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校对)第295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95/306


“什么?”林薪一惊,瞬间拔剑指向来人,他没想到竟有人摸到了这么近,而自己却没有丝毫察觉。
杨陌同样也意外,不过他听着声音有些耳熟,再看来人身影,马上松了口气,压了压手,示意林薪不必紧张。
“谭大哥,你怎么在这儿?”
谭笑生脚步有些沉重,缓缓走到火光下,看到是他,林薪也松了口气,埋怨道:“谭大哥,你别乱吓人好嘛!”
谭笑生歉意一笑,看向杨陌,重又问道:“你想去天京城?”
杨陌点头,打量谭笑生神色,眼中露出恍然:“你想回去?”
“嗯,我的伤已经养的差不多了,是时候回去了。不管鬼不收变成什么样,我总要回去看看。”
谭笑生脸色有些苍白,但眼神很坚定:“我打算明天就出发,如果你也要去,大家就一起走。”
杨陌本就准备回了云中城后,立马出发去天京城,如果谭笑生一起,那自然更好了。
三人约好时间在南门汇合,杨陌便独自一人去了长老院。
如今他身份不同,去天京城之前自然要把一些事情交待清楚,不可能拔腿就走。
长老院中,灯火通明。
虽然已经入夜,但一群长老仍然没睡,正在商讨着各种事宜,不时有人进进出出,显得非常热闹,即便在如此冬夜里,杨陌也能感觉到那种勃勃的生机。
大家都在努力啊!
杨陌焦急的心情稍稍缓解,脸上露出了微笑。
看到杨陌进来,很多人都笑着朝他打招呼,还有几位长老连忙拉他过去谈事,有些事情比如大笔拨款什么的,必须得钜子点头签押才能执行,杨陌去神狸部这几天已经耽误了不少事,好容易见着人了,他们自然不会错过。
用了快一个时辰,杨陌终于忙活完了,这才说起来意。
角落里,公输臣和墨可为正在研究一副图纸,看上去似乎是一种吊车,二人本来在争论图纸,可一听说杨陌要趁夜出行,去天京城的时候,不等其它长老有什么反应,公输臣首先出声反对。
“我反对!”
杨陌一怔,看着公输臣,道:“我必须要去。”
“钜子!”
公输臣道:“天京城已经不是之前那个可以随意进出的地方了,如今无定原盟约撕毁,燕国灭齐,钜子去天京城,实在是太危险了。钜子今年一年来,东奔西走,可我看,还不如待在云中城,带着众人好好的重建!”
自云中城被毁后,公输臣就好像变了个人,以前的他性格洒脱,很多事情都懒得理会,可杨烈死了,洗星河死了,祝天雷死了……
死了那么多人,若非西墨赶到,云中城都要无人可用了,这种局面,公输臣尽管再不乐意,也必须得挺身而出,帮助杨陌主持大局。
一直以来杨陌做的都不错,所以公输臣一向都是支持杨陌,不论是去齐国奔丧,或者去七曜天宫,还是无定原之会,公输臣都站在了杨陌这一边。
可是,接连的意外,总是在破坏杨陌的计划,总是在关键时刻出现意想不到的坏事。
公输臣怕了,他不希望杨陌能够留在云中城,好好的主持重建大局。
“钜子,请你留在云中城,不要再四处奔走了!”不仅公输臣如此,其他长老也站出来道。
杨陌知道,自己还是需要说服他们:“各位长老,杨陌知道近一年来,杨陌的种种所为,没有得到该有的成效,让各位长老操心了。但这次天京城,我还是要去。”
接着,杨陌不等公输臣说话,细细地将当前形势解释了一遍,最后道:“我去天京城不仅是为了我姐姐,我更要去天京城找王佑谈谈,否则草原大军必将渡河,到时候大战爆发,天下大乱,云中城是没办法置身事外。如果形势不对,我不惜杀掉王佑,再帮助燕国制止草原南下,用我的性命保天下太平。”
杨陌的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众长老脸色都难看起来,公输臣皱眉沉吟片刻,问道:“局势已经这么严峻了么?”
杨陌点头,严肃道:“比想象中更严重,我刚从无定河回来,草原人已经开始宰杀牛羊,准备军粮了。”
“沈丹婴已经死了?”墨可为问道。
杨陌轻叹道:“说不好。但至少暂时失去联系,丹青商会群龙无首,草原失去粮食来源。如果不做点什么,只怕事情将不可挽回。”
公输臣蹙眉道:“王佑…找王佑还有意义吗?如果他愿意和平,就不会在无定原上做出那种事来”
“王佑的确犯下了大错,但我知道,那并不是正常的王佑,背后很有可能有人在操纵着什么。所以,我一定要去天京城,查明真相,阻止战争的继续。”
“况且,事在人为……”杨陌脸上露出郑重之色,沉声道:“做,总比不做要好,无论如何,让我坐视不理,我做不到。”
几位长老面面相觑,最后还是公输臣点头道:“你既然执意如此,那就去吧。”
杨陌脸上露出微笑,可公输臣马上又道:“不过事情再急也不差这一晚了,明早再走吧,带上一个小队。”
杨陌犹豫道:“可是……”
墨可为打圆场道:“好了杨陌,赶路也不急于一时,好好休息,才能更快的赶路。明日,我陪你一同前往天京城吧。”
“墨长老……”
“不用说了。我和沈美人虽然算不上朋友,可是毕竟兔死狐悲。她如今这般下场,老夫不能无动于衷,这趟去天京,也是想要帮老友讨债!”
