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959

  “但是秦国显然忘记了,这天下除了秦国能对抗齐国外,我们楚国也能对抗齐国,而且和被齐国打败的秦国不同,我们楚国这些年来和齐国交战,可是从来没有吃过亏的。”
  陈轸说这句话的时候,大殿中所有人全都点了点头,无论是前楚王威王,还是现在的楚王,无论是外交对抗还是军事对抗,都是占据上风的。
  要说攻打齐国,秦楚两国谁更有优势,恐怕连秦国自己也会承认,在这方面秦国比不上楚国。
  最起码楚国可以直接攻打齐国,而秦国却要越过魏韩两国。
  陈轸接着道:“之前我们楚国之所以没有出兵攻打齐国,一方面是被秦国牵制住大部分兵力,另一方面是因为我们还和齐国结盟,而且攻打齐国没有多少收益。”
  “现在情况变了,我们和秦国讲和了,也跟齐国绝交了。现在我们楚国也可以参与各国合纵抗齐的联盟,要是我们楚国加入联盟,微臣想来,除了秦国,其他各国都是欢迎的,尤其是秦国迟迟不肯出兵攻齐的情况下。”
  昭雎闻言诧异的看了一眼陈轸,仿佛不认识陈轸了一般,称赞道:“客卿言之有理。”
  陈轸颔首示意,继续道:“大王,要是现在再次举行一次六国合纵攻齐,那么大王担任盟主的机会,恐怕会远远超过秦王。”
  “要是大王担任盟主,那么秦国再想暗中谋划我们楚国,也的掂量一下我们五国的力量。五国伐秦的事,不仅秦国没有忘记,我们楚国同样也没有忘记。”
  熊槐惊呆了,他只想着防备秦国,却没有想到陈轸仅凭两条谣言,就可以逼迫秦国。
  尤其是后一条,完全没有必要当做谣言,而是可以直接付诸行动,让楚国真正的参与进去。
  一旦五国接受楚国的结盟,那么秦王肯定的靠边站,合纵盟主的位置,熊槐表示当仁不让。
  因为秦王根本没有办法和楚国竞争。
  要知道这几年,秦国和三晋之间战争,压根就没有停过。
  秦国和魏韩两国为什么结盟,那是因为魏韩两国打不过秦国,被秦国用武力逼迫结盟的。
  赵国虽然没有被秦国用武力逼着结盟,但是赵国和秦国之间,也是发生过好几次大战的。
  而楚国则不然,楚国除了和魏国闹过一场大矛盾发生大战外,对赵韩两国,只是坑了一把韩国,和赵国有一些龌龊,并没有发生大战。
  要让赵魏韩从楚国和秦国之间选择一个大哥,抛开首尾两端的韩国,赵国和魏国就算用脚投票,也会选择楚国。
  想到这,熊槐笑道:“贤卿,你看要不咱们楚国直接参与进去吧,要是秦国不出兵攻齐,那么咱们五国一同进攻齐国。”
  “依寡人看,没有函谷关和武关的齐国,面对五国进攻,恐怕会有亡国的可能。”
  想到齐国的富庶,熊槐不自觉的咽了咽口水,那是天下最富有的国家,尤其是齐国最近在燕国大发了一笔横财。
  陈轸闻言劝诫道:“大王,我们楚国加入联盟是可行的,但是却不能抱着灭亡齐国期望,而大举进攻齐国。因为灭亡齐国一事,目前来看根本不可能。”
  熊槐疑惑的问道:“贤卿,这是为什么?”
  陈轸答道:“大王,因为齐王英明而齐国大臣贤能,而且还有秦国。”
  熊槐点头了然。
  的确,现在的齐王,可是能对钟无艳下手的绝代狠人,一个英明的国君对自己狠到这种程度,齐国想不强大都难。
  单凭这一点,熊槐就自愧不如。
  而熊槐不仅认为自己比不上,恐怕历朝历代的国君全都没有现在这个齐王厉害。
  更别提现在齐国的稷下学宫,可是名副其实的天下学术中心,天下最强智囊团,而且都没有之一。
  这样的一个齐国,要想灭亡它,实在是太难了。
  更别提后面还有一个强大的秦国在扯后腿。
  熊槐问道:“贤卿,依你之见,我们楚国应该如何是好。”
  陈轸答道:“大王,因为齐国只会被削弱,而不会被灭亡,而我们楚国和齐国接壤,为了防止齐国恢复实力后,报复我们楚国,所以还是让秦齐两国两败俱伤为好。”
  “因此,我们首先派出使者前往赵魏韩三国活动,做出楚国加入联盟的态势。然后柱国所部移师魏国边界,造成楚魏合流的迹象,以逼迫秦国尽快做出选择。”
  “我们楚国加入联盟的谈判,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所以秦国在这段时间内有两个选择。要么兴师伐楚,要么兴师伐齐。”
  
第五十八章
重遇犀首
  “为了防止秦国得到消息后,情急之下率先攻打楚国,所以需要我们楚国小心防备。此时将军昭鼠手汉中,大将军屈匄守丹水,柱国景翠防守韩国,自然可以无惧秦国的攻击。”
  “秦国知道我们楚国有了防备之后,最大的可能是趁楚国加入联盟之前,出兵齐国,然后携大胜之势,巩固秦国联盟盟主的位置。”
  “所以,哪怕秦国打败齐国后,我们楚国依然需要积极和赵魏韩结盟,免得秦国调转枪头,帅五国之兵兴师伐楚。”
  熊槐暗赞一声,向群臣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景鲤等人相互看了一眼,齐道:“客卿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好,既如此,那就立即派出使者前往赵魏韩三国,不过与三晋结盟一事,事关重大,诸卿以为何人能担此重任?”
