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32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3/959

  现在,赵国不按常理出牌,魏国死扛着不愿低头,楚王已经越来越不耐烦。
  虽然楚王并没有责怪他,但是,他心中压力很大。
  熊槐开口之后,见诸臣全都沉思不语,等待一下,见无人开口,便向唐昧问道:“司败,眼下的局面,不知卿可有良策?”
  唐昧应道:“大王,臣怀疑赵王另有谋算,或许秦赵两国的战争很快就会有结果,那时,无论赵国是胜是败,魏国这边都会有结果了。”
  熊槐继续问道:“若是秦国有所准备,赵国计划失败或者赵国压根就没有计划,秦赵两国陷入僵持,则如何?”
  唐昧想了想道:“大王,若是一个月之后,秦赵两国还在僵持,那么臣以为可以派出使者前去燕国,请燕王出面对秦赵两国进行劝和。燕国与我们楚国交好,不仅是赵国的盟友,而且与秦国的关系也很好。
  所以,只要我们楚国与燕国同时对秦赵两国进行劝和,那么僵持中的秦赵两国必然会听从我们的劝和的。”
  熊槐点了点头,若在赵王亲自驰援上郡的情况下,秦国一旦难以快速攻下上郡,陷入僵持中,那么久难以攻克上郡。这个时候,楚燕两国劝和,秦王会听从的。
  想着,另一种可能又从心中冒了出来,熊槐担心的道:“司败,秦军的战力在各国中首屈一指,而且秦国这次还同时派出了甘茂与魏章两员大将,若是赵国顶不住秦国的攻势,惨败于秦,如何是好?”
  熊槐心中更担心的是,秦国此时伐赵,不仅有力的支援了被围攻的魏国,而且,更重要的是,一旦赵国守不住,出现溃败的情况,在秦国的压力下向秦国服软,那么秦齐赵魏四国,很有可能就会组成一个与楚国对抗的联盟,这对楚国很不利。
  “这……”唐昧突然一惊。
  虽然楚王没有说赵国惨败于秦的后果,但是他也想到了,这结果肯定对楚国极为不利。
  正在唐昧还在思索间,公孙衍开口道:“大王,上郡对赵国来说,并非要害之地,从赵国打算用上郡换卫国就可以看出,上郡之于赵国,不过是可有可无之地。所以,赵国就算惨败于秦国,那么只要能保住肤施城不失守,能让赵国重新在河水东面的蔺地与离石建立防线,那么赵国就不会倒向秦国。”
  说着,公孙衍拱手道:“大王,臣建议,立即传令给上郡的将军景阳,让他一定要守住肤施城。接下来,我们只需继续对魏国施加压力即可。若是一个月之后,秦国未能打败赵国,那么我们就派出使者前去燕国。
  同时,也可以派出使者前去魏国,用楚韩联军攻下的魏地为条件,将大部分魏地还给魏国,小部分魏地交给韩国,让魏王主动认错,如此,我们楚国就能体面的从魏国退走,并且离间魏韩两国。”
  公孙衍话音落下,唐昧接着道:“大王,臣以为犀首之言可行。”
  景翠跟着道:“臣附议。”
  熊槐闻言长长一叹:“也罢,那寡人就再观望观望吧。”
  二十多天后,就在楚韩联军还在围困鄢陵,赵军还在围住濮阳,宋军依旧被阻襄丘的时候,上郡那边再次传来消息。
  “大王,上郡急报。不久前,赵王聚集赵国主力以及各国联军后,率军与魏章甘茂率领的三十万秦军决战。”
  说着陈轸微微喘了一口气。
  刚刚得到这个消息后,陈轸就急跑着前来禀报。
  熊槐听见赵王主动找秦军决战,顿时大惊失色,急忙问道:“战果如何,赵王是否有事?”
  “赵王无事。”陈轸摇了摇头,喘着气道:“不仅赵王无事,而且赵国还打赢秦军,这一战秦军大败,最后后撤三十余里。”
  此时,闻讯赶来的景翠等人听到此言,立即开口问道:“怎么回事,赵国竟然打赢了秦国,是怎么打赢的?”
  陈轸应道:“是胡人,赵王招募了三万胡人。”
  “胡人?”熊槐一怔。
  陈轸点头道:“正是如此。赵王在上郡聚集近三十万军队之后,与魏章甘茂约战,秦军欣然同意。大战中,赵王亲自指挥中军,以代地主将牛翦为左翼,以各国联军为右翼,同秦军决战。
  赵军因为赵王亲临,士气高涨,面对人数战力全都占优的秦军依旧不落下风,结果,大战正激烈的时候,赵将带佗率领的三万胡骑突袭秦军后方,秦军败退,不仅战死数万人,而且连大营都被赵军趁势夺去了。”
  景翠皱眉道:“不对啊,魏章甘茂也都是久经战阵之人,三万胡骑不在少数,怎么可能未被发觉呢?”
