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4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13/959

第六百零九章
君臣
  宋王闻言脸一黑,割让薛地一事,宋王深以为耻,不想,戴员竟在大庭广众之下往他伤口上撒盐。
  只是,戴员在宋国的分量也很重,有了惠盎与戴员二人带头反对宋王大举伐楚,群臣便犹如有了主心骨一般,不在畏惧宋王的威严。
  于是,戴员的话音落下,宋王还未来得及训斥戴员,又有大臣开口道:
  “大王,楚强宋弱,如今楚国名将景翠率领三十万大军驻守淮南,雄视淮水两岸。如今齐魏赵攻陈,秦韩攻汉,只有我宋国在淮北牵制楚国。若是我宋国大举伐楚,不仅使楚国感到威胁,而且景翠见我宋军孤军深入,意图先破宋军,而后以宋国为跳板,威胁齐魏腹地,逼迫齐魏两国回援,这该如何是好?”
  宋王闻言一僵,他刚刚出兵的两条理由,全都被人驳斥了。
  但是,这还没完,接着,又有人开口道:“大王,……”
  ……
  黄昏。
  宋国朝议结束,出兵一事再次无疾而终。
  宋王怒气冲冲的回到内殿,一进殿中,见旁下无人,心中的怒气再也忍不住,猛地将佩剑抽出,一边对着身侧的柱子一阵狂砍,一边大怒道:“混账……”
  十余剑后,一个侍者出现在殿外,恐惧的瞄了瞄疯狂的宋王,咽了咽口水后,颤颤兢兢的进入殿中,道:“大王,大臣惠盎求见!”
  宋王一听,双手猛地一用力,而后“啪”的一声大响,在侍者心惊胆战间,佩剑深入大柱一寸有余。
  接着,宋王用力一抽,结果,没有抽出来。
  见状,宋王大怒,而后猛地吸了两口气,强压着怒火,应道:“让他进来见寡人!”
  侍者一听,立即大喜地应道:“唯!”
  很快,惠盎便带着一脸笑意,快步走入殿中。接着,眼睛余光瞥见卡在柱上的宋王佩剑,顿时微微一僵。而后,很快回过神来,对着已经坐好的宋王笑着行礼道:“大王,大喜啊!”
  宋王一怔,诧异的问道:“惠卿,喜从何来?”
  惠盎拜道:“大王,楚国左尹来访,愿以淮北之地三百里为大王寿,只求大王与楚王为友!”
  宋王一愣,沉吟许久,然后看着惠盎道:“贤卿是说,寡人应该趁机接受楚王的美意,然后与楚国讲和吗?”
  惠盎理所当然的点头道:“大王,如今楚国急难,愿意割地三百里以和,这正是我宋国没有一兵之废,不仅不得罪楚国,还能获取三百里土地,这不正是上天眷顾大王吗?”
  宋王闻言看着惠盎,然后许久没有说话。
  惠盎见宋王盯着他,不由诧异的问道:“大王,难道臣所说的有什么不对吗?”
  宋王叹了一口道:“贤卿说的对,楚王让出三百里土地,这的确是上天对寡人的眷顾!”
  说到这,宋王突然散发一股强大的气势,充满着自信的看着惠盎,肃然道:“但是,寡人是那种需要上天眷顾的人吗?”
  “这……”惠盎无言以对。
  宋王接着自顾自道:“昔日子剔废辟公而自立,有国四十余年,地位稳固,人心归附。当时寡人不过是一个寻常的公族公子,根本就没有继承国君之位的资格。但是寡人没有相信天命,没有认命,而是一举起兵驱逐了剔成,自立为君。
  寡人刚刚即位之时,国中贵族在剔成的带领下贪图享乐,对内横征暴敛,对外侍奉强国,国土接连沦丧,国家日益衰弱。寡人接收的是一个国中百姓贫苦,贵族毫无斗志,国外列强林立,虎视狼顾,一个风雨飘摇的国家。
  但是寡人依然没有认命,而是对内改革风俗,广施仁义,大行王道,对外连齐和楚交魏,强军以自保。
  而后,苦心经营十余年,方才扭转宋国衰败的局面,实现国富民强,令周围的齐楚魏三国不敢轻易欺凌宋国。”
  说到这,宋王提高了声音:“群臣全都以为寡人做到今天这一步,已经是很高的成就了,已经超过了之前的历代先君,应该满足了。毕竟宋国的周围不是富齐便是大楚又或者是强魏。这三个国家,俱是能够争霸天下的国家,宋国与三国为敌,必定会招致祸患。
  但是,寡人的目的就只是让宋国能够自保吗?”
  宋王闻言,立即自问自答道:“不,寡人的目标从来都不是自保,寡人的志向是恢复宋国的霸业,重新称霸天下。
  为了这个目标,寡人一直都在等待机会。终于,机会来了,齐国灭燕,招致天下各国反对。然,当寡人决定对齐国动手之时,上至群臣下至百姓,甚至军中将士,全都恐惧不已,认为此举会让宋国招致祸患。”
  说到这,宋王感激的看着惠盎道:“在群臣的反对中,是惠卿你,依然坚定的站在寡人身边,为寡人出谋划策,最终慑服群臣,得以聚兵伐齐。
  最后,事实证明,连楚伐齐的策略无比正确,为此,寡人从齐国身上获取了超过两百里的土地,国力大增。”
  惠盎听着宋王的话,想起宋王即位之初,他跟随族叔惠子从楚国前来宋国,与宋王一道,历经辛酸,一步一步,一点一滴的改变宋国,将各国眼中的富有而衰弱的宋国,变成了强盛而富有的劲宋。
  更是排除万难,破除了国人对齐魏楚三国的畏惧,并从齐魏身上割肉自肥。
  想到其中困难之处,不由眼睛为之湿润,情绪难以自制。
  此时,宋王同样湿润着眼睛,情绪激动道:“惠卿,现在楚国灭越,招致各国群起围攻。当此之时,楚国的局势比之齐国还要危险,正是我宋国趁机攻打楚国,以壮大自身的良机。惠卿你为何不向以前一样,站在寡人这边,支持寡人,而是与群臣一道,反对寡人呢?”
