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62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27/959

  昭雎闻言,心中略一思索,拱手道:“大王,若是只有三十万楚军防守陈地,那么面对数十万大军围攻,城外就无法留下大军策应,必须全部进入城中坚守。
  不过,即便是这样,要想收住城池,还需离间五国,只要五国中有一国撤军,剩下的四国互不信任,才有可能在各国的围攻下收住城池。
  否则,陈地终将不保。”
  熊槐一听,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
  楚国不比秦国,国界线太过漫长,无法像秦国那样将所有的兵力聚集在一个点,然后拖到敌军士气丧尽再与敌军决战。
  如此,面对各国的优势兵力,就只能通过外交手段分化各国了。
  想着,熊槐轻轻一叹,然后开口道:“令尹,各国来势汹汹,寡人欲以卿为主将,镇守陈地,不知令尹可愿往陈地一行。”
  昭雎闻言,并没有意外,这次坚守陈地,需要从各地调兵,必须要有一个能震得住场面的重臣,才能统合各地之兵。
  而眼下的朝中,除了他意外,就没有其他人了。
  即便是刚刚被任命为司马的景缺也不行。
  想着,昭雎立即应道:“臣领命。”
  而后,说完调兵遣将一事后,熊槐再次问道:“诸卿,分化五国,不知卿等有何计策?”
  众人一听,昭雎率先开口道:“大王,这次伐楚一事,齐国乃是盟主,而秦国则是附庸。若是论伐楚的决心,齐魏两国最为坚定,而秦国最为犹豫。若不是上次有言在先,恐怕秦韩两国也未必会与齐魏两国一道攻打陈地。
  所以,臣以为五国之中秦国是最容易被说服的。”
  “不错,陈地被攻克,只会壮大魏国,而对秦国没有丝毫好处。”熊槐点了点头,然后看着群臣问道:“游说秦国一事,不知哪位贤卿愿意一试。”
  昭雎闻言张了张口,却没有说话,他跟秦国那边的关系比较亲近,若是他自己亲自主持,把握更加大一些。只是他身为防守陈地的主将,面对敌军围攻,已经没有精力分心了。
  另一边,昭常见昭雎没有开口,立即应道:“大王,游说秦国的事情,请交给臣来处理。”
  “好,有劳左尹了。”
  此时,中大夫左成开口道:“大王,虽然秦国在攻打陈地上是最不坚定的,但是臣以为,宋国那边也是可以争取游说的。大王先后送给宋太子贞四百里地,这才过去多久,宋国就跟我楚国反目,悍然与齐魏等国一起攻打楚国。
  如此不义之举,必须要太子贞进行说明,并让太子贞在宋国抵制出兵伐楚。如若不然,臣以为可以让淮北的楚人起兵反叛,扰乱宋国的出兵计划。若是宋国因此转而优先平定淮北,则陈地的敌军将减少十万以上。”
  熊槐一听,想了想却摇了摇头。
  他知道左成说的让楚人反叛是什么意思,上次为了送太子贞回商丘,特意送出了两百里地。而太子贞接受了淮北地后,为了显示他与楚国的亲近,只是让自己的长子坐镇淮北,并让一些心腹辅佐,却没有大肆替换原本的楚国官吏。
  所以,只要熊槐现在愿意,只需一道诏书,那两百里地便会立即叛宋归楚。
  这样做或许可以扰乱宋国的伐楚计划,拖住宋国,但是,这样一做,那楚国与太子贞的友好关系就全毁了。
  想着,熊槐拒绝道:“不妥,寡人送给太子贞的淮北地,乃是为了感谢宋夫人的救命之恩。若是现在因为楚宋两国的一点矛盾,就收回地盘,寡人如何向宋夫人交代,如何取信国人,取信天下。”
  说着,熊槐见左成还要劝说,又开口道:“况且,宋王老迈,已经年满七十,这么大的年纪,过了今天还不知道有没有明天,随时都会无疾而终。为了眼前一点小小的矛盾,而放弃与太子贞深厚的友谊,寡人以为其不可取。”
  说话间,熊槐见左成露出一股遗憾之色,再次开口道:“不过,中大夫说的对,太子贞拿了寡人的好处,也不能光拿好处不干活。所以,寡人打算给太子贞施加压力,让他抵制这次的宋国伐楚行动。
  左卿,你多次前往宋国,与太子贞交善,这次给太子贞施压的行动,就交给卿了。”
  左成一听楚王没有全部拒绝自己的建议,立即应道:“请大王放心,稍后臣就立即前往宋国,亲自游说太子贞。”
  “好。”熊槐点了点头,接着看向屈原道:“左徒,齐国身为盟主,伐楚的决心虽然坚定,但是寡人也想派人去游说齐王,并转移齐王的注意力。卿多次出使齐国,与齐国众多大臣交好,寡人希望卿继续联络齐国。”
  屈原应道:“请大王放心。”
  朝议结束后,楚国这边立即开始行动起来。
  虽然此时楚国各地的秋收还没有开始,但是,为了提前应对战事,调兵的命令却已经开始向各地传达,只等秋收结束后,便可以正式调兵。
  而就在这个时候,负责游说宋国的中大夫左成,率先离开郢都,秘密往宋国商丘而去。
  ……
  商丘,太子贞府上。
  “太子,楚国使者中大夫左成秘密抵达商丘,欲求见太子。”
  “左成?”太子贞微微一愣。
  自从宋王与四国会盟之后,他就知道楚国那边肯定有动作的,但他却没有想到,楚王竟然把中大夫左成派来了。
  左成身为楚国重臣,却亲身秘密来宋,足以说明楚王对这事的重视以及决心。
  太子贞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他很担心因为这次宋国伐楚的事情,会让他与楚国闹翻。
  自从他返回商丘之后,他已经看出来了,宋王对他已经很不满,时常进行打压,欲罢免他的太子之位。
  不过因为他在商丘的的实力不弱,有众多大臣支持,再加上还有淮北四百里地在外为援,宋王这才保持克制,没有立即对他下手。
  若是这次他与楚国闹翻,失去了淮北的援助,失去了朝中亲楚派大臣的支持,那时,等待他的,肯定就是宋王的雷霆之怒。
  想着,太子贞深深的吸了一口气。
  现在他绝不能失去楚国的支持。
  “吩咐下去,请左大夫稍后,我将亲自去拜访他!”
