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楚怀王(校对)第1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30/959

  现在虽然唐昧不在,新守将鄂启就算自己抓了,好像对攻城来说也没改变什么,鄂启才到广陵短短几天,根本没有威信可言,广陵城的军队压根就不会认可他。好像抓了鄂启,也未必能让广陵出现大的动乱。
  章义见越王松口,再劝道:“大王,如今我们已经与齐国交恶,要是再偷袭楚国,必然再次陷入孤立,如果齐楚两国再次交好,这就是我们越国的灾难。而且仅凭我们越国的兵力,攻打有江西各县支援的广陵,恐怕力有不逮,要想打下打广陵,还需等待一个机会。”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不谐
  等待机会!
  又是等待机会。
  再次听到这句话,越王不由摇头叹气,胸膛此起彼伏,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这句话越国上下已经说了很多次了。
  但是无论是楚魏大战,还是五国伐秦,抑或是齐楚伐秦以及各国攻齐,越国都没能一口气收回淮南失地。
  因为楚国压根就没有动用江淮之间的兵力。
  尤其是上一次,各国伐齐的时候,越王本以为这是越国的机会,齐楚两国关系破裂,越国可以从中渔利。
  结果在淮南,不仅唐昧手下聚集了十五万兵力,连景翠的大军都到了,越国拖延了许久,都没有找到机会,最后,还是来自齐国的压力太大了,才与各国合力攻打齐国。
  这一战不仅收获了齐国的淮北地,而且齐楚两国的友好也彻底破产,越国再也不用同时面对齐楚联盟了。
  尝到甜头的越国上下,一致认为越国想要有所动作,身边哪两个强大的邻居就不能勾搭在一起,必需联合一个国家才行,否则,越国日益缩小的国土,就是前车之鉴,而且这还是齐楚两国结盟后,没有把主要精力放在越国身上的结果。
  公师隅进言道:“大王,现在机会来了,楚王将唐昧那个缩头乌龟调回,却换来了奸商鄂启,鄂启此人是商人更比将领。”
  “只要我们用楚越结盟麻痹鄂启,然后交好鄂启,时间一长,鄂启放松对我们越国的警惕,恢复商人本性,到时大王举兵伐楚,必定能攻克广陵,一举收回失地。”
  “鄂启担任广陵守正是我们越国的机会,对我们极其有利,若是换了其他人担任广陵守,只会比鄂启麻烦的多。”
  “也罢,那就是先让鄂启替寡人守一段时间广陵城吧。”越王长叹一声,而后道:“公子玉熟知辞令,这次接待鄂启的事情,就交给他了。”
  章义行礼道:“大王英明。”
  越王接着道:“虽然鄂启接任广陵城寡人放心不少,但是防人之心不可无,谁知道楚国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公子蹄熟知兵事,令其领兵五千驻扎在江水南岸,小心戒备。”
  公师隅赞道:“大王英明!”
  “大王……”
  章义刚想反对,就被越王制止。
  “行了,此事就这样决定了”
  说完,越王转身离去。
  公子玉府中。
  章义汇报道:“大王从吴城各营分别抽调了一千军士交给公子蹄,公子所部被调走的五百人,臣所部被调走五百人,再加上守城的军队被调走五百人,这次,公子蹄总共从咱们这里调走了一千五百人,如今我们手中的军队已经不足万人了。”
  章义看了看公子玉发青的脸,脸色也很难看道:“这次公子蹄本部出兵两千人,总共获得到了三千军队,加上前几年伐楚时获得的五千人,公子蹄手中已经有八千精锐。这样一增一弱,公子蹄在吴城的兵力,已经快追上公子。现在在吴城,即便是军方,我们也无法压制公子蹄了。”
  公子玉听完章义的汇报,猛地一拂手,将桌上的器具全部扫落在地上,大怒道:“可恶,父王不公,我才是他的长子,我才是越国的正统继承人,父王为何要这么做,我心中不服。”
  过了一会儿,公子玉喃喃自语道:“我今日才知中原礼仪之好……”
  章义叹气道:“公子,如今公子比公子蹄还占有优势的地方,也就只剩下嫡长子这一方面。朝野之中还没有表态的大臣,或多或少都是倾向于公子的。”
  公子玉点点头,问道:“我们接下来应该怎么做?”
