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47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6/959

  而要改变这种现状,除了在中央强行推动以外,还必须要有一个执行力强大的地方。
  否则,即便中央有再好的政策,若是各地阳奉阴违,或者干脆不执行,那就是灾难。
  不仅是对百姓来说,还包括他这个楚王!
  变法,还得从吏治开始。
  
第七百零三章
子牛子鼠
  楚国宾馆。
  自从昨日竟陵君等人被赐死后,随着他们的门客随从离散,宾馆顿时空旷了许多。
  此时,江淮的钟离君与项君相对而坐,想起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脸上同时露出落寞之色。
  “项君,在下听说,大王已经下诏,抓捕羕陵君他们的世子了。”
  “在下也听说,是左徒屈原在主持此事,大王打算让诸君的嫡次子或庶长子继承爵位封地。”
  说着,项君长长一叹:“不想羕陵君等人一时行差踏错,竟落得如此境地。好在大王仁慈,念在他们还有功劳,并没有收回他们的封地以及爵位。不像九里君他们,全族被贬为庶人。
  更惨的还是勋君,他被喜君说动,一同返回封地自守。结果,引得大王震怒,已经让公孙衍率军去抓捕了,即便大王仁慈,恐怕爵位与封地也保不住了。”
  此时,钟离君呵呵冷笑:“大王仁慈,依在下之见,恐怕未必吧!”
  说着,钟离君言语之中带着愤恨道:“之前六国来攻,我等奉大王之命,全力与六国作战。结果,战争结束后,大王不论功行赏也就罢了,竟然还对浴血奋战的封君下手。
  羕陵君等人除了写信给子兰,并派出子弟去想子兰效忠以外,可曾对不起大王。他们当初一听楚王要坚守郢都,可是拼尽全力,尽起领地勇士,前来为大王守城。结果,他们的一片忠心,却因为只是想为自己留条后路,因为这样的人之常情,而遭到大王的屠戮。
  如是总总,他岂能算是仁慈。从此以后,在下倒要看看,这次各地寒心之后,下次与各国作战,又有多少人会为他效忠。”
  项君闻言,心中一颤,连忙开口劝道:“钟离君,慎言!”
  “怎么?”钟离君不屑的道:“既然他都做的,难道我还说不的?”
  项君:“……”
  与此同时,同样的谈话还发生其他地方,封君哪里有之,朝中大臣中亦有之,外国使者那里同样也有之。
  这些人,或愤怒,或担忧,或惊惧,或暗暗欣喜,各不相同。
  楚宫中。
  熊槐看着陈轸问道:“陈卿,不知这两日,郢都之中群臣可有什么动静?”
  陈轸应道:“大王,这两日来大事应接不暇,群臣全都战战兢兢,在家中闭门不出,故而并未有大的动静。”
  熊槐点了点头,现在也只是杀了一批封君,还没有对那些县尹下手,群臣恐惧,唯恐受到牵连,遭到自己杀戮,故而在府中避祸观望,这也是人之常情。
  至于那些封君,兔死狐悲,他们的心情,熊槐即便不问,也能揣测一二。
  只是现在他们是怎样想的,熊槐并不在意。
  因为不久的将来,那些封君就将不在是他这个楚王的对手,熊槐已经为他们找好了对手,就等封君与自己的令尹相爱相杀。
  所以,他们想要跟自己这个楚王下棋,还是先摆平自己的令尹再说吧。
  想着,熊槐便露出一丝冷意。
  顿了顿,陈轸又道:“不过,大王抓捕诸君世子,并改立诸君其他子嗣的消息传出后,诸君的门客纷纷四散。这些人身无所依,走投无门,故而到处在散步大王残暴不仁的消息。”
  熊槐闻言一愣,随后反应过来。
  主君身死,世子被抓,都说一朝天子一朝臣,更别说还不知道下一个主君是谁。这种情况下,那些封君的门客,自然要改换门庭另谋出路了。
  自己这算是砸了一群人的饭碗,他们心有怨言,在所难免。
  想着,熊槐摇了摇头:“算了,由他们去吧,寡人也堵不住天下悠悠众口。”
  陈轸应道:“大王仁慈。”
  熊槐微微一叹,然后开口道:“陈卿,这次寡人找你来,乃是为了犀首出兵一事。喜君等人都已经在封君经营三代以上,根深蒂固,人心归附。寡人担心犀首难以但时间内攻破城池,一旦攻城旷日持久,恐怕国中有人会心存侥幸,故请卿派人助犀首一臂之力。”
  陈轸想起不久前安排的忍受,立即拱手应道:“请大王放心,喜君他们坚守不了两三日。”
  熊槐微微颔首:“好,如此,寡人也就放心了。”
  陈轸离去后,就在熊槐默默思索之际,李秋的身影出现在殿外,接着快步走了进来,大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王后方才派人来报,秦夫人产下一子。”
  熊槐一怔,随后露出大喜之色。
  这几日一直都忙着朝中之事,竟忘了日子,算算时间,这几日也到了秦夫人与韩美人生产之日了。
  想着,熊槐便快速起身,一面向外走去,一面吩咐道:“去秦夫人宫中。”
  “唯。”
  后宫中。
  熊槐抱着新得之子,脸上连连露出大喜之色。
  此时,站在熊槐身侧的南后,见楚王脸上露出笑意,顿时松了一口气。
  这几日来,她虽然多次求见楚王而不得,但是楚王那边的消息,她也知道,这段时间,楚王可是一直都是恼怒交加,没有丝毫笑意。
  为此,整个宫中都显得人心惶惶。
  现在,秦夫人产子,让楚王开怀大笑,这……
  想着,南后便来到熊槐身侧,笑道:“大王再得子嗣,这是喜事一件,但是公子已生,还得尽快为公子起名才是。”
  熊槐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接着,见他十分硕壮,比起他哥哥旺财刚刚出生时,要大上两圈,想了想,便开口道:“寡人见他强健硕大,那就叫他子牛吧!”
  就在说话间,一个侍者快步走来,大喜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方才韩美人产下一个公子!”
  熊槐一听,顿时哈哈大笑:“好好好,今日寡人喜得两子,真是双喜临门啊!”
  大笑着,熊槐眼睛眯成一条线,喜道:“传诏,寡人喜获两公子,心中甚喜,故,今日宫中所有人全都赐月俸一月,以让众人与寡人同喜。”
  此时,南后见熊槐乐开了怀,立即开口道:“大王,妾尝闻推己及人,可谓贤矣,值此大喜之际,何不让郢都百姓与大王同喜呢!”
  熊槐一怔,想起这段时间郢都中的气氛,以及国中大战之后,民生凋敝,立即点头:“王后所言极是。”
  说着,熊槐便吩咐道:“传诏,让令尹、柱国、太府尹以及左徒等四人来见寡人。”
  
