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29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1/959

  齐国乃是魏国的盟友,楚国也是魏国的盟友,寡君虽不才,但是这种背信弃义的事情,却是不会去做的。更何况,上次各国伐秦,齐王可是寸土不要,全力助我们联军攻打秦国,这种场景还历历在目,这片情谊还未消散,魏国岂能干出这种以怨报德的事情。
  故,臣请大王详加考虑敝国建议,化干戈为玉帛,与齐国从归于好。”
  熊槐听到翟章的话,心中最后一丝对魏国的期待也荡然无存,这次魏国肯定已经打算站在齐国那边了。
  现在魏国正在济水北部召集军队,显然就是打算出兵的,济水周围的国家,不是宋国就是齐国,既然魏国放弃这个攻打齐国的大好机会,那么出兵的方向就不言而喻了。
  想着,熊槐做好楚魏两国关系破裂的准备,面无表情的开口道:“既然魏王如此仁义,那就请魏国继续保持下去吧,须知,不仅齐国是魏国的盟友,我楚宋两国也是魏国的盟友。只要魏国能继续保持中立,那就是对盟友最好的交代。”
  翟章闻言长吐一声,而后垂头丧气道:“未能说服大王,臣深表遗憾。愧对寡君的嘱托,臣已无颜再呆在大王面前,臣请辞。”
  熊槐一愣,魏国使者调解失败,难道不对楚国宣战,这就走了吗?
  “使者这就打算离去?”熊槐诧异的问道。
  翟章点了点头:“正是如此。”
  然后,翟章就在熊槐的惊讶中,真的离去了。
  “诸卿,这魏国使者调解失败,未能劝服寡人,没有对寡人宣战,这就离去了。寡人愚钝,不知魏国这是何意?难道魏国真的不打算对楚宋两国开战,还是说,魏国打算不宣而战,之际对宋国发动袭击?”
  听到楚王的询问,陈轸想了想,答道:“大王,无论怎么说,现在三晋中的赵韩两国还是我们的盟友。或许魏国这是还不想彻底背叛楚国,免得下次遭到报复,还不能获得赵韩两国的支持。”
  顿了顿,继续道:“可能,这次魏国使者的目的,仅仅只是为了向宋国宣战。”
  “不错。”公孙衍赞同道:“大王,目前的情况,魏国很有可能会攻打宋国陶邑。只要宋国大军回援,那么齐军主力对阵薛地的楚军,依然还有极大的优势。这就是魏国既可以救援齐国,又可以不彻底得罪楚国的方法。”
  熊槐“呵呵”笑了两声,啼笑皆非道:“莫非魏王以为,用这种方法救援齐国,就可以不得罪寡人,就不会遭到寡人的报复。”
  公孙衍摇头道:“大王,正因为魏国害怕,所以才会如此。正如刺史令所说,魏国想要在秦齐楚三国的攻击下自保,无论是三国中的哪一国,都是不值得依靠的。魏国真正的助力,其实还是赵韩两国。如今赵韩两国还需依靠楚国抵消秦国的压力,所以魏国才不敢单独对楚国宣战,免得被赵韩两国孤立。”
  熊槐想起三晋相爱相杀的情况,笑道:“这就是所谓的兄弟阋于墙,外御其务吧。”
  公孙衍笑着一叹,他在魏国多年,自然也知道魏国的心思。
  魏国强大,会遭到各国的围攻,魏国弱小,同样也会遭到各国的魏国。
  被各国围攻百余年,魏国在外交上,就是矛盾。
  谁都不信,谁都信。
  “也罢,既如此,陈卿,有劳卿对魏国的使节团进行监视,一旦魏使出访宋王,立即来报。”
  “诺。”
  且说另一边,魏使离开楚营后,便直接返回薛城之北的魏国营地,并没有再度前去宋营。
  而后,在楚宋两国结束今日的攻城后,等楚宋两国的军队全部返回军营,魏国的使者团,直奔薛城而去。
  百余辆车,千余人,在极短的时间内,就全部进入薛城。
  得到消息,熊槐皱眉道:“诸位贤卿,各国魏国的使者队伍已经全部进入薛城,对此,不知卿等以为魏国究竟在搞什么?”
