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27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73/959

  唐昧在两个月前就开始布置的战场,现在终于能派上用场了。
  唐昧还未离去,熊槐身侧的公孙衍开口道:“大王,未虑胜先虑败,以我之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此乃不败之理。”
  “此时虽是我大败齐军的关键时机,但同样,也是齐军大败我军的机会,臣请大王详查!”
  熊槐一怔,向公孙衍问道:“犀首,你这是何意,莫非寡人遗漏了什么吗?”
  此时唐昧却是反应过来:“犀首的意思是越国?”
  公孙衍郑重道:“正是,兵者诡道也,各国早上结盟,不到日落就背叛盟约乃是常有的是。况且这两个月来,齐国使者频频拜访越王,若是越王与齐王达成盟约,齐国从东面进攻,越国进攻钟吾城,那么这薛城就是我楚军败亡的地方。”
  熊槐面色沉重的点了点头,对于越国,就算公孙衍不提,他也不放心。
  要是越国真的倒戈一击,那楚国就被坑了。
  “不知犀首可有对策?”
  公孙衍摇了摇头:“大王,此时臣只有两个建议,一是命令留在钟吾城的楚军严密监视越军的活动,一旦越军西进,别管越国想干什么,我们立即撤。”
  “二是加强与宋军的联系,派人向宋王借兵,一旦越军背叛,那么宋国就是我们退路。”
  熊槐微微颔首,向宋国借兵,这既是向宋军寻求帮助,又是要宋军提供人质,避免宋王草率背叛楚国。
  “犀首所言有理,只是,寡人当心,在现在攻打薛城的关键时刻,宋国的实力本来就不充裕的情况,宋王未必会愿意借兵给我们!就算宋王想借,恐怕在薛城也没有余力了。”
  公孙衍笑道:“大王,这就是臣的目的。若是宋王借兵,肯定不会从薛城出兵,而是会从彭城调兵,而彭城,这就是我们楚国的退路。”
  熊槐恍然大悟,只要宋王从彭城调兵,那么若是事有不协,楚国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从彭城返回楚国,宋王就算不答应,那也没有办法。
  听到这里,唐昧拱手道:“大王,现在的情况,齐军援军来袭,短时间内攻破薛城已经不可能。但只要攻破齐国援军,薛城士气尽丧的情况下,自然就会不攻自破,所以,臣以为宋王肯定会答应的。”
  “为了以防万一,臣请走一趟宋营面见宋王。”
  熊槐点头道:“好!”
  宋营中。
  宋王坐在营中,奇怪的看着拱手行礼的唐昧问道:“唐子,此时攻城正急,不知何故急着要见寡人?”
  唐昧答道:“大王,刚刚寡君得到消息,齐王以匡章为将,率十五万齐军来援薛地。”
  宋王闻言顿时一惊,这个消息宋王他现在还不知道,宋国的消息比楚国慢了一拍。
  顿了顿,宋王皱起眉头,看着唐昧道:“齐军来援的事情虽然重要,但是寡人想来,楚王也不会让唐子亲自前来通知寡人吧!”
  “不知唐子所来何事?”
  
第三百九十二章
借兵
  唐昧笑道:“臣为破薛城而来!”
  “破薛城?”宋王更加奇怪的看了看唐昧。
  宋王可是知道,现在负责攻打薛城的楚军主将乃是景翠,唐昧这段时间一直在东面构建防御工事,负责阻拦不知什么时候到来的齐国援军。
  “不知唐子有何妙计可破薛城?”
  唐昧摇了摇头,拱手道:“大王,妙计臣没有,但是摆在咱们楚宋两国面前的,倒是有两条路?”
  宋王一愣。
  难道攻破薛城除了强攻以外还有其他办法?
  想着,宋王问道:“愿闻其详!”
