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59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8/959

  而军政双优的昭雎,能力超过了他的预期,不是他心目中的人选。
  只可惜……
  之前还能率兵打战,身体十分健康的景翠,就这么突然的病死了。
  对景翠之死,熊槐十分遗憾。
  而第二个原因,则是年纪。
  如今熊槐自己是奔六十而去的人了,而昭雎的年纪他小点,但也已经年满五十,而屈原呢,才刚刚年满四十。
  就从年纪来说,屈原可以等,就算等上十年八载都没有问题,但是昭雎等不了。
  想要让昭雎熬死屈原,那根本不可能。
  更何况这些年昭雎屡屡立功,若是舍弃年纪大的昭雎,而选择屈原,熊槐担心昭雎心中不平衡。
  至于第三个原因,那就是熊槐自己心中隐隐有些担心,希望屈原能在这个风暴前夕,能避免站在风口浪尖。
  正是因为种种顾虑,熊槐这才选择了昭雎。
  而之所以没有在回到郢都后立即公布令尹的人选,那时因为熊槐想要观察一下群臣的态度,更想观察一下昭雎的动向,以决定昭雎这个令尹接下来具体应该怎么用。
  虽然熊槐与昭雎君臣相处许久,熊槐自认对昭雎已经很了解了。
  但是,人终究是善变的,一个人贫穷之时与一个人富贵之时,心性是截然不同的,同样,一个人地位低下之时,与一个人地位高贵之时,心性也是不同的。
  熟话说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心性态度欲望始终如一的人太少。
  就好比那个王莽,地位低下时的谦卑王莽与称帝前权势达到顶峰的跋扈王莽,完全就是两个人。
  虽然有人说后面的王莽是穿越者,把前面的王莽夺舍了,不是同一个人。
  但是,熊槐却以为,更大的可能,不是夺舍,而是王莽得到权势之后,心境变化,欲望膨胀,完全变了一个人,这才给人两个人的感觉。
  同样,熊槐也想看看昭雎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熊槐了解昭雎,之前昭雎的最大抱负,就是成为令尹,成为楚国群臣之首,为了这个目的,他才到处投机。
  十几年屈原变法遭遇挫折的时候,他暗中推波助澜,站在了大势那边。
  其后屈原倒台,在众人的围攻中,昭雎又拉了屈原一把。
  当然,这并不是昭雎突然态度转变,决定加入变法党,而是想要通过拉屈原,以获得变法党的好感与支持,比如说唐昧以及与屈原交好的那些人,甚至是屈原本人。
  在成为令尹以前,昭雎的理想与抱负从未发生改变,但是,现在他最重要的目标实现了,成为令尹之后,他会怎么样。
  究竟是从此志得意满,私欲膨胀,损公肥私呢?
  还是会再接再厉,树立一个更加远大的目标,为楚国进一步的富强而努力呢?
  亦或者……他会不会权欲膨胀,为了进一步的权势,而打算勾结太子或者公子,换个楚王,独享楚国大权呢?
  这都有待观察。
  这就是熊槐推迟半月的原因所在,他想看看昭雎是否能克己守心,始终如一。
  半月时间一晃而过,这半月来,熊槐失踪稳居后宫,没有接见任何一个朝臣。
  而郢都之中,却也因为楚王的态度不明,而风起云涌。
  就在大朝议开始的不久前,就在群臣进宫参加朝议之时,后宫中的熊槐,在自己的寝宫中,收到了一份半个月来郢都之内的情报。
  “许多大臣串联,打算今日朝议上力推昭雎为令尹。”
  “一些封君密会,打算今日朝议上力推昭常为令尹。”
  “部分封君密会,打算今日朝议上力推屈原为令尹。”
  “道墨儒三家准备力推屈原,汉北三郡以及江东两郡全都准备力挺屈原。”
  熊槐大略的将这些情报看了一下,然后将这些情报放在一边,接着找出昭雎的情报。
  “柱国昭雎拜祭令尹景翠之后,以军旅疲惫为由,闭门谢客半月,直到今日上朝才出门。”
  熊槐看到这个消息微微一愣,然后哈哈一笑。
  接着,就在熊槐放下情报,准备出门上朝的时候,突然又拿出那些情报,然后找到了太子横的情报。
  “太子半月来每日为王后守丧,没见接触任何大臣。”
