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59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92/959

  结果,现在楚王一开口,便是向他叙说楚国的难处。
  楚国的难处他自然是知道的,不说外部齐魏秦三国,就说楚国新占领的江东,都出现了很严重的问题。
  这也是他得到楚王的答复后,没有过多催促的原因所在。
  但是,现在楚王一开口,他想起北面那个虽然出兵,却按兵不动的赵国,一颗心顿时沉到低谷。
  就在屈庸准备劝说之际,那边,熊槐没有给他说话的机会。
  “不过。”熊槐长长一叹道:“自燕王即位以来,楚燕两国关系亲密,燕王一有好东西总是不会忘记寡人,即便楚燕两国相距千里,也依然派出使者分给寡人一份。并且还多次在楚国困难之际,对楚国施以援手。”
  说着,熊槐满怀感激的看了公子安一眼,这燕国的公子安,楚国的安石君,正是燕国派往楚国的使者。
  公子安闻言,见楚王深情流露在外,脸上满满的都是对燕国对他的感激之色,心中顿时激动不已,并默默大呼:楚王没有忘记楚燕两国的交情,楚王没忘……
  与此同时,屈庸一听楚王言语出现转折,似乎有出兵的意思,顿时万分紧张的看着楚王,生怕漏过半个字。
  此时,熊槐见屈庸二人全都紧张的看过来,心中暗暗一笑,脸色却惋惜的摇头道:“之前,寡人听说赵国出兵救燕,以赵燕两国的交情,以赵国多次成功救燕的经验,寡人本以为只要赵国出兵,再加上楚国在齐国南部援助,就会成功让齐国从燕国退兵。”
  说着,熊槐见屈庸一听自己说起赵国,脸上顿时露出三分愤怒两分痛恨,便知道自己所言已经激起了他对赵国恨意。
  见此,熊槐再接再厉道:“结果,寡人万万没想到,这次赵国出兵后,占据了中人昔阳,已经到了齐燕两国的交战核心曲逆之外,却突然停了下来,止步不前。”
  屈庸一听赵军止步不前,再次想起顾城外齐军大败燕军的事情来。
  若不是赵国暗通齐国,借道给齐军,燕军岂能如此轻易便被齐国大败!
  那十二万燕军,不仅是燕王十几年来一点一滴的积攒下来的,也是他屈庸多年努力的结果。
  结果,顾城一战,燕国十几年的积蓄毁于一旦,而他的努力成果,一个日渐强盛的燕国,也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想着,屈庸心中对赵国的痛恨更加深了。
  此时,熊槐见状,继续道:“寡人听说救急如救火,须臾不可等待。对于赵军在昔阳止步,寡人甚为震惊,不知赵军这是因为何故。
  虽然寡人心中不解,不知赵国是否有什么谋划,但是,如今燕国危在旦夕,寡人心中甚是焦虑,想起燕国的危难,连晚膳也难以下咽。
  是故,今日清河的战事一结束,寡人便召集群臣商议,看看如何能救援燕国。”
  说到这,熊槐长长一叹道:“寡人与诸卿商议了一番,全都以为以淮阴目前的实力,要想攻破清河十分困难。”
  说着,熊槐见屈庸脸色一黯,立即接着道:“但是,为了能救援燕国,为了能逼迫齐军回援,即便寡人此刻力有不逮,寡人还是决定出兵齐国。
  毕竟寡人可以等,但燕国现在不能等,而曲逆城更加不能等。”
  说到这,熊槐看着屈庸兴奋喜悦的脸,一字一顿的道:“寡人决定不等江东的楚军了,直接将江水的水师全部调来淮阴,然后聚集我楚国所有水师,渡海北伐齐国,以逼迫齐军回援。”
  此言一出,屈庸与公子安全都满脸震惊。
  楚国为了救援燕国,竟然浮海北伐齐国。
  这……
  这一个石破天惊的计划,顿时将二人震撼住了。
  
第八百七十六章
水师北上
  第二日,楚国水师留下一部分监视齐国水师后,剩下的水师全部返回淮阴,开始装载物资。
  第四日,广陵的水师抵达淮阴。
  清河城。
  “将军,探子来报,刚刚淮阴城那边出现一批楚国援军,三百余艘大船。只是”田达说着,面色古怪的道:“据探子查到的消息,那些大船里的士卒并没有下船,反而不断的向船上装载物资。”
  “装载物资?”匡章一愣,迟疑了一下,心中猛然一惊,急忙问道:“田将军,本将记得之前几天,探子也在禀报,淮阴的水师也在装载物资吧。”
  田达在匡章的提醒下,心中一惊,连忙点了点头:“将军是说楚国要正式攻打我齐国了?”