  听到楚王的问题,景翠陈轸等人全都沉默不语。
  魏国的这一举动很不正常。
  若是说打算救援薛城,千余人完全不够看,若是说给薛城提供补给,百辆车,对一个城池而言,实在是杯水车薪。
  要说振奋人心,也不必等到现在,魏国的消息前天就被楚宋两国查知,想来,薛城中得知这一消息的时间更早,以田文的精明,肯定第一时间告知全部军民了。
  所以说,魏国的这一举动,除了令楚宋两国极度不满外,似乎也没有其他作用了。
  就在惊疑不定间,一个楚将走进帐中,行礼道:“大王,魏国使者来访。”
  熊槐一惊,刚刚还在纳闷魏国究竟是什么意思,现在,魏国使者就主动找上门来。
  “请魏使来见寡人。”熊槐沉静的开口道。
  “诺。”
  不多时,翟章再次来到熊槐面前,脸上不复之前离去时的遗憾之色,淡淡的的行礼道:“臣翟章拜见大王。”
  行礼之后,熊槐看着翟章问道:“使者,不知卿再次求见寡人有何贵干。”
  熊槐问完,一旁陪同的景翠等人也紧盯着翟章,想要看看他怎么回答。
  “臣乃是为齐楚两国而来,特来劝和。”翟章应道。
  熊槐一怔,然后感到好笑的道:“使者,今日白天你不是已经劝和过了吗?怎么,卿去了一趟薛城中,就有把握能说服寡人了?”
  “正是如此。”翟章点点头,接着拱手道:“大王,孟尝君乃是名传天下的大贤,各国都在传唱他的贤名,寡君不忍贤人遭到横祸。故而,方才臣奉魏王进入薛城中,以千金为礼,以百车相邀,请孟尝君担任魏国相国一职。孟尝君有感寡君诚意,当场答应下来。
  所以,现在的孟尝君已经不是齐国的臣子,而是我魏国的相国。大王想要教训齐王,有鉴于齐楚两国都是敝国的盟友,所以寡君无意插手其中。但,现在孟尝君既然已经成为魏国相国,那么就请大王看在寡君的面子上,就此罢手,攻打齐国的其他地方。”
  熊槐一听田文成为魏国的相国,顿时一惊,先前还以为魏国暂时不敢与楚国彻底翻脸,还会留有余地,会在齐楚之间待价而沽。
  现在看来,是他想多了。
  田文变成魏相,现在攻打薛城就是直接打魏王的脸,魏国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介入此战,同时也可以给其他国家一个交代。
  至于放过薛城,按魏国所说去攻打齐国其他地方,这根本就不可能,楚宋两国围攻薛城数月,眼看薛城已经坚持不住,你魏国说放手就放手,魏国的面子没有这么大。
  想着,熊槐冷笑道:“魏使,你该不会是向寡人开完笑吧。”
  翟章正色道:“大王面前,臣不敢戏言。”
  此言一出,熊槐的脸色瞬间变得很难看。
  “好,好,好……”此时,一旁的陈轸发出一串大笑声,接着起身向翟章拱手作揖道:“使者,魏国能为敝国如此考虑,实在是太仗义了,一旦事成,敝国必有重谢。”
  熊槐闻言一愣,不由好奇看着陈轸,不知魏国有什么仗义的,还要感谢魏国。
  陈轸见楚王看过来,拱手道:“大王,既然田文已经成为魏国的相国了,那就请田文立即离开薛城前往魏国赴任,免得我们明日攻打薛城时,一不小心就误伤孟尝君,伤了楚魏两国的交情。”
  熊槐恍然大悟,见翟章脸色一僵,立即笑道:“正是如此,田文身为魏相,却在薛城为为齐国守城。”
  说着,熊槐声音徒然变得凌厉:“莫非,魏王看不起寡人,打算帮助齐国守卫薛城,还是说,魏国将薛城守不住了,就来捡寡人的便宜?
