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28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5/959

  就算是一个废物也能妥妥的吹成人中龙凤。
  所以,田甲自负他的水平不比田文差多少,只是没有田文有钱,没有钱买门客吹捧罢了。这年头,想要出名,还得要有钱!
  只是心动归心动,但是一想起齐王的大计以及匡章的嘱托,冒着巨大的风险,提前出兵救援薛城,他田甲还是不敢的。无论是他田甲还是田文,权势财富都得依靠齐王,惹怒了齐王,就算先王死而复生亲自吹捧哪都没有用。
  想着,田甲遗憾无比的摇了摇头,大义凛然的道:“大王命令本将救援薛城,在下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的,本将现在留在这里不动,不是不想前去救援薛城,而是在寻找一个一举打败楚宋联军的机会。
  现在,本将已经有了一些眉目,请先生返回薛城禀报孟尝君,尚且稍待一段时日。只要楚宋联军露出破绽,本将自然就会全力为薛城解围。”
  说着,田甲露出满脸可惜的神情道:“至于先生送来的礼物,无功不受禄,请将军带回薛城,还给孟尝君吧。”
  “这……”见田甲不愿立即前去解救薛城,齐貌辩脸色一僵,但最终没有与田甲翻脸,勉强笑道:“既然将军会全力解救薛城,那么老朽带来的礼物,就算提前答谢将军的谢礼吧。”
  ……
  薛城外。
  正在熊槐紧张不已的等待田甲入瓮的时候,魏国那边传来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大王,探子来报,不久前,魏国突变,魏王以楼庳私自接受他国贿赂为名,罢免了楼庳魏相的职务。同时,魏王已经下令征召军队,以公孙喜为将,屯兵济水北部。”
  “另,楼庳传来消息,齐使陈贾在燕国出兵对东胡人开战后,再次游说魏王,以十城为代价,请求魏国出兵救援齐国。结果,魏王贪图齐国的城池,答应了齐国的请求。”
  
第四百一十一章
叛意
  熊槐闻言立即脸色一变,忧心忡忡的道:“魏王终究还是决定背叛寡人啊。”
  说着,熊槐转头看向公孙衍道:“犀首,司败那里可有消息传来,田甲可有出兵的迹象。”
  公孙衍面色沉重的摇了摇头。
  “这……”熊槐沉默了一下,然后开口道:“传令,请柱国回来见寡人,就说事情有变,需要商议一下接下来的行动。”
  “唯!”
  不多时,一脸疲惫的景翠迈着快步从外面走进来,见公孙衍与陈轸全都一脸凝重的坐在楚王一侧,而楚王同样眉头紧锁,拱手一礼,在公孙衍对面刚刚坐下,就急切地问道:“大王,可是出了什么大事,竟将臣从前线交回。”
  熊槐点了点头:“不错,的确有重大事情,陈卿,有劳你将魏国的事情再对柱国说一遍。”
  “诺!”
  陈轸说完,景翠不禁露出沉重之色。
  虽然对魏国的事情早有预料,但不想魏国动手的速度如此之快,如此的猝不及防。
  从陈贾游说魏王,到楼庳被罢免,接着公孙喜前往济北观望,全都发生在同一天。
  整个过程太快了,同时也表明了魏王的决心。
  又过了一会儿,熊槐见景翠似乎已经有所决断,便开口道:“如今魏国虽然还没有正式宣布与楚宋两国断交,但是以目前的局势来看,这已经是无容置疑的事情了。现在唯一的问题就是,魏国大军集结完毕,是否会立即对楚宋两国宣战的问题。
  现在寡人心中有一些疑问,那就是我们能否在北面的齐魏联军到来之前,击败东部的齐国援军,能否攻下薛城。亦或者说,我们是否还要攻打薛城,是否立即退兵。”
  说完,熊槐向景翠三人问道:“不知诸卿何以教我。”
  景翠与公孙衍对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然后同时开口道:“大王,现在不能退。”
  “为何?”熊槐问道。
  其实熊槐心中同样也不愿意此时退兵,楚国为了攻下薛城已经进行了诸多准备,尤其是针对东部齐军的问题,连陷阱伏兵都已经准备好了,现在就退去,实在是太可惜了。
  虽然心有不甘,但是熊槐必需保持清醒,现阶段楚国的目标不是魏国,没有必要与魏国打上一场战争,即便赢了,楚国也输了。
  没有打下薛城也就算了,还在薛城下被齐魏联军堵上,熊槐认为很不值。
  景翠开口道:“大王,当初我们攻打薛城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薛地的土地财富,而是为了通过攻打薛城来展示楚国的实力,以震慑其他国家,尤其是态度暧昧的魏国,让各国暂时保持与楚国的同盟,为我们接下攻打越国营造有利的外部环境。
  现在,魏国各国表现出倒向齐国的迹象,还并未彻底表明态度倒向齐国,我们就匆匆撤兵。这不仅会让我们这几个月来的努力付诸流水,而且还会让魏国轻视楚国。一旦楚国露出疲弱,别说已经背叛的魏国,恐怕赵韩两国也会因此而与我们离心。
  所以,臣以为此时万万退不得。”
  景翠说完,公孙衍接着道:“大王,臣以为柱国所言极是,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以能。如果我们明年要想攻打越国,那么现在就是需要逞强的时候。通过楚国表现出来的强势,给予楚国盟友强大的信心。这样,下次我们在邀请宋越两国攻打齐国,那么宋越两国必然欣然从命。”
  听到景翠与公孙衍的解释,熊槐沉默了一下,这才打消了立即撤退的念头。
  “不错,现在寡人还真的退不得。”顿了顿,熊槐又问道:“但是,现在的局势对我们越来越不利,若是我们被齐魏联军堵在薛地,那么应该如何是好?寡人可不想在这个时候率领楚宋联军与齐魏联军进行一场决战。”
  景翠点了点头道:“大王,现在我们退是不能退的,但是同样也不能真的与齐魏联军进行决战,这无疑会拖延我们攻打越国的时间。”
  熊槐听到景翠同意自己的观点,微微颔首,接着询问道:“那么柱国以为我们应该如何避免决战的发生?”
  景翠沉吟道:“大王,避免决战的发生有两条路。其一是我们能在齐魏援军抵达薛地之前攻下薛城,如此一来,魏国必定大为震恐,停止救援齐国的举动。”
  “不错,只要我们能打下薛城,自然就能避免决战。”熊槐有皱眉道:“可是我们已经攻打薛城数月之久,仓促之间如何才能攻下薛城呢。”
  此时,一直在旁边沉默的陈轸提醒道:“大王,昨日城中的探子来报,田文命齐貌辩带着千金前去拜访田甲。结果,齐貌辩归来之时,千金之财全都留在了田甲营中。田甲收受如此重礼,想来距离田甲出兵的时间不长了。”
  熊槐被陈轸一提醒,立即反应过来,而后,若有所思道:“柱国,现在魏国的救援大军将至,留给我们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要想攻克薛城,也就在这几日之间。”
  景翠点了点头道:“大王放心,臣一定加紧对薛城的进攻,摆出要在这几日攻破薛城的架势,逼迫田甲尽快进兵。”
  顿了顿,景翠又开口道:“现在魏国出兵在即,或许田甲本来出兵的时间也快到了吧!”
  熊槐点着头,笑而不语。
  “大王,臣以为要想引诱田甲进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退兵。”公孙衍语出惊人的建议道。
  “退兵?”被公孙衍的言语所震惊,熊槐三人同时发出一声惊呼。
  接着,景翠最先反应过来:“妙计,犀首果然高明。”
  熊槐接着也反应过来。
  现在的情况已经逐渐演变成对楚国不利,一旦齐魏联军抵达薛地,楚国再想攻破薛城几乎已经不可能。
  那时,楚国首先要做的就是自保,免得被齐国包围。
  所以,暂时撤退,改变齐魏两国占据地利的优势,将成为楚宋联军首要任务。而齐国想要占据地利,在薛城之下与楚国决战,势必要在楚军撤走之前缠住楚军主力,最不济也要吃掉楚军侧翼。
  要想达到这一目的,田甲肯定是要出兵的。
  也就说,田甲出兵的那一刻,就是楚国的机会。而这个机会,不能让田甲主动给出,因为那将毫无异议。
  最佳的时机,应该由楚国造成假象,对田甲进行引诱,然后打一个时间差。
  
