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54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40/959

  陈轸屈原二人闻言,全都默然。
  宋王的行动很明显,就是针对的亲楚派大臣。
  接着,熊槐沉吟了一下,开口道:“好在这次我楚国与秦国讲和及时,否则,宋王说不定就被齐魏两国说动,加入齐魏联盟一同攻打楚国。”
  说着,又皱眉道:“不过,宋王虽然没有进行最后一步,但是宋国那边也不得不防,而且,田不礼这个家伙,一直待在宋国实在是一个祸患,得找个机会将他赶回齐国。”
  陈轸拱手道:“大王,田不礼不难对付。这次他在宋国大肆残杀大臣,引得宋国内部人人自危,即便是宋国的亲齐派大臣,都不能直视他。所以,臣以为或许无需我楚国动手,田不礼就会被宋国驱逐。”
  “或许吧。”熊槐叹了一口气:“只是宋国对我楚国的疏远,应该如何解决呢?”
  陈轸二人沉默了一下,接着,屈原拱手道:“大王,如今宋王已经年过甲子,而太子贞却正值壮年,太子贞与宋王不同,不仅亲近我楚国,而且也没有宋王的大志。故而,臣以为我楚国只需保下太子贞,那么就可以保住宋国不彻底倒向齐国。”
  熊槐想了想,在宋国亲楚派大臣实力大减后,好像也没有其他办法了。
  “也罢,暂时就这样吧,全力保住太子贞的太子之位,若是事有不协,保证太子贞,让他来楚国避避风头,待宋王过后,再想办法帮助他即位。”
  “唯”
  屈原与陈轸对视一眼,同时叹了一口气。
  宋国眼下的局面,太子贞能否保住太子之位,只在宋王一念之间。
  顿了顿,熊槐对屈原道:“贤卿,有劳卿去见见惠子,让他好好休息一下,寡人明日再见他。”
  “唯。”
  次日。
  因这次惠盎以私人的名义而来,熊槐只在一处偏殿接见了他,并让屈原相迎。
  偏殿中。
  熊槐坐在王位上,见屈原引导着惠盎走进来。
  礼毕,熊槐见其面带疲惫,而且渐渐已显老态,不由大惊道:“惠子,这才短短几年未见,卿何以至此?”
  惠盎见楚王连连打量自己,不由叹道:“主疑国怨,心力交瘁,以至于此。”
  说着,惠盎仔细看了看楚王,见其依旧容光焕发,不禁笑道:“倒是大王,今日一见,二十多年前却如同昨日一般。”
  熊槐闻言顿时想起昔日惠盎跟随惠施来到楚国的那段时间,如果不是惠施被楚国送到宋国,恐怕惠盎此刻已经是自己的老臣了。
  接着,二人便说起当年的旧事来。
  良久。
  叙旧完毕,熊槐看着跟他叙旧良久的惠盎问道:“惠子,不知卿此次来楚,可有什么难处?只要卿开口,寡人必定鼎力相助。”
  惠盎摇了摇头,拱手道:“大王,在下这次来楚,实则乃是才智不足,难以继续为宋王效力,故而念及往日之情,希望大王不以臣愚钝,能收留臣,让臣向大王一尽绵薄之力。”
  熊槐一怔,随后心中大喜。
  惠盎在宋国效力多年,亲眼目睹了宋国的种种变法,见证了宋国从一个不断衰弱的国家逐渐走向强盛,而且还在惠施死后主持宋国朝政多年。
  如此一个精通变法治国的人,在楚国变法开始不久的时候来到楚国,这绝对是楚国之幸。
  想着,熊槐大喜道:“惠子之来,寡人何其幸也!”
  
