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33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30/459

  “恩,听工部说,已经快赶上将军府当年下水的海船,不错、不错。”白图一副夸赞的样子。
  “多谢楚王夸奖。”刘晔这时也明白,白图是在敲打魏国,挖他船工、盗他技术的事情,楚国一清二楚——毕竟连自己小妾生了孩子都知道。
  虽然鉴于如今的楚魏关系,白图没有多说什么,但警告的意味却显而易见!
  “对了,还要恭喜魏王,终于剿灭了袁逆最后的负隅顽抗之地,不过之后也万望小心反扑。”白图笑嘻嘻的恭喜了一句。
  提起此事,刘晔同样笑嘻嘻的回应道:“全赖楚甲之坚!”
  没错,就在三个月前的,袁氏在幽州的残余力量,彻底被曹操击溃,袁谭带着余众投靠南匈奴单于栾提呼厨泉,想要联合匈奴与并州东部的高干,以及西面凉州的韩遂,先从整合并州开始,一共反击魏国。
  现在曹操也将注意集中到了并州……
  不过提起楚甲、也就是板甲的话,其实在幽州蓟城最终战中,虽然也有出现,但却是练兵性质,实际上没有这楚甲,袁谭也不是曹操的对手。
  但是……
  楚甲的确在幽州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那就是公孙氏仗着倾家荡产的两千板甲重骑,生生跨过辽泽,霸占了辽西、渔阳、上谷三郡,魏国只得了代郡、广阳、涿郡、右北平——也就是幽州南部四个郡,北幽州和延伸向东北的几个郡,都被公孙氏占据。
  当然,曹操不算很积极,主要也是因为“成本”问题——辽西、渔阳、上谷,都是直面北方乌桓的边郡。
  公孙氏既然这么积极,自然也要承担相应的镇压乌桓的责任。
  只是公孙氏素来是东北一霸,乌桓什么的,教育了也不是一两次,尤其是有了楚甲之后……对于只会正面冲的乌桓来说,这玩意儿简直就是战场收割者、无法反抗的重锤!
  而且在出兵之后,公孙氏也迅速出使魏国,希望与其统一战线,并且表示可以帮他锤匈奴,曹操自然也不想现在和公孙氏翻脸……
  之所以曹操铁了心的在北平布防,占据了右北平南部,主要还是为了土垠——之前感觉这地方没什么,不过现在被认为是一处绝佳的港口位置!
  除此之外,魏国之前就在建的港口、也就是神龟下水之处,就是冀州渤海郡彰武县的彰武港——既是出于地名,也是为了直接宣布,这船港就是为了“彰显武功”。
  其实白图听说这消息时,微微还有些后悔……
  土垠县和彰武县,对应下地图就知道,其实就是后世的唐山港和黄骅港!
  魏国看来也是有能人,逼一逼很有潜力。
  如果今年甘宁不是在亶州,而是留在幽州的沓港的话,以他的性子,肯定会在知道公孙氏有行动之后,在海上进行策应,之后夺下土垠!
  然而既然甘宁不在,留守沓港的凌统,显然缺乏这种当机立断——不仅是能力上看不出土垠的重要,即使看得出,他又不是都督,根本没有擅自出兵的权力。
  只是现在白图提起此事,笑嘻嘻的表情,令刘晔同样笑嘻嘻的。
  是啊……
  全赖楚甲,公孙氏才敢占魏国的便宜!
  两千套板甲……
  魏国甚至怀疑,这是不是楚国为了钳制自家,而白送、亦或是低价“送”给公孙氏的!
  以板甲的价格,魏国都要慢慢筹备,加之还没放弃仿制,现在只交易了几百套,哪怕辽东自乱世始,反而成了避祸圣地,但是那穷山恶水的,哪来的置办两千套的能力?
  不过后来在接触中,魏国也打探到,公孙氏是将好多富矿,还有什么未来的“印币权”,都抵押给了楚国,这才借贷了两千套板甲……
  还能说什么?
  一面骂公孙氏没脑子,只看眼前利益,一面骂楚国天真,不怕公孙氏将来翻脸,血本无归呗!
  当然,骂归骂,其实大家心里都清楚,公孙氏不看眼前利益,那现在就已经被魏国堵在辽泽,根本抢不到袁氏的“残骸”,这能缩在辽东,没有利益可言。
  至于楚国是否天真?
  荀彧、郭嘉等人很怀疑,楚国是没想过公孙氏毁约,还是根本就不担心他毁约!
  “大王看神龟号如何?”刘晔斟酌着问道。
  “本王还没看到……”白图的实话实说,令刘晔一阵无奈。
  刘晔自然知道,白图肯定早就派人打探过情况,和亲眼看到又有什么区别?问得就是你怎么看工部给你的汇报……说的好像你是专业的,能看出什么一样!
  同时刘晔甚至怀疑,白图的“没看到”是字面意思,还是想说……不屑一顾?
