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28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81/959

  甚至,今天这个到达楚营的使者,也是燕国计划的一部分,目的只是为了不与楚国撕破脸。
  就在陈轸想要开口之际,公孙衍微微一叹,而后立即开口道:“大王,现在不管这件事是齐国的阴谋还是燕国的恶意,在事情已经发生的情况下,我们首先所要考虑的不是这件事的主谋,而是即将要面对的齐国北部防守燕国的兵力。一旦燕国正式与东胡人开战,那么齐国北部的兵力必然南下,到时我们就麻烦了。”
  熊槐一怔,反应过来,现在楚军的情况进一步恶化这才是真的。
  该死!
  寡人怎么觉得这是被燕国给算计了呢!
  想着,便对陈轸道:“陈卿,立即加大对齐王的劝说力度,让齐王尽快下定决心。还有,密切关注燕国的事情,最好查一查,燕国北部的事情,究竟与齐国有没有关系。最后,齐国北部的军队以及魏国的军队,全都需要注意,寡人可不想在薛地被人团团围住。”
  陈轸应道:“是,大王。”
  接着,熊槐又对公孙衍道:“犀首,有劳卿进行部署,提前为我们安排退路,一旦情况不对劲,我们立即撤退。”
  说着,熊槐目光望向遥远的东面,似乎看见了越国对齐国的攻城,缓缓地道:“此战的目的是削弱齐国,以及消耗越国的实力,更重要的是麻痹越国。至于薛城,从来都不是我们的目的,成故可喜,败亦无忧。现在我们基本目的已经达到,撤退也没有什么!”
  公孙衍拱手行礼道:“唯。”
  莒城。
  得到燕王已经出兵与东胡人开战的消息,齐王与齐相储子相视一笑。
  “相国,既然燕王已经亲自带领燕军与东胡人开战了,那么我们在北部防备燕国的兵力就可以调往南部,这样一来,对楚宋联军的大战,寡人更有信心了。”说着,齐王又迟疑了一下,问道:
  “虽然寡人已经决定先解决薛城的事情,但是越国的攻势很猛,纪鄣城的守将接连求援,寡人有些担心纪鄣城会守不住,到时,莒城东部地区的百姓,会遭到越国蹂躏。”
  虽然齐王说的地点是在莒城东部,说的对象是百姓,但是储子心里清楚,齐王这是担心越国攻破纪鄣城后,率兵围攻莒城。
  万一莒城没守住,那莒城中的齐王就成了天下各国中的一个大笑话。
  齐王想要后撤,或者说齐王想要从北部调一些兵力前来莒城,以增加安全感。对此,储子本能的想要拒绝。
  储子开口劝导:“大王,三国实力雄厚,我们齐国独自面对三国围攻,顾此失彼,是在所难免的。越国实力弱小,纪鄣城中尚有两万齐军防守,再加上城中百姓,足以拖住越军一段时间。
  现在只要我们能说动魏王站在我们这边,然后大举出兵伐宋,为我们齐军与楚国决战创造条件。到时,我们三十多万以逸待劳的齐军围攻二十多万疲惫不堪的楚军,此战必胜。解决了楚国,宋越这两个楚国的帮凶,自然会不战自退,而且无论吃下多少,都得加倍吐出来。
  所以说,值此关键时刻,理应下定决心,与楚国决一死战。”
  齐王看着储子眼睛中坚定的目光,狠狠的吸了一口气,点头道:“好,寡人这次就豁出去了。”
  下定决心后,齐王对储子吩咐道:“相国,传寡人之命,让北地的士卒做好准备,一旦魏国同意出兵,那么北地的兵力立即全都南下平陆,归声子统领。
  另外,再次派人前往魏国。魏王不是一直都担心魏国攻打楚国,会遭到楚国的清算吗?既然如此,那就让魏国别打楚国好了。只要魏国愿意攻打宋军,那么寡人愿以十座城池为代价,为魏王寿。”
  “唯”储子应着。
  齐王停顿了一下,然后迟疑道:“相国,寡人还有一个疑问,那就是主将的人选,究竟是选择声子还是选择章子?”
  “这……”
  对于这个问题,储子也不好回答。
  论声望论战绩,匡章都比声子高,按理来说应该选择匡章作主将。可若是以匡章为主将,到时主将手中的兵力还没有副将的兵力多,到时匡章颜面难看倒也没什么,储子相信匡章的人品会体谅齐王的。
  关键的问题是,储子担心声子到时会不搭理匡章的将令,本来协同作战的齐军,到时变成各自为战,万一被楚国找到机会各个击破,那就完了。
  这种也不是没有发生过,上次匡章与声子搅和到一起,匡章调入声子营中做主将,就发生了主将与副将争夺指挥权的问题,最终结果却是贻误战机。
  至于让声子为主匡章为辅的事情,储子想都没想过,原因很简单,匡章丢不起那人。
  