  熊槐看罢,长长一叹。
  
第八百八十四章
令尹昭雎
  大殿中,熊槐坐在王位上,看着殿中满满的大臣,不由微微点了点头。
  因为王后葬礼的缘故,各地的封君以及公室的官员,全都回到了郢都。是故,今天的朝议,不仅有郢都的官员,也有地方的权贵。
  礼毕。
  熊槐轻咳了两人,将所有人的注意力全都吸引过来后,开口道:“之前寡人伐齐救燕期间,令尹突然病逝,这是国之不幸。然,彼时寡人尚在淮阴,是故令尹之位便空缺下来。但是,令尹乃是寡人左膀右臂,国之柱石,百官之首,不可或缺。
  所以,今日朝议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确认令尹。”
  熊槐话音一落,殿中的气氛顿时火热起来。
  自楚王即位以来,前后有过四任令尹,除了第一位令尹昭鱼主动让位以外,其他的三位令尹都是病死在令尹之位上。
  而按照楚国的传统,令尹人选要从公室中选出,所以下一任令尹的人选,不是昭氏之首昭雎,就是屈氏之首屈原,至于景氏……
  方城守景缺功劳有些欠缺,地位也有所不足,而且之前一直都呆在方城,与楚王较为疏远。
  而与楚王乃至太子都很亲近的景阳,资历功勋都不足。
  至于昭景屈三族以外的人,所有人都认为不可能。
  故而景氏没希望后,就只剩下两个人选了。
  而这两人与已经老迈的景翠不同,他们年纪并不大,尤其是屈原,现在才是四十岁。如果不出意外,他们肯定也会在令尹之位待到死亡的那一刻。
  所以,今天的人选,很大程度决定了楚国未来十几年内的走向。
  不过令很多人惋惜的是,之前这半个月,昭雎闭门不出,让许多打算提前巴结的人希望落空。
  至于屈原,他倒是每日都在正常处理国事,可是,屈原他……不提也罢。
  想巴结他的人早就巴结了,剩下的人,是不会去巴结他的,就算是他真的接任令尹也一样。
  此时,熊槐的目光从群臣中扫过,见许多人都跃跃欲试,不禁微微一笑。
  决定令尹的人选,要么公之于众,让群臣议论,看谁的呼声威望更高一些。
  要么……
  想到这,熊槐的目光看向昭雎,笑着道:“柱国,自寡人即位以来,卿出任诸多要职,无论是工尹、司马,还是柱国,全都尽心尽力勤勉用事,其中多有功劳,尤其是担任司马柱国之时,屡建功勋。
  是故,寡人想来,若是贤卿担任令尹,也一定能一心为国,再建功勋。”
  说着,熊槐期待的问道:“贤卿,可愿为寡人分忧!”
  楚王话音一落,殿中大臣顿时哑然。
  之前楚王在决定令尹人选时,推迟了半月之久,他们本以为楚王是在犹豫不决,将会在这次朝议上让群臣议论,结果……
  他们半月来的努力,全都瞬间落空。
  尤其是那些准备推举屈原的人,顿时脸色一变,这场战役还没开始,他们就彻底输了,而且还是一败涂地,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而那些准备推举昭雎,想要趁机卖人情,依附昭雎的人,心中也颇为遗憾,这么好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与他人的感慨不同,身在漩涡中的屈原,之前就有所猜测,但是,当楚王真的舍弃他转而昭雎的时候,一股淡淡的失落以及遗憾瞬间浮现在他心头。
  遗憾过后,接着,便皱了皱没,此刻,他感到了一股沉重的压力。
  昭雎可不是景翠,难对付多了。
  此时,在殿中所有人的注视下,昭雎虽然面色平静,但是心中却此起彼伏。
  虽然他在淮阴的时候,就已经得到楚王的暗示了,但是,当这一刻真的来临,他的心中依然浮现出阵阵波澜。
  以前,他的理想就是做楚国的令尹,当他熬死了昭阳景鲤景翠三人,当真正的成为令尹,此刻,他却感到一股远比昭阳他们三人当时还要沉重的压力。
  这一刻,楚王的压力,朝中大臣的压力,地方勋贵的压力,还有国外的压力,现在的压力,以及未来的压力,全都向他涌了过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8/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