  惠盎闻言,脑袋顿时一清,迅速收拢思绪,哀声劝道:“大王,今时不同往日,昔日伐齐伐魏,我宋国有楚国作为盟友,自然可以借助楚国的实力,与齐魏两国对抗。但是,现在,齐魏两国与我宋国关系恶劣,齐魏逼迫大王割让薛地,这便是明证。
  若是大王再次得罪楚国,这便是同时与周围的三个强国为敌。一旦其中一个国家窥视宋国,其他两国恼怒大王曾经攻打他们,不仅不出兵救援,反而联合伐宋,那时宋国如何自保?”
  
第六百一十章
来袭
  宋王毫不在意的冷哼道:“夫人必自辱,而后人辱之。宋国之所以担忧三国来袭,不是因为三国强大,而是因为宋国弱小。若是宋国有齐楚的国力,就算三国同时来袭,寡人又有何惧!
  况且,寡人也不是没有盟友,现在寡人就有赵国这个盟友,以威胁齐魏之后。此外,这次寡人割让薛地,给了秦王面子,不久的将来,寡人就可拉拢秦国,以威胁楚魏两国。
  如此,只要宋国壮大起来,就算三国联合,那又何妨?”
  惠盎急道:“大王,秦赵两国不能……”
  话未说完,宋王冷哼着打断道:“惠卿,卿畏惧三国,但是寡人却丝毫不惧。贤卿为国操劳十余年,已经疲敝,故,寡人特准贤卿在家休息数日,以观寡人破楚。”
  “大王……”
  “传寡人诏令,送惠卿回府!”
  说着,宋王一挥手,立即便有两个侍卫进入殿中,而后架着惠盎而去。
  宋王看着惠盎的背影,冷哼一声,不屑的笑道:“楚国衰败之势已定,这种情况下,难道寡人只会满足于区区三百里地?
  齐魏伐楚,必然两败俱伤,等齐魏两国缓过劲来,寡人已经吞下淮北。那时宋国已是一个跨地淮泗,地千余里,拥兵万乘的大国,岂是齐魏两国可以轻辱的……”
  各国消息传到郢都。
  群臣聚集于宫中,公孙衍脸色沉重,对着楚国的防御地图的道:“大王,探子来报,秦国以樗里疾为将,率兵十五万聚集在函谷关,韩国以公仲侈为将,屯兵十万于宜阳。不久后,这二十五万大军将会南下攻打我丹淅防线。
  另,秦相甘茂率军五万在南郑,意图攻击我汉中。秦将司马错,已经聚集巴蜀五万秦军于江州,似有出兵攻打我巫郡的迹象。”
  “秦国!”熊槐面无表情的道:“无妨,意料之中的事情。”
  公孙衍点了头,接着开口道:“目前,魏国已经聚集了二十五万大军与大梁,不久后,便会顺着鸿沟直扑陈地。而齐赵两国的消息,齐国的十五万大军以及赵国的五万大军,都已经进入魏国境内,正在前去汇合魏军,共同攻打陈地。”
  熊槐点了点头,开口问道:“那么宋国呢?”
  公孙衍应道:“大王,宋国因为内部纷争,故而大军聚集的速度极慢,目前宋国的兵力以及攻击方向都不详。”
  “这是一个好消息!”熊槐笑了笑,然后转头向景鲤看去,问道:“令尹,左尹可曾传回宋国的最新消息?”
  景鲤摇头道:“回大王,这两日宋国并无最新消息传来。想来,一定是宋王死咬着不松口,一定要我淮北之地五百里,故而左尹在宋国才毫无进展。”
  景鲤话音一落,殿中群臣全都露出愤怒的神色。
  楚国大,宋国小,楚王愿意割让三百里地,那也是迫于形势,因为宋国弱小,而不是惧怕宋国。
  现在,宋王将条件提到五百里,这简直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此时,熊槐冷冷的道:“淮北之地五百里,宋王真敢想,就算寡人敢给,难道他就不怕吃不下反而被噎死吗?
  若是宋王一定要五百里地,那就让他自己来拿,寡人随时恭候!”
  说着,熊槐想了想,对斗由道:“太府尹,从寿县的太府中提取三千金,送给在宋国的左尹,让他继续贿赂宋国群臣,阻碍宋国出兵。”
  “唯!”斗由应着。
  接着,熊槐再次向景鲤问道:“令尹,燕国那边如何?”
  景鲤脸色沉重的道:“大王,鄂君通过在燕国的活动,并已经通过燕国群臣说服燕王按兵不动,以震慑齐赵两国。但是,随着六国之君联合发出的国书教导燕王手中,导致燕王对各国妥协。
  据鄂君来报,不久前燕王已经下令从南部调兵北上,以安各国之心。”
  “又是一个坏消息!”熊槐喃喃了一句,然后开口道:“令尹,传令给鄂君,让他继续留在燕国,以观望燕国的局势,伺机而动。”
  “唯!”
  “犀首,请贤卿派出使者前去义渠国,替寡人与义渠王联络感情。”
  “唯!”
  ……
  十几天后,二月十五。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13/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