  章义答道:“公子,当务之急是保住我们手中的军队。”
  公子玉问道:“如何保住。”
  章义道:“如今王行守卫淮北,王行一直保持中立,所以齐国方面暂时不必理会。大王有意伐楚夺回失地,但是苦于实力不足,只能暂时忍耐。若是公子能劳劳把持住于楚越两国的交流,那就在楚越之间中占据先机,如此,无论楚越之间是战是和,公子蹄都没有可乘之机。”
  停顿了一下,章义低声道:“公子,我们能防住公子蹄,却防不住大王,一旦事有不协,请公子早做准备。”
  公子玉闻言默然。
  吴城宾馆。
  公子玉将鄂君一行人安顿下来后,才摇着头对鄂君道:“这宾馆终究不比我的府上,只是鄂君此次身为使者,不得不将就一二,还望鄂君体谅。”
  鄂君笑道:“哪里,我与公子相交十年有余,怎么会误会公子呢。”
  公子玉笑道:“如此,本公子也就放心了。”
  顿了顿,公子玉好奇问道:“我有一事不明,鄂君为何会放着好好的买卖不做,而担任一个小小的广陵守呢。”
  鄂君闻言叹气道:“之前楚越两国不愉快,所以广陵城需要一个重臣守卫。但是自从去年楚越结盟后,寡君认为楚越两国已经不再敌对,理应共同应对齐国的威胁,所以广陵城已经无需派重臣守卫了。”
  说到这,鄂君看了一眼公子玉道:“只是广陵城也不可无人防守,派遣其他人,地位低了,我担心越王会认为这是楚国对他的轻视,不利于楚越两国的交好,派遣重臣却又担心越王疑虑,所以才会把我派来,希望楚越两国能长久的交好。”
  “众所周知,我就是一个商人,讲究的是和气生财,打打杀杀的,哪有平平安安的赚钱来的舒坦。”
  公子玉笑着点了点头。
  章义在公子玉身后问道:“鄂君如今身为广陵守,却不顾自身安危亲来吴城,不知有何要事。”
  鄂君大笑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本君这次前来吴城,自己也是来为了做一笔大买卖。”
  说着,鄂君拱手道:“此事还需公子以及大夫出力。”
  “大买卖!”公子玉与章义对视一眼,然后询问道:“不知鄂君所说的大买卖是?”
  鄂君道:“先前齐楚两国交好数十年,而越国一直不与中原往来……”
  
第一百九十章
越蒙
  公子玉撇了撇嘴,什么不与中原往来,还不是遭到齐楚两国的联合打压。
  先前魏国强大,秦楚齐三国被魏国压着打,不得不结盟自保,这个时候齐楚是盟友。刚刚把魏国打压下去后不久,又冒出一个秦国,攻城略地比魏国还狠,然后齐楚又结盟,准备打压秦国。
  这些年齐楚之间大部分时间都是盟友,敌对的时间太少。
  至于自己越国,先是准备从齐国身上捡便宜,结果因为种种原因,越国的接连惨败,最后从淮北琅琊迁都到江东吴城,淮北地差点全被丢失,故都为之沦丧。
  迁都到吴后,楚越之间矛盾激化,先是楚悼王肆虐,接着楚威王横行,越国的淮南地又丢失一小半。
  到了现在,从国都吴城出发,使用快船,用不了一天时间,就到了楚国的广陵……
  若不是中间隔着一条大江,现在越国上下恐怕睡觉都睡不着,早就把都城迁回会稽了。
  公子玉心中感叹,若不是齐楚两国,越国这个堂堂霸主遗业,何以落得如此悲惨的境地。
  鄂君可不管公子玉心中怎么想,自己笑呵呵道:“如今楚越两国结盟,越国也与三晋取得联系,正是同天下各国联系的时候啊!”
  鄂君停顿了一下,接着道:“我们楚越两国是天下生产丝绸最多的两个国家,受到其他各国贵人的追捧,不仅如此,西方的戎人,北方的胡狄,南方的蛮人,都愿意重金收购丝绸,这就是一庄大买卖。”
  “不仅如此。”鄂君笑容满面道:“越国玳瑁在各国间绝无仅有,深受各国贵人喜爱,这也是一笔大买卖。而且越国的宝剑,美人,香料等等,都是闻名于外的。”
  说着,鄂君意味深长的对公子玉笑道:“若是越王同意与各国互通有无,到时越国的这些特产就可以为越国带来极大的财富,而各国珍宝,也会源源不断的涌向越国。想那齐国仅凭鱼盐之利,就可以成为诸国中最富有的国家,难道越国就无意吗?”
  说完,鄂君感慨道:“一想到这么一大笔买卖等着我去做,我就寝食难安,到了广陵后,就马不停蹄的来吴城了。”
  公子玉眼前一亮道:“鄂君之言,我心有戚戚焉。”
  公子玉自然知道鄂君所说的财富究竟有多大,越国虽然被齐越两国阻隔,但是越国也并不是就同其他各国失去了联系,商队的来往并不少,只是限制战备物资的出境,而且关闭了不少关口罢了。
  当然,鄂君也不是唯一一个私下里与越国做买卖的大商人,只是鄂君的身份特殊,加上越国与楚国接壤的边境最长,而且还有江水水路,所以鄂君才会成为越国对外联系的最大的外国商人,连自己这个越王长子都是鄂君的合作方。
  对于这种情况,越王心知肚明,甚至也在背后推波助澜,毕竟越王也需要他国的珍宝不是。
  鄂君心花怒放道:“公子,如今我成为了广陵守,而且楚越两国已经是盟友了,只要我在广陵放开越国通往江西的道路,越王能多开几个通往越国的关卡,那么财富就将滚滚而来。”
  公子玉与章义同时咽下一大口口水,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的眼中看到意动,于是一起点点头。
  公子玉笑道:“鄂君不愧是当世有名的大商人,果然眼光独到啊。”
  “那里、那里。”鄂君闻言笑道:“此时还需公子与大夫在越王帮衬一二。”
  公子玉答应道:“就凭鄂君与我的交情,鄂君有事,我怎会袖手旁观,跟何况是这等美事,我一定出力相助。”
  顿了顿,公子玉邀请道:“鄂君难得到吴城来,明日见过越王后,我在府上为鄂君接风洗尘。”
  鄂君笑道:“那就打搅公子了。”
  公子玉和章义离开宾馆,立即往越宫而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30/9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