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姬三国(校对)第14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48/459

  虽然后世无化肥、纯绿色农作物很受推崇,但是不得不承认,化肥的出现绝对是文明的巨大进步,如果没有化肥给人类的发展红利,也不会令生产力高到令人们可以嫌弃化肥作物……
  在东汉末年,自然更不会有人嫌弃化肥,就像是司马朗……吃了一辈子绿色食品,今天第一次尝到反季的化肥蔬果,已经“真香”到在心里诋毁白图,认为这是“骄奢淫逸”的表现。
  当然,现在化肥的制作以及使用,还在很初级的阶段,庞统还在不断的调试中,距离民用还有距离。
  现在主要是配合玻璃大棚,作为育种的重要辅助手段——短期来说,提升农产品产量的重点,是在培育出优秀品种上,化肥普及还要再等一等。
  至于玻璃大棚……
  的确有些奢侈,靠几个官营玻璃厂,肯定无法普及到民间,现在只作为育种之用,在反季种植方面,庞统还在研究能够作为覆盖物的廉价替代品。
  今年已经有第一批育种产物,进入自然环境耕种,如果成功的话,将对今后的农业发展,起到巨大的引领作用!
  科技的发展,令白图对今后的伟业很有信心。
  只是现在,白图得知了一个坏消息……或者说是终于确认了一个坏消息。
  “果然没有发现吗?”白图看着手中的文书,不由得自语了一句,同时有些苦恼的揉了揉眼角。
  “没有发现什么?你说那种能烤火的石头?民间传说而已,不要太在意。”吕玲绮见状,在一旁开解道。
  没错,就在上个月,白图决定趁着今天农业生产逐步恢复,没有那么大的救灾压力后,好好提升一波生产力时,却发现了一个致命的问题——城姬世界……居然没有石油和煤炭。
  按说在汉代的《地理志》中,已经有“高奴县有洧水可燃”以及“豫章出石,可燃为薪”的记载,按理说前者应该就是石油,后者则是煤炭。
  数日前,白图决定开采一波煤炭,来作为高效燃料,至于蒸汽机……原理上并不难。
  然而当白图向陆康等人说起此事时,陆康等人都是一脸怪异的看着白图,刚从鄱阳郡回来不久的虞翻,更是直接嚷嚷着,叫白图不要相信民间方士的胡言乱语。
  没错,什么“豫章出石,可燃为薪”,他们根本没听过,可以烧的石头……这话怎么听都像是骗子方士说的!
  白图一开始还以为是因为普及性的问题,所以大家不知道煤炭,举了《地理志》的例子,结果……
  派人从书房取来了《地理志》,发现……没有这一句!
  白图可是清楚的记得,自己硬盘里是有这一句的。
  刚刚发现此事时,白图甚至怀疑是不是周围哪里藏着邪神,自己要不要学学扮演法?
  一直以来,城姬世界与白图穿越前的世界的重合度,令白图有些大意。
  理所当然的认为,自己能够找到煤炭……
  然而《地理志》的细节不同,令白图有些意识到不妙——毕竟不是同一个世界,即使真的没有,似乎也没什么可奇怪的。
  于是“垂死挣扎”之下,白图特地组织了一波勘测队,虽然对白图的行为,大感莫名其妙,无缘无故要找可以烧的石头、甚至可以烧的黑泉,怎么看都是被人忽悠瘸了的样子!
  还好白图其他方面,还是比较正常,而且所谓的勘测,也只是百十来人的队伍,不算什么劳民伤财,所以除了耿直的虞翻,大家也没有过多在意。
  现在白图手里的,正是勘测队的汇报文书,已经彻底敲实了这一不好的消息——豫章,没有煤炭。
  甚至之前刚刚得知《地理志》版本区别时,白图还特地回头去翻看了城姬版中对石油的记载,果然……也没发现猛火油、洧水等记载,基本可以推测石油也并不存在!
  对于白图的郁闷,吕玲绮有些哄小孩子的感觉。
  毕竟在吕玲绮看来,无缘无故相信什么“可以烧的石头”,就已经够天真的,居然还因为找不到而郁闷……这不是小孩子是什么?
  “明明其他都有,偏偏石油和煤炭……等等,难道是化石类都没有?”白图有些想不通。
  “恩?什么化石?望夫石吗?”吕玲绮疑惑道。
  “咳咳,没什么……”
  “别难受了!我们烧木炭不是也可以吗?”吕玲绮哄孩子式的安慰。
  白图翻了个白眼,无奈地说道:“这不是烧木炭的问题,没有煤炭……算了,我没事。”白图也明白过来,很难和不知道煤炭和石油是什么的人,解释它有多重要。
  战争中没有可以用来火攻的猛火油是小事,但是在工业中没有作为“工业之血”的石油,令白图的科技树发展前景大受打击。
  这可不仅是燃料的问题,从人造塑料到沥青、润滑剂……无数工业产品,都是以石油为原料。
  可以说没有石油的话,就没有现代工业文明。
  然而在城姬世界,目前来看很可能并不具有石油,甚至……连煤炭也没有!