  唐昧立即答道:“大王,这第一条路就是按照之前我们所商议的办法,我楚军牵制齐国援军,然后楚宋联军强攻薛城。”
  宋王闻言面无表情,没有发表看法。
  说实话,宋王也没有想到楚宋两国攻打薛地会如此艰难。
  本来,按照宋王的计算,田文即位才几年,田婴从齐威王哪里获得薛地也才二十年左右,再加上田文父子在薛地一直都没有收买民心的政策,按理来说薛城很难获得百姓的支持才是。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田文这个家伙在做公子的时候就不按常理出牌,现在即位成为薛公了,依然不按常理出牌,竟然干出撒钱这种事情,导致楚宋联军围攻薛城一个多月,损失惨重。
  虽然现在田文已经民心尽失,但是薛城内依旧有大量军队,不容乐观。
  继续按照原来计划,宋王很担心即便能攻下薛城,恐怕宋军也会损失惨重。
  这代价是否值得,宋王曾与惠盎算了算,算不清了……
  唐昧说完第一条路,见宋王没有开口,停顿了一下,继续道:“大王,这第二条路就是……”
  唐昧将计划说完,然后拱手道:“大王,要想打败齐国援军,敝国虽然准备良久,但是实力依旧有所不足,所以臣特意前来向大王借兵,不多,只需三万人便可。”
  “三万军队!”宋王迟疑了。
  唐昧的计划很不错,而且计划一旦成功,楚宋两国的损失将会大大减少。
  在强攻薛城一月之久的情况下,宋王更倾向于先破援军的办法。
  只是三万军队虽然不多,但是宋军需要攻打薛城两面城墙,再调走三万宋军,薛城的兵力就相形见绌。
  宋王有些为难。
  至于楚国想要坑害宋国的问题,宋王以为根本不可能。
  如今齐楚争霸,齐国逐渐拉拢赵魏两国,若是楚国在坑一把宋国,那么宋国也没有什么好说的,直接倒戈便是,而且只要付出轻微的代价,就可以博取各国的同情,而且齐国为了打败楚国,说不定还会安抚宋国。
  唐昧见宋王犹豫,面色阴晴不定,陷入思索之中,继续开口道:“大王,臣向大王求援的目的,不仅仅只是因为兵力不足,更是为了迷惑匡章。”
  “兵法有云,能而示之不能,不能而示之能。让宋军前去抵抗齐国援军,正是为了向齐国表明,我们的目的就是拖住援军,强取薛城。”
  “如此,才能对薛城中的田文,莒城中的齐王施加压力,逼迫匡章尽快赶来决战。”
  宋王沉默了一下,郑重的点了点头道:“好,三万宋军,寡人可以调来,但是需要从离薛地最近的彭城调兵,需要一些时间。”
  唐昧闻言大喜道:“大王英明。”
  ……
  薛城东面六十里的地方,一条十米宽的小河,静静从西北流向东南,唐昧防守齐国援军的主要战场就在此处。
  唐昧在河流西面的一处高地设下一座大营,以防备齐军渡河。大营的南侧十里地地方,有一座名叫绿竹山小山,北面十五里有一座名叫青峰的临河小山,两座小山也是唐昧阻拦齐军的要点。
  小山因为地形的缘故,唐昧分别派遣了一万五千人防守,共三万大军。而大营中,更是安排有七万主力。
  三个据点守望相助,控制了周围近三十里的道路。
  这里便是唐昧千挑万选出来的与齐军决战的地点。
  唐昧抵达大营的次日中午,一个偏将急忙来报:“将军,齐军已经到达鲁国西部边境处,距离我们尚有四十里。”
  “什么?齐军行军速度竟然这么快?”唐昧大吃一惊。
  昨日才接到齐国援军出发的消息,不想今日匡章就到了。
  虽然郯城莒城离薛地不远,但是匡章的行军速度也未免太快了一些!
  难道匡章就不怕遭到楚国埋伏吗?
  想着,唐昧便下令道:“传令,严密监视齐军动静。”
  “诺!”
  不多时,又有斥候来报:“将军,齐军进入薛地后,就停了下了,开始扎营结寨了。”
  唐昧看了看头顶上的太阳,现在还是大中午,齐军竟然就停下了。
  但也没有出乎他的意料,而且与之前的快速行军没有矛盾。
  之前的快,是为了给薛城信心,同样也是为了给楚宋两国压力。
  现在刚刚离开鲁国进入薛地范围,立即停下脚步,也是为了给楚宋联军压力。
  再说,停下脚步才是正常的,若是继续急行军,那才是不正常的,楚军总不可能是泥捏的。
  想着,唐昧笑道:“匡章来势汹汹,现在在四十里外修整,肯定是想等齐军恢复后,一击打垮我们。如今我们人少,齐军人多,本将恐怕难以抵抗。”
  “故,速速前去禀报大王,请大王派遣援军支援。”
  “诺!”
  另一边,齐军大营中。主将匡章正在与副将田甲商议安营之事时,齐貌辩急匆匆地向匡章问道:“将军,现在时间还是正午,我们也不过才刚刚离开鲁国,为何停下不走。”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73/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