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1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2/959

  “公孙衍……”秦王嘴角一抽,顿时感到恶心无比。
  虽然公孙衍昔日曾帮助秦国夺取了魏国的河西地,但是自从公孙衍因为与魏国有勾结,牺牲秦国利益来帮助魏国后,就被自己驱逐。
  结果,不想秦国在关东出现一个死敌。
  若是公孙衍继任魏相,那么魏国的国策肯定与田需在魏相时结齐楚以抗秦的策略不同,肯定会进一步演化成连同三晋楚国一同进攻秦国的。
  那么秦国永无宁日矣!
  想到这,秦王脸色很不好看:“相国所言正是寡人所担心,不知相国有什么办法能阻止这剑事情发生。”
  张仪点头道:“大王,现在魏国与楚国是一个紧密的同盟,魏王接下来挑选的魏相,肯定是一个亲楚国大臣,以免魏国与楚国的关系出现裂痕。”
  “所以,与其让楚国送公孙衍回到魏国,莫不如请齐国出手,让齐国同样也支持楼庳继任魏相。楼庳此人,除了与楚国交好外,与齐国的关系并不差。”
  “对我们秦国来说,魏相的人选,公孙衍不如楼庳,楼庳不如翟强,既然翟强不行,那么就让楼庳上吧。”
  秦王思索了一会儿,开口道:“相国所言不错,那就支持楼庳吧。”
  “不过,相国,寡人从来都没有把魏国放在心上,令寡人耿耿于怀的只有楚国,如今这次计划失败,不知相国可有新的计划,能为寡人削弱楚国。”
  张仪沉默了一会儿,开口道:“大王,臣在归来的路上思索良久,思考楚国这个与天下大部分国家全都接壤的国家,为何同时与我们秦齐两个大国开战,并且还能战而胜之。”
  “臣的结论是,这是因为楚国的力量并没有分散的缘故。而臣曾经考虑楚国的弱点,发现楚国的缺陷显而易见。”
  “楚国与我们秦国不同,不是四塞之国,我们秦国能攻击楚国的巫郡、汉中、丹淅地区;韩国能攻击楚国的邓宛叶等地;魏国可以攻击楚国的陈蔡等地;齐国能攻击楚国的淮北;越国能攻击楚国杨汉淮南等地。”
  “而更加令人绝望的是,楚国的领土,方圆五千里大小,边境线长达千余里,所以,要想完全守住楚国的领土,这就需要百万大军才勉强足够。而楚国的核心地带,不过区区两个地方,一个是江汉之间,另一个是江淮之间,两地之师加在一起,不过五六十万而已。”
  秦王听的连连点头,处在这样的环境,无论是谁头痛。
  昔日天下攻秦,因为秦国四周都有坚固的险关,所以各国有百万大军,也拿秦国没办法。
  而齐国这个号称二十万大军就可以守住的东秦之地,结果在天下围攻面前不堪一击。
  至于楚国这种四面都漏风的国家,那就只能呵呵。
  “相国,你说的情况寡人也知道,楚国人少地盘大,难以守住这么庞大的领土,可是现在楚国与临近的韩魏越三国同时交好,只需面对秦齐两国则可。”
  “这一次事实证明,即使没有燕赵两国帮助合纵联盟,我秦齐两国对阵楚魏韩越四国,依旧处于下风,奈何不了楚国啊。”
  张仪点头道:“大王,臣的计划是继续分化合纵国。”
  “韩魏两国地处中原,是我们秦齐楚三国都需要拉拢的对象,只要哪一个国家能获得韩魏的支持,那么就意味着获得了争霸的主动权。这次我们秦齐两国一动,楚国便立即出兵援助,便可知楚国对魏国的重视。同理,楚国对韩国也会如此。”
  “大王,魏韩两国之所以倒向楚国,不是因为楚国仁义,而是因为之前我秦国逼迫太盛,并且齐国吞并了燕国。”
  “魏国之前外交策略,自惠施担任魏相以来,都是以抵抗秦国为核心,连楚结齐以自保。”
  “到了现在,我秦国难以离开关中,而齐国已经吐出燕国,所以魏韩两国投靠楚国的前提已经不复存在。”
  “魏韩之所以还与楚国紧密相连,不过是因为害怕我们秦国兵出函谷关,或者渡河东进。”
  “所以,如果我们秦齐两国接下来的出兵目标集中在楚国方向,并且拉拢魏韩两国,那么用不了两三年,这两个国家就会自己与楚国渐行渐远。”
  秦王沉默许久,而后感叹道:“这依然是一件旷日持久的事情啊,不过相国你说的对,先前是寡人急躁了。”
  接着,秦王问道:“那么接下来如何?”
