  “具体的选拔将在此次大战之后进行选拔,于军中挑选其中精锐,寡人营中选拔一千人,柱国所部与司败所部各选一千人。”
  “贤卿可以将这个消息传入军中,让士卒们做好准备。”
  昭雎一听就知道,楚王的此次行动肯定是打算编练新军,但是如果只有三千人,楚国完全承担的起。
  而且楚王亲卫直属楚王,其他人难以插上手。
  既然楚王已经决定,那么只能听从。
  昭雎应道:“臣,领命。”
  目送昭雎离去,熊槐微微一叹。
  不久后,有人来报:“大王,邓陵将军已经醒过来,如今正在前往看望上大夫已齿。”
  熊槐道:“寡人知道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72/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