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62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9/959

  接着,昭雎带着诸将来到北面城墙,然后向北一望,却见北方有一股烟尘冲天而起。
  不多久,便见一大波人浪出现在北面的视线尽头。
  不多时,人潮靠近,齐魏两国的大军率先出现楚人的视线范围之中,接着,其他三国的旗帜也来到陈城不远处。
  此时,北墙上的楚人,见到整个北方密密麻麻的全是五国的军队,人山人海,一眼望不见尽头,见此,所有人都露出沉重之色。
  观望了一阵之后,昭雎向身侧的人吩咐道:“分别传令给东面的昭应将军,西面的黄君,南面的项君,告诉他们,敌军已至,让他们谨守城池,不可懈怠。”
  “诺。”
  “传令,全城警戒,从即可起,城中街道上,但有独自行动者格杀勿论。无令出城者,同样格杀勿论……”
  “另,传令给颖水的沈将军让他封锁鸿沟,不可放敌军船只进入颖水,还有,让他控制颖水水道,阻止秦韩两国通过颖水运粮,并保证我军后路。”
  “诺。”
  三日后。
  五国联军成功将陈城团团围住。
  联军大营。
  匡章做为联军主将坐在主位,其下,魏将公孙喜,秦将司马错,韩将暴鸢,宋将唐鞅分居左右,四人之后又坐着二十几个五国将领。
  主位上,匡章看着济济一堂的五国将领,开口道:“诸位,在下知道,虽然你们中有人已经来打过好几次陈城了,但也有不少人还是第一次来,对陈城这个楚国北部重镇不熟,所以还需要提前进行说明。”
  说着,匡章向公孙喜拱手道:“犀武将军,楚魏两国围绕陈城争夺多年,陈城也曾多年被魏国控制,魏国对陈城可谓知之甚详,还请将军大略的说一下陈城。”
  “好。”公孙喜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秦韩两国那边,开口道:“诸位,陈城乃是昔日陈国的都城宛丘,陈国多次遭到楚国欺凌,甚至几度被楚国灭国,故而陈城很早以前就将城墙修的高大而坚固。
  甚至,陈国为了修建陈城的城墙修得高大,还曾发生过极为严重的暴动。陈城城墙的高大与坚固,其可见一斑。
  而后,我魏国与楚国争夺陈蔡之地的时候,两国都曾加固陈地城防。
  所以,时至今日,陈城的坚固在各国中已然名列前茅。”
  说着,公孙喜顿了顿,然后开口道:“攻打陈城,主要有三个难点,其一是陈城外数丈宽的护城河,护城河不仅宽,而且河水从鸿沟接引而来。鸿沟虽是我魏国修建的运河,但这一路走来,相比大家也知道了鸿沟水量并不少。所以,要想填平护城河,就要先截断水流,然后才能开始填土。
  填平护城河之后,我们就将面临第二个难点,那就是陈城接近三丈高城墙。
  而除了城墙之外,最麻烦的难点,就是颖水以及楚国的水师。
  陈城背靠颖水,东临鸿沟,而楚国水师纵横江淮无敌手。所以楚国依靠水师之利,一直都牢牢的控制着颖水水道,为陈城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援。
  城高池深,易守难攻,后援不断,这就是陈城难以攻取的地方。”
  说到这,公孙喜迟疑了一下,深深的注视了秦韩两国将领一会儿,然后又看向宋国那边,开口道:“之前楚国能攻克陈城灭亡陈国,那时因为陈国粮食耗尽,这才兵败亡国。而我魏国之所以能攻克城池,那是因为在陈城之外击溃楚国主力,然后轻取陈城。
  而眼下的陈城,楚军龟缩城中,颖水支援不断,故,要想攻克陈城,绝非一时之功,还望诸位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公孙喜说完,众人全都看向宋将唐鞅。
  之前宋国还没有出兵,国中就出现乱象,这事闹得沸沸扬扬,天下皆知。
  众人现在最担心的事情就是,陈城还没有攻下来,宋国那边就出现动乱,然后宋军提前撤退。如此,这将是对联军士气的沉重打击。
  此时,宋将唐鞅见公孙喜半警告半预防的提前自己,而其他人也全都看了过来,立即保证道:“诸位放心,在下率军前来会盟之前,就已经做好长期作战的准备。”
  唐鞅立下保住之后,匡章立即开口道:“好,既然大家都有了长期围攻陈城的心理准备,那接下来咱们就议一议怎么攻打陈城,诸位……”
  “等等!”
  匡章话还未说完,便被司马错出言打断。
  此时,司马错见众人全都看向他,这才拱手道:“章子将军,在下有一个疑问,陈城不仅易守难攻,而且还有楚相昭雎亲自率领的三十万大军坚守,如此重城,我等为何要强攻呢。”
  匡章刚刚被司马错打断话,心中本来就有所不快,此刻听到司马错质疑自己的方略,心中更是不喜。
  但面对司马错这个秦国名将,他也只能强压这心中的不快,看着司马错问道:“不知将军有何高见?”