  匡章点了点头,接着迟疑了一下,开口道:“不错,现在楚国向水师装载物资,必然是要大举攻打我齐国。清河城这边,我军守备森严,楚国无机可乘,是故,楚国一定是要绕开清河,然后攻击我国中空虚之所。”
  说着,匡章想了想,冷笑道:“水师大量装载物资,必然是想借水道,而最近最方便的水路,无疑就是泗水。”
  说话间,匡章立即转头向北方看去:“泗水上游,乃是宋鲁两国,如果本将所料不差,楚军一定是想在清河拖住本将,然后主力攻打鲁国,以逼我伐燕之师回援救鲁。
  不过,鲁国曲阜也是天下有名的大城,本将倒相看看,是鲁国先坚持不住,还是燕国先坚持不住。”
  说着,匡章笑了笑,然后向田达吩咐道:“传令,立即派人通知鲁国,就说楚军意图不明,似欲沿泗水北上伐鲁,请鲁君立即做好防守准备,坚守待援。”
  “诺。”
  第五日,清晨。
  五万水师准备就绪,然后数以百计的大船顺流而下,浩浩荡荡的向东方而去,很快便消失在远方。
  清河城。
  匡章站在城头,看着消失在远方的楚国水师,愣了愣,然后急忙向身侧的田达,难以置信的问道:“田将军,如果本将没看错的话,刚刚楚国水师向东方去了。”
  田达闻言,呆滞的目光稍稍恢复神采,连忙惊恐的点头道:“将军看的没错,楚军没有沿泗水北上,而是去东方了。”
  匡章得到肯定的答复,确定刚刚所见不是自己的幻觉,顿时全身一僵,惊道:“不好,楚人这是想沿海路北上,直扑我齐国心腹之地。”
  说着,匡章急忙大喊道:“快、快、快,立即派人禀报大王,就说楚国水师沿海路北上了,请大王小心,加强戒备。
  另,立即传令城外水师,让水师立即控制泗水河道,然后整军备战。”
  “诺。”
  田达传讯后,匡章担忧想东方看去,心中充满着焦虑。
  从清河到临淄,即便快马加鞭,那也需要最起码两三天的时间,然后从临淄到燕国易地曲逆,这也需要两三天的时间。
  这还仅仅只是传讯的时间,而大军行动,更是缓慢,即便燕国的齐军得到消息后,立即抛下物资,然后轻装急进,从燕国赶到齐国东部沿海,最起码也需要二十多天。
  还有,如今赵国如今已经出兵,若是赵国出尔反尔,准备配合楚国,对齐国下手,那……
  匡章想起之前赵国出卖最亲密的盟友燕国的旧事,顿时心中一寒。
  万一赵国出兵截断齐军后路,以致齐军不能快速返回齐国,那齐国沿海地区将一片糜烂。
  想着,匡章不仅忧心忡忡的轻声囔囔道:希望赵国信守诺言,希望一切还来的及。
  正想着,城外突然传来一阵震天的战鼓声,接着,一个将领快步走到匡章身侧禀报道:“将军,楚将昭雎正在城外挑战。”
  匡章闻言,面色一冷,然后一挥手,道:“不必理会,坚守城池。”
  “诺。”
  另一边,沈宜甫带着水师离开淮阴后,一路东进,当日便离开淮水河道进入大海,然后转到前往北方。
  黄昏时分,沈宜甫与公子安站在船头上,看着西边缓缓后退的陆地,稍稍算了算船速,发现这速度甚至不比他走路快。
  见此,沈宜甫不禁皱眉道:“安石君,这大海之上,行船的速度也太慢了一些。”
  自从上次听到楚王要从海路攻打齐国,公子安便主动请命随军出征。
  因为公子安曾有过走海路南下北上的经历,故而熊槐答应了公子安的请求。
  公子安在一旁笑了笑,开口道:“大海之上,海浪汹涌,航行速度自然不比江河。若不是现在已过冬季,北风已经停止,否则水师根本无法北上。”
  说到这,公子安遗憾的一叹:“可惜,现在还未到夏季,若是到了夏季,顺风顺水,大军北上最起码节约一半的时间。”
  沈宜甫闻言,同样遗憾的道:“可惜了!”
  说着,沈宜甫不由转头向案上望去,他一直等待的齐国水师,现在还没有消息传来。
  随着楚国水师不断向北前进,一股巨大的恐慌,也随着大量的沿海齐人遥遥望见楚军北上,而迅速向北方扩散开来。
  齐国临淄。
  当齐王地接到楚国水师沿海北上的消息,顿时懵了。
  之前齐国曾想到楚军会不惜一切代价围攻清河,也想到过楚国避开清河沿泗水北上,更曾考虑过楚宋两国联合伐齐。
  但现在,楚军竟然沿海北上了,竟然从海路来袭,这是所有齐人都没有想到的。
  毕竟上一次齐国遭到海路来袭,还是快两百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田齐还没有建立呢。
  甚至那一次,田氏为了讨好吴国,为了让吴国退兵,还将齐侯杀掉,用齐侯的人头向武王赔罪。
  不过,好在那一次在齐国的全力周旋下,伐齐的吴国水师遭到了齐军水师的埋伏,差点被打得全军覆没。
  现在楚国水师又来了,但这一次,齐国水师不是在燕国易水,就是在泗水,全都不在国中,根本没法抵抗楚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92/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