第七百零四章
汉北
  楚宫中。
  君臣相见,景翠等人见楚王一改今日之态,笑容满面,相互一望,立即恭贺道:“恭喜大王,贺喜大王。”
  熊槐笑呵呵的应道:“诸卿免礼。”
  待四人坐好后,熊槐笑道:“诸卿,寡人今日喜获两子,本欲打算在宫中庆贺一番,但是王后劝寡人与国中百姓同喜,寡人深以为然。
  而且,这一年来,百姓为支持国战,实在付出巨大。故,寡人决定,借此机会,施惠于民,在国中赐税一年,今年秋收,以及明年麦米收获,免去全国百姓田赋,并且,今年冬天,免去国中百姓徭役。”
  斗由一听,急忙劝阻道:“大王,此事万万不可,经过之前一年的大战,太府钱粮耗费无数,若是全国免税一年,一旦有事,臣恐大王无钱粮可用。”
  景翠亦道:“大王,臣以为太府尹所言甚是,如今天下征战不断,全国免税,臣以为不妥。若是大王一定要免税,何不免去今年秋收的田赋。”
  此时,屈原看着楚王,不由露出沉重之色。
  与斗由景翠为防备各国不同,屈原却想着如何防备各地贵族在国中煽动百姓,这才是未来几年里,楚国最有可能出现危机的地方。
  而想要预防此时,只要百姓心中有楚王,而不是各地封君贵戚,如此,国中勋贵即便对大王不满,也掀不起大浪来。
  争取民心,这才是当务之急。
  想着,屈原便在景翠话音落下后,立即开口道:“大王,老子云:大兵之后,必有灾年。臣以为此言甚是。
  之前我楚国为了应对各国,调用近百万大军,尤其是为了防备郢都,更是将江汉丁壮征召已空,为此,许多地方都耽搁了春耕,只靠壮妇老弱在家中耕作。而在汉北诸地,更是沦为战场,百姓遭到秦韩两国掠夺,不仅春耕耽搁了,连往年的积蓄也被夺去。”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对屈原的话极为赞同。
  公孙衍在击退秦韩两国时,从敌军中缉获大量钱粮,这些钱粮从哪里来的?
  如果说粮食秦韩两国还会自带,那么那些钱财,无疑便是从楚国百姓身上获得的。
  而这些,便足以说明汉北百姓的苦难,若是不进行免税,恐怕这个冬天,耽搁春耕后的百姓,会出现大量破产逃亡,然后依托贵族的情况。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6/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