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校对)第209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09/306


各国使者乘着小轿看着这样的街道,不时发出一阵阵唏嘘。又想起挂在城门上的那具人干,心中俱是一寒,对这位他们即将见到的新齐王的印象又是残暴高傲了几分。
驿馆离齐宫很近,穿过这条主要街道就是齐宫的正门。
按照齐遨宇的吩咐,太监们早已在宫门口等候各位使者,一路将他们领入殿内。刚一入殿,便听见齐遨宇略带笑意的声音:
“诸位使者远道而来,辛苦了,看座。”
各使者谁也没有料到齐遨宇竟是这样一个态度,互相交换眼神之后以木蛮国使者为首各自坐下。腰背挺直,双肩持平,双手交握放在大腿上,屁股只挨着半边板凳。齐遨宇心中莫名想笑,向来以粗鄙野蛮闻名于世的木蛮使者,如今坐这么规矩,可见城头悬首不是没有效果啊!
看着各位坐下之后齐遨宇又开始关心起各位使者:
“诸使者在临淄可还习惯?饭菜可还合口味?有什么需要大可提出来。”
齐遨宇已经如此说,各国使者也不好不再说话,木蛮使者第一个站起来向齐遨宇行礼之后回话:
“多谢齐王关心,无甚不和口味之处。”
“那朕就放心了,各位远道而来,朕唯恐照料不好啊。”
各使者看着高位上笑意吟吟的齐遨宇,一点也没有想象中的桀骜和高傲,反而让人感觉很亲和。诸位使者紧绷的双肩也渐渐放松下来,屁股不知不觉的往后挪,整个人渐渐放松下来。
“齐王客气,既然现在齐国有齐王坐镇,那齐王打算何时召开联合大会商讨事宜?”
听到此话,齐遨宇微微一顿,随即依旧笑着开口:
“诸位使者莫要着急,等燕国使者到达以及吊唁完成之后,诸位放心联合大会是一定会召开的。”
各国使者都称是,齐遨宇与诸国使者的第一次见面就在这样祥和的氛围中结束了。
王力将诸国使者一路送至宫门处,各国使者返程路上忍不住议论纷纷。
“这样看来,这位新齐王或许没有我们一开始想象中的狠辣高傲。”
“这可不好说,平常人尚且知人知面不知心,更何况这是一国之主,别忘了三皇子现在还在城墙上挂着呢。”
“总之,咱们记住自己来齐国的目的,别轻信于人,也别放松警惕。”
诸国使者这边对于齐遨宇的态度议论纷纷,这位当事人在见面结束之后就回了御书房。看着御案上的一大堆奏折,齐遨宇刚在案后坐下,送完各国使者的王力就从门外躬着身进来:
“皇上,燕国的车队明日便到齐国了。”
王佑……到齐国了……
这场联合大会的另一个中心人物终于……要到了。短暂的沉默之后,齐遨宇吩咐:
“立即准备齐国最高仪仗,准备一场宴会,明日我要亲自去城门处迎接燕皇,给燕皇接风洗尘。除此之外,给驿馆送信,邀请各国使者明日一早一同在城门处迎接南曜之首燕国燕皇的到来。”
第三百八十章
议事
翌日辰时
齐遨宇的车队将临淄城的晨梦碾个粉碎。
最前方是二十名侍卫分列两边并一个校尉开路,中间是二十名太监分列两边,然后是齐遨宇的车架,车架前是四名太监,两名打扇两名举着伞盖,整个车架以明黄色为主色调,四支柱上分别雕刻了四条龙加以金粉阳光一照便是闪闪发光,车顶内部雕的是一幅百鸟朝凤图,雕工精细颜色得当。
车沿四边分别挂了一串金玲,随着车身的微微晃动,金铃也发出清脆的响声,车身四周覆盖以纱帐,自然是只有皇家才用得起的“流云锦”,此锦摸起来柔软似云但却坚韧如钢,等闲刀剑无法将之撕裂,阳光一照缎面似有流云,美轮美奂,用此锦作为车帐不仅具有美观效果更具有实用效果。车架过后二十名侍卫分列两边断后。整个车队蜿蜒下来足足占了半个街道。
