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69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94/959

  只要他们能立下与相应爵位所需功勋等同的功劳,就可以将爵位前面的同字去掉,变成我楚国真正的贵族,爵位可以被继承,并且大王还可以赐予他们相应的食邑或者封地。”
  说到这,屈原声音越发高昂而洪亮的道:“大王,诸位同僚,这就是平不费国家丝毫之力,而为国家获取足够的军队粮食,以渡过这次危机的办法。
  而且,为了尽可能的在短时间内获取足够的军队还有粮食,以及为了避免爵位的泛滥以及给予其他人甚至是其他国家的奸细的机会,臣以为这次捐献赐爵应该立下六个月的时间限制。
  从大王下诏之日起,六个月后,国中百姓再想捐献获爵,却是再也不能了,过期不候。”
  
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杀机重重
  屈原说到这,见群臣还在思考,便接着道:“诸位,在下的计划还不仅只是如此,用粮食捐献爵位还有三个好处,非常大的好处。
  其一,国中许多大商人所经营的商品并不包含粮食,所以这些人要想捐献粮食,就只能收购粮食。
  而现在,我楚国与五国连年大战,粮食耗费极多,以至于现在的粮价已经涨到平均三十五钱一石。这比往常高出近五成的粮价,导致许多商人已经大量减少了对百姓手中余粮的收购,让百姓卖不出去粮食,在手中积压了一些粮食。
  同时,我楚国百姓,也因为连年大战,支出大增,粮食难以卖出,物价高涨等原因而愈加贫困,甚至许多百姓已经处在破产的边缘。
  而捐粮获爵的政策一出,那些需要收购粮食的大商人,必然就要向百姓收购粮食。
  这一买一卖之间,商人家中积蓄的财富就会流出,而百姓家中的因为粮价太高而难以卖出的粮食,也会因此而得以出售,得以一解燃眉之急。
  所以,捐粮获爵的第一个天大的好处,就是我们可以不动用太府一分钱,就可以让国中的富商豪强自发的救济国中的百姓,而救济之后,富商豪强不仅不会怨恨大王,还会感激大王给他们这个机会。
  而国中百姓也会因此而得到一笔可观的财富,一解家中之忧,也会更加感激大王的恩德,还会让前线的将士更加奋力的杀敌报国。
  这就是我不花一分钱,而同时获得富商豪强以及百姓感激的办法。”
  屈原话音一落,许多大臣脸色顿时露出震撼之色,他们没想到屈原的计划竟然还暗藏这样一个天大的好处。
  往年,楚国每次大战后,都会有许多百姓破产逃亡。而这一次,或许不用楚王下诏免税修养,就可以避免许多百姓破产逃亡。
  最关键的是,这个庞大的救济百姓的计划,还没有花费太府一分钱。
  想着,许多人看屈原的眼神已经带着丝丝异色。
  以前大家都知道,屈原这个人博闻强识,精通律法,擅长外交辞令,内政上虽然也很出色,但是也没见得比其他人高出太多。
  可是现在,这个计划一出,虽然现在他们还没有听另两个好处,但就凭这第一个好处,屈原与他们拉开了距离,甚至已经是望尘莫及了。
  此时,他们看着屈原,仿佛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不是楚国的屈原,好像是传说中的齐国的管仲。
  这一刻,他们瞬间产生一个齐相管子站在楚国大殿上为楚王谋划的错觉。
  这错觉还未消散,大殿中突然传出一个突兀的声音。
  “大王,臣以为左徒之策上佳,可以立即施行。”
  群臣一听,立即向声音传来的方向看去,却见第一个开口赞同屈原计划的人竟是太府尹金君同。
  见此,许多大臣心中更加震撼了。
  虽然金君同已经失去了封地,虽然金君同从他父亲开始就跟大王极为亲近,虽然现在楚国的局面很糟糕,但是面对这种大是大非面前,金君这个大贵族大封君竟然是第一个拜服的。
  此时,屈原见群臣中已经有了第一个赞同的人,而且赞同的人还是封君出身的金君,心中顿时大喜。
  见此,屈原再接再励道:“诸位,这第二个好处,便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削弱齐魏韩宋四国,减少五国同盟的战争潜力,缩短这一次大战的时长,以避免这一战打得太长而动摇我楚国的根基。”
  群臣一听,全都不解而期待的看向屈原。
  “诸位,只要现在我们立即宣布可以捐粮获爵,那么必然会极大的增长富商豪强收购粮食的欲望,如此粮食价格必定会暴涨。
  只要我楚国周边的四国商人得知这一情况,必定会走私大量的粮食来楚国。如此一来,四国商人每走私一升粮食来楚国,那就是我楚国获得了一升粮食,而周围的四国则损失一升粮食,我得之一石,而四国损失一石甚至两石。
  这几年来,周围五国与我楚国连年大战,而且战争还发生在我楚国之中,各国运粮的压力也极大。可以说我楚国每消耗一石粮食,则五国就需要消耗一石半甚至两石粮食。
  所以说,五国那边的粮食压力也必然极其旁大,就以最缺粮的韩国为例,现在韩国之所以还能撑下去,全靠向秦魏两国借粮,甚至这借粮还是半借半送的。
  否则,以韩国的现状,韩国早就因缺粮而退兵了。”
  说着,屈原笑了笑:“所以,只要我们公布捐粮获爵的政策后,然后进一步抬高粮价,让各国的粮食大量涌入我楚国,那五国必定会顶不住压力,短则半年,长则十月,五国必定会因此而退兵。”
  “半年……”
  “十月……”
  此时,群臣口中不断的重复着这两个词语,随着口中不断的重复,他们的双眼也越加的明亮,甚至刚刚还紧贴在脸上的担忧与惶恐也渐渐消散了。
  这一刻,他们已经看到楚国打退各国并结束战争的希望了。
  就在群臣愈加期待的时候,殿中突然传出一个极为突兀的声音:
  “左徒,在下有一个疑问,你怎么就能确认各国的商人就一定会向我们楚国运来粮食呢?须知此时我楚国正与五国开战,各国已经封锁了道路,如此情况下,各国的商人岂会冒着灭门的风险,偷偷向我楚国走私粮食呢。”
  屈原闻言向开口的人看去,却见是上大夫景邵,见此屈原笑了笑,应道:“上大夫勿急,在下之所以能确认各国大大商人会向楚国走私粮食,那就是这个计划的第三个好处。”
  “第三个好处。”景邵与其他大臣全都一怔,接着全都看向屈原,并有意无意的向屈原靠近,似乎是想要听得跟清楚一些。
  “诸位!”屈原看着缓缓向他靠拢的群臣,露出一丝笑容:“在下之所以设下半年的期限,可不仅是为了逼迫国中的富商豪强尽快做出决定捐献粮食,更重要的一个目的,乃是以国中富商豪强做为榜样,借此吸引各国的大商人来楚捐粮,以获取我楚国的爵位。”
  “吸引他国商人!”群臣一愣。
  “不错。”屈原点了点头,接着道:“吴起者,卫人也,耗尽万金家产,奔走于卫鲁魏楚,所求者何,无非是求取各国高官厚禄罢了。
  苏秦者,周人也,花费数百金,游走于秦燕赵魏韩齐等国,所求者何,高官重爵而已。
  张仪者,魏人也,散尽百金家产以至于贫困,奔楚走赵入秦,所求者何,高官重爵也。
  甘茂者,楚人也,同样也是花费数百金,奔走于楚魏秦三国,来回奔波数年,这才在秦国的以重任。
  而这几个人全都在各国得到重用,并功成名就的,至于其他那些游走各国,花费数百金甚至上千金却毫无所得的人,更是不计其数。”
  说到这,屈原见群臣一脸沉重,笑了笑,看向群臣之后的典客申轩问道:“典客,现在你那里的上等宾客有多少人?”
  典客这是楚国负责接待并管理各国宾客的主官,也有引贤荐能的职责,此刻申轩一听屈原询问,当即应道:“回左徒话,目前我楚国有上等宾客二十余人。”
  话音还未落下,申轩立即意识到屈原真正的问题,然后立即补充道:“这些上等宾客中,大部分都是各国的来宾,他们来到楚国后,为了宣扬名声,参与贵族重臣举办的宴会,无不是花费百金以上的,有的甚至已经花费五百金了。”
  屈原闻言立即露出一丝笑容,然后看向群臣道:“诸位,现在你们还担心各国的商人听说楚国只要捐献了一点粮食,就可以获得爵位甚至可以参加考核任官后,他们还会忍得住吗?”
  说着,屈原不等群臣回答,有立即开口道:“各国的大商人虽然在各国并没有爵位,但是这些号称素侯的人,无不是在各国拥有巨大的影响力,甚至有的顶级的大商人,在各国之中还可以直接面见国君。
  若是这些人成为了楚国的贵族,然后大王让这些在各国有重大影响力的人出面游说各国与我们楚国讲和,那么……诸位以为会发生什么?”
  
