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41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9/959

  好在太子也没有傻到亲自出面,而令楚王为难。
  想到这,景鲤立即轻咳了两声,在安静的大殿中格外显眼。
  接着,景鲤从人群走到大殿中间,行礼道:“大王,臣以为此时伐宋,还不到时候!”
  景鲤还未开口解释,此时,潘君从人群中走出来,开口道:“敢问令尹,这是何故?”
  熊槐闻言,顿时眉毛一挑。
  暗暗心惊:怎么,连令尹亲自出马也压制不住群臣了吗?
  难道要让他这个楚王亲自表态吗?
  ……
  黄昏时分,朝议在群臣的争论中不了了之。
  熊槐离开大殿后,走在前往后宫的路上,想起朝议中的事情,心情颇为沉重。
  太子终究还是年纪大了!
  想着,熊槐思考许久,才缓缓开口道:“传寡人诏令,请秦夫人与韩美人来陪寡人用晚膳!”
  “唯!”
  次日上午。
  陈轸正欲入宫求见楚王,不想,在宫外遇上令尹景鲤。
  “令尹!”陈轸率先行礼道。
  “刺史令!”景鲤笑了笑道:“莫非刺史令此时入宫,也是有要事求见大王吗?”
  陈轸愣了愣,然后应道:“正是如此。莫非令尹也有要事求见大王?”
  “正是!”景鲤点了点头,笑道:“既如此,你我一同前去求见大王!”
  “诺!”陈轸应着:“令尹请!”
  宫中。
  此时韩美人一脸紧张的看着熊槐,而秦夫人则微笑陪侍一旁。
  熊槐此时正拉满弓,全神贯注的盯着二十步外的插满着箭的箭靶,瞄准许久后,微微一笑,松开右手手指。
  接着,只听得一声大响,箭矢稳稳的插在箭靶上。
  见此,韩美人立即兴奋的大喊道:“大王,又射中了,整整一壶箭,全都射中,真是百发百中,箭无虚发!”
  熊槐闻言笑了笑,然后揉了揉韩美人的头发,宠溺的笑骂道:“阿谀、奉承,数百年前的养君与潘君,能箭箭射中百步之外的靶心,那才叫百发百中。寡人所射不过二十步,这么近的距离,连靶心都射不中,就说百发百中,这话传出去,还不怕其他人笑话寡人不知羞耻吗!”
  “大王乃是楚王,谁敢议论?还有,大王你又弄乱了妾身的头发!”韩美人理了理有些凌乱的头发,不禁嘟着嘴嗔怪道。
  熊槐闻言上下打量了韩美人一眼,调笑道:“美人勿怪,自美人少时入宫,寡人从小揉到大,已经习惯了,情不自禁的就想揉揉。”
  说着,熊槐再次伸出手来,向韩美人的头上探去。
  韩美人闻言脸颊一热,然后脑袋一偏,主动迎上熊槐的手,羞道:“大王,秦姐姐还在这呢!”
  秦夫人闻言,看着楚王再次亲昵的将韩美人的头发弄乱,顿时露出羡慕之色。接着,想起公子旺财来,又微微一笑。
  熊槐哈哈一笑,一把搂过秦夫人,笑道:“怕啥,夫人又不是外人。”
  三人嬉戏了好一会儿,一个侍者禀报道:“大王,令尹与刺史令求见。”
  熊槐一怔,迟疑道:“令尹也来了?”
  说着,立即整了整有些凌乱衣冠,吩咐道:“请令尹与刺史令去大殿稍后,寡人随后就到。另,犀首到了后,不必禀报寡人,直接请犀首也去大殿!”
  “唯!”
  接着,熊槐有对身侧的二人笑道:“夫人、美人,寡人这就去处理国事,稍后,等晚膳时分,你们再来陪寡人用膳!”
  秦夫人与韩美人闻言,立即正了正脸色,应道:“是,大王!”
  殿中。
  熊槐开口问道:“令尹,不知来找寡人有何事?”
  景鲤摸着自己修长的胡须笑道:“大王,臣并非有事求见大王,只是听说刺史令有要事求见大王,臣心忧国事,故特来旁听。”
  熊槐与陈轸同时一怔。
  景鲤接着看向陈轸道:“刺史令,方才在宫外,你不是说有要事禀报大王吗?现在见到大王,可以说了。”
  “这……”陈轸闻言顿时哑然,一时间竟没有反应过来。
  方才他与景鲤在宫外不期相遇,明显都是要进宫求见楚王。结果,现在见到楚王,景鲤却没有他事,而是说专门为他而来,这分明就是早有预谋的。
  陈轸此时反应过来,或许景鲤早就在宫外等着他了,不然不会这么巧。
  至于景鲤的目的?
