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6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4/959

  次日清晨,二十余万楚军,便启程向东赶去。
  楚军杀到越国淮北之地后,淮北各城见楚军声势浩大,人数众多,来势汹涌。于是,恐惧忧虑之下,楚国大军一到,早就忧心忡忡的城守,一面派人去向远在齐国的越王报信,一面做好了失守的准备。
  另一边,刚刚走到鄣城的越王,还没来得及歇口气,便接到了楚王率领楚军攻入淮北各城的消息。
  身心俱疲的越王接到消息后,沉默许久,向淮北守王行问道:“将军,如今楚军大举进攻淮北,分明是与子玉有极深的牵连,卿乃淮北守,就在淮北,不知卿以为淮北各城能挡住楚军几日。能否坚持到寡人返回淮北。”
  王行沉吟了一下,摇了摇头,应道:“大王,臣得到消息,不久前,公子玉下令在淮北各地再次征集了一批粮食,然后再次付之一炬,现在淮北已经没粮了。而且,为了攻打齐国,我们已经从淮北调走了不少壮丁。故,眼下的淮北各城,既缺少粮食,又没有足够的时间征兆壮丁。
  如此,如是楚军攻城,快则五日,慢则七日,楚军就会堵住我们的归路。另外,淮北之地一片坦途,所以楚军也有可能会绕城而走,如此,臣担心,楚军很快会在我们的必经之路上拦住我们。”
  越王一听公子玉不遗余力的算计他这个做父王的,顿时脸色变得极为难看。
  另一边,公子蹄一怔,难以置信的问道:“将军,这应该不可能吧,淮北各县还在我们的控制中,若是楚军不攻城,这不是自断退路吗?”
  王行摇头道:“不然,若是公子玉未反,那么楚军自然就是自陷死地,可是,现在的情况是,淮北各县实力不足,另外公子玉的牵制,所以,即便各县未失守,也难以有所作为。”
  说着,王行脸色难看道:“更何况,臣还担心,各县还会观望自保!所以,无论如何,臣以为,大王都不能将希望放在淮北。”
  越王闻言呼吸顿时急促起来,还未开口,就有一人进来禀报道:“大王,不好了,琅琊城来报,齐军攻城半日,琅琊城失守,如今,齐莒大夫正在指挥齐军南下。”
  越王一滞,大有祸不单行之感。
  良久,才脸色一白的应道:“寡人知之,退下。”
  “唯”
  公子蹄大惊的看着越王问道:“父王,怎么办?”
  越王想了想,沉重的道:“现在的情况,前狼后虎,留在这里根本无济于事,只是死路一条,唯一的生路,那就是趁楚王还未堵住我们的退路,提前穿过淮北,渡过淮水,只要抵达淮南,那就安全了。”
  公子蹄闻言斟酌着问道:“父王,若是楚王率军绕城而走,在我们之前堵住归路,那怎么办?”
  发生了这么多的事,现在,公子蹄脑袋一片混乱,失去了平日的冷静,此刻,一点办法也没有,不定的瞻前顾后,患得患失。
  越王闻言冷冷的应道:“若是楚王已经堵在路上,那就趁楚王立足不稳,一举杀开一条血路。”
  说着,越王坚信不疑的道:“只要寡人回到淮南,那么越国,就还在寡人的掌握之中。”
  王行立即拱手道:“大王英明!”
  越王面无表情下令道:“传令各军,只携带七日的口粮,大军疾行,直奔淮水。”
  “唯!”
  ……
  另一边,熊槐拿着公子玉的献地国书,劝降无果的情况下,为了赶时间,为了赶在越王归来之前,堵住越王的归路。
  于是,果断舍弃了城池,率军绕城而走。
  第三日上午,便抵达越王南返的必经之地上,然后一边安营扎寨修建防御工事,一边等候越王的到来。
  
