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246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46/459


第三百三十一章
年节下的将军府
  扬州民间的年节氛围,一年比一年喜庆。
  今年因为“神农精华”已经开始指导使用,尤其是官田,几乎全部使用了“神农精华”。
  加上白图的被动谋术,如今扬州的平均亩产,比建安年之前,提升了近五成,而且对民间的粮税,也下调到了五税一——已经比闹黄巾那些年更低,黄巾之乱前,没有任何额外战乱、灾荒的时候,朝廷也是十税一,地方官还可能私自加收一些。
  现在虽然税率比那时提高了一成,不过产量提升了五成,最后普通农户手里剩下的收成,比往年太平年景还要多出三成!
  至于和同期的其他诸侯比……
  哪怕是汉中、益州,在此时的扬州面前,也没什么可比性!
  同时因为将军府的盐引政策,大量的粮食被盐商回收,用来向官府换取盐引,也保证了粮价并没有暴跌。
  官府的粮食,尤其是槽糠一类,更是投入到了禽畜饲养中,有了闲钱的百姓,有的准备攒钱买牛,毕竟官府的牛虽然够租,但也是要租金的,而且……别人家的东西,终归没有自己手里的踏实。
  民部也鼓励农户买牛,有自己的耕牛,也便于农户提升务农效率。
  普通农户,只要先付三成首付,就可以从民部购买耕牛,之后分三年还贷。
  当然,仅限没有牛的普通农户……
  也有相当一部分,会适当的“潇洒”一些,尤其是过年的时候,买肉、买绢布,都是应有之义。
  其实西汉时,汉民的蛋白质摄入,在封建王朝中也是极为靠前的,令汉民体质明显优于周边各国,所以才有“一汉当五胡”的说法。
  只是东汉时期,国力民力都在衰弱,肉食在百姓的餐桌上也越发罕见……
  不过在扬州,百姓已经隔三岔五的能尝到荤腥,过年更是能“大鱼大肉”一下,其他各种平时并非必需品的轻工产品,销量也都提升了起来——如果刘备是在现在的金陵卖草鞋,估计两年就能老婆孩子热炕头!
  同时民用工坊,也渐渐如雨后春笋般的冒了出来,正是小商品经济渐渐复苏的迹象。
  反而相比于民间,将军府今年“冷清”了一些。
  在江夏的孙策、周瑜不能回来,在东莱的甘宁不能回来,在南阳的赵云也没有回来,只有贾诩回来代北路军述职,至于荆南更不用说——交通不便,轻易不会专门回来赶这岁旦会。
  今年各地的战事情况来看,将军府不仅不再是一枝独秀,而且还有些“颓势”,荆州方面攻势受阻,到现在都没有摸到南郡的边,甚至江夏都快被反攻。
  荆南四郡这种在绝大部分中原人看来,属于穷乡僻壤、蛮族横行的地方,居然都在长沙郡拖住了将军府的攻势!
  反而是在青州,将军府抄了个便宜,海军返程的时候,捡了个东莱郡,现在还因为此事与徐州闹得很不愉快……
  而中原的曹刘,今年都是大发利市!
  曹操在天下侧目中,享受着击溃了袁绍“百万大军”的荣耀感,平时还有不少“杂音”的许都,此时都安静不少,朝廷中原本看不惯曹操的朝臣,许多都被曹操毫不顾及的撤去。
  原本曹操还在意些影响,而且他最明白,这些人中,绝大部分只是“颜艺救国”而已,监视起来就成,不用过于搭理。
  只是这次他击败了“袁逆”,声望一时无两,在朝中也硬气得起来!
  刘备在青州击败袁谭,虽然没有造成曹操击败袁绍这么大的反响,但却得了实惠,如今大半个青州在手,战略纵深终于厚了起来,也不像之前在徐州时那么受气。
  与去年中原“颗粒无收”,将军府“大发利市”的情况刚好相反……
  故而将军府的各部幕僚,相比于去年也收敛了一些鼻孔看人的架势——倒不是去年有多倨傲,而是一个个在彩虹之源下,都觉得自己对将军府有大功,今年……将军府的战况不妙,他们自然也气焰弱了不少。
  甚至连工部,今年许多项目,也都到了瓶颈。
  虽然也有不少新东西,但终归没有真气弩那种令人眼前一亮的家伙出现……
  反倒是去年有些低调的民部,今年扬眉吐气。
  各地工程按部就班不提,粮产量大增、百姓人均肉类摄入较去年大幅提升、工坊税和商业税的所得大幅提升……
  再加上其他各部的衬托,大表哥鲁肃今年可谓春风得意。
  简雍原本也将将军府今年在荆州讨伐不利,作为自己的筹码,甚至……刘备在他临行前还嘱咐,让他争取劝说白图罢兵,至少不要动南郡、并且从江夏退出去!
  如果白图答应,并且通传天下、与南郡刘表结盟的话,刘备不仅愿意配合白图,主张他对南阳和荆南的控制权,而且还可以将整个东莱郡让给白图驻扎海军。
  当然,简雍没有那么天真,他明白白图还没被逼到要和刘表议和的程度!
  再说凭什么要为了刘表,把自家的东莱让出去?
  他敢这么谈判,不怕下次见了关二爷,被眯着眼睛瞄到后背冒冷汗?
