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32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24/459

  从“杀一人如杀我父”,到金陵城外的“护民祠”,令楚国的军民关系,已经超越了时代。
  真的要与其他诸侯相比,其中差距还要超过军备的差距!
  当然,补偿与奖励也一定会跟上,并且白图也强调,也要考虑老人赡养等问题,优先择选迁徙成本小、自愿加入的战将。
  另外在城姬世界,“开荒军团”其实还算是个巧妙利用城姬规则的办法……
  因为普通姬造士兵,虽然有离开兵源地后,归属感、军纪、士气下降的问题,但是通过足够的训练,完全能够弥补。
  而要发动姬造士兵,可比发动真正的战将自愿迁徙要容易得多,也就是说,只要有足够多的、愿意迁徙的战将就可以!
  同时姬造士兵虽然每年都需要补充人力,但也完全可以用迁徙过去的世家豪族的分支,以及归化的当地土著的人力——只是因为兵源混杂,训练程度会不断下降而已。
  不过本身就是以开荒为主,影响完全能够接受。
  只是这样一来,对先行者的免徭役程度就需要斟酌……
  黄承彦这时也说道:“如果是开荒军团的话,我想原荆州军中,应该有不少人能够胜任,也愿意尝试。”
  可不是谁的军队都这么金贵!
  在中原和北方久战之地,不少战将都是强征的,甚至被作为消耗品,哪怕益州和之前的荆州,基层战将的待遇也并不算好。
  原荆州军虽然绝大部分,都成了二线军团,但无论实际待遇,还是鼓励成家的兵役退役制度,都已经令他们受宠若惊。
  更重要的是,荆州军将领在荆州还没有分到足够的土地、不少也没有成家,在基层战将中尤为严重,这是荆州的历史遗留问题造成的,这令他们对于荆州的恋栈并不强烈!
  黄承彦也明白,荆州士族短期内,不可能在楚国政局上,压制扬州士族,能够不被对方压制的太惨就算不错。
  像是这种分蛋糕的事情,荆州士族想拥有相同的份额,就必须多出力——毕竟扬州、尤其是江东,也是在楚国建立中出力最多的。
  “培养专门的开荒军团……老臣附议。”陆康也赞同道。
  开荒军团会强占世家豪族的份额?
  的确有这种倾向,但正如之前所说,在组合拳下,楚国的世家豪族被抑制了向门阀发展,而是选择以另一种形式,与楚国一同发展。
  作为人类,争名夺利之心不会消失,不过竞争的形式可以控制——前提是发展的够快。
  而且要知道士族与“开荒军团”也不是互斥的,完全可以鼓励族中子弟,也积极参与开荒军团,间接增加对开荒军团的影响力。
  当然,既然以军团的形式开荒,那么出身对战将的影响力就会弱很多——如果连自己“首先是楚军战将,其次是士族出身”的认识都没有,那其楚学觉悟显然不到位!
  而开荒军团肯定也是要重点抓楚学觉悟的……
  “海军今后恐怕还会发现更多的未开辟之地,我们也应该早做准备,开荒军团一事不仅是为了亶州,也要作为长期的国策而存在。”白图特地强调道。
  当初开拓夷州的时候,还有不少流民、灾民可用,如今开拓亶州,问题也依旧并不尖锐。
  但等到将来,甘宁真的踏上“黄金州”,那才是真的缺人——白图可不是要掠夺一笔就走,更不可能去抓昆仑奴做劳动力。
  所幸现在楚国还有时间去准备……
  在白图心里,亶州和“传说中”土地肥沃的黄金州,远远无法相比。
  不过要去黄金州,至少还要等大型真气机技术成熟,也就是“泛真气计划”初见成效后,直接上铁甲舰去探索……
  虽说历史上哥伦布的圣玛利亚号也只是木制帆船,论技术也并不比楚国强,但是楚国海军的船,有一个致命弱点——浸油时间严重不足。
  要长期在海中航行,新木制造的船很容易烂,在桐油里泡上几年,才能延长海船寿命。
  楚国的榨油工艺倒是很发达,但开始造船才几年?
  浸桐油的时间严重不足,第一批海船基本已经全部退役,现在甘宁的舰队已经三代海船,但浸油时间也只有两年,为了安全,剩余服役期不会超过五年。
  只是白图急于发展,所以奢侈的造出了短期船作为消耗品而已。
  即使是第一批开始浸油的木料,现在开始造船,浸油时间也不是很充裕……
  故而现在航海技术上或许足以尝试环球航行,但却有中途烂船的风险!
  而且甘宁当初开始浸油的第一批木料,已经用得差不多,第二批木料比较充足,但也只有两年期……
  白图基本已经将远航的希望,放在铁甲舰上,至少也要铁甲舰作为旗舰才有安全感!
  包括“开荒军团”的事宜,在殿阁议事中,轻松达成共识,至于下一步的具体开拓计划,还需要等地质勘测的结果。
  至于总督人选,殿阁大学士们也纷纷提名了不少,不过具体用谁,白图还要在六部一院的廷议上做出抉择……
第四百四十一章
企划
  为了让大家过个好年,白图决定在楚元年结束前,决定亶州总督的人选。
  针对“开拓亶州”一事,在十二月二十一,举行了六部一院大集议——也就是由六部一院的要员,先对此事进行讨论。
  第二天,也就是十二月二十二的时候,白图亲自主持了廷议,来决定三位总督的人选。
  没错,是三位总督!
