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6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50/959

  陈地失守,他们奉命守城,有连带责任,这个被训斥责罚一番也就过去了。但是,封地失守这才是灾难,不仅会遭到楚王的严厉责罚甚至会被诛杀,而且,更重要的是,封地一失,自己家族的根基就没了。
  这两月来,乐君每每想到此处,都辗转反侧夜不能寐。
  “弋阳君,如今楚国的情况你也知道,封地之失虽然我等都有罪,但也是大败之下的无可奈何,乃是大势所趋,我等只能退守巨阳,以图后效。按照五十年前的旧例,魏韩联军同样杀到叶地,那一次所有封地失守的封君,全都保留了封号。
  而且后来那些封地被楚军夺回的封君,又再次获得了原先的封地。
  但是,这一次……”
  说着,乐君露出担心受怕之色,咽了咽口水:“现在大王的心思很明白,那就是要进行变法,收回封君的权利。我担心,这次大王不会放过这次机会,会趁机降罪我等,剥夺我们的封地,并削去我们的封号,甚至我们也不能幸免。”
  弋阳君脸色沉重的点点头:“乐君言之有理,某亦有此忧。”
  说着,弋阳君注视着乐君:“不知乐君可有什么化险为夷之策。”
  乐君闻言,先是转头四顾,见房中无人后,才压低了声音道:“弋阳君,我的意思是,我们的罪责肯定是有的,但是这一场溃败的罪名不能落在我们头上,得有人去顶才行。”
  “何人可顶罪?”
  “这么大的罪名,你说何人能顶得起来。”
  “令尹……”
  乐君闻言舒了一口气道:“不错,令尹身为此战主将,此战大败,当然需要他去顶罪。若是昭雎谄媚大王,将罪责推到我们身上,那……说不定我们就不是削地除爵这么简单了,十有八九会身死族灭的。”
  说着,乐君感叹道:“昭雎不死,我心难安啊,”
  弋阳君想了想,想起楚王之前的所作所为,脸色阴冷的摇头道:“此言差矣,就算昭雎死了,我们也难以安宁。”
  “弋阳君言之有理。”乐君点了点头:“在下的意思,唯今之计,我们需要赶在昭雎回郢都之前,或者赶昭雎自杀之前回到郢都,提前向大王请罪,并将战败的罪责全都推给昭雎。
  当然,这样还不保险,在下的意思是,我们还需拿出重礼来贿赂朝中诸公,请他们替我们说情,减轻我们的罪责。
  并且,我们还需联络各地封君,让他们出面保住我们的封号。大王变法在即,唇亡齿寒,他们一定会答应的。”
  弋阳君想了想,点头道:“乐君,朝中诸公贪婪无度,要想让他们出面为我们说情,恐怕所需不小啊。”
  “弋阳君放心,这次失去封地一共有十七家封君,凭我们十五家之力,这些钱财还是拿得出来的。”
  弋阳君一听平摊财力,微微一松,应道:“善!”
  