  景鲤闻言向楚王行礼道:“大王,臣以为客卿可以,此事既然是客卿提出,而且客卿极尚外交,必然能马到成功。”
  景鲤之后,其他大臣纷纷附议。
  陈轸见楚王看了过来,不紧不慢道:“大王,微臣保举一人,此人比我更胜十倍,定然不会让大王失望的。”
  熊槐听到陈轸这么说,笑道:“贤卿过谦了,天下怎么可能还有比你更胜十倍的人啊?”
  陈轸拱手一礼,道:“大王,微臣要保举的人,不是他人,真是楚相公孙衍。”
  这个楚相和苏秦身挂六国相印一样,只是挂着一个相印,表示这是楚国的人,只有外交联络权,而没有其他作用。
  犀首的楚相,正是昔日公孙衍帮助楚王获得盟主之位时,从楚王哪里得到的奖励,专门用来联络其他国家的,后来合纵解散,公孙衍楚相的身份自然也就不被其他国家承认了。
  “犀首公孙衍?”熊槐一惊确认道。
  “回大王,正是犀首。”陈轸点头道。
  熊槐疑惑道:“犀首不是在魏国失踪了吗?难道他来我们楚国了?”
  “大王,正是如此,先前微臣所言,正是犀首之谋,所以微臣以为,犀首正是这个计划的不二人选。”陈轸道。
  “犀首的计划!”熊槐恍然大悟,难怪陈轸今天如此给力,还以为嗑药了呢,原来是背后有人。
  虽然和秦国的战争中,公孙衍基本没有赢过,但是这并不意味者公孙衍的军事素养差,只是现在的秦国,相对于魏韩两国而言,却是很强大。
  尤其是五国伐秦时,公孙衍对义渠国所说的话,证明公孙衍的战略眼观极好。
  要是帮助陈轸的人是犀首,那么这个计划成功的可能性就是极高的,犀首在三晋的人脉,那是毋庸置疑的。
  熊槐问道:“现在犀首在何处?”
  陈轸答道:“回大王,现在犀首正在微臣府上。”
  公孙衍在陈轸哪里,熊槐有所预料,刚想开口让公孙衍过来,话到了嘴边,又咽了下去,想到犀首这是自己遇到的第一个外国高级人才,必须予以重视才是。
  原本打算将千金买骨的事迹放在陈轸身上,现在既然有了一个更好的人选,那就先从公孙衍开始。
  至于如何体现自己对公孙衍的重视,熊槐从记忆中得到昔日邹衍去魏国的时候,魏惠王亲自到郊区迎接的事。
  现在公孙衍已经在郢都了,那就只能到楚宫之外迎接了。
  于是改口道:
  “犀首来到楚国,寡人身为楚王,却茫然无知,其寡人之过也。贤卿,请为寡人邀请犀首前来一会,寡人必在楚宫之外相迎。”
  陈轸闻言诧异的看了一眼楚王,这种国君亲自到宫外相迎的礼节,是属于一种很隆重的欢迎仪式,但也不是最高的。
  昔日武丁和傅说的传说,那才叫夸张。
  商王武丁自小在民间长大,即位数年后突然说梦见天降圣人,前来辅佐他,并且将傅说的外貌特征画了出来,发动商国之力,按照画像去寻找这个传说中的圣人。
  许久后,商国才在奴隶中发现了正在筑墙的傅说,而傅说也因为天降圣人这一个神秘的色彩,被武丁直接从奴隶提拔到相国,可谓一步登天。
  而另一个周文王夜梦飞熊姜子牙的事,更是在天下广为流传。
  前辈为了吸收人才,连做梦这么离谱的事情都发生了,国君亲迎只是小儿科。
  但是在楚国,这么隆重的礼节,还是分属第一次。
  难道楚王转性了,要向天下表达求贤若渴的态度吗?
  陈轸想到这,立即拜道:“唯。”
  陈轸说话的时候,景鲤张了张嘴,本想阻止楚王用这么隆重的礼节欢迎犀首,但是一想到如何犀首和陈轸的计划顺利进行,那么楚国将会再次成为天下的霸主。
  和天下的霸主的地位相比,楚王亲迎的礼节,好像也算不了什么。
  陈轸离去后,熊槐感觉只是在楚宫外迎接,连魏惠王都比不上,还得在加码才行。
  这一瞬间熊槐想起了后世的红地毯。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