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55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5/959

  将军季遂,吴侯三子季逢,行为乖张,与越国叛逆私通,传诏,赐死。”
  说到这,熊槐看向昭雎道:“柱国,至于其他人牵连此事人,加以甄别,该杀得杀,该灭门的灭门,该流放的流放。还有,剩下那些跟此事没有牵连的人,全都放出宫吧!”
  昭雎闻言,知道楚王说的是不久前给自己的名单上的人,于是,立即点头道:“请大王放心。”
  熊槐点了点头,然后一挥手:“如此,这事就交给柱国以及左尹了。”
  “唯。”
  当日,昭雎派出军队,将所有牵连谋刺案的人,全都押到城外松江斩首,一共灭族十六家,杀数千人,一时间,松江之水尽赤,三日不清。
  与此同时,剩下那些被抓后却没有被处死的人,也全都被流放洞庭垦荒。
  这消息一经传出,整个吴地,一片寂静,一时间人人自危,唯恐楚人的屠刀降临在自己头上。
  
第八百一十九章
吴侯之死
  吴城吴侯府。
  “父侯,刚刚左尹昭常传来消息,大王将三弟还有族弟季遂全都赐死,二人业已自杀,左尹让我们去收尸。”吴侯太子季幌略有低沉的道。
  “收尸,收什么尸?”吴侯季歆瞪圆了眼睛,气愤不已的道:“为父让他们兄弟二人在吴城为楚国效力,再三叮嘱他们不要多事,我季氏一脉地位非常,只需谨守道德家风,便可保住季氏一脉长盛不衰。”
  说着,季歆大恨道:“结果他们倒好,竟然私通越王臼的相国吕瑕,私通也就算了,竟然还在楚王来到吴城后,还接受吕瑕的贿赂,带着吕瑕去见公子玉,以致有此之祸。
  大王祭祀太伯、季子,这是对我季氏莫大的恩宠,而且还立你们的妹妹为美人,我季氏一脉可谓在楚国之内彻底立足矣。
  但是,就是因为这两个逆子,顿时让我季氏一脉失去了大王的恩宠,而且还将波及你妹妹吴美人,让她失去大王的宠爱。如是种种,为父如何能去收尸!”
  说罢,季歆恼怒道:“传令,立即将二人的尸首扔入松江喂鱼,如此不肖之子,不可为我季氏子孙,将其二人名字从我季氏族谱上勾去。”
  季幌沉默了一下,然后应道:“诺。”
  顿了顿,季歆失神落魄的道:“那两个逆子虽然死了,但是大王被刺一簪,还连累宋美人也被一簪被踢一脚,这事还不算完。为了平息大王心中的怒火,为了避免牵连季氏,为父决定以死谢罪,以换取大王的怜悯,让大王心中不至于看我季氏一脉不顺眼。”
  “……”季幌闻言,张了张口,什么也没说。
  楚王祭祀太伯、季子,纳季婴为美人,可谓待季氏甚厚,但是,季氏的回报,却是私通越贼,让楚王被刺,险些丧命。
  发生这种事,楚王没将季氏灭族,那也是季氏福泽深厚,并且对楚国依然有用。
  当然,季幌心中更清楚,若不是大王刚刚才祭祀完太伯跟季子,为了防止打自己的脸,恐怕这次季氏真的是凶多吉少,就算没有被灭族,恐怕也将失去吴侯爵位。
  想着,季幌便沉默了下去。
  季歆见季幌没有回应,惨然一笑:“为父死后,为父的尸首不必停放五月,只需停放七日,便下葬吧。”
  季幌闻言,脸上浮现出一股悲凉。
  季歆乃是吴侯,这是诸侯的爵位,按照礼节,天子死棺椁停放七月,以接受各地诸侯前来祭奠,而诸侯死亡之后,尸体需要放在棺椁中五月,以供天子诏赐,以及其他贵族前来观礼,然后才能下葬。
  七日而葬,这是庶人的礼节。
  以吴侯之尊,享用庶人之礼,这是莫大的耻辱。
  想着,季幌心中立即涌现出一股对季逢二人的怨恨,原本因为将他们尸首直接喂鱼还略有怜悯,但现在,一想到父侯如此,恨不得将他们分尸后再拿去喂鱼。
  此时,季歆继续道:“为父死后,不要葬入延陵祖地,直接在城外挖一个坑埋了便是,也不要陪葬礼器,日后更不要来祭祀。
  若是大王有赐,那就全部接受,并让你二弟以及你的长子去做大王的护卫。若是大王没有恩赐,那就作罢,从今以后,季氏之人不能轻易离开延陵。”
  “诺。”季幌声音极为悲切的应道:“孩儿明白,日后除非有大王的诏令,否则定会深居延陵,侍奉祖先。”
  “好!”季歆点了点头,然后开口道:“还有,备上一份重礼,送给宋美人,请求她的谅解,并传讯给吴美人,让她以后以宋美人为尊。”
  “诺。”
  另一边。
  宫中。
  正在宫中等候消息的熊槐,见昭常走了进来,立即开口问道:“左尹,吴侯情况如何?吴侯对寡人赐死季逢季遂二人,是何态度?”
  昭常拱手道:“回大王,左尹让吴侯去收尸后,吴侯直接派人将季逢二人的尸首扔进城外的松江之中,并扬言季逢二人已经不是季氏的子孙,季氏已经将他们二人除名。”
  “嗯!”熊槐闻言点了点头,正想再问一下,却见陈轸快步走进来。
  “大王,臣刚刚得到消息,吴侯季歆在府中自杀,吴侯府邸已经挂出白幡。”陈轸一走进来,不等楚王询问,立即拱手道。
  “吴侯死了?”熊槐一怔,吴侯在楚军大开杀戒的时候自杀,这时机很微妙。
  是心中不满,以死相抗,还是心中羞愤,以死谢罪。
  想着,熊槐迟疑的看向陈轸,问道:“可曾知道吴侯是为何而死?”
  陈轸拱手道:“臣未在吴侯府上听到有怨恨之言。”
  熊槐点了点头。
  此时,一个侍卫进殿禀报道:“大王,吴侯太子身穿素衣在宫外长拜不起,另,吴侯太子递上吴侯的上书。”
  “嗯?”熊槐一听,立即应道:“请吴侯太子进来,另,将吴侯的上书呈上来。”
  接着,熊槐拿到吴侯的最后一封上书,大略一观后,见昭常与陈轸全都紧张的看过来,长叹道:“吴侯自言羞愧而死,并请求去除吴侯封号。”
  昭常闻言立即开口道:“大王,吴侯封号不能去除。”
  熊槐点了点头。
  原本他是打算用怀荣手段安抚江东,但是,现在经过这一番杀戮,吴侯的安抚作用大减。而且,章义父子身死之后,吴侯也失去了牵制章义的作用,再加上这次行刺案季逢季遂牵扯其中,吴侯的自杀,不仅没有让熊槐赶到遗憾,反而还让熊槐心中暗暗松了一口气。
  但是,为了安抚吴地剩下的那些贵族,吴侯的爵位依然需要保留,以安抚吴地百姓之心。
  更何况,吴侯请求去封,这未尝不是试探之举。试试他这个楚王,究竟是因为遇刺后恼怒而大开杀戒,还是这次来江东,本来就是前来杀人的。
  真情还是假意,在贵族大量被杀,而且他这个吴侯也死亡之后,已经不必隐藏了。
  不久,吴侯太子季幌进入殿中后,熊槐先好言安慰了一番,然后下诏道:“传诏,吴侯之死,寡人心中甚痛。故,寡人决定厚葬吴侯,其赐吴侯礼器。”
  说着熊槐看向一旁的陈轸道:“刺史令,稍后贤卿代寡人前去送祭奠吴侯。”
  “唯。”陈轸点头应着。
  而后,熊槐看着季幌道:“诏令,立吴侯太子季幌为吴侯,即日即位。”
  季幌听着楚王诏令,见楚王安抚之情切切,顿时送了一口气,等楚王说完,立即长拜道:“谢大王!”
  