齐遨宇的车队也逐渐接近了城门,远远便看见五顶样式各异的车架整齐排列在一起,城墙下站着着装整齐的各国使者和楚国太子,帐内的齐遨宇见此情景微微一笑,命令车队加速前进。
各国使者也发现了正在渐渐靠近的齐国仪仗,自然能一眼看出仪仗的人数从而推断出规格,看着最前面开路的校尉各国使者心里皆是“咯噔”了一下。
齐遨宇刚下车架,与各国见过礼,王力便提醒,燕王车队马上就要到了。
齐遨宇一身迎客仪袍当先站于最前,各国使者立于齐遨宇身后一步,列成整齐一排,神情严肃垂手以待。
王佑车队缓缓驶近城门,最前方的雷星亮一抬右臂,整个车队立时停下,没有扬起一丝尘土,前方两列侍卫整齐向两边各退三步,露出中间王佑的车架。
两边侍卫刚一退,齐遨宇便直接大步向车架走去,王力只能一路小碎步跟随在一侧。王佑的侍女一打开车帘王佑便看见如此一幕,目光微微往远处一送,便是齐国的仪仗和整齐的各国使者。下车之后目光再次落在齐遨宇笑意吟吟的脸上,立即明白了齐遨宇心中所想。
“燕皇玉趾亲临,齐国上下荣幸之至。”
齐遨宇此一番话,神色谦恭,情真意切,语气中带着微微的敬仰,若不是王佑已经看穿他心中所想,几乎就要真的以为在齐遨宇对自己恭顺。齐遨宇已率先向王佑表示了欢迎,各国使者便也顺势上前,纷纷拜见燕皇,欢迎燕皇的到来。
王佑来到齐遨宇身边,亲切的抬手拍了拍齐遨宇的肩膀开口道:
“贤弟,你这话就说的见外了。齐国为我大燕藩属,出了这等事,我又怎能不来?”
随后王佑又对各国使者道:“诸位皆是远道而来,一路辛苦。此番既是吊唁齐国先君,也是为了整个南曜大陆的安危要与诸位公议大事。入城之后,还要与诸君好生叙谈一番,事不宜迟我们还是先进城再说。”
慰问完各国使者,王佑转身向着齐遨宇伸出左手,做一个“请”的姿势,齐遨宇同样邀请王佑先行,谁也不愿意先走,坚持要将谦逊进行到底,最终二人把臂登车,场面一片和睦。
众人一路来到齐宫,齐遨宇开口道:
“各位远道而来,宴会已经备好,请随我移步花园小聚,为各位接风洗尘。”
说完便当即迈开步伐向前走去,众人跟上。
御花园中花朵竞相开放,姹紫嫣红,景致甚为可观。
由小道穿过一片花田,便是一处暖亭,暖亭四周围了厚重的帷帐,亭内的角落都燃了暖炉,两边的案几上已经摆满了各色菜肴。看上去鸡鸭鱼肉俱全,实则均为蔬菜豆麦制成,以免违反居丧之礼。众人也知其中原因,倒不会因为这个责怪齐遨宇待客简慢。
齐遨宇率先进入,在最前方的案几前坐下,王佑随后坐于齐遨宇的右手边,楚国太子坐于王佑的下手,这两位都入座之后,其余各人才行了一礼之后分两侧坐下。
齐遨宇举杯,众人皆纷纷举起案前斟满的酒杯。
“诸位远道而来,本应好生款待。怎奈小王正在丧期,还望各位多多原谅。便是这酒也只是素酒,小王在此先向各位赔个不是。”
齐遨宇说完当先一饮而尽,坐在下方的王佑顺势开口:
“齐王客气了。自古以来名君圣主皆以孝治国,齐王谨遵孝道乃是正理谁敢责备?如此孝子,想必先王在天之灵也可以瞑目了。”
说完也是一饮而尽,众人也跟随王佑纷纷举杯饮尽。
王佑放下酒杯,看向齐遨宇:
“齐王,此番草原大军直逼南曜,正当我辈齐心协力共抗外敌之时。前者因齐国先王遇害,齐军回国戡乱,孤不怪。但是如今齐王已经即位,齐国也已然安稳,齐国大军是否应该再度出征共抗神狸?再者于前线钱粮补给,物资筹备之事,我们也需要仔细计议一番。其他几国也是一样,对抗神狸不是一国一家之事,谁也不能置身事外。”
各国出使,当然不是简单地为了吊唁齐王。神狸南下是威胁到南曜整个大陆的大事,燕国又是各国宗主说话格外有分量。既然王佑开口,接下来就要看齐遨宇如何答复。
