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58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87/959

  可是,只要臣先将清河的齐军水师解决掉,那么一旦战事不利,自可原路返回。
  昔日吴齐海战,吴国水师即便遭遇埋伏,连主将坐舰都被齐国俘虏,但大海广大,只要是真心退后,后路未断,便可随时退走。
  况且,我楚国水师无敌天下,齐国也未必是对手。”
  熊槐闻言沉默了下去。
  虽然沈宜甫说的轻松,但是事情却未必全如他预料的那样。
  且不说齐军清河水师是否真的会死缠上去,就是齐国的水师,也不是那么好对付。
  对于水师北上,熊槐最担心的问题,不是后路,而是楚国水师在海上打不过齐军。
  之所以有这样的顾虑,那是因为以前楚国水师只是在大江上纵横,从未涉足大海。而齐国则不然,齐国自古有鱼盐之利,常常与大海打交道,而且齐国的航海技术更是各国之最。
  越海而东,通于九夷,这不可是说说而已。
  早在齐桓公之前,就已经有商队通过海路往来齐国与朝鲜,朝鲜的文皮更是被管仲列为天下七珍之一。
  甚至,熊槐还怀疑,现在这个时候,齐国的那些冒险家,是不是已经找到东瀛群岛了。
  毕竟,几十年后的那个大名鼎鼎的徐福,后世之人可是言之凿凿的说他到东瀛做土皇帝去了。
  想着,熊槐不由摇了摇头。
  “大王!”沈宜甫还想再劝,却见楚王抬手制止了他。
  见此,他只能无奈退下。
  接着,熊槐停顿了一下,然后开口问道:“诸卿,除了水师奔袭齐国腹地以外,可有其他办法。”
  众人闻言,纷纷陷入苦思之中,良久,却迟迟没有人开口。
  片刻之后,昭雎突然起身行礼道:“大王,臣已经有了攻破清河城,击退匡章的办法了。”
  熊槐精神一振,连忙问道:“柱国何以教我?”
  昭雎应道:“大王,那就是攻敌之所必救,水师奔袭齐国腹地。”
  
