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43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35/459

  不过郭嘉很遗憾的,在组织魏国水军撤退登陆后不久,就已经去世……
  夏侯渊倒不是不关心郭嘉,而是郭嘉的死,在他找夏侯惇、夏侯渊交代后事时,就已经是有预料的,而且相比之下,从小一起长大的夏侯惇,无疑与夏侯渊感情更深。
  得知夏侯惇没事儿之后,夏侯渊的心情也不错了几天,然而……曹丕他一直没有见到!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半个月之后,夏侯渊已经越发敏感且质疑。
  他没有去见曹丕也就罢了,曹丕居然也不知道主动来拜见自己的?
  就算是对方依旧介怀世子的事情,是不是也应该来炫耀一下自己的“安魏侯”?
  至于因为“安魏侯”而尴尬什么的……夏侯渊觉得曹丕不是那么脸皮薄的人。
  终于在半个月之后,夏侯渊坐不住,主动去找曹丕。
  而“保护”他的佣人也并没有制止,仅仅是和他一起同去,之后……吃了闭门羹。
  倒不是曹丕真的如此失礼,而是安魏侯现在并不在府中!
  其实夏侯渊的“佣人”早就知道这一点,只是……也没有提醒而已。
  “不在金陵?”夏侯渊心里浮现出不祥的预感。
  也算不上预感,也可以说是简单的“推理”……
  曹丕的“安魏侯”是什么性质,明眼人都能猜得到——绝对不是能随便离开都城、甚至糟糕一些的话,可能连房间都离开不了才对。
  既然不在金陵,就一定有他的目的,或者说是……有楚国的目的!
  哪怕夏侯渊有些“看开”,不过明知道楚国有针对魏国的计划后,依旧心中不安。
  夏侯渊纠结一番后,也咬牙决定——直接问!
  反正直接问的话,对方不想回答也就罢了,大概……也不算什么太过分的事情。
  结果还真的问出了结果,而且都不需要去问白图,连夏侯涓也知道此事,并且……真的要回答他的样子!
  “等等!如果你只是碰巧听白图说的,或者他又叮嘱你保密的话,其实你不用告诉我的……”夏侯渊忍不住提醒了一句。
  毕竟自己也跑不了,得到什么消息,也不能送回去,为此而影响夏侯涓和白图的感情就划不来了。
  “不,楚国现在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吧,也没有特地保密的样子。”夏侯涓并不担心什么的样子。
  夏侯渊之所以不知道,还是因为他避嫌的没有多出府。
  “那子桓现在是……”夏侯渊马上紧张了起来。
  “顺利的话,应该已经回北方了吧,毕竟是冠将军亲自领兵,走海路北上的。”夏侯涓说道。
  所谓的“北方”,自然是指魏国。
  而冠将军……现在楚国也只有一位冠将军,那就是吕布!
  没错,楚国已经开始了渤海大战的后续——确立海上霸权之后,利用这一优势,不断从海路出兵魏国,令其疲于奔命。
  这在楚国,基本已经是半公开的消息,毕竟魏国没有精报,“消息”的传播速度,还不如海上运兵的速度。
  现在的楚国,已经可以肆无忌惮的在渤海进行海上运兵,而不用担心受到什么强力狙击,导致大幅伤亡。
  不过有一点,夏侯涓其实也知之不清,那就是关于其中的具体战术……
  吕布的确名义上是这次“渤海大战登陆战”,或者说是“环渤海之战”的主帅,而且名义上“环渤海之战”的目的,正是送“安魏侯”回封地不假。
  然而实际上吕布现在已经没有和曹丕一起行动,而是率领“主力”,准备从土垠港登陆,强攻右北平——一旦成功,则辽东、辽西以及炒海鲜半岛,将与魏国本土被分割开来……
  接着只要借楚国“除暴安良”的巨大名望,以及启蒙部的长期渗透,可以迅速将魏国逐出右北平以西。
  另一面则是张辽率领的“奇兵”,先在东莱西港附近修整,等到吕布取得战果,魏国的注意力被吸引时,将直接兵出渤海港,一路直插魏国腹地!
  最佳预计,当然是直接插到曹操迁都,在邺城一带盘踞下来,并且打出安魏侯的旗号,之后……能坚持多久,就坚持多久,多坚持一天,对魏国都将是比一次小规模战争失利更大的打击。
  一旦能够长期盘踞的话,更是可以加速引发魏国的内部矛盾——准确的说,也只有将魏国的内部矛盾引发,才有靠一旅偏师就长期盘踞在邺城的可能!