  刚好楚国也在准备州县二级制,到时州以上也会有“路”作为监察单位,以宋时的“路”、唐时的“道”来说,与汉代的“州”相似,但要更细化,区域也更小一些。
  之前殿阁内会的时候,白图和几位大学士都认可,在这次开拓亶州时,就先划分三路——东海路、亶州西路、亶州东路。
  其中东海路也就是甘宁暂命名为“东海郡”的九州岛,再加上后世的四国岛,而亶州西路、亶州东路,顾名思义是本州岛的西部和东部。
  正常来说,“路”只是监察单位,和废史立牧之前的汉刺史府一样,不过为了开拓顺利,暂时会在亶州三路各自设立总督府,作为实权官署!
  除了开拓之外,其中东海路要额外负责西犬国等等部族的开化,亶州西路要负责东马国等等部族的开化。
  相比之下,亶州东路更侧重全力开荒,负责范围内基本没什么亚马托人部族,只要注意与更北端的虾夷人的交流就可以。
  “亶州三路的事情,各位也已经都清楚,这次就要从诸君推选的十一名候选中,决定三路总督的人选……在此之前,我还是先例行问一句,被推选的十一位,都确实有信心也有信念,能够担负总督之职吧?”白图坐在主位上,请大家也都就坐后询问道。
  虽然都知道成为亶州三路的总督后,很可能数年、甚至十数年无法回到本土,但是被推选的人,都没有在这时放弃的意思。
  “那就开始吧!从公琰开始,逐一来前宣读自己的企划书,之后无论是各位尚书,还是各部的长史、主簿,若对其中有不明之处,都可以开口相询。不过我提醒一点,要问的问题,最好是自己的职权范畴,亦或是自己所精的方面,不要言之无物。”
  白图说着,将蒋琬叫上“前”来,此时在偏侧方,已经有一块白板布置好,一旁有侍者帮蒋琬卷拉下之前就提交企划书封面页……
  蒋琬一年前,才从尚书郎的位置退下,下放到地方去做了太守,现在为了亶州的事情,又被提名回来述职。
  如果这次能够赴任总督……
  只能说不愧是尚书郎,就像坐上了升职器一样,也不知道之后的尚书郎有没有这种待遇。
  这次选拔总督的形式,也是白图提出的,一改之前的随性问答,要求所有候选者,从各方各面、先做出详细的企划书,之后在廷议上做出讲演,再面对六部一院的朝臣,做出的提问。
  这轮只是初试,预计要进行两天,之后休息三天,再用两天进行终试,刚好在岁旦时,朝廷就能够公布决议。
  蒋琬是被提名者中,最年轻的一位,所以被第一个叫了上去……
  换个年纪大的先上来,白图怕受不了这个刺激。
  整整一个半月时辰过去,蒋琬才终于面部僵硬、哑着嗓子下来——蒋琬用半个时辰,简述了他对开发亶州的想法,之后用了一个时辰,被“狂轰乱炸”。
  有些问题的确令蒋琬也认识到了自己的考虑不周,在企划书上将问题记了下来,终试的时候再重新来过……
  提问、质疑的过程中,白图一直没有倾向性的出声,只是开口纠正一些大而化之,或者引经据典但毫无对比效应的质疑,要求从实际出发。
  有了比较年轻的蒋琬作为开场,大家也都熟悉了这套流程,面对后面的人也更加放得开,哪怕是老一辈的邴原上来,也愣是被架了一个半小时才下去。
  午饭直接在殿中用了简餐,下午继续……
  的确对面对这架势,对体力也有一定的考验,不过白图没有因为年纪大就“放过”谁,毕竟是要去亶州,又是担负总督要职,体力也是能力的一部分。
  最后挑灯夜战,一整天也只“折磨”了五位,第二天再战剩余的六位。
  之后说是三天休息,但其实是针对初试的问题、结合其他人的优势,再次整理企划书的时间,折腾下来就连最年轻的蒋琬,都有几分头冷,还在怀疑今年的金陵,似乎比往常更凉爽一些。
  又是两天的终试之后,趁着“休息”的三天,准备更加妥当,对于各种发展工程更熟悉的蒋琬,担当最需要集中精力发展的亶州东路总督。
  老当益壮的邴原,还有兖州出身、之前供职于荆州府的伊籍,分别担当开化与开荒并重的,亶州西路总督和东海路总督。
  可以说无论扬州、荆州,青壮、故旧,都已经照顾到,并且三人都家族印记很淡。
  蒋琬从小就随母亲离开族地,伊籍是离家在外求官,邴原也是寒门出身,本身没有太多利益牵扯。
  至于首批“开荒军团”的主帅,枢密院推荐了蒋钦。
  在“长江水贼”时期,蒋钦就素以侠义著称,有古侠士之风、重义轻利,不仅是最初追随白图的将领之一,平时也素来并不争功抢先。
  不仅不用担心其滋生野心,而且其亲和力还能够带动基层战将,很适合“开荒”。
  首批派往亶州的开荒军团,将集聚三万姬造士兵,并基层战将的家属也能有三万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24/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