第八百二十章
越地风潮
  随着吴侯季歆的死亡,吴城的杀戮便停了下来,但是,吴地的杀戮却并没有停止。
  吴地之外,还有一小半被抓捕的贵族,昭雎按照楚王给自己的名录,随机挑选了一半,抓捕他们满门后,直接在当地将他们满门处死。
  随着楚军的屠刀在整个吴地挥舞,一股恐怖的气息瞬间从吴城扩散到整个吴地。
  直到楚军杀人灭族后返回吴城,直到半月后楚军依然没有对其他被抓捕的贵族举起屠刀,直到楚军依然没有再次抓人,半月之后,吴城乃至吴地的恐怖气氛这才有所缓解。
  这半月来,熊槐虽然深居宫中,并没有到吴城各处巡视,但是依然也感到了弥漫在整个吴城的紧张恐惧气息。
  当然,这种情况依然在熊槐的预料之中。
  而熊槐担心的是,是否有人趁机在吴地散步恐怖言论,煽动百姓对楚军对持。另外,还有那些被释放的贵族名士,他们是否暗中动作。
  故而,在楚军杀戮之后,熊槐便让陈轸严密监视吴地各处,严查心怀不轨之人。
  此时半月过去,前往各地杀人的楚军陆续返回吴城后,楚国君臣再次齐聚吴城宫中。
  君臣相对,昭雎率先拱手道:“大王,关于此次谋刺案,臣一共抓捕了三十三家贵族,其中越人二十二家,吴人十一家。而与吕氏兄弟以及公子玉有牵连的共有二十一家,大多是吴地的越人,臣已经将他们全部灭族,其余没有牵连谋刺案的,臣也已经让水师将他们运往洞庭垦荒。”
  昭常接着道:“大王,臣已经奉命传讯洞庭各地,让各地县尹准备接收这群囚犯。”
  熊槐点了点头,这三十三家的情况他早就知道了,其中二十六家是之前没有表现出亲近楚国之意,是这次要出江东的对象。而其他七家是表面上投靠楚国,实则心口不一,在这次谋刺案中,跟吕氏兄弟有牵连的人。
  如果没有谋刺案,那也就罢了,但是谋刺案发生后,他们这些人又暴露了出来,熊槐自然是趁机将他们一网打尽。
  而且,卷入谋刺楚王的大案中,这些人死有余辜。
  想着,熊槐开口道:“好,经过此次杀戮,吴地贵族折损近半,已然怨气大伤。此刻就算还有越国叛逆隐匿其中,也已经势单力薄了。”
  说着,熊槐看向陈轸道:“陈卿,如今距离寡人下令诛杀吴地叛逆已经过去半月,不知吴地百姓对此是何态度?”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5/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