  若是魏国抱有这种心思,寡人很乐意与魏王说道说道,薛城之外,楚宋两国还有四十万大军,寡人的司马昭雎已经在抵达陈地,如此,就请魏王做好准备,寡人欲率六十万大军,在大梁城外,与魏王一会。”
  说着,熊槐见翟章头上冷汗直冒,便决定再对魏国恐吓一番,于是,向陈轸问道:“贤卿,不知现在秦国的公子稷现在多大了?”
  翟章闻言一惊。
  听到楚王提起公子稷,他这才想起来,楚国的公主与秦国公子稷有婚约。
  陈轸同样也明白楚王的意思,并且,见魏使翟章愣神,决定再加一把火答道:“大王,今年秦王已经行冠礼两年多,只是因为需要为秦王守孝,故而才耽搁下来,未能与齐公主成婚。
  而公子稷比秦王年幼数岁,按虚岁算,明年的时候,也可以行冠礼了。臣的意思,不如派人去与齐王说说,明年,我们秦齐楚三国,一同完成昔日约定,让秦王与公子稷在同一天分别迎娶齐公主与楚公主。”
  翟章顿时傻眼了。
  听陈轸一提,这才想起来,秦齐两国还有婚约呢。
  这还是先秦王在世时,让张仪亲自到齐国提的亲,本想等秦太子行冠礼后再完婚,结果秦王去世,太子即位,这才耽搁了。
  只是因为上次齐国背叛秦国,出兵伐齐,再加上这两年秦国一直盯着赵国,这才让魏国上下忽略了此事。
  齐秦两国关系不如以前,秦王赢取齐公主后,能否再次结盟还两说,关键是楚国,要是楚王一怒之下与秦国结盟,这就是灾难。
  熊槐此时见翟章眼珠子乱转,轻蔑一笑,开口道:“陈卿所言有理,先秦王去世也快三年了,秦国接连遭遇不幸,寡人心中甚哀。现在,秦国的确需要来一场喜事,来振奋人心。寡人想,应该也没有什么比双喜临门更好的了。”
  说完,熊槐给一旁的景翠使了一个眼色。
  景翠会意,立即起身道:“魏使,既然田文已经成为魏相,那就请使者立即与田文返回魏国。否则,若是田文继续滞留薛城,本将会误以为魏国相国在帮齐国守城。”
  翟章本想说薛城乃是田文的封地,田文留在薛城,乃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而楚国攻打魏国相国的封地,这才是背信弃义行为。
  但是,国家就跟人一样,实力不足,底气就不足。
  翟章张了张口,狠话到了嘴边,但想起楚国君臣刚刚一连串的威胁之语,立即将先前准备好的宣战辞令全部咽了回去。
  
第四百二十一章
缓兵之计
  熊槐见翟章张了张口,但是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来,挥了挥手道:“魏使,寡人给你一夜时间,若是明日楚宋联军攻打薛城时,田文还在薛城中,那就是魏王背叛了寡人。到时,寡人率领秦齐楚三国联军前去大梁讨说法,希望魏王不要闭门不出。”
  见楚王挥手赶人,陈轸立即向前一步,来到翟章面前,笑着对大帐外伸出右手:“魏使,请了。”
  翟章六神无主的从楚营中走出,满脑子都是秦楚两国胁迫赵韩宋等国围攻魏国的画面,直到离开楚营大门,一阵冰冷的寒风吹在麻木的脸上,打了一个激灵后,这才反应过来,思绪重新变得活跃起来。
  本来此行的目的是将楚魏两国翻脸的原因全部推给楚国,但是现在看来,还不能这么做。
  不是说魏国不能这么做,而是他翟章不能这么做,魏国已经做好了与楚国翻脸的准备,但是,若是楚国真的与秦国联合,然后秦楚两国合力伐魏,那么,他翟章将会成为其他大臣的替罪羊。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1/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