  他倒希望是后者。
  白图也知道,刘晔这是要正式提出“买船”!
  沉迷于追赶楚国技术的诸侯有很多,但是着眼于海船、甚至提出想要买船的,曹操还是第一个……
第四百五十章
粮价
  魏国现在的追赶速度,完全可以用步履蹒跚形容,还没有楚国发展得快,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魏国的确有发展的意思。
  同样辅汉势力中……尤其是刘备和张燕,也都有这方面的倾向。只是相比于独霸北方的魏国,辅汉势力的构成复杂,内耗比楚魏要严重的多。
  而且对这方面敏感的,只有刘备和张燕……
  相比之下,马腾、韩遂、杨奉,虽然眼馋楚国的军械,但却只知道买买买。
  刘备虽然坐拥大半个青州,然而重要地段的海岸线,却都在楚国的控制下,张燕更是本身就在内陆,两人重视技术,也只是注重军械、以及一些基础的民用生产工艺。
  公孙度的身体江河日下,公孙氏已经渐渐由公孙康掌握,而公孙氏之前因为看到楚国的战船,所以对海航也有了些兴趣,不过……也仅仅是“兴趣”。
  公孙康已经拍板,将辽西、辽东的大量矿脉做抵押,换取了两千套楚国板甲。
  在迅速提升了战斗力的同时,也意味着公孙氏不可能再分心什么“科技”。
  相比之下,魏国虽然“瘸腿”严重,但已经是除了楚国之外,对技术发展最为关心的势力。
  刘晔提出想要购买战船的事情,白图并没有直接拒绝,而是说起了从工部、到造船厂的辛苦,之后让他去和礼部谈……
  正如庞统所说,木质风帆战舰的加密性差,只要被买走,很快就会被拆解、破译。
  不过无论可加密性还是性能,都远远超出木质风帆战舰,对工业水平的要求也更高的“钢铁真气战舰”,已经快要研发成功。
  准确的说,“机关学”部分,大到船只外形、小到一颗螺丝,都已经设计完成,动力部分也留出了接口,只缺一个动力输出效率和能量储存能达标的真气机……
  等到真气船下水,木质风帆战舰便可休矣!
  当然,魏国想要的话,不是不可以,但是……不仅价格要说道说道,而且白图会一次性将所有快要淘汰的船舰,全都卖给他。
  这也是白图之前强调“神龟号”的原因之一,暗示刘晔——我知道你要破译技术,但那就别想只花一艘的代价……
  先去和礼部谈能否交易、再去户部谈如何交易?
  刘晔面对这熟悉的套路,心里也突突了一下——之前的“楚甲”,可是将魏国宰的很疼!
  “大王,晔还有一事,不知当问不当问。”刘晔沉吟道。
  “子扬多虑了,你是多智之人,怎么会不知道呢?”白图“夸奖”道。
  刘晔:……
  刘晔已经发现,和白图很难客气,于是直接问道:“大王此前为了天下生民,同意开放粮草对外交易,我魏国也一直希望,能够从楚国在海上运粮的。”
  “不错,我也的确没有加以限制,不过这交易只能你们自己去做……难道是觉得五取二的交易税太高?”白图故意皱眉道。
  “不,楚国的交易税并不高,但是粮价……未免比去年高了太多!”刘晔幽怨地说道。
  “其实也不算太高,只是魏国粮价的三分之一而已,而且这是我大楚人民内需增加所致。”白图摆事实、讲道理。
  去年的时候,楚国哪怕用官盐等手段,间接的官方收购粮食,也只是将粮价稳定在黄巾之乱前的水平,如果不是楚国硬撑,怕是已经跌到伤害农户感情的程度。
  至于中原地区,哪怕是承平数年的徐州,粮价也是楚国的七八倍,而且这还只是民间价格,大量购买的话,根本没有货源!
  每每这时候,楚国人才能想起来,现在还是烽烟乱世。
  这也令走私粮草,在楚国都成了紧俏生意……
  今年楚国开始正式开放对外粮草交易,只是要收税——不收其他钱货,而是每从边境出去五石粮食,直接扣下两石,或是在出产地向县府纳税,之后带着证明到寿春、宛城,亦或是通商海港交易。
  税固然不轻,不过考虑到这是正经交易渠道,其实对于双方来说,依旧是利大于弊。
  然而今年已经开始提倡全民练功,第一套全民推广版五禽戏,又名“少年强则国强”,已经全面铺设推广,推广度甚至被作为地方官员的重点考核项目之一。
  一旦开始练功,饭量可就是两三倍的增,尤其是适龄的少年。
  至于练功的积极性方面,楚国最终选择从三个方面入手……
  一是将基础真气,作为县学生源的软标准——没有真气,则入学要求、申请奖学金的要求,都会更高。
  二是修炼出真气之后,每人将享有二十亩的免粮税指标……
  三是工部今年新成立了不少研究室,专心开发“民用真气机”,有用于收割的、用于播种的、用于织布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30/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