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定策
  众人听到心动处,此时一听屈原开口询问,当即就有人笑着开口道:“他们还能怎样,刚刚才花费了巨大的代价获得了我楚国的爵位,刚刚才显示出与我们楚国的亲近,他们总不能就只拿一个五大夫的虚名,就与我楚国决裂吧。
  所以,即便不是出于本心,他们一定也会听从大王的诏令,开口向各国之君游说的。”
  此时,金君同见有人抢先开口附和了,立即跟着道:“不,他们怎么会不是出于本心呢,只要大王下诏,能成功游说各国退兵的,那就可以将爵位前面的‘同’字去掉,变成我楚国真正的五大夫,爵位可以被继承,而且还可以获得食邑或者封地。
  如此,那些捐粮获爵的各国大商人,岂不是要使出十二分力来,也要促成各国从楚国退兵。”
  金君话音还未落下,另一个人接着道:“不仅如此,有了这些在各国有重要影响力的楚国贵族散布在各国,有了他们不断的为楚国与各国交好出力,则我楚国被各国所孤立,被各国所敌对的局势也必将得到瓦解……
  如此一来……五国连横伐楚的大局必将被扭转,而我楚国外交上的不利局面也会得到根本上的转折。”
  “嘶……”
  此时殿中突然传出一片吸气的声音,然后众人全都震撼的无以言表的看着屈原。
  他们之前本来已经对屈原的计划很震撼了,但是,随着群臣的不断叙说,他们却发现刚刚还是小瞧屈原了。
  仅仅只是一个计划,便可以内抚百姓,笼络豪商,团结国人,并同时做到外结诸侯,破解联盟,瞬间摆平内忧外患的局面……
  关键是不仅不会花钱,而且还会赚上一大笔钱……
  这……
  眼前的这个人,哪里还是屈原,这分明就是管子在世啊!
  此时,众人再看向屈原的眼神,已经不再是充满警惕以及厌恶,而是变得充满敬意,甚至还带有丝丝恐惧。
  另一边,屈原见众人将第三个好处大致说了出来后,就全都用异样的眼睛看着他,不再说话。
  见此,屈原笑着问道:“诸位,不知你们以为捐粮获爵的计划是否可以立即施行。”
  众人闻言,张了张口,却说不出话来。
  他们现在已经知道,要真的按屈原所说的计划去干,用爵位吸引国内外富商豪强,这是一笔很划算的买卖,甚至是对楚国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94/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