  
第九百二十四章
父子
  就在太子贞与左成会面的时候,宋宫中,宋王看着探子送来的情报,面上冷冷一笑,然后对身前的大臣唐鞅道:“贤卿,不出所料,楚国果然派人来了,而且那逆子自降身份,主动去见楚人了。”
  唐鞅闻言,笑了笑道:“大王,太子需要亲自前去会面,想必这次楚国来的一定是一位重臣,是向太子施加压力而来。现在太子在朝中势力强大,多是楚国助力,楚人来,太子必定会答应楚人。如此,大王只需数日后强令调兵伐楚,必然能让太子失信于楚人。
  太子失信,楚人必然大怒。若是不久后各国伐楚,楚国再遭遇大败。如此,二则相加,楚人肯定会迁怒于太子。
  只要楚人不在支持太子,那大王就能随心所欲了。”
  宋王笑着点了点头:“不错,正是此理。就算时候楚王能忍气吞声,继续支持那逆子,寡人也可以将泗水西部的土地换取颖水东部的土地。如此,寡人就是用不属于自己的地盘换取一大块属于寡人的地盘。
  削弱楚国,亲近齐国,壮大宋国,平定内患,一石四鸟,历数各国之君,还有贤明如寡人的吗!”
  说着,宋王时哈哈大笑。
  数日后,宋王召见太子贞。
  “拜见父王。”太子贞行礼道:“不知父王召见儿臣有何吩咐。”
  宋王看着面前毕恭毕敬的太子贞,见他头发花白,额头上细细的皱纹若隐若现,比起两年前,现在的太子贞更加显老了。
  见此,宋王心中顿时窝火,每次见到太子,他都会情不自禁的想起自己已经老迈,老的连儿子都已经老迈了。
  想着,宋王强压着心中火气,尽量平静的道:“太子,这次寡人让你来,是想与太子商议一下。不久前寡人与四国之君会盟,共商伐楚一事。按照盟约,这次我宋国将出兵十万,协同四国,共七十万联军围攻陈地。
  这次五国团结一心,一同围攻陈地,陈地必下。其后,便是我五国携大胜之势,趁胜追击,继而瓜分楚国土地。如今楚国泗水以西颖水以东的淮北,已经有一小半在我宋国手上,是故,这次寡人打算趁楚国大败,全力争夺楚国颖水以东的淮北地,力求将楚国的势力赶到淮水以南,与楚国隔淮水对持。”
  说着,宋王笑了笑:“不过,我宋国实力终究不比强齐,拿出十万大军攻打陈地后,再想集结重兵抢夺淮北,难免就有所不足。是故,寡人希望太子从淮北的封地中,征调五万大军,前去陈地会盟。”
  太子贞一听,一股怨气顿时从心底直冲脑门。
  他刚刚才答应楚使左成,会在宋国之中全力周旋,阻止宋国出兵伐楚。
  接着,现在宋王竟然让从自己的封地上调兵去参与会盟。
  这事他要是做了,这让还在商丘的左成怎么看,这让远在郢都的楚国君臣怎么想,就算楚王再怎么宠爱他的女儿,面对他的背叛,也一定会跟他翻脸。
  想着,太子贞的一张老脸顿时变得铁青。
  此时,宋王见太子贞脸色变得很难看,没给太子贞拒绝的机会,继续道:“太子,如今国中都在盛传你我父子不和,甚至都在传播为父要废你的太子之位,太子,你应该也不会这样想吧。”
  太子贞一听,以为宋王要跟他摊牌,要强行废了他,顿时惊恐的看着宋王。
  顿了顿,定了定心神,才脸色苍白的应道:“父王,这是谣言,纯属谣言,这是一些小人在离间你我父子关系。”
  “不错。”宋王笑着点了点头,十分认同道:“寡人也是这样认为的。所以,为了打破国人的怀疑,为了使那些小人的目的破产,寡人打算任命太子做这次宋国大军的主将,率十万大军前去围攻陈地。
  一来,太子亲自领兵,足以显示你我父子同心协力。二来,这次五国组成七十万大军,汇聚了五国大部分的精英,太子身为宋国储君,可以多于各国联系,以便将来即位之后,避免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三来,寡人以武力称著于世,多有战功,太子身为寡人的儿子,不能没有战功,这次让太子率军伐楚,正是为了让你获取战功,以便将来即位。”
  说着,宋王深情款款的看着太子贞:“子贞,寡人已经老了,没几天可活的了,这宋国终有一天还是要交给你的,你应该不会让寡人失望吧。”
  “……”太子贞闻言,顿时感动的看着宋王,好像被宋王所打动一般。
  只是,心中却对宋王的话没有半句是信的:
  “若不是你接连打压我两年,若是你这几年时常欲驱逐于我,若不是你这几年先后跟几个弟弟许诺立他们做太子,让他们在朝中围攻我,若不是我在你身边安插了探子,说不定我还真信了这番鬼话。
  这哪里是让我去陈地建立功勋,结交各国稳定地位,这分明是让我去跟楚国决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2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