第七百九十七章
欲都寿县
  惠盎见楚王果然没有拒绝,心中暗暗一叹,接着又拱手道:“大王,此外,臣来楚国之前,曾受宋太子贞之请,特来向大王求救。”
  “太子贞求救?”熊槐疑惑的看着惠盎:“惠子,太子贞发生了何事,为何向寡人求救?”
  惠盎脸色一黯:“大王有所不知,太子贞如今已经被宋王软禁在府中,不得随意外出,朝臣也无法见到太子贞。而且,宋王已经有意改立太子,只是太子贞被立为储君数十年,羽翼众多,深得国人支持。若非如此,恐怕现在太子贞已经被宋王废了。
  太子贞得知宋王有意废除它太子之位后,通过门客向臣求救,然在下已经不得宋王信任,不仅被罢免了官职,而且连宋王的面也见不到。故,太子贞得知臣有离宋之意,特请臣向大王求救。”
  熊槐闻言与一旁陪同的屈原对视了一眼,眼中露出一丝了然,接着点头道:“惠卿放心,太子贞贤能,寡人深爱其才,况且,就凭寡人欲太子贞的关系,寡人也不会坐视不管。”
  说着,熊槐向屈原吩咐道:“左徒,稍后立即派出使者前去宋国访问宋王,并给太子贞带去寡人的礼物,以表达寡人对太子贞德支持。”
  “唯。”
  熊槐笑着点了点头,正欲安抚惠盎之际,一个侍者前来禀报道:“大王,刺史令在宫外求见,说是有宋国的紧急消息。”
  熊槐一怔,接着见惠盎脸色一变,立即应道:“速请刺史令进来。”
  “唯。”
  不多时,陈轸走了进来行礼道:“大王,宋国传来的消息,不久前宋王以淮北地新附不稳为由,让太子贞前往淮北镇守,并让太子贞在淮水之北泗水之西修建新城。”
  熊槐一怔,诧异的道:“太子身为国之储君,岂有远离国都在外镇守的道理,宋王此举,看来真的是有意改立太子啊!”
  惠盎闻言,急道:“大王,若是太子贞被废,宋王为了防备楚国出兵干预,必然会倒向齐国,此时不可不防。”
  熊槐点了点头,楚大宋小,宋王为了自保,肯定会寻找外援。
  当然,若是楚国对此事不闻不问,或许宋王也会继续保持中立。但是,如果楚国没有行动,那么新任太子有了太子贞的前车之鉴,必然会疏远楚国,等宋国新君即位,宋国必然也会倒向齐魏两国。
  所以,动手才有可能保住宋国,就算不能让宋国倒向楚国,也能让宋国保持中立。若是不动手,则宋国必然不保。
  熊槐沉吟了一下,然后笑道:“宋王这是想要效仿晋献公,让太子别居,以削弱其影响力。但是可惜,宋王空有手段,却没有当年晋国的实力。连当年的晋国都面临他国的干预,更何况是宋国呢!
  太子贞别居淮北,这正合寡人之意,稍后寡人要送一份大礼给太子贞。”
  惠盎闻言,迟疑的问道:“不知大王的意思是?”
  熊槐摆了摆手:“此事现在时机未到,等太子贞到了淮北,寡人自会处理。”
  说着,熊槐看着惠盎迟疑许久。
  当年灭亡越国之后,因越国新附,且接下来楚国的重心还在东部,当初在寿县时,熊槐就有意迁都寿县,故而将灭越所获的奇珍异宝全都留在寿县,以免日后再次转移。
  只是因为当初时机尚未成熟,故而才将这打算深埋在心中,并没有向任何人透露出来。
  但是,现在,汉北封君已除,已然划分成郡县,直属于楚王。而汉南的封君同样实力大损,并且有了令尹的监视,可以说汉南的封君已经没有多大的问题。
  但是,江淮的封君则不然,他们的实力依然强大,且封地距离楚王太远,难以管控。
  这次下令调兵就是明证,他们先是行动迟缓,等令尹景翠到寿县后,行动这才快捷起来。即便他们出兵之后,小动作依旧不断。
  若非楚国与秦国讲和,让江淮那边越演越烈的谣言戛然而止,恐怕屈原还有大麻烦。
  所以,无论是为了齐魏宋各国,还是为了镇住江淮的封君,亦或者是脱离昭景屈三族的实力核心区域,迁都寿县都势在必行。
  只是,之前因为担心贸然行动会引起朝中贵族的抵触,并且还引发江淮封君的恐慌,故而一直都没有动手。
  现在……
  太子贞去淮北,正是一个极佳的理由。
  想着,熊槐立即下定决心,看着惠盎笑道:“惠卿!”
  “臣在!”惠盎立即应道。
  熊槐点头道:“惠卿新到楚国,寡人本不愿卿再次舟车劳顿,但是为了保住太子贞,并让太子贞心安,故而寡人打算任命卿为寿县公,以表达对太子贞的支持。”
  惠盎心中微微一惊。
  楚国与宋国不同,宋国地不足千里,重臣几乎全在都城。但是楚国地方五千里,宛城陈城寿县等地都是要地,这三地的城守,非楚国重臣不能担任。
  原本惠盎以为他初到楚国,楚王会先安排他一个闲职,等过上几年,再予以重用,就跟公孙衍与陈轸初到楚国一样。
  不想,楚王竟在他刚刚到楚国之时,就将寿县托付于他。
  想着,惠盎心中略有激动的应道:“大王请放心,臣必会为大王守住寿县。”
  熊槐微微一笑,然后开口道:“惠卿之才,名满天下,寡人自然也是知道的。但是,自从楚国不久前遭到各国围攻之后,淮北之地大部被齐魏宋三国夺走,寿县便从我楚国腹地变成了前线。
  如今我楚国实力大损,短时间内难以收复失地,故而惠卿到寿县后,除了抑制宋王交好宋太子贞以外,还有一个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寡人加强寿县城防。”
  惠盎拱手应道:“大王请放心。”
  熊槐笑道:“还有,寡人之前接连征伐齐国,曾多次在寿县停留,寿县气候宜人,风景优美,寡人甚喜之。而且,齐国夺我淮北地,寡人深耻之,誓要重夺淮北。
  故,为了让寡人伐齐之时能有个落脚之地,寡人打算让贤卿在寿县县城之中为寡人修建一座别宫。”
  
第七百九十八章
行赏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40/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