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81/959

  越人见此,虽然心中对楚人的命令还有一些芥蒂,但是毕竟也是为越王修建坟墓,是为越王以及王行尽最后一点心意,故,城中百姓也没有抵触。
  日落时分,善道城便征召了千余越人出城,加上两千降军,连夜为越王挖坟。
  次日。
  熊槐率军来到楚人为越王准备的陵寝前,在周围越人的敬畏下,走到越王的木制棺椁前,闻着腐烂的尸臭,见了越王最后一面,然后退开,对身侧的陈轸吩咐道:“合棺吧。”
  “唯。”陈轸应着。
  随后,一群越人上前为越王合棺。
  虽然越王的丧事一切从简,没有精美的铜棺,也没有在棺木上雕刻精美的图案,但是还是按照王者的礼节安葬。越人合上棺材后,又给棺材套上九层木椁,让越王享受大国之君,位比天子的待遇。
  对此,熊槐没有阻止,反正现在各国之君都是这么干的,也无需与死人置气。
  越王的棺椁放入主墓后,随后一群越人便将善道城中最大的九个鼎放入墓中。
  看到这,熊槐扫视了一眼周围的越人,然后便开口道:“越王乃是王者,陪葬之物不可太过寒酸,可是仓促之间,难以找到合适的陪葬之物。故,寡人决定将寡人日常所用物品,作为越王的陪葬品,以让越王在地下,也能用享用王者之物。”
  熊槐说完,陈轸立即让人将早已准备好的楚王日常器物搬来,然后放置在越王的墓中。
  周围的越人见状,本来还觉得越王的陪葬品太过寒酸,连普通的小国之君都比不上,但是,现在,随着楚王所用的器物放入墓中,终于勉强配得上越王的身份。
  此时,一旁一个正在卖力安葬越王的越人,见到这一幕,顿时热泪盈眶的向熊槐长拜道:“大王仁义,臣曹蚺谢大王厚赐。”
  周围的越人见状,纷纷向熊槐拜道:“大王仁义……”
  熊槐面无表情,心中却是暗暗吐槽道:昨日寡人没有因为你们的抵抗,而处置你们,并保留了你们的官职,结果,寡人等了半夜,也没有人前来谢恩。现在,寡人厚葬越王,你们就激动的泣涕相谢。
  这……
  熊槐心中在感叹算计得逞的同时,不由心生不快。
  想着,便摆了摆手,然后率众向善道城而去。
  那里,是册封公孙海为侯的地方。
  城中,熊槐在众多越人的见证下,正式册封公孙海为沅君,并将江南一块五十里大小的土地封给公孙海,然后下诏赐宴。接着,熊槐便将公孙海留在城中接受越人的祝贺,然自己率众返回楚营。
  回到楚营没多久,就有人来禀报道:“大王,营外有一个自称是淩县令的越人求见。”
  “淩县县令?”熊槐一怔,与一旁的陈轸对视一眼,露出大喜之色。
  县令求见,这是……投诚来了。
  想着,熊槐立即应道:“快请。”
  “诺。”
  不久,熊槐就见一个面善的越人进来行礼道:“臣淩县令曹蚺拜见大王。”
  熊槐本来就见这人眼熟,听到他自称曹蚺,立即反应过来,这不是不久前在越王陵墓旁,最先向他行礼的越人么。
  想着,不由开口道:“曹卿,今日在越王陵墓之前,寡人与卿应该见过了吧?”
  曹蚺闻言立即拱手道:“大王明察秋毫,今日臣与大王却是有一面之缘。”
  熊槐点了点头,接着看了曹蚺一眼,虽然心中极为期待,但是面上不露分毫,笑道:“不知曹卿此时求见寡人,有何贵干?”
  曹蚺长拜道:“臣特来请降,愿率淩县投靠楚国,归附大王治下,任凭大王发落。”
  熊槐闻言露出一股会心的微笑,曹蚺的来降,正是一个好的开端,说明越国对楚国抵触已经有所缓解,肯主动来投了。
  想着,熊槐立即开口道:“贤卿来投,寡人心中不胜欢喜,快快请起,不必如此多礼。”
  曹蚺起身后,熊槐看着他,迟疑的问道:“曹卿,据寡人所知,淩县远在淮北北部,距离此处甚远,为何卿会在此,并主动向寡人投诚呢?”
  