第四百零五章
调离
  “不知大王属意何人?”储子直接将这个问题还给了齐王。
  齐王想了想,感叹道:“不久前,在薛地与楚军对持的章子以及在平陆的声子,全都派出人求见寡人,希望能成为对楚作战的主帅。
  若是论大战经验以及地位,章子本来是最好的人选。但是西部的齐军一直是由声子指挥,而且声子也与魏国打交道多年,出于拉拢魏国的需要,于情于理,都应该让声子指挥这次的大战。
  只是这一场对楚国的关键一战,无故将章子调回,寡人担心章子会不理解寡人,因此而心生不快。”
  知道齐王也属意声子,储子便微微点了点头,心中有数了。
  只是齐王的顾虑,储子也深以为然。
  匡章是齐国宿将,民望甚高,断然没有在决战之时将他闲置不用,而用声子的道理。
  所以,要想将匡章调回,得对匡章有一个说法。
  虽然最近一段时间里,有许多大臣都在弹劾匡章怯弱,畏敌如虎,拥军不前等等。还有人人畏惧越国的进攻,要将齐国的定海神针请回莒城等等。
  但是这些都不能成为将匡章调回的理由,若是用前一个理由,这只能说明齐王对匡章的不信任,要知道齐威王时,同样也发生了这种事情,当时还有人说匡章准备投靠秦国了,但齐威王依旧保持了对匡章的信任,最终获取了对秦国的胜利。
  至于用后一个理由,大臣们无所谓,但对齐王来说是不行的。要是这么做了,肯定会有许多人以为齐王不够沉稳。若是声子大胜还好,若是败了,齐王有匡章不用,而用声子,那齐王的威望将会跌到低谷,战败的责任全都会推给齐王。
  但是这些理由不能宣示于人,而且不能让匡章信服。
  储子将这些事情全都想了一遍,沉吟许久,这才开口道:“大王,臣以为应该将章子调回防守越国。原因不在于越国而在于楚国。一旦魏国答应出兵,臣担心楚国得到消息后,东面是章子,北面是声子,楚国被包围后,担忧之下会提前逃跑。
  所以,大王应该告诉章子,为了稳住楚国,不让楚王提前逃跑,这次便委屈章子了。”
  齐王闻言点了点头。
  匡章大营。
  得知他被调回莒城后,匡章沉默许久,这才轻轻一叹。
  虽然齐王说是为了让对楚国轻心大意的计策,这才不得已将其调回,但是错过这次大败楚国的机会,匡章同样心生诸多遗憾。
  可,齐王有令,匡章也只得听从了。
  将大军交付给副将田甲后,匡章又从怀中拿出一副地图,铺在案上,接着对身侧即喜即忧的田甲道:“田将军,这一次的大战目的想必你也知道了吧!”
  田甲用力的点了点头:“将军,在下已经尽知。此战的目的不是救援薛城而是为了打垮薛城外的楚军,然后大军进攻宋国,逼宋国投靠我们齐国。事成之后,楚国再次断掉一臂,而我们齐国则会获得宋魏两国的支持,从此,齐楚之间攻守易势,齐国将会成为新的霸主。”
  匡章郑重的道:“不错,我们在驻扎这么长时间,不是因为我们怕了楚军,而是时机未到。现在,事迹快就会到来,北面的齐军随时可以调往平陆,声子将军手中将会聚集近二十万齐军,再加上这里的十五齐军,可以说我们齐国已经倾尽全力,此战只需成功不需失败。”
  田甲拱手道:“将军放心,在下知道轻重,在时机到来之前,肯定不会轻易出兵与楚国作战的。”
  “好,如此本将就可以放心了。”说着,匡章又问道:“虽然田将军你率领的齐军乃是侧翼,但是同样也肩负重任。”
  田甲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
  幸亏这支齐军只是负责侧翼,否则哪里会轮到田甲率领这十几万大军呢!
  想着,田甲不由看向匡章,若不是匡章地位太高,可能齐王也不会将他调回吧!
  正想着,有听到匡章问道:“要想牵制楚军,那就必须打破前面唐昧所部的防线,田将军可有破营之策?”
  田甲茫然的摇了摇头。
  唐昧也不是无能之辈,精心准备许久的防线,那是轻易就可以破去的。
  按田甲的意思,等声子主力南下伺机与楚军决战之时,唐昧自然会返回薛城外与楚王会合。
  那时,唐昧一动,他田甲就衔尾追击,死死的咬在后面,自然就能完成牵制任务了。
  匡章见田甲摇头,也不以为意,指着地图笑道:“唐昧的防线虽然坚固,但也并非无懈可击,依然有一个大破绽。”
  田甲将匡章的手指指着楚军防守的无名小河,然后手指顺着河流移到上游一个画圈的地方,想了想,猜测道:“将军,莫非你的意思是用水攻,在上游蓄水,然后水淹楚军?”
  “不是!”匡章摇了摇头,见田甲投来询问的眼神,开口解释道:“唐昧选择的地方,早就考虑过水淹的可能性,故而大营安排在两座小山之间,并且山上全都有重兵防守。一旦我们蓄水而击,这上游的小山,就是楚军防水的护盾,避免遭到水流的冲击。而且现在正处冬季,水量严重不足,使用水攻太过困难,而且蓄水的时候很容易被楚军发觉,难以出其不意。”
  “那将军的意思是?”田甲又问道。
  “本将的意思是改道。现在正处冬季,水量较少,不及夏季的一半。所以我们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轻而易举的在上游修一个堤坝,截断河流,然后在堤坝上游挖开河岸泄水改道。到时,唐昧以河为池的打算就全部落空。”
  田甲眼睛一亮,似乎看到了楚军大败的场景,大赞道:“将军高明,唐昧本以为河水可以拦住我们,在我们攻打楚营的时候,必然会安排大量弓弩手在西岸防守。到时,河水干枯,我们齐军不必渡河就直接杀到楚军之前,想必唐昧一定会被杀得措手不及。一战之下,楚军大营也必会为我所有。”
  
第四百零六章
嘱咐
  匡章点头道:“不错,正是此理。”
  接着,田甲又问道:“那么将军,为何还要将河水改道?如此费时费力,平添不少功夫呢?”
  匡章正色道:“这并非多次一举,而是为了以防万一,防止唐昧派人夺取堤坝,然后放水冲击齐军。”
  田甲闻言打了冷颤,若是没有匡章提醒,堤坝为楚军所夺,那么齐军说不定就会遭遇一场水难。
  想着,田甲立即拱手道:“将军英明。”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81/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