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3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7/959

  公子玉见昭常没有开口,心中虽然有些急躁,但是同样也没有贸然开口。
  因为这一开口,就是走上了一条不归路,没办法回头了。
  良久,就在公子玉快要受不了这种压抑的气氛的时候,昭常主动开口道:“不知公子希望敝国如何相助呢?”
  问完,不等公子玉回答,昭常便郑重向公子玉开口道:“公子对敝国的帮助,敝国上至楚王,下至群臣,全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几年来,若非公子在越国朝中为楚国说话,恐怕楚越两国也不会历经数年,依旧如此亲密。如同魏国,之前楚魏两国可比楚越两国亲密多了。但是,魏国最终却背叛了楚国。
  楚越两国交好,这是敝国上下一致的期盼。楚越两国交好,这是楚越两国都有莫大的好处,这几年来,楚越两国获得了对齐国的重大胜利,这便是证明。楚越两国交好,实乃公子之力也。敝国虽然对公子蹄没有恶意,但是若是在越王继承人中做出选择,那么敝国无疑是希望公子能继任越王之位,让楚越两国的友好关系能长久的保持下去。”
  说着,昭常便对松了一口气的公子玉笑道:“公子但有所需,在下必定回去禀报楚王,以昭氏之力,以楚国之力,全力促成此事,以为公子分忧。”
  公子玉闻言点了点头,有了昭常的保证,虽然还没有向楚国提出要求,但是忐忑的内心,却也渐渐平缓下来。
  顿了顿,公子玉紧紧的盯着昭常的双眼开口道:“先生,吾欲请楚王助我登上越王之位,并且打算向楚国借兵五万,以震慑越国群臣各地,不知先生是否愿意为吾想楚王请求呢?”
  昭常诧异的看了一眼公子玉,接着迟疑的道:“公子,五万军队是否有些少了?上次我楚国出兵助魏公子高夺取魏太子之位时,可是出兵二十万,大败魏军。结果却依旧功败垂成。时至今日,公子高依旧滞留楚国郢都,无法返回魏国。”
  说着,昭常摇头道:“公子,五万军队,对楚国而言并不是大事。可是出兵太少,楚王或许会担心难以成事,越国也是霸主遗业,实力非同一般。我楚国损失五万大军事小,若是连累公子大事失败,那就是楚越两国的重大损失。”
  “这……”公子玉闻言立即露出一丝迟疑。
  按照公子玉与章义的谋划,他们会在楚越两国攻打齐国进入尾声的时候,趁机夺取吴城自立。
  到时,只要楚军抵达吴城震慑越国各地,然后,假借楚国的威名,直接以越王的身份,向伐齐大军的将领传诏,命令他们率军放回越国。同时,让效忠公子玉的将领不必理会越王的命令,直接率军返回。最后,停止向前线运送补给。
  到时,多管齐下,已经疲惫不堪的伐齐大军必然会崩溃回撤,而越王在楚国的压力下,也只能带着公子蹄出奔他国。
  如此,大事成矣。
  这其中,楚国的作用,仅仅只是震慑越国内部对公子玉不满的大臣。这种借势而为的事情,其实只需五万大军,向越国内部表明楚国的态度,也就足够了。
  若是楚军来的太多,公子玉不仅担心楚国的要价太高,同时也担心请神容易送神难。
  如果只有五万楚军,等越国伐齐的大军归来,等他公子玉彻底控制局势,那就可以礼送楚军出境。
  只是,这事没法跟楚国说,同样,公子玉仅仅与心腹数人暗中谋划,一直都站在他这一边的昭滑都没有说。昭滑只是知道公子玉打算铤而走险,但是却不知道具体的时间。
  因为公子玉担心,若是楚国知道公子玉在楚国与齐楚两国决战的时候扯后腿,楚国肯定是不会答应的。
  即便是在伐齐之战的末期,对楚国的影响并不大,但是越军在这一战中苦战的战果,无疑会全部让出,这对楚国的计划不利。
  按照公子玉与章义等人的猜测,楚国目前的策略,应该是为了将齐国的势力范围赶回齐长城之北,获取淮北的土地,进而将势力范围扩张到齐鲁大地,为此才连续多年进攻齐国。甚至在攻打魏国的时候,依旧对齐国念念不忘。
  所以,公子玉心中所想,自然无法对昭常述说。
  但是昭常的顾虑也得考虑。
  
