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21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18/459

  近代时的岛国、毛国,在蚕食东北前,也都是先要确保在这里驻军,无论国际社会怎么谴责都得赖住……
  作为海军都督,看过几部与现在的思想迥异的兵书的甘宁,自然明白沓津的重要性。
  “呵,安东津自是也不劳将军府,不过将军府如果去贸易,也并无不可。”公孙度目光一闪道。
  安东津也得建起来收税,不过对于安东津,倒是没必要像辽口那么死守,哪怕将军府偶尔有大舰停靠,公孙度也并不在意。
  从安东津登陆的话,不仅无力威胁辽东,而且还要面临辽东与扶余人的夹击!
  “这第一批的刀剑、盔甲,还有粮食,我看就用沓津附近的木石结账好了。”公孙度脸不红心不跳地说道。
  甘宁要建港口,木材、石材是必不可少的,不过在沓津西北方,就是连绵的山林,倒是不缺这些。
  恩……在公孙氏眼里,辽东的木头石头,也是姓公孙的!
  公孙度还真不信,甘宁会从州胡运材料。
  “哦?那这采集区,可要好好说道说道。”甘宁说是采集区,但是谁都知道,这“采集”之后,人恐怕就不会走了!
  不过对此公孙度反应淡漠,毕竟……辽东南部,伸出到海里的这一块,本来就人烟罕至,没什么大城,甘宁无论多一步、少一步,并不影响公孙度是在北方的丘陵地带布防。
  当然,如果甘宁真敢一批批拉人过来,公孙度肯定会下手把他们赶回海里!
  在公孙度心里,唯一能到襄平的登陆点,就只有辽口。
  一番谈判下来,双方也算是各取所需,甘宁也又留下三分之二的舰队,将在沓津修建港口。
  留下的将领中,除了甘宁的老部下之外,还有一人比较“面生”——正是原本在孙策手下的凌统!
  甘宁也不知道,他是不是和孙策闹了别扭,居然请调到海军来,不过……既然捕风卫都没意见,那就证明他没什么问题。
  而且说是“面生”,但在海路上也已经熟悉磨合了半年,甘宁对他的印象也还可以,而且凌统一进海军就和甘宁说过,他要去最危险、最险恶的任务……
  其实海军的任务,整体就够险恶,哪怕没有敌人……哪次远航不沉几艘船?
  毕竟还在探索阶段,海员们也在总结经验、融汇所学。
  这次留在辽东,更是险恶中的险恶。
  虽然从情理上分析,公孙氏不会背盟翻脸,但是……万一脑浆冻住了呢?
  当然甘宁回去的时候,也会给这些人准备后路,之前“卖”给公孙氏的兵甲,并不是货物的全部。
  甘宁准备在辽东呆到暖和一些,冬天出海风浪也大,这期间甘宁不会远航,只是在附近晃一晃,等春暖花开之后,再看看有没有去青州或者徐州的机会……
第二百九十三章
被俘
  甘宁抵达辽东的半个月之前那,万里之外的荆南五岭之地……
  陈宫被生擒了。
  准确的说,是陈宫很有准备的,配合对方令自己被生擒。
  与陈宫一起被擒的,还有上万山越勇士。
  就在一天前,这个数字还要再翻一倍……
  然而在修蛇部的配合下,钩蛇、鸣蛇两部的精锐,近两万山越勇士,落入了对方的圈套,被堵在葫芦形的山谷里,被居高临下的乱石、乱箭招呼。
  幸好……陈宫早就识破了望空的阴谋,只是顺水推舟的没有制止,同时从进入山谷开始,就一直小心的保持在队伍中相对安全的位置。
  等到遭遇偷袭时,陈宫也立刻找到了掩体,并且以精神力岔开一些实在不巧的流矢。
  看似危若累卵,可实际上远不如半个月前那次危险!
  ……
  半个月前那次,是陈宫实在看不下去他们的弱鸡互啄,故而巧技引导山越,打了一次不太圆满的埋伏战——修蛇的望空就不必说,钩蛇和鸣蛇的首领,也并不信任陈宫,所以只能“引导”。
  仿佛一个只会“啊咧咧”的大龄假正太,在指挥废柴侦探和胖警部办案一样……
  大概连他们自己都没发现,能够“神乎其技”、如有天助的埋伏到五溪人,是陈宫看似不经意的几次提醒的缘故。
  然而在收网阶段的时候,陈宫也没有想到,那个沙摩柯居然这么猛!
  困兽之势下,生生杀出了一条生路——并不是突围,而是直指包围圈内陈宫所在。
  毕竟这场战斗,不是陈宫在指挥,平时山越人连情报都没有和陈宫共享,只是因为不知道陈宫偷偷学会了他们的山越语,故而零星的偷听到了一些。
  陈宫就是靠听来的一些情报,以及润物细无声的引导,完成了这次策划,自然在组织上有许多漏洞……
  而陈宫当时就是和一支中等部族首领,带人堵在这埋伏中唯一的“生门”。
  看起来这里是进攻方最安全的位置,否则钩蛇和鸣蛇的首领,也不敢让陈宫在这里,不过表面上最不会被突围的这里,正是生路所在……
  也不知道是直觉还是巧合,沙摩柯在性命堪忧之时,本能的往这边冲杀了过来。
  竟是凭借个人武力,以及被他带动起来的整体的凶悍气息,生生杀到了陈宫面前!