第九百五十四章
巨网
  翌日,巨阳城中。
  就在昭雎在城守府一面处理兵事一面教导项慎的时候,阴君快步走了进来,禀报道:“令尹,弋阳君等颖汝水域十五位封君求见。”
  “嗯!?”昭雎心中闪过一丝错愕,以为他们又是来求自己出兵收复失地的,于是立即应道:“请他们进来。”
  “诺。”
  不久,昭雎见进来的十五位封君,全是刚刚失去封君的封君,而且他们进来时,许多人脸色不复之前的担忧恐惧之色,反而变得冷漠以及冰寒。
  见此,昭雎立知他们心思出现了极大的变法,不再奢求自己出兵北上了。
  可是,封地失守这是一件极大的罪名,他们不求着自己出兵收复失地……
  那么,他们一定是想到了脱罪的办法。
  什么办法?
  他们只有一个办法!
  想着,昭雎心中一动,瞬间变明白他们脱罪的办法是什么了。
  想到这,昭雎在他们进来后,不等他们开口,便主动开口道:“诸君,你们来找本将,可是为了让本将率军北伐,收复失地?”
  说着,昭雎不给他们接话的机会,便自问自答道:“诸君,不是本将不出兵,而是五国还保持的联盟关系,实力强大,仅凭现在我巨阳之兵力,远远不是五国的对手,此时贸然出兵与五国决战,无异于以卵击石,自寻死路。”
  接着,昭雎又安抚道:“不过请诸君放心,如今战争还未结束,而五国已经出现极大的分歧,用不了多久,五国联盟必将破裂。只要五国相互征伐各自为战,以我楚国实力,只要大军北上,一定能收复失地的。”
  说着,昭雎看着弋阳君他们笑道:“到那时,诸君的封地也会失而复得的。”
  弋阳君等人对视一眼,有的跃跃欲试,有的充满疑惑,有的绝望非常,有的神情冷漠。
  怔了怔之后,乐君开口道:“令尹说的对,只是……现在我等封地已经失守,按照楚国之法,这是死罪。”
  昭雎闻言脸色一冷。
  封地失守是死罪没错,同样,丧师辱国大败而归同样也是死罪,按照乐君的说法,他昭雎同样也要死。
  想着,昭雎立即开口道:“诸君,封地失守的确是死罪,但是那是在战事已经结束,失败无法挽回的情况下才是死罪,但是,如今我楚国与五国的战事还没有结束,我楚军随时还有收复失地的机会,这种情况下,怎能算封地失守呢,之不过是战事不顺罢了。”
  说着,昭雎举例道:“五十多年前,魏赵交恶,魏军兵围邯郸,是时赵国求援,先王宣王命景舍伐魏救赵,结果景舍为魏韩联军所败,不得不退守叶地方城。当时的情况和现在何其相像,那时,诸君中不也是有许多人封地失守了吗!
  可是,当年在景舍与诸位先君的不断努力下,我楚军最终还是反败为胜,收复了失地。”
  说着,昭雎自信满满的道:“现在的情况与当年一样,只要诸君与本将同心协力,我们必然可以驱逐五国,收回失地的。到时,我等不仅无过,反而有功。”
  诸君闻言,有几个人有所异动,但更多的人则是心中不屑。
  当年景舍为韩魏所败后之所以能反败为胜,那是因为当时围攻魏国的,不仅有楚国,还有齐秦两国。而现在呢,现在是楚国被围攻,根本就没有援军。
  以楚国现在的情况,能否夺回失地?
  大部分人都是悲观的。
  此时,诸封君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弋阳君拱手道:“令尹,如今五国已经停止前进,而我们收复失地的情况依旧遥遥无期,封地失守,愧对大王的信任,这是我们罪责。虽然未来有收复失地的可能,但现在暂停,我们却也不得不回郢都向大王请罪。”
  昭雎还欲再劝,话还未出口,乐君便开口道:“我等有负大王,必当面向大王请罪,才能心安。当然,若是令尹担心我等离去,会削弱巨阳的实力,那还请令尹放心。
  这次我们返回郢都请罪,只会带走部分亲卫回去,至于我等的军队,还会留在巨阳,并且军队的指挥权,我等也会交给令尹,还请令尹不要为军队担忧……”
  最终,昭雎还是未能留下这十五位封君。
  他们走后,昭雎看着他们离去的方向,沉默了许久。
  此时,阴君见昭雎不说话,沉吟了一下,下定决心道:“令尹,弋阳君等人返回郢都,除了向大王请罪,更主要的还是想要为自己脱罪。在下担心,他们为了免除封地失守而自己率众逃亡的死罪,必然会将罪责推到令尹的头上。
  以在下之愚见,令尹何不尽早返回郢都向大王解释,以免大王听信谗言,对令尹不利。”
  昭雎闻言一怔,瞥了一眼阴君,心中升起阵阵寒意。
  回去?此时怎能回去?此时回去不就是向大王表明自己承认此战已经失败了吗?
  回去!弋阳君他们回去还有一条活路,而自己回去了,却是自寻死路,绝对活不下来。
  弋阳君他们为了自保想要让自己回去顶罪,而阴君这个置身于事外的人,竟然也想者蛊惑自己回去送死……或许也不仅仅只是阴君!
  昭雎瞬间感到有一张巨网笼罩过来,想要弄死自己。
  想着,昭雎摇头道:“知子莫若父,知臣莫若君,我与大王君臣相交数十年,大王是知道我的,我也相信大王。”
  说着,昭雎面无表情的道:“阴君,你的心乱了。”
  阴君闻言,脸色一僵,接着身体有些僵硬的行礼道:“令尹说的是。”
  阴君离去后,昭雎看了看身侧的项慎,问道:“弋阳君他们回郢都了,项地同样失守,如今项君一脉嫡系就剩你一人了,你是否要会郢都向大王请罪?”
  项慎一愣,接着反应过来,拱手行礼道:“祖父让慎向令尹求学,慎自然是跟在令尹左右。至于项地失守,若是大王真的因此而降罪,那慎只好上书大王,请求大王让慎以待罪之身前去与五国死战,慎只愿死在战场上,为族人报仇。如此,就算九泉之下,也会感激大王的。”
  昭雎闻言,脸上露出一阵笑容:“好好好,你能如此想,项君一脉后继有人矣。”
  说着,昭雎从身前的案上拿出几卷竹简,交给项慎道:“这几卷兵书是我日常所读,里面也有不少我平时的批注以及心得,现在我将其交给你,你回去后用心研读,不可懈怠。”
  “诺。”项慎接过兵书后,毕恭毕敬的行礼道:“多谢先生。”
  “嗯!”昭雎点了点头,继续道:“夫欲成大事,必从小事做起,行军作战更是如此。我为将之前,曾连续在工尹任上待了多年,精通士卒的调度以及后勤的供应。欲为将,这两样东西,不可不知,从明日开始,你去阴君帐下用事,开始学习如何调度士卒,如何供应后勤。”
  “是,先生。”
  
第九百五十五章
朝中
  五国退兵的消息传到郢都后,楚国反复确认五国真的退兵之后,熊槐才召集身在郢都的重臣。
  “陈地失守,颖北颍东全部沦陷,颖南沦陷大半,汝水上游全部落入韩国手中,国土沦丧数百里,而且全是膏腴之地,损失不可谓不惨重。
  六君战死,陈地守昭应战死,廖君在撤退途中重伤不治,项君战死,项君世子率领族人与城皆殁……
  陈地三十万守军坚守陈城近两年,前后战死被俘的军队相加超过一半,加上各地城池阵亡的勇士,经此一役,我楚军损失超二十万。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50/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