  张仪咽了咽口水,接续道:“大王,如果魏韩两国能保持中立,那么剩下的就只剩下越国。”
  “越国也是霸主遗业,实力不弱,并与楚国的矛盾难以调和。越国先前数十年一直与楚国作战,可谓世仇,所以越国是很容易就可以拉拢的。”
  “上一次天下伐齐的时候,虽然我们请越国攻击楚国东面的请求被越国拒绝了,但是我们派去越国的使者却受到了越王的优待,这说明越国始终保持对楚国的警惕。”
  “若是我们秦齐两国再次拉拢越国,并且越国淮南的失地为条件,那么越国肯定会心动的。”
  张仪见秦王露出了然之色,声音徒然提高了数分:“大王,臣的计划是,利用楚国地大兵少的弱点,使用之前吴国的策略,秦齐两国在东西两面骚扰楚国,以消耗楚国的国力。”
  “楚国国力下降,士卒疲敝之后,那么不仅是我们秦齐两国有机可乘,同样也是魏韩越三国的机会。只要楚国露出疲态,那么我们就以楚国为诱饵,邀请其他各国共同围攻楚国。”
  “在此期间,我们秦国只需做两件事,一是离间楚国与各国的关系,二是与齐国骚扰楚国。”
  “好。”秦王思考了片刻,点头道:“相国,这件事寡人就交付给你了。”
  “臣领命……”
  
第二百二十章
越使来
  四月。
  南方的暖意总是比北方来的早一些。
  和煦的春风吹在公子玉的身上,却没有带给他半丝温暖。相反,此刻,他全身都在发寒,忍不住打了一个哆嗦。
  不久前楚越联手削弱齐国,可谓大获全胜。
  两国的劫掠行为,自然让两国的士卒与将领全都狠狠的赚了一笔,而打败齐国名将匡章的功劳,更让参与此事的人名声大噪。
  越国公子蹄身为本次伐齐的越国副将,自然名利双收。镀金归来后,大有一举成为越国名将的架势,受到了吴城勋贵的追捧。
  站在船头,身边的景色不断东退,望着西方,现在公子玉的脑袋和内心一片火热,渐渐地驱散了身体的寒意。
  现在,公子玉正在一路向西,前往楚国郢都。
  不久前,难以忍受吴城那种气氛的公子玉,在忍无可忍下,正式向越王提出加强楚越两国的友好关系,楚越两国互换大臣。
  于是,得到越王的同意后,作为越国对楚国的联络人,公子玉决定亲自访问楚国,以获取楚国对自己的支持。
  熊槐得到越王长子亲自来访的消息,顿时大喜过望,这可是楚越两国关系更加亲密的象征啊!
  为此,在昭滑与鄂君的建议下,熊槐决定给予公子玉他国太子身份的待遇,以楚国太子横为使,亲往郢都城外的渡口迎接公子玉。
  城外渡口。
  太子横与上官大夫在渡口不远处相对而坐,上官大夫正在述说着,而太子横则在一旁不断的点头。
  这是太子横行冠礼后接受的第一件任务,为了避免太子出现失礼的情况,熊槐特意以上官大夫为副使,辅佐太子。
  不久,渡口来人:“禀太子,越国使者已经下船上岸。”
  太子横面无表情道:“好,知道了。”
  侍从退下,太子横对上官大夫道:“大夫,现在我们迎接越使。”
  上官大夫应道:“太子请。”
  不多时,太子横便迎上公子玉一群人。
  礼毕。
  太子横亲自作陪,陪同公子玉向郢都而去。
  车上,公子玉在与太子横的交谈中,不断的看到车外的楚人在纵意狂欢举办喜事,诧异的问道:“敢问太子,不知楚国最近可是发生了什么大喜之事,为何我一路走来,都见楚国各地都在办喜事,连这郢都也不例外。”
  太子横摇头道:“确有大喜之事,若是公子早来一断时间,就会赶上我楚国举办的盛会了。”
  公子玉眼前一亮:“敢问太子,这是何故。”
  太子横感叹道:“无他,不过是仲春之会罢了。”
  仲春之会!
  公子玉顿时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了。
  只是现在仲春之会已经快被各国淘汰,难道楚国还在流行。
  想着,公子玉便问了出来:“太子,难道这上古的遗风还在贵国流传?贵国还能在全国组织起仲春会!”
  太子横脸色浮现出一丝难以察觉的尴尬,看着公子玉的注意力在车外,便模棱两可道:“大概还行吧。”
  说话间,太子横想起去年楚王重新组织仲春会的情况,那一次倒也是一场大盛会,只是,有人欢笑有人愁。
  去年,按照规定,所有的十五岁以上的未婚男女都应该参加,不少贵族为了响应楚王号召,也派自己的子女去了。
  结果,许多贵族联姻成功,但是也有一部分的贵族君子没有带回妻子,却带回来了一个妾。
  更加糟糕的是,还有少量贵人家的女儿失踪了,等找回后,不少人今年已经是孩子他妈了。
  可谓颜面尽失。
  在楚王不同意按照身份等级,划分不同区域,禁止参会人员乱闯乱走的情况下。
  为了防止自己的儿子出现未婚先娶妾这种失礼的情况,更是为了防止自己的女儿被人骗了。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2/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