  如果真能做到这一步,基本上魏国的国运也就没有几年。
  现在的各方诸侯,相比于十年前,一个个不仅体量庞大,而且根深蒂固,都不是一两仗就能够彻底打崩的。
  就像楚国迅速收复“区区”汉中,都是借了张鲁投靠的“势”。
  尤其是魏国这种雄踞北方的大诸侯,真的要一仗仗的打,不仅对楚国来说劳心劳力,对于民间来说也将是巨大损失……
  因此无论是白图,还是其他智囊,都觉得可以借“安魏侯”与“海上霸权”搏一搏!
第五百八十五章
奔袭
  吕布的大战略,很契合这次的目标,然而却遭遇了一些“小麻烦”。
  那就是魏国……并非毫无防备!
  实际上郭嘉在临终前,最后托付夏侯惇交给曹操的奏疏,以及对夏侯惇本人的委托,正是关于“将要到来的海上进攻”。
  郭嘉在魏国水军,被楚国海军追着炸的时候,就已经猜到了楚国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因此吕布面对的,从一开始就并不是被偷袭、或是疲于奔命的魏军,而是已经有所准备的陆上防线。
  这消息传回金陵的时候,白图和其他智囊们,也在惋惜的同时,十分感慨……鬼谋郭奉孝不愧是无双国士。
  渤海大战的确是在他手中惨败,不过算起来郭嘉也已经做了所有他能做的,之所以还是败……是因为基础实力差太多!
  而郭嘉在身亡前,还是给魏国拉起了至关重要的警钟。
  虽说吕布去的也很快,至少走海路的话,比魏国的境内运兵还要快,现在也的确打下了北平城——也就是右北平的治所,但是渔阳与辽西的援军很及时,将楚军的影响范围控制在了北平到土垠港,没有起到“切割”的作用。
  对此金陵传给吕布指令,也仅仅只是“确保安全”、“不做长期攻坚”、“不必纠结既定战略”这种泛泛而谈的话。
  毕竟要在海上传递消息,依旧“延迟”太高,这时候还是相信前线吕布的判断才是最正确的。
  而吕布也不负众望,作为主帅不会空等后方消息,更不会在情况已经不同的情况下,继续抱着原本的战略不放。
  竟是在魏国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就先一步从北平撤离,之后……利用海上机动优势,在魏国沿岸打起了“一触即走”的游击战。
  相比于后世的敌后游击,吕布现在的做法,更像是骑兵奔袭战术。
  吕布对海战掌握不多,不过对于骑兵奔袭战术,可是“馋”了很久,现在终于有机会解解馋。
  战术层面和骑兵不同,不过战略上却接近骑兵!
  而且再海上运兵,不仅比对方更快,还更加安全、便利……
  每攻一城,都是以掠夺城中府库为主,炸掉城墙为辅——作为进攻一方要炸城墙,还有些难度,而己方坐镇城内的时候,对楚国来说,拆墙不要太简单。
  另外就是……浩浩荡荡的奴隶解放工作。
  楚国的密集工坊区,基本分布在各个重点发展的“府”中,其中最大的无疑就是金陵府。
  一来是政策扶持,二来是朝堂中心,三来……金陵本身的位置,走水路运输也十分便捷,何况现在还修了有轨真气车。
  满足绝大部分工坊的需求,一定要说不划算的地方……那就是地皮贵!
  然而魏国的情况截然不同,毕竟魏国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工坊,基本都是用奴工的血汗工坊。
  魏国朝廷也是要脸的,理论上这些他们“并不知情”,更不可能给予什么政策倾斜,或者说……放着不管就是最大的优待。
  并且魏国自己也没修什么路,陆上交通全靠北方自己的底子,所以工坊大多都是集中在沿海地区!
  一方面是因为交通,另一方面也是因为这些工坊背后的“门阀”,基本就是魏国为了海上力量,而扶植起来的那些,所以沿海对他们来说更有安全感。
  不过现在直接成了吕布的靶子……
  如果真的将工坊放在内陆,吕布孤军深入的打进去,还真未必划算!
  对于敌国的工坊,吕布表现得很有原则,并不是全砸,而是……只砸发现有奴工的工坊!
  只是迄今为止,吕布没在魏国发现,不存在奴工的工坊就是了——毕竟魏国又没有立国八策,又特地给门阀留了发展的后门,怎么可能有人特地在魏国,还开着遵守楚国律法的工坊?
  反倒是发现了一些国内士族的“罪证”……
  白图这时就正在和殿阁商议此事,贾诩等人看到白图的表情时,就知道大王这次是不想善了的!
  “岂有此理!他们想要做什么?朝廷三令五申,禁止与不法工坊合作,尤其是雇佣奴工的工坊,不分国内国外……寡人看他们就是想要造反!”白图气得都“寡人”了起来。
  蒋琬、虞翻、陈宫,此时已经第一时间,确认了名单中“荆州士族”、“江东士族”以及“外来士族”的份量……
  在他们看来,这些人的确太过分——道义上且不说,这种私下与敌国工坊合作、甚至自己去开办的行为,说他们“造反”还真不冤枉。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35/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