  陈轸答道:“柱国,秦军未能发觉胡骑的原因,在下也查到了。”
  见众人全都看过来,陈轸赶紧道:“原因就在这次胡骑进军的路线,赵王率领的代地援军是直接穿过赵国,经蔺地,渡河,才赶到支援上郡的。而胡骑则不然,他们没有经过赵国,而是从北面的阴山南下,昼伏夜出,这才在大战中杀到秦军之后。
  等秦军斥候发现之时,因为骑卒速度太快,秦军已经来不及重新部署阵型,顿时被杀了一个措手不及。”
  景翠恍然大悟:“上郡的北面就是胡人的地盘,臣听一些商人说过,阴山难以行走,所以,秦军一定是重点监视蔺地肤施这一条路线,或者还会关注义渠国,然后见东西两面没有大军行军的迹象,便放松了警惕。”
  公孙衍点头道:“想来也是如此了。”
  唐昧还想说些什么,熊槐却摆了摆手,打断了诸将的议论:“诸卿,赵国大败秦军的事情,固然可喜。但,寡人想说的是,我们如何借用此事压服魏国,让魏国向我们臣服。”
  公孙衍笑道:“大王,这好办,如今魏国暗中的盟友战败,魏国必然大为震恐。臣请去一趟魏国,对魏王说以厉害,然后交还给魏国一些土地,定然能说服再次向楚国臣服。”
  熊槐笑道:“好,那就有劳犀首再走一趟!”
  公孙衍拱手笑道:“愿为大王效命。”
  
第四百六十八章
拒绝低头
  就在公孙衍前去魏国大梁的时候。
  秦赵上郡之战的战况还在陆续传到滕城。
  秦军败退之后,赵王并没有继续找秦国军队决战,而是一边率主力与秦军对持,一边让带佗带着万余胡骑,利用马速,趁秦军大营丢失,粮草不足,深入秦军后方,搅乱秦军的粮道,并四处劫掠。
  数日后。
  魏国宫中。
  公孙衍再次见到了魏王,对着眉心紧锁的魏王道:“大王,如今赵国大胜秦国,赵国上郡已然无忧,赵国是不会从卫国退兵的。而魏国遭到各国围攻,潜在的盟友秦国也被赵国击败,现在魏国已然没有任何援军。故,为大王计,不如就此罢手,先于齐国断交,在向楚王认错,楚王仁义,肯定会答应的。”
  公孙衍知道,现在楚国可没有闲心理会魏国,若是魏国此时收手,楚王最多也就嘴上骂几句,而不会有实际行动。
  等来年,楚国更加顾不上魏国了。
  但,魏王听着公孙衍的劝解之词,脸色只有冷漠。
  此刻,魏王默然无语的看着公孙衍。
  赵国打败秦国的事情,的确对魏国很不利。
  现在魏军都知道赵魏两国正在交战,而秦国同样也在与赵国交战,对魏国来说,秦国就是不是盟友的盟友。结果,秦国大败,这是对魏国士气的沉重打击。
  魏王不仅担心赵国会趁大胜之际,调兵南下趁机拔掉卫国,而且还担心秦国会因此战失利,不再继续与齐魏结盟,反而倒向楚国。
  按照魏王原本的设想,应该是秦国大败赵国才是。
  若是秦国打败赵国,赵国因此臣服秦国,然后秦齐赵魏四国结盟,接着赵魏两国拉拢韩国,如此,天下局势大变,魏国之危自然退去,接下来只等各国联合伐楚便是。
  如此,完美!
  想着,魏王长长一叹。
  万万没想到,这一次,秦国竟然败了,作为战胜国的赵国,与楚国隔得太远,对攻打楚国的事情并不热衷,现在想要让各国一同攻打楚国就难了。
  魏王心中隐隐有些后悔,背叛楚国是不是太早了。
  只是魏国现在回不了头了。
  在楚国已经号召各国围攻魏国的情况,楚魏两国的关系彻底破裂,若是齐魏再断交,万一楚国休息一年之后,接着再次攻打魏国,那时,魏国还能再找谁求援。
  秦齐赵韩?
  这四国哪个国家会出兵救援?
  想到这,魏王咬着牙,摇头道:“犀首若是来与寡人叙旧,寡人欢迎,若是犀首只是来劝寡人投降,那么请犀首自便吧。”
  公孙衍一惊,诧异的看了魏王一眼,不想魏王回绝的如此坚定,连楚国的条件都没有询问,就直接回绝了。
  心中迟疑,莫非魏王见魏军还未战败,心中还抱有侥幸之心!
  想着,公孙衍只能长叹一声,然后退下。
  公孙衍退下之后,魏王下令道:“传寡人之令,派出使者前往秦齐赵韩四国。传令给将军犀武,让他小心戒备。”
  滕城。
  公孙衍回到楚营后,向熊槐禀报了出使魏国的情况。
  熊槐愣了愣,奇怪道:“犀首,事到如今,魏王依旧不愿意服软?是对我们条件不满,还是因为其他。”
  现在,公孙衍已经将魏王的顾虑猜出一二,摇头道:“大王,魏王不是对条件不满,而是没有询问让各国退兵的条件,打算与各国对持到底。”
  “这……”熊槐问道:“魏王这是何意?”
  公孙衍没有提魏王或许有侥幸的心思,而是用猜测语气道:“或许,魏王只是担心齐国被削弱后,我们楚国接下来会把目标定在魏国身上吧。”
  熊槐一滞,长叹道:“不想,魏王对寡人误会竟然这么深!”
  “……”公孙衍没有回答。
  翌日。
  “大王,上郡传来的消息。十几天前,秦军以一批粮食为饵,引诱赵国的胡骑,结果,胡骑中计,遭到三万秦军围攻,万余胡骑损失大半,小部逃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3/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