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50/959

  想着,便叹道:“将军所言甚是,如今我们已经没有选择,失去了楚国的支持,恐怕我等将再无翻身之日。”
  章义见公子玉事到临头,却信心不足,顿时心中一沉。
  早在十几年前,章义就已经开始在公子玉身上下注,并且举家投靠。
  现在,十几年过去了,章义已经与公子玉紧密的联系在一起,无法分开。而公子玉与公子蹄之间,已经势同水火,难以共处。
  所以,不仅是公子玉,他章义也是一样,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一旦失败,让公子蹄继承越王之位,那么公子蹄会轻易放过公子玉以及他章义吗?
  对此,章义从来都没有怀疑过。
  方正,章义就没有打算放过与他结怨二十多年的公师隅。
  想着,便鼓气道:“公子不必担心,臣收到消息,正如昭滑所说的一样,楚王并没有从齐国境内退兵,各国也还在交战,所以,大王短时间内无法从齐国脱身。更何况,现在大王还在琅琊城外,距离吴城尚有千里之远,已经深入齐国境内,就算此时率领大军南撤,哪怕途中没有任何阻隔,也要花费一个多月的时间。”
  “况且,现在大王还在与齐国对峙,轻易无法脱身呢?”章义的声音渐渐变得低沉道:“公子,一个多月,如此漫长的时间,足够我们做许多事情了。”
  “一个多月?”公子玉一怔,而后目光冰冷的道:“将军所言甚是,一个多月的时间,就算是半个月的时间,也足够我们做许多事情了。”
  说着,公子玉正了正脸色,然后郑重的开口道:“将军,吾欲行大事,却有三件事情担心不已。其一,便是大王率领的越国大军,若是全军而返,下诏举国伐我,吾等必死无葬身之地。其二,是楚国的援军,若是楚军在路上遇阻,不能尽快赶到吴城,我等恐怕难以震慑越国的其他大臣,让他们听孤的号令。”
  “而这第三个顾虑……”
  
第五百一十章
何以解忧
  公子玉看着章义,眼中露出一股凶光,声音冰冷的道:“公子蹄的死党公师隅还在吴城之中,更重要的是,他手中还握有吴城一小半守军。若是不能在事先除掉公师隅,恐怕我等也无法控制吴城。若是连吴城都无法控制,更别提越国的其他地方了。”
  说完,公子玉目不转睛的盯着章义,开口道:“这三件事情,还得请将军全力相助。”
  章义闻言点了点,稍加思索后,便开口道:“公子,大王手中的军队,其实也好办,只需公子愿意舍得便可。”
  “舍得?”公子玉迟疑的问道:“将军的意思是?”
  章义低声道:“大王出征在外,公子在国中监国,运送粮食的事情,自然是公子一言而决。所以,只需立即派人,将淮北运往琅琊的军粮全部付之一炬,然后从淮南调一批粮食北上,暂时稳住大王,那么,大王手中的粮食便会出现短缺。
  等我们在吴城自立的消息传到琅琊,那是,大王手中的粮食必然就会短缺,等大王大军回到淮北,却发现淮北已经无粮可用。那时,大王的大军必然会陷入绝望之中。为了以防万一,我们还可以将淮水之上的船只全部焚毁,然后封锁南面的渡口。
  那时,即便大王在淮北还能稳住军队,只要不能渡河。那么大王既不能南下,而留在淮北又没有余粮,如此,大军必然很快就会散去,而我们也可以高枕无忧了。”
  公子玉点了点头,应道:“此事可行,孤稍后便派人烧掉淮北的粮食,然后从淮南调粮去琅琊稳住父王。并且,为了在淮北不留下粮食,孤还会下令重新征收粮食,然后再烧掉。”
  章义闻言松了一口气。
  顿了顿,章义接着道:“公子,至于迎接楚军入境的事情,其实很容易。北面河水渡口的守将本来就是我们的人,只要放开渡口,引楚军南下,沿途提供粮食。如此,只要楚军上岸,让楚军绕开沿路的城池,就可以直接抵达吴城。”
  公子玉闻言不置可否,沉吟了一下,然后开口道:“将军,河水渡口谷阳的守将,虽然是我们的人,但是孤依然不放心。”
  说着,公子玉看着章义道:“孤现在能彻底相信的人,也就只有将军了,所以,孤想请将军的长子章期亲自去谷阳渡口坐镇,迎接楚军上岸。”
  章义立即拱手应道:“公子请放心,稍后,臣立即就让章期前往谷阳,并亲自镇守渡口,准备迎接楚军上岸。”
  “好!”公子玉点了点头道:“如此孤就放心了。”
  说着,公子玉露出一脸沉重之色,开口问道:“将军,接下来,我们如何除掉公师隅这个老贼?”
  章义想了想道:“公子,这几年来,大王领兵出征,都是以公子留守吴城监国,而让公师隅在吴城中协助公子。而公师隅乃是公子蹄的死党,对我们防备很深,不是呆在军营中,就是呆在自己的府中。轻易之间,很难除掉他。”
  公子玉点了点头。
  如今吴城的守军,公师隅控制了一小半,而章义也控制这一小半,剩下的守军,则是在他与公子蹄之间保持中立。三方势力相互制衡,勉强保持着吴城表面的和平。
  但是,这种和平是脆弱的,不仅公子玉知道,公师隅同样也知道。
  故而,公师隅对自己的安全问题,一直都十分重视,从来都没有露出破绽。每次出门在外,全都携带者大量的守卫。
  想要除掉公师隅,这事并不容易。
  一时间,章义与公子玉全都沉默了下来,心中暗暗思索,如何除去公师隅。
  过了一会儿,章义拱手道:“公子,臣有一个一石二鸟之计,不仅可以除掉公师隅,而且还可以将吴城内所有的大臣,全都一网打尽。”
  公子玉闻言一振。
  虽然他现在最担心的人是公师隅,但是其他大臣也是一个不小的麻烦。
  尤其是各个大臣家中全都不少的奴仆、家将、门客。或许单独一个大臣的实力不怎么样,可是,若是十几个大臣联合,这就是一股重要力量。
  若是能将所有的大臣一网打尽,那么夺取吴城的事情,就是十拿九稳了。
  想着,公子玉的呼吸不禁急促起来。
  另一边,章义解释道:“公子,想要除掉公师隅,那么就要先让公师隅放下戒备,如此才能将公师隅一举成擒。”
  公子玉急切的问道:“将军,如何让老贼放下戒备?”
  章义笑道:“公子,老贼此时最忌惮的,无非就是公子效仿先王,举兵自立。所以,老贼这才始终保持的警惕,没有给我们机会。可是,若是公子病了呢?”
  公子玉摇头道:“即便孤病重将死,老贼也只会暗暗高兴,恐怕也不能让老贼放下戒心。”
  章义应道:“公子,臣的意思是,就是让公子病重,最好无法理事。如此,才能将监国的重担全部交给辅助公子监国的辅臣。”
  “将监国的重担让出?”公子玉猛然摇头道:“不可,这监国的重担,可是我们接下来控制越国的根基,岂可轻易让出!”
  “公子,臣的意思不是真的让出监国之职,而是以此引诱所有的大臣入宫议事。”章义解释道:“老贼每次与公子一同监国之时,往往不是在家中,就是在军营里,即便往返两地,同样也带着大量的护卫,以防不测。所以,吴城中,唯一一个可以让老贼脱离护卫,孤身一人的地方,那就是宫中。
  所以,臣打算,请公子委屈数日,在府中称病不出,将所有的大事全部交给越蒙处理,以此麻痹老贼。然后,等到我们起兵之日,再以不能理事,打算正式将监国之责交给越蒙为由,将吴城中所有的大臣全部招入宫中。
  那时,群臣全都入宫见证,而老贼身为辅臣,自然也会前去!”
  公子玉恍然大悟,立即兴奋的道:“到时候,只需一百守卫,不仅是老贼,而且包括吴城的所有大臣,也全都可以被一网打尽。而孤这些年,在吴城监国多年,安插在宫中的侍卫,足足有两百余人,有这些人相助,只要大臣们进入宫中,那就是瓮中之鳖,无处可逃。”
  顿了顿,公子玉平复了一下心情,接着道:“将军,装病乃是小事,让老贼相信孤病重,也不是问题。剩下的,就是什么时候发动大事了。”
  章义应道:“公子,宜早不宜迟。”
  