杨陌见状,知道这已经是众长老最大的让步了,只能应了下来,着人去通知林薪等人明日出发,便与众长老告辞,回到家中休息了。
同样的家,但少了杨千雪,立刻就显得空荡冷寂。
随便吃了些干粮,简单洗漱后,杨陌倒在榻上,辗转反侧。
习惯了回到家里,就有一个人在等着自己的日子,此刻突然改变,杨陌根本无法适应,直到外面传来了更声,他才强逼着自己闭上眼睛,养精蓄锐等待着天京之行。
第四百九十五章
倒行逆施
燕齐一战,燕国固然胜得容易,可战争毕竟不是儿戏,齐国处于防守一方,虽然不敌燕国精锐,可毕竟占据着地利优势,因此虽然最终燕国取胜,仍然付出了数万人的死伤。
除此之外,之前王佑在国内大肆征兵的后遗症也开始显现出来,缺少了男丁,百姓们度日艰难,马上就要开春春耕,没有男丁就没有人去耕地。
更关键的是,之前坚壁清野南迁的百姓们,到此时仍然没有看到返家的希望。
天京城的百姓们正在为胜利而欢欣鼓舞,可是其它州县却是民心动荡,百姓们怨声载道,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多股民变。
有的百姓抢了府衙粮仓后就逃走,在恶水险峰处占山为王。
有的则高举反旗,高呼着“王侯无种,取而代之”的口号收拢流民,四处攻略。
还有些干脆就是无粮的州郡兵直接叛乱,这些人最是可怕,所过之处如蝗虫般,不但抢掠烧杀,而且还裹挟沿途百姓,意图进攻国都。
一时间,报急的奏折如雪片般飞进了皇宫。
所有人都以为王佑会焦头烂额,会召唤群臣议事,一些臣子更是早早的准备好了的应对措施,准备上书言事。
燕国从刘威扬时代,就遭遇过许多次民乱民变,朝廷其实早有一套应对手段,总结起来,无非就是剿抚并用,然后再抛出几个替罪羊来平息民怨。
可没想到,王佑的反应完全出乎众人想象。
一开始,王佑沉默无声,似乎对外界民变一无所觉。
可等到张士杰和耿中霄领兵返京后,王佑却如动如雷霆,当即下旨,令禁军护卫天京城,耿中霄出发平叛。
王佑的态度很明确,给神策军的旨意也很明确——巡视全境,剿灭不臣。
没有抚,只有剿!
耿中霄来了又走,换上了一披红氅,整个人都好像蒙上了一层血色。
镇压,血腥而残酷的镇压!
无论是为求果腹而不得不反的乱民,还是被鼓动裹挟的乱兵,耿中霄的手段只有一个——杀光!
一路走,一路杀,反抗者杀,降者亦杀,杀到没人敢反,杀到反贼死光死绝。
王佑的强硬和耿中霄的狠辣,让与闻者无不咂舌,百姓们噤若寒蝉,大臣们则纷纷上表,多数都是劝王佑少造杀孽,当爱惜百姓,行剿抚并行之策云云。
有些人更是言辞激烈,直指王佑如此行事与暴君无异,若继续如此,民心离散,国之将亡。
还有人直接指出王佑的愚蠢,没有百姓的国家,一如失去血液的人。人无血必死无疑,国无民也是死路一条。陛下现在做的事情就是自毁根基,大凡头脑正常的人绝不会这么做。
面对这些指责,王佑的反应一如既往的强硬,他不但将那些言辞激烈的臣子论罪下狱,同时又给耿中霄加官进爵,封其为武安候,食邑万户。
于此,王佑暴君之名彻底坐实。
张士杰交还虎符,王佑论功行赏,以灭国之功封其为武定候。
张士杰本想找机会与王佑深谈一番,可是王佑并没有给他机会,只是例行公事的勉励几句,收回虎符后,便命其回府疗养。
将军百战犹未死,按剑沙场觅封侯。
张士杰从军多年,一直在禁军中厮混,少有立功机会,谁都没有想到,临到老迈时,他竟然一战灭国,立下了不世功勋。
华灯初上,张府中喧闹非常,下人们把府邸都打扫得干干净净,每个角落都挂上了红灯,从远处望去,整个张府红彤彤一片,旺如火炉。
老爷凯旋归来,而且还封侯了,下人们俱是欢欣鼓舞,如果说张府是一棵大树,那他们就是攀附在这棵大树上的蔓藤,树长得越壮越结实,他们才能活得越好。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95/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