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459

  “不,我想孔明如果出仕的话,也只会选择辅汉势力,而且……他的周公情怀,是周公之德与周公之功兼具的。”黄承彦向吕布解释道。
  虽然黄承彦说的很模糊,但是白图有印象中的诸葛亮作为对照,却能够明白大概意思。
  周公情怀……
  周公是什么人?
  不论真实历史上如何,在如今的主流观点中,周公代表的就是正统、就是掌权之后归权的完人……
  而楚国现在算不上正统,更没有给某一个人掌权的空间!
  这种情况下,白图即使有诚意,也很难打动诸葛亮。
  “还是黄学士总结的到位,孔明他的确是有点……小别扭的一个人,不过的确很厉害,仅仅是军阵上,我和他胜负也只是五五之数,其他方面我都远远不如。”徐庶这时也跟着说道,看来他也已经结识诸葛亮。
  白图心里默默叹息一声——黄承彦和徐庶都这么说,他也已经明白,诸葛亮和一开始的鲁肃不同。
  鲁肃最初虽然是看好孙策,但也只是看好,并不是在根本理念上,就和白图合不来。
  而且诸葛亮自幼丧父,白图估计自己也找不到可以认的人……
  当然,白图也不至于多难受,只是有些感慨,毕竟如今的楚国,也不是非缺一个诸葛亮不可的。
  “那我明天还是去拜访一下,这位小周公吧……元直陪我一起。”白图最终还是决定道。
  “大王若是不急,可以等初一时再去……平时有不少好友,会在每月初一在孔明那里聚聚,似是石韬、崔钧、孟建他们,也都是有真才实学的,石韬还是我老乡,平时对大王也十分推崇,只是之前错过了乡试。”徐庶建议道。
  的确之前中原大乱,令不少寒门、甚至世家子弟,都来南阳避祸,给了白图更多的征辟机会。
  此时距离七月初一,也只有不到十天,白图闻言,自是欣然同意……
  即使诸葛亮无意楚国,白图也势必要摆出样子,而且……还有石韬他们,白图至少不会白跑这一趟!
  七月初一,白图带着徐庶,便装前往隆中,随行的护卫罕见的下降到了十人以下,因为……吕布这次也跟着。
  虽说徐庶再三保证,诸葛孔明他们不可能对楚王不利,但是在吕布看来,既然诸葛亮有可能心向汉室,那就不得不防!
  吕布和黄忠两位超脱神将跟着,白图都不知道自己怎么才能被刺杀……
  另外这次除了担任宿卫长兼职王后的吕玲绮,还有白图的金牌秘书、尚书郎张春华之外,连曹邦也罕见的跟着过来。
  马上就要离开楚国,曹邦准备最后再写一部剧,就以楚王西巡、征辟在野遗贤为题材,之前去见司马徽、庞德公时,场合过于正式,曹邦也没有添乱,不过这次都是相对年轻的贤士,自然想跟着采采风。
  七月流火,天气刚有转凉的意思,来到隆中之后,田间还能够听到些歌调,据徐庶说也都是诸葛亮所作……
  这倒是给白图提了个醒,得闲看戏的人,虽然越来越多,但现在还是少数,主要得益于工坊兴起、令不少劳动力聚集在城郭附近。
  而劳动号子之类的,才是真正最能贴近广大农户!
  “安国呀!劳动号子……就是那种干活时候给自己鼓劲儿的调谱你会写吗?”白图对曹邦问道。
  “这个……我也听过一些,仅仅是写的话,应该没什么难的,只是普通百姓未必会认我写的、特地去改变以前的习惯。”曹邦想了想之后谨慎地说道。
  这类要推广其实也容易,只是……
  “哎,安国呀……你要是不走该多好啊!就没看中谁家的小姐,我帮你介绍。”
  见白图又开始絮叨起来,曹邦索性白了他一样,不再搭腔。
  这一路白图还没有放弃,想留下曹邦的念头……
第三百九十七章
你爹还好吧
  诸葛亮自幼丧父,躬耕于南阳……
  当然,躬耕只是一种修辞,不是真的每天种地,否则老老实实在家锄地,刘备还能两次都找不见他?
  实际上诸葛氏作为琅琊大户,诸葛亮虽然算不上诸葛氏的嫡出,但父亲诸葛珪也做过郡丞,来南阳避祸……也不是逃难来的,在隆中有自己的小庄子。
  只是诸葛亮对这些身外之物不是很看重,衣食所安都很简单,一年到头也就是粗茶淡饭,再加上……养几个老仆、书童,每年郡内远游两三次,收集些古书,必要的待客茶水,能见人衣服……罢了。
  “小童儿,告诉你家主人,来客人了。”徐庶到了诸葛亮的庄子前,对门口的书童喊道。
  说是书“童”,其实也已经十五六岁的样子,大概是听到马蹄声,所以出来瞧瞧,毕竟每月初一来拜访的人都不少。
  徐庶之前还特地提醒过一众人,平时诸葛亮别扭多,不喜太多人进去,到时他会确保白图等人都进去,只是普通宿卫或许要留在外面……
  吕玲绮闻言,已经又露出要烧房子的表情,不过被白图好言安慰住。
  “徐公子午安,这些都是公子的朋友?我家大爷说了,徐公子若是来了,便快快有请!”书童连忙打开门说道。
  徐庶闻言微微有些惊讶,这次诸葛亮居然没有犯别扭?莫非是猜到谁来了?