  应该就是他要向楚王禀报的事情。
  想着,陈轸不由迟疑起来,今天他要禀报的乃是和太子有关的事情,不方便让其他人知晓。
  景鲤一见陈轸吞吞吐吐不愿开口,顿时大怒道:“刺史令,难道楚国有什么大事,还是我这个令尹不能知道的吗?
  还是说,这次刺史令求见大王,乃是为了进谗言,不能让他人知道吗?”
  景鲤的话很重,陈轸一听,冷汗都冒出来了。
  此时,熊槐笑了笑道:“令尹言重了,我楚国之事,还有什么是令尹不能知道的呢!只是昨日寡人让刺史令去查一查,关于国中这场声势浩大的伐宋之议,是否有敌国插手其中吧了。寡人担心,我楚国的这场争论,是否与数月前的宋国一般,有敌国暗中推动!
  只是为了避免消息走漏,这才特意吩咐刺史令注意保密而已!”
  
第六百一十九章
两种可能
  熊槐为陈轸向景鲤解释了一句,然后对陈轸道:“陈卿,令尹乃我楚国百官之首,国之柱石,这些事无需对令尹隐瞒!”
  陈轸拱手道:“是大王!”
  接着,陈轸又想景鲤致歉道:“令尹,方才是在下迂腐了!”
  景鲤笑着摆手道:“无妨!刺史令忠于君命,其情可嘉!”
  说话间,一个侍者在外禀报道:“大王,犀首来了!”
  熊槐笑道:“来的正好,请犀首进来!”
  “诺!”
  待公孙衍进入殿中,此时,陈轸已经重新组织好语言,向熊槐一拱手,率先开口道:“大王,虽然这几个月来,郢都之中时有伐宋之声,但是其规模却没有这一个月以来的大,其人数增加之快,也远不如这一个月。
  是以,臣奉命调查此事,特将探子散步在郢都各处,并严密查探云梦、江水的渡口,经过半月的反复查探。终于,臣在郢都之中发现了大量齐魏两国的探子。”
  “嗯?”熊槐顿时精神一振。
  熊槐早就觉得楚国在议论宋国的事情上不对劲,颇有似曾相识的感觉!
  尤其是昨日朝议之时,支持伐宋的大臣,已经超过议事总人数的一半。
  这实在太不正常,分明还有其他人在背后推动。
  想着,熊槐立即问道:“他们都在郢都干了些什么?”
  陈轸迟疑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大王,这几日,魏相田文的门客公孙弘曾多次往来左尹以及上官大夫府中,而魏臣楼庳的门客则在结交其他大臣,至于齐国的探子,则经常在城中显贵出入的场地出现,到处鼓吹伐宋之利。”
  陈轸话音一落,景鲤脸色一沉,虽然陈轸没有证据证明昭常等人出卖楚国,但是,他们在这种情况下结交田文的门客,极有可能会引起楚王的不满。
  想着,便郑重的对陈轸道:“刺史令,左尹与上官大夫一向对大王忠心耿耿,他们俩是不可能接受他国的贿赂,出卖楚国的。刺史令说这话,可能负责?”
  陈轸立即应道:“令尹,虽然在下不知道公孙弘对左尹他们具体说了些什么,但是,公孙弘多出进入左尹二人府中,这是千真万确的事情。”
  景鲤闻言皱了皱眉,却没有说话。他相信,陈轸肯定不敢在这种事情的说谎。
  此时,公孙衍开口道:“大王,令尹!或许左尹他们也没有背叛大王之意。若是齐魏两国的使者,全都表现出对宋国的不满,以此误导左尹他们,一旦楚国伐宋,宋国就会在齐魏楚三国的攻击下土崩瓦解,割地求和。
  只此一点,不必让左尹出卖楚国,便可极大的迎合乃至鼓动起左尹他们的伐宋之心。”
  “这……”景鲤点头道:“这也极有可能!”
  接着,公孙衍拱手道:“大王,正如左尹他们在朝议中所说,各国伐楚已有半年之久,秦韩联军一直在丹淅之间按兵不动,而齐魏赵三国联军强攻陈城半年之久,我们齐楚魏三国全都损失惨重,士气低落,疲惫之色已经显现,只看那方先撑不下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9/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