齐遨宇神色如常,开口道:
“父王遇刺于先,国中又突发叛乱,突然撤兵也是迫不得已。至于其他的事,却得要从长计议。毕竟小王刚刚登基诸事不谐,此等大事总要和群臣共议才好定夺,自己却是做不得主。”
王佑并没有穷追不舍,而是问道:“齐王遇害南曜同悲。不知凶手可有查到?是何人如此大胆竟敢谋害齐国君主。”
王佑这一句话,似乎是戳到了齐遨宇的痛处,面色一沉,眼神立即变得阴冷,握在手中的酒杯重重往案上一砸,厉声开口:
“事发当日,父皇的寝宫里只留下了一把普通的匕首,匕首虽然染毒,却也是非常常见的断魂散,线索到这里便断了,凶手也还没有查出来具体人物。不管此人是谁,逃到何处,朕便是追到天涯海角也将之抓回,必定要将他碎尸万段以告慰父王在天之灵。”
第三百八十一章
较量
说到丧父之痛,齐遨宇情绪有些失控,此时楚国太子第一次出声:
“此事楚国已经开始调查,以断魂草为线索在楚国普查医馆药房,虽然查到一些端倪,但至今没有明确的线索表明与齐王遇刺有关联,一旦有新的消息,楚国会立即通知齐王。”
“项王兄费心了,齐楚两国守望相助,小弟自然相信王兄。”
王佑也在此时开口:
“南曜诸国本是联盟,本该互相帮助,共同进退。现在杀害齐国先王的凶手逃窜,项世子仗义相帮,正是履行了盟友之责,友邦之义。燕国作为南曜之首,对于此事必然也不会袖手旁观,燕国境内也会配合排查断魂草的来源。除此之外,对于断魂草的种植和采摘,我提议诸国立法,严格控制把关,明确每一处的流入于流处。因为断魂草毒性强烈,无色无味,又太过常见,很容易变被有心人用来杀人于无形,为了类似先王这样的悲剧再次发生,故而提议各国立法,诸位使者觉得如何?”
“啪,啪,啪,”
齐遨宇率先鼓起了掌开口道:
“我齐国第一个赞成。”
随后楚太子也出声表示赞同,三大强国都已经投出赞成票,各使者自是没有其他选择。
王佑这时又说道:“断魂草的事情暂且放下,我们说下一件事。众人皆知,草原大军南下,燕国虽是主力,但仅凭父皇新丧,国内更是因连年用武以至民穷财尽国力空虚,以燕国一国之力抗衡草原,胜负难以预料。神狸南下南曜皆难逃兵火,覆巢之下无完卵的道理,不用我夺槊了。所以才集南曜诸国之兵力,同御神狸于边墙。可是随着齐国撤兵,我们的兵力不足,一旦神狸再次大举侵攻,我们的处境就很是危险。我以为当下有两个办法,要么原本齐国兵力所防守的地方,由其余诸国增派兵力补上,要么就是齐国迅速派兵到边墙填补缺口。至于如何选择,便由在场诸君共议,朕绝不勉强。”
“陛下,臣以为第一个方案绝不可行。”
齐遨宇还没来的及说话,云水使者便已经厉声开口。
“云水本是偏远小国,靠海而生,百姓善于驾船不善陆战,于边墙抵抗神狸铁骑本就不利于我。何况云水人口不多,兵丁更少。此番南曜诸国共同联军抵御草原,云水已经是倾尽全力,再无可能继续派兵。”
有人做了第一个发问者,其余使者便也纷纷附和,他们千里迢迢来是来为自己国家争取利益,或是和平的,这样加重本国本国负担的事情自然是第一时间站出来反对。
王佑也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场面,拿出早就准备好的表情,加上一副“本皇也非常遗憾,但确实爱莫能助”的表情口气开口道: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09/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