  司马错闻言,笑道:“诸位,我等一路走来,已经看到楚国将陈城以北的城池全都放弃了。而且,这三天的探查,陈城周围的城池也都是空城,所有的楚军全都龟缩到陈城。
  不仅如此,我秦国的探子来报,颖水以南的城池,其士卒也都调到了陈城,此刻正空虚异常。
  楚国如此状况,我们为什么不采取避实击虚之策呢?”
  说着,司马错笑了笑,意气风发的道:“依在下之见,我们五国联军有七十万之众,大可留下四十万军队在此围困陈城,牵制昭雎所部,然后分出三十万大军避开陈城,然后南下攻取楚国各地。
  以颖水以南的情况,楚国必然难以挡住我们的攻势。到时,我们在南面攻城略地,只要攻克上蔡,然后围攻叶地方城,只要这两地一下,便可进逼宛城。
  宛城乃是楚国心腹之地,只要联军出现在宛城,楚国必定震动,到时楚相昭雎必然无法稳坐陈城,而会南下救援。
  届时,留在陈地的联军趁势追击,昭雎必然招架不住,那时,不仅陈城将会不攻而破,连整个淮北都将被我五国瓜分。
  如此岂不是比我们五国联军强攻坚固的陈城好吗?”
  司马错话音一落,韩将暴鸢立即大笑着附和道:“好计策,好计策,司马将军不愧是秦国名将……”
  
第九百二十七章
貌合神离
  此时,匡章与公孙喜一见司马错与暴鸢相互吹捧,大赞分兵之策,立即相互对视了一眼,然后点了点头,同时开口道:
  “此策不行!”
  “此策不妥。”
  “有何不妥?”司马错见匡章与公孙喜反对,立即质问道:“两位将军,楚国内部空虚,极易攻取,避实击虚,引诱楚军出城决战,难道不比我们在这里攻打坚城要容易十倍吗?”
  匡章闻言迟疑的看了一眼司马错,他不禁有些怀疑司马错的用心来。
  虽然现在楚将景缺依旧镇守楚国方城一线,联军未必能轻易攻克方城,继而进逼宛城。
  但陈地以南的项城、平舆、上蔡、叶郡等地,能否被联军攻克,这是毋庸置疑的。
  据齐国的探子来报,这些地方的士卒全都已经调来陈地,空虚异常,若是现在有一支十万左右的大军,从韩国新郑或者阳翟出发,南下攻城略地,那这些地方都是很容易攻取的。
  但是,即便是能攻下这些地方,又能如何呢?
  陈城背靠颖水,东临鸿沟,乃是江淮门户。
  只要陈城还在楚国手中,那么齐魏两国的军队就休想进入颖水以南的地区。
  不是军队去不了,而是陈城阻断了粮道。
  从大梁到陈城,超过四百里的距离,一旦齐魏联军前往颖南,只要楚军控制陈城,截断鸿沟,那齐魏联军就将面临断粮之忧,去的军队越多,那就败亡的越快。
  当然,这只是相对与齐魏联军而言。
  对秦韩联军则不是这样。
  韩国的都城新郑位于颖水上游,从新郑顺流而下,则直达陈城。同时,韩国重镇阳翟位于汝水上游,顺流而下,便可直达楚国上蔡。
  若是秦韩联军顺流而下攻城略地,步步为营,层层推进,则秦韩联军不会有断粮之祸。
  所以说,若是真的将联军一分为二,那么留在陈地与昭雎对持的肯定是齐魏联军,而南下攻城的则将是秦韩联军。
  因为齐魏宋三国都没得选。
  若是让齐魏宋三国牵制楚军,然后让秦韩联军去攻城略地,这对齐魏宋三国有什么好处。
  虽然上蔡与叶地已经空虚,但是楚将景缺还守着方城,方城山为墙,汉水为河,方城一线乃是楚国最终要的防线,以秦韩联军之力去攻打方城,这难度可能比五国联军攻克陈城还要高。
  秦韩联军连陈城都不想打,又如何会攻打方城。
  况且,韩国那边又缺粮缺的厉害。
  所以……
  匡章心中很清楚,一旦秦韩两国攻下颖南的平舆上蔡叶的之后,他们十有八九会在抵达方城时,借口以粮草不足停步不前。
  如此,这就是用齐魏宋三国之力牵制楚国,然后让秦韩两国获得实利。尤其是韩国,只要陈地还在楚国手上,这些地盘最后都将落入韩国手中。
  就算韩国愿意瓜分战利品,秦齐魏宋四国也不会要,距离本土太远的飞地,就算要了也守不住。
  而且颖南的地方很大,大到韩国根本就没有足够的地盘答谢四国。
  这就是用自己的力量去壮大韩国,对齐国没有任何好处。
  虽然匡章心中强烈反对这种分兵的做法,但是他却没有率先开口反对,因为韩国距离齐国很远,韩国的壮大对齐国影响较小,而对魏国影响极大。
  果然,匡章正想着,那边公孙喜已经强烈的反对了。
  “有何不妥?”公孙喜大声反驳道:“岂止是不妥,这个计策简直就是荒谬。在下承认攻打颖南的地盘很简单,但是,方城一线的楚军依然超过十万。楚国经营方城山数百年,山上已经修建了长城,难以突破。山下的重镇方城乃是鄂地门户,其坚固程度还要超过陈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9/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