  还好陈宫这些日子可没闲着,也结交了一些山越部族,比如此时跟在他身边的这一部,就十分景仰陈宫,自愿担任着护卫的任务。
  沙摩柯虽然勇不可挡,但是……在看到陈宫的装束的瞬间,原本杀红眼的沙摩柯冷静了一些,接着装作实力不济的样子,转而继续带大家突围,放弃了截杀陈宫的机会!
  当时沙摩柯和陈宫最近时,距离他已经不及一丈,对于沙摩柯的细微反应,陈宫也看得真切。
  ……
  现在和半个月前一样,都是一次埋伏战,只是攻守双方掉了个儿。
  山越人实在是不善于应付偷袭,准确的说,蛮兵夷将大多都是如此。
  两万多人散乱的行走在山谷中,应对偷袭也是各自为战,而且缺少有效的全局指令与分段指挥,兵败如山倒也是正常的。
  半个月之的前五溪人,反而比他们表现得要好一些。
  一方面是因为五溪人之前介入荆南之叛,与汉军作战、协同作战的机会更多,因此也学到了一些调兵用阵;另一方面,当时两军交战的人数只有两三千——少有少的好处,人数越少,越容易指挥调度!
  毕竟“多多益善”的韩信,只有一位。
  加之还有一个野兽般的沙摩柯,虽然战斗方式欠缺美感,但是在五溪人中却很有带动力。
  哪怕平时将沙摩柯当做傻子的五溪勇士,也会被其带动气氛、亢奋起来,这几乎已经是一种特殊天赋,和张辽在冲锋时相似,但又有所不同。
  然而在山越中,显然没有这样的猛士,又是被堵在了葫芦形的山谷里,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不过陈宫和身边追随他的部族的勇士,潜伏在相对安全的山坳里,坚持到摩忽肯下令开始收降的时候。
  两万山越勇士,这时已经死伤近半,剩下的余众也已经胆气尽散……
  而且这一战之后,另外那五六万山越勇士,应该也会如潮水般退回章陵南部。
  因为被击溃的这两万人,主力是钩蛇与鸣蛇两部,以及与他们关系最近的中等部族的精锐,三大部族中的修蛇部与敌人联手,其他两部死伤大半,剩下小部族,自然一盘散沙的溜了回去。
  此时距离白虎祭的三个月期限,也已经很近,而且白虎祭的内容是“‘在五岭之地’杀死来犯的山越人”,因此这一场埋伏战,应该就是这场五岭蛮战的终结……
  三个月里,双方死伤万余。
  虽然山越聚起人数更多,但是……双方的交战方式,根本体现不出人数优势的作用。
  山越有将军府淘汰的武器,而五溪蛮对地形更熟悉,硬是打了个五五开。
  其中小半是白虎部的功勋,加上最后这一次,摩忽肯几乎将鸣蛇、钩蛇的精锐一网打尽!
  算上俘虏,摩忽肯的白虎一部,比其他所有五溪蛮加在一起,杀得山越人更多!
  往常这种“试炼”,联合起来的各部族,会将战绩算加起来,由作为盟主的部族,获得白虎姬的拥有权,之后每年盟主也会分给麾下各部族名额。
  然而这一次,摩忽肯却可以确保,自己的战绩三等分之后,比其他人加起来还高,未来十年内,他都将独霸三位白虎姬,拥有所有名额的支配权……
  陈宫即使被俘之后,也没有什么慌乱。
  实际上哪怕是如狼似虎的五溪蛮人,见到陈宫的打扮之后,虽然一个个还是很凶,但行动上也都收敛了不少,龇牙咧嘴、比比划划的将陈宫请到了摩忽肯面前。
  摩忽肯一开始见到陈宫,还故作凶狠的样子,声称是陈宫这些汉人,鼓动山越去和他们厮杀,一副要将陈宫抽筋剔骨、报仇雪恨的样子。
  不过陈宫却并没有丝毫动容,反而义正言辞的声明了大将军府的态度是“合作共赢”,强调了现在的局面,完全是五溪人的一意孤行造成的,之后肯定了摩忽肯对汉军放行的做法……
  同时也敦促摩忽肯,尽快释放那些山越俘虏。
  这说辞本身倒是没什么问题,只是……更适合在两军阵前喊话,或是相互递交信件的时候来说,而不是作为“俘虏”的时候,当着对方的面说。
  然而摩忽肯闻言,脸色阴晴不定了一会儿之后,还真的畅笑道:“哈哈哈,不愧是汉人中的智者!你最后的话没有说错,我们和汉人并没有仇怨,只是打击入侵我们的领地的山越,对汉人我们还是很友好的。
  再过几日,就是白虎祭结束的时候,那时我会将那些山越人先给白虎先祖,陈先生既然和他们很熟,那也来观礼吧!”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18/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