  恩,也很有可能……
  毕竟白图虽然是白龙鱼服,但却没有特地隐藏身份,只是名义上不以楚王身份拜访而已。
  一时间倒是忽略了,书童说的是“大爷”,这个罕见的称呼。
  白图一行人鱼贯入庄,来到前厅之前,只见一名正经文士打扮,看起来比白图想象中要老成一些、看起来二十七八的年轻人,主动迎了上来。
  “元直兄来的不巧,舍弟日前有事出门远游,我这做兄长的代为照料庄子……啊!这几位便是楚王殿下,还有楚国的各位将军吧?草民诸葛瑾,拜见大王。”
  诸葛瑾特地装作后认出白图等人的样子,不过显然是早有准备的。
  “免礼免礼,今日我不是为了公事而来,这里便没有什么楚王。”白图听说诸葛亮不在,心中微微失望,不过还是马上扶住诸葛瑾。
  徐庶听说诸葛亮这时远游,便已经有了些猜测,心中不禁叹息——这一游,再见时就不知道是敌是友了!
  不过诸葛瑾作为与诸葛亮一奶同胞的哥哥,此时对白图倒是十分热切,一面不着痕迹的吹捧、一面请白图入内。
  前厅中此时已经有不少人,似乎是在酒会,形式……令白图有些难受。
  “椅子”在将军府时代,就在扬州推广开来,现在因为楚国官署都是高脚桌椅,民间就更加乐于仿制。
  不过这里却还是“复古”的跪坐和矮桌组合,见到白图进来,众人也都起身相迎。
  “免礼、免礼,某今日并非以楚王身份而来,大家不必拘束。”白图大气的开口道。
  “元直、子瑜,不给某介绍介绍在座诸位俊杰吗?”白图转念找徐庶和诸葛瑾为自己介绍。
  颍川石韬、字广元,汝南孟建、字公威,博陵崔钧、字州平,弘农杨修、字德祖……咦?好像混进去了很奇怪的“东西”?
  诸葛瑾介绍到杨修时,也微微有些尴尬。
  “拜见楚王殿下,修是奉魏王之命,来宛城接……曹公子回去的,刚好听闻南阳有雅士,不禁动身赴此一聚。”杨修看起来比诸葛瑾要年轻一些,但其实差不了两岁,主要是……诸葛瑾老实人显老。
  在献帝西归之后,杨修很出乎预料的,没有和他父亲杨彪一起报效朝廷,而是继续留在曹操麾下。
  也不知道是杨家的规划,还是杨修自作主张,总之现在杨修已经入魏国。
  不过对于此时杨修的出现在这里……
  白图虽然脸上笑嘻嘻,心里却有些冒冒泡——你来迎曹邦回去没问题,但是来南阳……是来赴聚会、还是来挖角?
  虽说还没有征辟到、人家也不姓楚,但来楚国的地头,给魏国拉拢人才,依旧有些敏感,所以之前诸葛瑾介绍他的时候,语气也有些替杨修尴尬。
  杨修面上了无异色,心里却没这么淡定——你这么大楚王,连几个年轻人都要亲自来噶?这么兴师动众的吗?
  本来杨修只是奉命来借夏侯涓,也是他未来妻子的……
  原本之前杨家已经给杨修安排了婚事,只是杨修坚持入魏,导致无论杨彪是真的生气,还是为了向刘协、向朝廷展现,杨修和杨家的决定无关,总之杨修是已经与杨氏割裂开来,婚事自然也吹了。
  恩,世家子成婚虽然很多都在及冠之后,但是二十六还没有成婚,的确有些被耽误的大龄青年的意思。
  曹操一方面是安抚杨修,另一方面也是要以杨修为代表,安抚住那些曾经为了“朝廷”追随他的人,故而亲自为杨修安排了婚事。
  曹操自己的女儿,不是已经出嫁,就是还不及豆蔻,杨修眼看已经大龄,所以曹操就选择了夏侯涓——夏侯渊作为魏国的Top5、甚至Top3,也足够有牌面。
  而且……
  对这婚事,夏侯渊也不是很抵触,毕竟杨修虽然招人讨厌,但至少现在选择追随大魏,令夏侯渊对他的感官好了不少,现在杨修又“无依无靠”,虽然算不上入赘,但以后也不用担心和他亲女儿一样的夏侯涓受欺负。
  最主要的是……杨修是文官,不仅安全,而且以后会一直在邺城任职,总比嫁个武将、或是远嫁要好!
  故而曹操也直接让杨修来接夏侯涓,算是先让两人见一见。
  “原来是弘农杨氏的高足,幸会幸会,杨老太尉还好吧?”白图一副很熟络的样子。
  “我与家父已经许久未见,不过想来家父在长安,定然一切安好。”杨修淡定自若的回答道。
  张春华已经准确的读出空气,判断出白图现在不爽,但却要自重身份,不好直接说什么,于是……只见张春华眼睛一转,开口说道:
  “大王,之前那满宠对杨老太尉百般酷刑时,我老师和孔祭酒他们,都十分担心老太尉的身体,这次我们还带了些华神医配置的补健之药,何不托请杨公子送去?反正也是要北上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