  如果说没有石油,是限制了白图的科技树上限的话,那么没有煤炭,就是直接令白图眼前的发展计划受挫——没有煤炭,就只能以木炭为主力燃料。
  恩,二战时期,某小胡子内外交困时,因为缺少资源,倒是也有烧木炭的坦克……
  只是烧木炭的话,把整个大兴安岭的木头都烧成木炭,也远远不够发展出现代工业的——也就是说,在资源上,无法照搬现代科技树。
  “要不……每天让樵夫多砍点柴火回来好不好?”吕玲绮也不明白,白图到底在担心什么。
  “不,别麻烦樵夫……等等!樵夫?”白图忽然想到,用樵夫提取青蒿药剂的事情——当然,这里的樵夫不是普通樵夫,特指“车骑将军内务处王管家下属负责的柴火供应的李管事对接”的无名樵夫。
  虽然没有化石类资源,但是……似乎还有另一种“资源”?
  或许要另辟蹊径的话,应该侧重这方面试一试?
  “你真聪明!”白图看着吕玲绮,认真地说道。
  吕玲绮闻言,也认真地说道:“是你太蠢了吧?”说完自己先笑了起来。
  从始至终,吕玲绮都觉得,白图这次是天真的可爱……
第二百一十章
悠悠苍天,何薄于民
  在曹丕等人抵达金陵后不久,朱治也已经带着贾诩归来,至于樵夫……已经很没有存在感的回去砍柴,并没有专门见白图。
  第一次见到这位三国时期有名的“毒士”时,白图并没有表现的太热切——以免刺激到贾诩敏感的心灵。
  认真听了朱治的回报后,白图给予了嘉奖,让朱治先回去休息,单独与贾诩相处时,白图先请他自我介绍一番。
  贾诩明白,这不仅是“介绍”,也是自我申辩的机会……
  不过……明知道如此,贾诩在讲述时,依旧不见什么情绪波动的样子,看起来就是一位平时没什么精神的老人家。
  如果不是朱治见过他骑马时干练的样子,之前可能真的会以为他水土不服。
  也没有什么刻意的煽情,贾诩平铺直叙的说出了自己的情况。
  贾诩出身凉州武威郡,而这里的情况……一向很复杂。
  先秦及两汉时,中原文明虽然屡屡控制河套地区,但是农垦程度总是不高,导致这里与中原文明也是若即若离,反而大部分时间,都是游牧民族纵横,直到隋唐时,农垦程度才切实有本质提升,这种情况才开始转变。
  哪怕是在黄巾之乱前,中原等地还算安稳的时候,羌人、匈奴人、鲜卑人……也不时在这里乱上一乱。
  三者中,与大汉关系最近的,要数羌人,理论上河套地区的大部分羌人,也算是汉王朝的百姓,不过也仅限于“理论”。
  论血缘关系,河套的羌人,并不是北方游牧民族,而更接近于川蜀以西的高原诸羌,而这里也属于融入华夏文明比较晚的地区——唐代连安西都护府都建好了,但也依旧没奈何吐蕃。
  河套的羌人,理论上也是汉王朝的子民,只是……比江东山越性子更野,更不用说河套还有内迁的匈奴人,北方还有虎视眈眈的鲜卑人。
  相比之下,羌人虽然多有叛乱,但成气候的叛乱,多半都是“抱大腿”,虽然汉人将他们都称为“羌”,但实则没什么民族性,哪怕高原上诸羌,在吐蕃建立之前也不算一个整体,大抵是打谁有好处就打谁。
  百年前内迁匈奴又分了一次南北,北匈奴叛汉,羌人附从……后为窦宪攻灭。
  其后数十年,羌人平了叛、叛了平,倒是铸就了东汉杀神段颍的威名。
  三十年前鲜卑寇边,羌人附从,后为张奂所平,董卓就是当时张奂的军司马,其后以“少好侠,尝游羌中”的董卓,在主掌凉州时,多收羌人为几用,西凉铁骑中就有大量羌人辅兵,和并州的丁原一个在河套以西、一个在河套以东,保境安民用的不同的路数。
  此时的羌人与其说是民族,不如说是无数生活在这里的游牧民族的合称。
  在他们的逻辑里,一些部落认为汉人强大,跟着汉人一起镇压、攻打其他羌人,也十分正常,反而他们相互之间,不会有什么同理心……
  就像是十年前,甚至有一支羌人叛乱后,推举了汉官韩遂为名义上的首领,现在以羌人为基本盘的韩遂,在凉州还算是一路比较强的诸侯。
  中原是在黄巾之乱后,才变得战乱纷飞,而凉州是一直就没有太消停过……
  贾诩正是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而且好像天煞孤星一样,“克”死了父母、兄弟……也包括曾经的妻儿,甚至少年时曾被羌胡抓走,做过几年的奴隶。
  痛苦、癫狂、麻木……
  特殊的成长经历,并没有令贾诩成为大杀星、也没有激起他的匪性,而是造就了他以“求生”为核心的行动准则——即使世道如此,我,贾诩,也想要活下去!
  不愿意做生死不由己的普通人,但也不愿意做危险的大人物,努力游离在小吏的程度。
  直到……在王允的恐吓政策下,贾诩爆发了一波。
  讲述这些时,贾诩也同样是平铺直叙,似乎是“不屑于”用经历来感动白图。
  而白图听完之后,第一感想是……庆幸!
  还好从来没有羌胡,想过要利用贾诩的智慧,哪怕被抓走做奴隶的时候,也只是利用他的体力。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48/459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