第四百一十二章
宋王来访
  略加思索后,熊槐不由抚掌笑道:“好计策。”
  接着,熊槐与公孙衍景翠二人商议了一下细节后,开口下令道:“犀首,立即传讯司败,让司败加紧刺激田甲,激他进兵。”
  “是,大王。”
  “另外,犀首,安排假意撤退的事情,依旧由你来负责。”
  “唯。”
  说完,熊槐停顿了一下,向景翠询问道:“柱国,这攻打薛城的事情已经安排妥当,寡人想要听一听,若是田甲不上当,而我们又未能攻破薛城的情况下,如何避免与齐魏联军决战。”
  “大王,若是事不可为,那么我们还可以进为退,以救援宋国的名义,从薛地撤军。保住宋国,下次依然可以卷土重来。”
  说着,景翠顿了顿,继续开口道:“或许我们也可以将这第二个选择与假意撤退进行融合。”
  “融合?”熊槐若有所思。
  “正是如此。”景翠解释道:“大王,齐魏联军前来救薛,有两种途径,其一是合兵一处,从平陆南下攻打滕地,打通齐国本土与薛地的联系,然后齐魏联军与楚宋联军决战。另一种就是目前魏国所展示的情况,齐魏两国兵分两路,魏国攻打宋国,逼迫宋国军队回援,而后齐国主力南下与我们这支孤军决战。”
  “虽然现在来看,第二种情况可能性更大,但是也不能排除这是齐魏两国障眼法的可能性。无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我们还没有攻下薛城,宋军必然要回师自保,这只是时间的快慢问题。”
  “只要宋军撤走,那么我们就可以打着履行盟约的幌子,对宋国进行救援。这样薛地之围自解,而齐楚宋魏四方的地位也将发生扭转。我楚宋两国将会扭转地利人和的不利局面,并且齐魏宋三国变成局中人,而我楚国将会成为局外的援军,这就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熊槐听到这,接着开口道:“同时,我们也可以将诈退的事情掩藏在救宋的过程中。若是田甲不出,那么我们就直接前去救援宋国,若是田甲出兵,我们就全力打垮他。”
  景翠拱手道:“大王英明!”
  楚军这里商议完,景翠返回前线指挥楚军攻城不久,呆在宋营联络的上官大夫匆匆进来禀报道:“大王,宋王来访,如今已经在赶来楚营的路上,很快就会抵达大营外。”
  “宋王来了?”
  熊槐对宋王没有提前派出使者约定时间,就径直往楚营赶,不由愣了愣。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5/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