第五百五十七章
声传各国
  曹蚺闻言沉默了一下。
  原本他也拿不定主意,究竟是归楚还是归齐,亦或者弃城逃亡。
  归楚,面对杀害越王的楚国,始终难以下定决心。归齐,齐国也是越国的敌国,更何况如今楚强齐弱,若是齐国在楚国的压力下退走,这还不如直接归楚。至于逃亡,公子玉乃是楚国所立,越国不能回去,他还能去哪?
  就在迟疑之际,曹蚺听说楚王要安葬越王,于是,便打着走一步算一步的心思,前来为越王送行。结果,见楚王将自己的日常所用之物为越王陪葬,以让越王在九泉之下也能用上王器,这才下定决心。
  毕竟,两国交战,无所不用其极,没有对错之分。更何况楚王已经向越人表示出了自己的诚意,与其归附态度不明的齐国,还不如归附诚意满满的楚国。
  至于心中的仇恨与不满,曹蚺心中,更多的则是怨恨公子玉以及公孙海。
  想着,便拱手应道:“臣不敢欺瞒大王,原本臣听说大王在淮北堵上越王,愿从淩县调集了数百人,打算南下助越王一臂之力,不想,越王败得太快,臣未赶上决战。接着,臣听说大王兵围善道城,于是,臣便继续南下,打算相助舒仪将军,结果又未赶上。
  其后,臣本已率军北返,结果听说大王打算安葬越王,于是,便连夜南下,打算一尽君臣之义。不想,在越王陵墓之前,竟发现大王以王器葬越王。故,臣有感大王仁义,竟在大胜之后,已经攻下善道城的情况下,依然不辱死去的越王,而是以礼相待。
  故,臣以为,以大王之仁,肯定也不会采用阵前行刺这种卑鄙的手段。于是,臣在安葬了越王之后,特意前来向大王效忠,愿以淩县归大王。”
  熊槐点了点头,立即开口道:“外面的越人信誓旦旦的说寡人刺杀了越王,这是无中生有的污蔑之词,且不说寡人没有这种心思,就是有,在万军之中,区区一个使者,岂能刺杀的了越王。”
  熊槐解释来一句,然后看着曹蚺笑道:“贤卿来投,寡人不胜欢喜,正好,善道城的城守以及校尉全都战死,目前,城中并无越人主事。寡人担心越人对寡人的误会太深,故,欲请卿为善道守,以为寡人抚慰百姓,不知贤卿可愿助寡人一臂之力。”
  说着,便期待的看着曹蚺。
  这是第一个主动投靠楚国的越人官吏,意义不同一般,故,要重赏才是。
  而淩县乃是淮北边缘的小县,而善道却是淮北治所,以淩县令调善道守,这是升迁。
  曹蚺闻言立即拜道:“愿为大王效命。”
  熊槐见曹蚺接受任命,顿时大喜。
  其后,曹蚺前往善道城赴任后不久,善道城附近的小城,纷纷递上降表,请求归附楚国。
  很快,淮北震动。
  ……
  一日后,善道城的消息传到在抵达淮北不久,正欲观望淮北形势的匡章这里。
  “越公子玉献淮北,楚王大破越军,阵杀越王,威震江淮。如今,楚王又厚葬越王以收买越人之心,淮北越人纷纷归附。继续留在淮北,只会引得楚军来袭,让齐楚两国爆发决战。此时楚国才大胜越国,士气正盛,贸然与楚军对决,胜算太少。”
  想着,匡章便吩咐道:“传令,大军立即启程返回郯城。另,派人告诉大王,楚王厚葬越王,以收淮北之心,淮北已不可取!”
  莒城。
  齐王得知楚越两国决战,越国全军覆没,连越王都楚国所杀的消息后,顿时大惊失色,急忙向储子问道:“相国,楚国大胜越国,声威大振。寡人担心三晋得知这个消息后,会畏惧楚国,不再联合抗楚,这该如何是好?”
  说完,齐王擦了擦头上的冷汗,想起上次齐国同样大败于楚国之手,接着,又想起齐楚两国相争,齐国总是吃亏的一方,顿时心中一阵发颤,心生畏惧。
  储子发现齐王眼中的一丝惧意,立即哈哈大笑。
  齐王一阵,定了定神,然后问道:“相国何故发笑。”
  储子笑道:“大王,臣这是在笑楚国贪得无厌,在攻打我们齐魏两国之时,竟然还在贪图越国的淮北地,甚至不惜立公子玉为越国,并且还丧心病狂的杀害了越王。不知,此时此刻,韩王会怎么想,须知,韩王的次子现在就在楚国之中。”
  “韩王?”齐王一怔,而后猜测道:“现在韩王应该害怕极了。”
  储子点了点头:“大王,正是如此,韩王畏惧之下,必然会向赵魏两国联合自保,而楚国与越国大战一场,必然损失惨重,并且新的淮北,也需要派兵驻守。故,臣以为此时正是联络三晋与秦国一同削弱楚国的最佳时机。”
  齐王闻言若有所思。
  另一边,楚越之战的消息传到代地,距离代王城有八十里的韩王得知这个消息,顿时浑身一震,脸色苍白,沉默许久之后,才满脸忧色向陪同的公仲侈道:“公仲,这楚国虽然对越国的淮北地图谋不轨,但是,楚王却不等越王大军返回江东,然后轻取淮北,而是冒着战败的风险,发动大军堵住越王归路,然后大战一场,阵杀越王。这……”
  说到这,韩王打了一个哆嗦,然后迟疑的看着公仲侈道:“公仲,这会不会是楚王已经知道寡人准备朝见赵王,这才用十万越军的尸首以及越王的人头来警告寡人?”
  说完,韩王想起相国共叔还率领十万大军攻打魏国的鄢陵,这距离楚国司马昭雎可不远。
  要是楚国得知他这个韩王在代王城中,与叛徒魏王一起朝见赵王,那……
  想着,韩王心中压抑,顿时喘不过气来。
  此时,公仲侈同样又惊又恐。
  之前楚国吞下了齐国的所有淮北地,现在有吞并了越国的淮北地,如此,楚国就尽有淮北。
  如此,接下来楚国的目标会不会是伐魏攻韩,威逼周室?
  想着,公仲侈咽了咽口水:“大王英明,臣心中也甚为忧虑。”
  
第五百五十八章
最后的疯狂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81/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