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213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3/959

  赵王闻言再无迟疑:“好,寡人答应了!”
  ……
  秦国咸阳。
  已经阴沉数月之久的秦王荡,此刻脸上终于浮现出笑意,向张仪笑道:“相父,果然如你所料,寡人让出上郡北部后,齐赵两国便离心了。燕国一向各国求援,赵国便坐不住了,现在四国已经派来使者,要求与我秦国讲和。”
  说着,秦王荡停顿了一下,问道:“相父,对于各国使者,你以为寡人应该如何回复?”
  张仪想了想道:“大王,虽然三晋与楚国已经决定与我们讲和,但是我们秦国被孤立的局面并没有得到改变。”
  “继续拖延下去,无疑是在替齐国挡刀,而且还会引起三晋的恐惧。所以臣以为,我们应当答应四国的讲和,让四国从容与齐国周旋。”
  说着,张仪见秦王点头,继续道:“不仅如此,为了避免各国再度围攻秦国,在这次我们已经被削弱的情况下,还需要进一步示弱,以瓦解合纵联盟。”
  “进一步示弱!”秦王荡闻言微微皱眉,问道:“不知相父有何计划?”
  张仪开口道:“大王,现在齐国已经与赵魏两国结盟,这就是在合纵联盟上撕开了一道裂缝。”
  “臣听说,这次各国与我们讲和,魏国本来是不愿意的,但是因为其他三国的压力,这才不得不屈服。因为这件事,魏国对楚赵两国已经心生不满。”
  秦王荡闻言冷哼一声:“各国伐秦,到了最后就数魏国最积极,寡人迟早要拿魏国开刀。”
  张仪拱手道:“大王,要想攻打魏国,就必须先要孤立魏国,魏国现在对楚赵不满,这就是我们的机会。”
  秦王荡一怔,开口道:“相父的意思是?”
  “大王,臣的意思是,将少梁还给魏国。”
  “不行!”秦王荡立即摇头拒绝道:“少梁乃是昔日魏国攻打我秦国的基地,是我秦国数十年屈辱的根源,先王夺回少梁之日,特意将少梁改名为夏阳,寡人怎么可以放弃呢!”
  张仪解释道:“将欲取之必先予之,将少梁还给魏国,不仅是为了麻痹魏国,更是为了将魏军吸引到河水之西,然后聚而歼之。并且可以趁魏军触不及防之际,一举渡过河水,占领魏国的汾阴蒲阳,从而打开各国的封锁。”
  “而且,现在魏国已经同时与齐楚两国结盟,若是我们秦国在与魏国交好,那么魏国就没有外患,一个没有外患的魏国,就不会仅仅的与楚国连在一起。”
  “届时,我们就可以拉拢魏国,从而拆散合纵联盟。”
  秦王荡思绪许久,才开口道:“好吧,寡人答应了!”
  “大王英明!”张仪行了一礼,接着道:“大王,要想示弱,将少梁还给魏国还不够,还需向楚国称臣,并且向赵韩两国示好,然后归还义渠十城,以示秦国想各国臣服之意。”
  秦王荡一愣,问道:“相父,我们秦国需要这么做吗?”
  