第五百三十二章
前夜
  另一边,越王知道归路被堵,而且楚军还在修建防御工事,似乎打算阻止他返回淮南的消息后,立即下令各军,加快了行军速度。
  而于此同时,楚越两国的动静终于传到莒城之中。
  此时,储子正脸色复杂的向齐王禀报道:“大王,南面传来的消息,数天前,楚国的军队突然启程向东南方而去,去了越国控制淮北地,但是却并没有攻城,而是绕城而走,如今下落不明。”
  齐王一怔,难道是越国自知理亏,请楚国去做靠山的?
  否则,楚王为何不攻城,而是越过城池?
  只是,算算时间,貌似楚国行动的时间,几乎与越国同时,这时间上对不上。
  想着,齐王便不明所以的看着储子道:“相国,楚王到越国境内干什么?”
  储子摇头道:“回大王,臣也不知道。不过,据淮北的一些人送来的情报,好像越国留守吴城的公子玉自立为王了。”
  齐王闻言顿时瞪大了眼睛,露出难以置信之色,震惊的问道:“相国这个消息确认吗?难道越王突然背弃盟约的原因,就是因为这个?”
  储子摇了摇头:“大王,吴城所在的江东,对我齐国来说,实在是太过偏远了,加上这些年齐越两国敌对,我们齐国的商人,最多就是抵达淮南,也无法过江前往江东。所以,这消息臣也暂时无法确认真假。不过,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越国内乱的事情应该是真的,而且,楚国很有可能也在其中插了一手。”
  顿了顿,储子又皱着眉道:“同时,也不能排除这是楚越两国计策的可能,目的就在于将我齐军引诱出城,然后楚越两国聚集大军,围而歼之。”
  齐王点了点头,沉吟了一下,开口道:“相国,虽然月楚越使计的可能性,但是,若是越国内部真的发生内乱,那么这一次也是难得的好机会。
  所以,寡人打算让章子率军南下观望,以观楚越之变。若是越国真的发生内乱,那么未来的几年里,越国都不足为惧。”
  说着,齐王冷冷的道:“若是楚王打算帮助越王平叛,那就罢了,若是楚王与越王闹翻,那就让章子助越王一臂之力,攻击楚军。”
  说完,齐王眼中露出一股仇恨的光芒,显示着齐王对楚国的真实的想法。
  “大王英明。”储子应道。
  次日中午。
  楚军营中,接到探子的消息后,景阳立即向楚王禀报道:“大王,越王率领的大军已经抵达我军北面五十里的地方,并且还在继续向我们这里赶来。按照越军的速度,明日越军就会抵达我们这里。”
  “好。”熊槐大喜道:“越王终于来了,寡人已经等他很久了。”
  说着,熊槐便向景翠看去,问道:“柱国,准备的如何?”
  景翠轻轻的一笑,胜券在握的拱手应道:“大王请放心,此战必胜。而且,这一次,为了打掉越人的抵抗之心,让越人在接下来的数年里不敢反抗楚军,臣已经准备好,堂堂正正的摆开军队,与越军主力进行正面决战
  臣会通过这一战,向越人表明,即便是堂堂正正的正面对决,越人也不是楚军的对手。以此杀掉越人的心气,免得越人不服气,时刻想着反叛我楚国。”
  “好!”熊槐笑道:“如此,那么明日一战,寡人全部交给柱国指挥,寡人绝不干涉。”
  “谢大王!”景翠立即行礼谢道。
  景翠的身边不远处的景阳,露出一丝迟疑,问道:“大王,柱国,如今我楚国二十多万大军驻扎在越王南返的必经之路上,而越王手中的军队只有十五万。越王见实力不足,会不会心生迟疑,然后停兵不前,或者退回鄣城请齐军相助。”
  熊槐笑了笑,没有回答,而景翠却是冷冷一笑,答道:“放心好了,现在越王只有向前这一条路,已经别无选择了。公子玉已经在吴城自立,而他这个越王在外时间越长,公子玉对越国的掌控就越得力,所以越王只能尽快返回国中。
  况且,公子玉为了算计越王,先后两次再淮北焚粮,越王手中粮草不济,他拖不起。”
  顿了顿,接着又笑道:“至于让越王向齐国求援,且不说越王愿不愿意,就说这些年楚越两国对齐国的攻击,夺取了齐国一大片领土,令齐国损失惨重。只要齐王得知楚越两国反目,即将展开大战,那么齐王就会立即站在一旁观望,等我们双方筋疲力尽之时,才会正式插手。”
  公孙衍接着道:“柱国所言甚是,如今齐国的兵力分散在郯城以及琅琊,就算齐王有心帮助越王,但要想重新调兵集结在一起,举兵干涉楚越两国的战事,这就需要五六日的时间。若是越王明日不来进攻,等上七八天的时间,等我们这里的防御工事修建完成,那么越王一两月之内,休想攻破我楚军大营,打开返回南返的通道。
  所以说,越王只有趁我楚军立足不稳,强行杀出一条通道这一条路。拖得越久,对越王越不利”
  说着,公孙衍与景翠对视一眼,同时呵呵一笑。
  景阳闻言若有所悟。
  次日上午。
  楚军大营中。
  熊槐与诸将全都静静坐在大帐中,没有任何人说话,但此时的帐中,却并不显得寂静,相反,帐中此起彼伏的呼吸声,倒是让帐内的气氛显得格外火热。
  不久,一个偏将来报:
  “大王,越军昨夜在我军三十里外休整一夜后,现在已经在越王的率领下出发了,此刻正在向我们这里赶来。”
  熊槐闻言点了点头,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对景翠道:“柱国,今日之战,寡人将战事全部托付于你,卿可自决。”
  景翠闻言立即起身向熊槐行礼道:“唯。”
  说着,一转身,对前来禀报的偏将道:“再探,等越军距离我军二十里后,再来禀报。”
  “诺。”
  偏将离去后,景翠转头向陈轸问道:“刺史令,齐国那边可有消息传来,郯城的匡章,可有动静。”
  
第五百三十三章
调将
  陈轸立即拱手应道:“回柱国,根据最新情报,郯城的匡章在前日日落以前,还没有任何动静,依旧呆在郯城中。而莒城的齐军,前日下午之前,依旧还在纪鄣城外,想来攻克纪鄣城还需要一段时间”
  “好!甚好!”景翠笑着点头道:“郯城距离此地有近两百里,匡章率领大军赶到此地,最起码需要一两日时间,而纪鄣城的齐军赶到此处,则需要三四日时间,这段时间内,足够我楚军打崩越军了。”
  说着,景翠看了看帐中的将领。
  这一战,除了鄂君,其他的封君全都不在,来的全是朝中的将领,完全不必担心反应延误的问题。
  唯一需要考虑的,那就是如何为景氏获取更多的功劳。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4/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