第八百六十九章
决议救燕
  熊槐先是一怔,随后反应过来,虽然同样都是出兵齐国腹地,但昭雎的说法与左成沈宜甫二人不同。
  左成二人是让昭雎牵制匡章,而昭雎的意思则是他自己做主力,让水师做佯攻。
  想明白之后,熊槐好奇的问道:“柱国,不知计将安出?”
  昭雎立即拱手道:“大王,水师远征齐国腹地,没有补给,没有后援,没有地利,太过危险,故臣以为其不可取。
  但是,正如左大夫所说,如今齐国腹地空虚,只要我大军能威胁出现在齐国腹地,齐国上下惊恐中,必然会调兵回援,尤其是水师,必定会全部调回。否则,一旦齐国水师战败,那齐国即便有百万大军,也难以在漫长的海岸上布防。
  届时,我军借助船只,便可随时随地攻打任意海边城池,甚至还可摧毁齐国的盐场渔场,让齐国元气大伤。”
  熊槐点了点头。
  一旦齐楚两国在海上大战,那就必然将是一场决战,清河的齐国水师必然不会缺席。
  此时,昭雎见楚王点头,便继续道:“大王,如今匡章所在清河城与泗水之上的齐国水师城犄角之势,相互援助。而我军因数量不够,难以对清河展开攻城。
  但是,只要齐军水师一走,那匡章就会坐守孤城,然后我大军北上,将清河小城团团围住,然后大军在城外挖沟建渠,摆出水攻清河城的架势。到时,匡章兵少,见无力阻止我军行动,必然不战自退。
  而我军攻取清河之后,便可趁胜追击。匡章一败,齐国必定震动,齐王为了安抚人心,肯定会一面向我国求和,一面从燕国调兵。”
  说着,昭雎拱手一拜道:“故,臣以为,为了调走泗水水师,我们可派出水师佯攻齐国腹地,只要齐国水师一走,无论齐军是去大海截断我军退路,还是沿泗水北上汇合齐军主力与我我军决战,那我们的计划就成功了。”
  熊槐闻言,思绪良久,然后点了点头。
  昭雎的计划远比左成的建议好,最关键的是,就算昭雎的计划失败,也不会对楚国造成多大的影响。
  想着,熊槐便直接拍板道:“善,柱国此计甚好。”
  说着,又看向其他大臣问道:“诸卿可还有其他计策?”
  群臣闻言,沉默了一下,纷纷摇了摇头。
  见此,熊槐立即下令道:“传诏,立即下令调集楚国水师,将郢都江东的水师全都调往广陵,将寿县陈地的水师调来淮阴,寡人要以水师远征齐国。此外,传诏江东各地,寡人要征召江东所有的海上渔船,以为军用。”
  诏令下达完毕后,熊槐看着沈宜甫道:“沈将军,寡人便将水师托付于将军了,一定要营造一场声势浩大的行动,让齐国感到压力。”
  “请大王放心!”沈宜甫拱手应道。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转头看向昭雎道:“柱国,江东的楚军虽然不能动,但是之前寡人带去江东的楚军,还有三万依然留在江东,这次寡人全都调到淮阴来,听候柱国调遣。”
  “谢大王!”
  接着,熊槐又看向左成,语气阴冷道:“左卿,有劳贤卿走一趟齐国,以对齐国进行劝和,若是齐国答应从燕国撤军,那就一切好办,若是齐国不答应,那就休怪寡人不客气。”
  “是大王。”
  “好,接下来诸卿就去准备吧!”
  “唯!”
  众臣离去后,立即忙碌开来,调兵的去调兵,准备出使各国,正在紧急准备礼物,剩下的人,则开始为大军出征准备后勤。
  是夜,淮阴一夜无修。
  一晃三日而过,就在各地楚军开始向淮阴聚集的时候,北方的战报再次传到淮阴。
  “大王,燕国战报,中山国的燕军在大败后,开始向燕国曲逆败退,齐将声子紧追不舍。数日前,燕国败军在燕国与中山国的边境处,遭到齐将触子率领的三万齐军埋伏,接着声子率大军追上,与伏兵夹击燕军。
  是战,燕军再次大败,燕军主将自杀,副将战死,败兵四散,进入中山国的十二万燕军已经全军覆没。
  战后,声子便下令所部大军原地休整,而触子率领的大军已经往燕国曲逆去了。”
  熊槐闻言倒吸一口冷气。
  之前楚国上下还以为声子行军速度太快,以至于十五万大军出发,抵达战场的只有十万大军,其中三分之一的人在陆上掉队了。
  但现在齐国伏兵一出,才发现这些掉队的齐军早有去处。
  此外,经此一战,入侵中山国的十几万燕军全军覆没,而齐王地凭借此战声威大振,一举奠定了他不输先王的才能,真正确定了他齐国之君,齐魏盟主的地位。
  如此,齐王与齐相同日归天的恶劣影响,算是彻底消失了。
  齐国依然还是东部的强国。
  想着,熊槐感叹道:“看来寡人的北面,又出现一个强主啊!尤其是齐王地还是那么的年轻。”
  说着,熊槐想起自己的年纪,以及太子横的一贯表现,不禁长吁短叹。
  前来禀报消息的陈轸,听到楚王感叹,顿时默然。
  熊槐感叹了一阵后,再次想起燕国的局势来,不禁皱眉道:“经此两战,十几万燕军全军覆没,燕王十几年的心血毁于一旦。”
  说着,熊槐满脸担忧的看着陈轸道:“贤卿,此时燕国那边如何了?”
  陈轸摇头道:“顾城一战燕军大败,燕国得到消息后,朝野大惊,各地一片混乱。此时燕王已经下令,让曲逆桑丘的燕军死守城池,并且燕王已经派出使者向楚赵两国求援,用不了几日,燕国使者就会抵达淮阴。”
  “向赵国求救?这……看来燕王是真的急了!”熊槐眉头微微一皱,然后摇了摇头问道:“我们的军队现在聚集的如何了?”
  陈轸摇了摇头:“大王,现在只有距离的最近的寿县派出水师,其他三地都还未有消息。三天时间,恐怕郢都、会稽那边消息还未接到大王的诏令,等郢都会稽兵力抵达淮阴,即便有快捷的水路,最少也要一个月时间。”
  熊槐闻言长长一叹:“是啊,最快也需要一个月,寡人有些着急了,希望燕国能多坚持一段时间吧!”
  
第八百七十章
祸不单行
  又过了五日,寿县驻扎的水师全部抵达淮阴,陈地的水师陆续抵达淮阴之际,燕国再次传来坏消息。
  “大王,燕国惊变,数日前,田甲突然出现在易地,因易地燕军已经被调往曲逆桑丘,易城守备不足,故,田甲轻取易地。”
  “田甲,怎么又是田甲?之前他就突然出现在顾城,现在他又突然出现在易地,如此神出鬼没,难道他还真插上翅膀了不成。”熊槐闻言大惊,难以置信的看着陈轸。
  陈轸心中微微松了一口气,自从上次田甲突然出现在顾城后,他就让人密切关注北方各地,而且因为上次田甲的行动极有可能是因为水师之故,是以楚国在北面的探子也在密切关注河道。是以,这次齐军的行动,很快就被探子查知。
  想着,陈轸立即解释道:“大王,是水路,臣已经确认,田甲之所以突然出现在顾城,就是因为齐国水师在运兵。这次齐军突袭易地,同样也是水师之助。
  之前田甲助声子大败燕军后,便留在顾城攻打燕军大营,而攻克燕军大营,获取燕军物资后,田甲便率军南下。
  大家本以为田甲这是返回齐国,不想,田甲却是再次借助水师,顺流而下,直扑燕国重镇易地,并一鼓而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8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