  反而利用将军府在荆州战况不利,作为引子,可以令自己在为徐州府争取利益时,腰杆更直一些,才是简雍的计划。
  只是……
  简雍期待中的“愁云惨淡”,并没有出现,或者说是……只在部分将军府幕僚的脸上出现!
  一般而言,战况不利不仅意味着子弟战将的伤亡,而且也意味着诸侯要进一步压榨民间潜力,来维持、加大前线的力量,这都会令民间也出现愁云、民力衰弱。
  然而在金陵,或者说是在简雍沿途见过的一路,这一幕并没有出现,反而处处透着富足祥和。
  甚至令简雍怀疑,莫非这金陵人,都不关心前线战事?亦或是消息被将军府封锁?
  不过没两天,这种可能也被简雍从心里删除,因为……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白图在金陵城外的护民祠,举行了盛大的祭礼!
第三百三十二章
护民祭
  护民祠所“祭”的,自然是为了“护民”而牺牲的烈士,大多是军中战死的将士。
  也有一部分是在各种民生工程的攻坚中,死于意外、亦或是过劳猝死的基层吏员。
  简雍作为徐州府的使者,也被顺便邀请观礼,如果事先不说的话,以这规模而论,简雍甚至怀疑是要祭天地。
  更令简雍惊讶,甚至“不安”的是……
  不仅无数金陵百姓,当天衣着、神色肃穆的在城外观礼,甚至扬州其他各郡各县,也有些百姓自发的前来!
  简雍还特地打探过,真的是自发,并不是强行征调……
  迎回英烈的环节时,白图亲自在最前方,赤足而行,咏唱楚辞吴韵的祭词,带着后面捧着牌位的礼部吏员、烈士家属,将他们的牌位送进了护民祠的时候,周围的百姓也跟着唱起了祭词……
  感受其他人的情绪,本就是简雍的强项。
  他能够感觉到,此时周围的百姓和烈士家属,不仅是在哀恸,还有对这些牌位的主人的崇敬,这些烈士家属的情绪中还带着自豪……
  以及最令简雍不安的,人群之中涌动着……斗志!
  不仅是将军府的幕僚臣子,连治下的百姓,这时都没有因为战事不利,而对将军府失去信心,反而斗志冲冲。
  这斗志反应到简雍心里,就成了忧心忡忡。
  眼前的将军府治下的百姓,已经不像是诸侯争锋中,被“压榨”的工具人,反倒有些西汉鼎盛、武帝北伐匈奴时,上下一心、青壮踊跃参军,民间乐于看到战报,家中有人死在战场上,也能昂首挺胸的架势。
  这不仅意味着将军府治下,民心并没有被战事不利所拖累,而且也意味着……民力没什么损耗——哪怕再怎么强调“情怀”,如果民间百姓已经五劳七伤、民力透支,也很难有这样的反应!
  就像是武帝后期,国力凋敝,给百姓打鸡血也没用……
  白图带头引路,将英灵牌位送入护民祠之后,又在高台上开始演讲。
  整个护民祠前的广场,周围的墙壁在设计时就考虑了扩音、聚音的问题,地下也埋了传音的旱井道,加上白图在台上使用铜质的巨型声桶,以及战甲的扩音功能……哪怕周围有数万百姓,在安静时也能听到白图的话!
  而且令简雍感慨的是,白图的演讲,显然是为这些人所讲,并没有之乎者也的繁文缛节,遣词用句接近于民间白话。
  “今年是建安五年,在匡扶汉室、在为荆州百姓而战的路上,有一千七百六十二位战士,永远的倒在了战场上,他们之中还有五百多位,至今连衣冠冢都还没能回来……
  不过我相信,他们的英灵,一定不会被万水千山所阻隔,早已魂归故里,看着我们继续在为匡扶汉室、在为‘仁者爱人’而奋斗!
  在民部的鄱阳海昏县水利建设中,还有这样一群人,每天起早贪黑,勘测着当地的水文状况,甚至为了勘明暴雨后的具体情况,而冒险在五月十七,鄱阳的那场暴雨后,进入涨水区段测量流速,海昏县民部县吏张浦、徐丁、陆东,落水牺牲……”
  接着白图讲了好几起,因公牺牲的例子,这些人同样被搬入了护民祠。
  简雍几乎肯定确信,这些故事虽然是真的,但这讲述方式,肯定是有专人捉刀,令他们听起来更有感染力。
  而且简雍在将军府中,的确看到了与许都、与徐州、与天下其他地方,所不同的一面——情怀。
  如今天下诸侯割据,十之有九是为了私利而相互攻讦,军队能聚得起来,一半靠得胜后的重利、一半靠强压逼迫,基层战将几乎被作为消耗品,自然很难有什么“情怀”。
  其他各层官吏,虽然不免有真心为民者,但却少之又少……
  在将军府治下,即使将滤镜去掉,从官吏到民众,“情怀”相比于其他诸侯,甚至相比于强盛时的汉王朝也是耀眼的!
  哪怕简雍一直觉得,自家主公就是个有情怀的人,是真心为了百姓、为了汉室,比根本瞧不出个人的真实目的的白图,要更有情怀得多。
  然而以徐州治下,比较将军府的话……差之远已!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46/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