第三百零二章
虚实
  张仪答道:“需要,这么做的目的乃是为了将秦国楚国的眼中摘除。如今眼看齐楚相争,我们秦国正是静观其变之时。”
  “而且义渠实力不足,魏国独自面对秦国并不是我们的对手。一旦时机成熟,那么我们秦国就可以先出兵伐魏,夺回西河之地,并逼迫魏国向我们臣服。接着,大军北上与赵国决战,只要再次将赵国赶回河水以东,那么区区义渠,不过是囊中之物罢了。”
  “只要解决了义渠这个后患,那么我秦国即便再次面对天下围攻,那又如何!”
  秦王荡渐渐的被张仪所描绘的蓝图吸引。
  张仪说完,秦王荡立即答应道:“好,寡人就依相父所言!”
  ……
  魏国。
  魏王看着冯喜,露出难以置信之色,再度确认道:“使者所言当真,秦王真的打算将少梁交还寡人?”
  冯喜拱手道:“大王,臣怎么敢在这种事情上欺瞒大王,此事自然是真的,寡君希望经过此事后,秦魏两国能同归于好,互不侵犯。”
  “敝国为了表明诚意,已经下令客卿甘茂撤出少梁,三日之后,大王可以派出一位使者前去少梁接收城池。”
  魏王得到肯定答复顿时一乐,大笑道:“能与秦国同归于好,这正是寡人的荣幸!”
  冯喜闻言行礼道:“能得到大王的首肯,这也是敝国的荣幸。臣再拜谢大王!”
  冯喜离去后,魏王看着冯喜离去的方向,脸上的笑意渐渐隐去,而后露出迟疑之色道:“秦国一向都是崇尚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国家,这次遭到各国围攻以后,竟然决定向各国服软,这不符合秦国的一贯特性。”
  说着,魏王向群臣问道:“寡人担心秦国又在暗中算计魏国,不知众卿何以教我?”
  翟强率先开口道:“大王,臣听说这次秦国不仅将少梁归还我们,而且还归还了义渠国十座城池,并且分别送了楚王赵王十匹好马,送给了韩王五匹好马,希望秦国能与各国讲和。”
  “所以,臣以为大王无需担心,秦王年少,可能真的被各国伐秦的压力吓住了,这才迫切希望能与各国讲和。”
  翟强开口之后,诸多亲秦派大臣纷纷出言附和。
  魏王闻言不置可否,然后向公孙喜问道:“不知犀武以为如何?”
  公孙喜答道:“大王,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秦国要送少梁,那么我们收下即可。”
  魏王瞬间心动,若是自己能收复在先王手上丢失的少梁城,那么不就表示自己就能成为魏国的中兴之君么!
  想着,魏王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就在魏王打算出言赞同的时候,人群的后面传来一个声音:“大王,兵法有云: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不可胜在己,可胜在敌。”
  “臣有一言,愿大王听之!”
  魏王转头一看,正是军方新秀倪良,见此,便开口问道:“不知将军有何高见?”
  倪良答道:“大王,臣听说过一件事,那就是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一个人一旦拥有超过其实力以外的财富,那么就会成为他的祸患,对于一个国家来说,其实也正是如此。”
  魏王闻言一怒,立即开口问道:“难道将军认为区区一座少梁城,是寡人所不能拥有的吗?”
  倪良见状解释道:“大王,自然不是如此,以我魏国的实力,别说一座少梁城,就是十座少梁城,我魏国也是可以夺取的。”
  魏王闻言微微颔首。
  “大王,臣的意思是,少梁城的位置与其他的城池不同,先君文侯当年修建少梁之时,就是把少梁城当作魏国攻打秦国的基地。如今我魏国的实力,与秦国相比还要有所不如。我们魏国拥有少梁,但是自己本身却没有进攻秦国的实力。”
  “这就是臣刚刚所言的怀璧其罪,因为少梁城落在魏国手中,对于秦国来说就是如鲠在喉,欲除之而后快。所以,臣可以肯定,秦国为了夺回少梁,必将出兵伐魏。”
  魏王一愣,迟疑道:“将军的意思是,秦国把少梁还给寡人,其实是一个陷阱。”
  倪良应道:“秦国之事臣不敢臆测,但是仅从防守的角度来说,我魏国防守河水东部的汾阴远远要比渡过河水防守少梁容易。”
  魏王听了倪良的话心中顿时有些担心,但是面对少梁这个地方,若是放弃,又着实有些不甘。
  倪良见状再次开口道:“大王,臣有一个疑问,如果少梁在我魏国手中,那么秦国修养数年后,再次准备向外攻打其他国家,那么大王以为秦国最先攻打那个国家?”
  “这……”魏王顿时一滞。
  楚魏两国现在还是盟友,魏国占据少梁这就是秦国的心腹之患,秦国不可能放着少梁城不顾,顶着被魏国从后面偷袭的风险,而去与强大的楚国大战。
  至于赵国,如今赵国与秦国共分上郡隔水相望,除非全力出手,但是这样一来还是面对少梁的后患问题。
  若是攻打少梁,情况就完全不同,楚国不可能攻破武关,赵国短时间内也难以攻破高奴,若是等各国的援兵千里迢迢的赶到少梁,一个不好,援军还没有到,少梁就丢了。
  想着,魏王苦涩道:“那么秦国肯定会先攻打少梁。”
  倪良拱手道:“大王英明,魏国占据少梁,一旦秦国打算出兵,那么魏国就会首当其冲,是在替赵国挨刀,臣以为其不可取。”
  魏王沉默了一会儿,中兴之君的贤名依旧难以割舍,于是开口道:“若是寡人既想要少梁,又不想替赵国挨刀,那么将军可有教我?”
  倪良沉吟了一下道:“大王,若是如此,那么只要做到有名无实即可,可以让甘茂举荐一人为少梁守,然后我们魏国军队不进入少梁,依旧防守汾阴。若是秦国没有攻打其他国家的意向,那么我们就只取少梁的赋税即可,若是秦国有出兵的打算,那么我们就献少梁以和。”
  “若是秦国渡河攻击汾阴,以我魏国之力,就算秦国举国来攻,我们也能守住汾阴。”
  魏王沉吟片刻后道:“好,就依将军所言。”
  至于现在直接献少梁以和的办法,魏王没问倪良也没有提,一则魏国丢不起这脸,二则可能引起各国的误会,免得各国以为魏国要与秦国媾和,导致其他国家以此为借口伐魏。
  
第三百零三章
挫败
  另一边。
  四国高调宣布与秦国讲和,并且正式宣言干涉齐国伐燕之事。
  消息传到齐燕两国,顿时有人欢喜有人愁。
  齐国临淄。
  齐王面无表情的看着齐相储子,眼神中带着一缕散不去的阴沉。
  储子虽然面色如常,但是紧闭的眼睛,同样也显示出内心的波澜。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3/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