第五百一十一章
真的假病
  公子玉点了点头,接着开口道:“将军,孤今夜就会派出使者爬出吴城,然后去郢都求援。计算吴城到郢都所需的时间,不过六七日的而已。而如今正值夏汛之时,楚国大军从郢都出发,顺江而下赶到谷阳,恐怕只需五六日的时间。或许,楚军的临行准备,也需要一二日,故而,快则十日,慢则半月,楚军就会抵达谷阳。”
  说着,公子玉沉重的看着章义道:“将军,十天,或者十五天,能做好准备,一句控制王宫以及吴城吗?”
  章义拱手道:“请公子放心,我们的勇士,已经在之前的一个多月的时间里,陆续赶到吴城之南。到时,只需公子一声令下,就可以进入吴城听候公子调遣。”
  “好。”公子玉露出一丝喜色,拱手向章义行礼道:“如此,有劳将军了。”
  “不敢。”
  次日。
  公子玉便对外宣称有恙,而后将所有的政事全部托付给了辅政的越蒙。
  接连称病三日后,越国群臣见公子玉依然闭门不出,而宫中的太医,每日都在往公子玉府中跑,而且跑得一天比一天频繁。
  于是,一时间,吴城中谣言四起。
  有说公子玉故疾再发,彻夜难眠的,也有说公子玉为酒色所伤而患病的,还有说公子玉突患恶疾的。
  当然,也有一些说公子玉仅仅只是偶感风寒的,更有说公子玉根本就没病,只是怠政偷懒的。
  如是总总,让群臣全都难以分辨。
  第四日,一些还在保持中立的大臣,开始前去公子玉府中探望。
  结果,通过这些大臣,公子玉突患重病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吴城。
  第五日,辅政的越蒙终于按捺不住,在处理完当日的政事后,便带着随从,亲自来到公子玉府上。
  内室中。
  越蒙一见躺在床上的公子玉双目无神,嘴唇干裂,面色枯黄,脸上十分消瘦,似是病的很重的模样,顿时大吃一惊。
  接着,越蒙快速靠近床边,忧心忡忡的轻声唤道:“公子……”
  一连唤了数声,公子玉这才慢慢的偏过头,用麻木的眼神看了越蒙好一会儿,这才用虚弱无比的声音道:“原来,是,先生啊。”
  断断续续的将话说完,公子玉便闭上了眼睛,不在言语,似乎这一句话,便用尽了他所有的力气。
  越蒙见状,心中一沉,接着看向一旁为公子玉诊断的太医,沉重的问道:“公子所患何疾?可有对策?”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50/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