第四百九十章
借兵之约

  五万楚军进入越国,虽然对公子玉来说是足够了,但是对楚军来说,太危险了。
  公子玉知道,昭常或者楚国会担心,万一他公子玉自立失败,楚越两国决裂不说,恐怕孤军深入越国的五万楚军,也得成为越国的俘虏。
  想着,公子玉便斟酌的道:“先生,对于自立越王一事,吾已策划许久,一切都已经准备就绪,所差的,无非是胜算高低的问题。若是有五万楚军帮助,那么大事必成。”
  昭常见公子玉在楚军人数上不愿意松口,顿时心中略微踌躇,再次开口道:“公子欲行大事,不可不慎。如今越国的军队大部被越王掌控,剩下的那些,大半在公子蹄手中,公子手中实力不足,如何能控制偌大的越国。
  所以,区区五万楚军,实力有限,还请公子三思。”
  公子玉再次思考了一下,然后沉吟道:“对于此等大事,吾已然孤注一掷,自然不会拿举家性命嬉戏。不过,先生之意,吾知之矣,八万楚军,也就足够了。”
  昭常沉吟了一下,点头应道:“好,就依公子之意,待在下返回郢都,比向楚王禀报此事。”
  说着,昭常向公子玉拱手一笑:“公子,希望下一次,在下再来越国的时候,见到的就越王了。”
  公子玉闻言心情大好,笑道:“承先生吉言。”
  顿了顿,公子玉收拢笑容,面色沉重的向昭常问道:“先生,楚国出兵相助,吾自然不会让楚军白白辛苦,不知越国可有什么可以为楚王效劳的吗?”
  昭常闻言立即眯起眼睛。
  现在才是今天的主题,若是不能谈妥,恐怕之前商议的一切,都将作废。
  好在,昭常对此早有准备。
  江东乃是越国的核心,淮南乃是楚越两国争夺的焦点,唯有淮北,这才是越国可以舍弃的地方。
  想着,昭常开口道:“公子,淮北之地,这是敝国一直所期盼的,若是公子能继承越王之位,那么越国的淮北之地,我楚国要二百里。”
  公子玉对楚国索要淮北地早有预料,因此,闻言立即张口应道:“可以。”
  这话说的没有半分勉强。
  昭常见状有笑道:“公子,仅仅只是这样还不够。”
  公子玉一怔,二百里土地竟然还不能满足楚王?
  想着,不由迟疑的问道:“不知楚王还想要什么?”
  昭常摇头道:“公子,不是楚王想要什么,而是公子如何向楚王表明诚意。”
  公子玉不解的道:“先生,难道淮北之地二百里,还不能表示诚意吗?”
  昭常摇了摇头:“公子,淮北之地乃是越国的诚意,而不是公子的。越国本来就是楚国的盟友,楚国冒着楚越决裂的风险出兵干涉越国内事,全都是因为公子您的缘故啊。不知公子自己打算如何向楚王表示诚意?”
  公子玉看着昭常问道:“不知先生的意思是?”
  昭常见状笑道:“公子,公子即位之后,不知会以何人为后?”
  公子玉闻言顿时了然。
  原来楚国还在打越国太子的注意啊。
  想着,公子玉便应感叹道:“吾早就听说楚公主贤良淑德,可为一国之后。可惜,之前楚公主及笄之时,吾已然成亲多年,只恨自己早生了十几年,不然一定会派人向楚王求取公主为妇。如今楚公主已经嫁为人妇,为时已晚,可惜,可惜啊。”
  说着,公子玉脸上流露出一脸的遗憾之色。
  昭常笑道:“公子,虽然如今楚王已经没有公主可以嫁给公子为妇,但是楚国公室中的淑女,还是有不少的。”
  说着,见公子玉看了过来,昭常直视公子玉的双眼,缓缓地开口道:“比如昭氏一脉的女子,正好敝国司马已有一女及笄,如今司马正在为爱女挑选良人,不知公子其有意乎?”
  “司马昭雎?”公子玉问道。
  昭常点了点头。
  公子玉看着昭常沉默不语。
  同时,心中暗暗权衡利弊:司马昭雎在楚国深受楚王信任,如今楚国令尹景鲤正在渐渐老去,柱国景翠也已经老迈,而昭雎却很年轻。
  也许不久的将来,现在的司马昭雎就会成为楚国的令尹,不出意外,昭雎将会掌握楚国大全十几二十年。
  而昭氏一脉,乃是楚国实力最为强大的公族。
  若是以昭雎之女做为王后,虽然没有王女那么保险,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昭雎需要越国的力量来帮助他登上楚国令尹的位置。所以,昭雎需要越国的支援。同时,只要昭雎在楚国不倒,越国也可以借昭雎来稳定并加强楚越两国的联系,自然是也是一件大好事。
  想着,公子玉便笑道:“先生,在下仰慕楚女久矣,可是与贵国司马并无交情,不知先生能否相助?”
  昭常笑着拱手道:“愿为公子效劳。”
  公子玉点了点头,沉吟道:“好,那就先生转告司马,若是司马愿意嫁女,那么吾成为越王之后,必会立其女为后,并且,在不久的将来,同样也会立其子为越国太子,希望楚越两国长久的交好下去。”
  “善!”昭常大喜。
  顿了顿,昭常再次开口道:“公子,除了这,还有最后一件事。”
  公子玉一怔,惊疑地看着昭常,然而却并没有开口说话。
  昭常自顾自道:“公子若能登上王位,并以楚女为后,那么楚越两国之间,自然也就没有必要相互提防。故,为了表明诚意,我昭氏一脉,可以全力劝说楚王将广陵城中的楚军撤走。”
  公子玉一惊,这广陵城自从筑城开始,一直都是越国君臣心中的一根刺,尤其是有重兵把守的情况下。
  故而,公子玉一听此言,立即惊讶开口问道:“先生,此言当真?”
  昭常点了点头:“这种事情,在下不敢跟公子玩笑。不过……”
  停顿了一下,昭常便在公子玉期待的目光中开口道:“在下希望公子能派出长子前往郢都为质,以让我昭氏有足够的理由劝说楚王撤军。”
  
第四百九十一章
暗中算计
  公子玉一滞,昭常这是让他把自己的长子送到楚国去做人质。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7/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