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鼎(校对)第1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150/306


“神狸人的陷阱不是好玩的,你们几个谁能保证自己全身而退?”
邵华为人持重,斟酌片刻道:“我看不如这样,要去就一起去,彼此之间互有照应。万一遇到什么凶险,也便于脱身。想来就算神狸人全力以赴,也留不住我们这么多人。”
“以我军现在的力量,除非放弃前线拿出全部兵力对付墨门,否则不可能留住那些队长,更不可能留住那位天下第一剑客。”
神狸军帐内,多狸望着面前地图,冷声说道。她最近两日总觉得心绪不宁,似乎有什么不幸的事发生。尤其在目睹那枚流星之后,就越发感觉情况不妙。可是以她的本事,也算不出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等待信使回归。再说眼下大敌当前,她也不能因私废公,因此只能集中力量,把心思放到眼前的战事上。
托娅虽然也修术法,可毕竟是以武艺为主,对于天机的感应极为微弱并没有什么感受,如今更是一心想着杀了杨烈为莫日根报仇。因此听到多狸这般说,心里焦急起来:“若是留不住他们,我们不是白费力气?”
“急什么,留不住又不是杀不了!留不住就让他走,但是要让他按着我们画的路线走,让他们自己走入鬼门关!”多狸用手在草图上轻轻一划,语气中充满杀意。
第二百五十九章
牢笼(二)
多狸不再看草图,抬头看向帐外:“这些年来,神狸人心中始终有两个执念。第一,燕国的天京可望而不可及,神狸人永远攻不破燕国的坚城厚壁再也不能入主南曜;第二,墨门冬至不可战胜,当今矩子杨烈天下无敌。我这次带兵出征,就是要把这两个执念打破。天水塞已经被我们攻破,证明燕国所谓的坚城厚壁不过如此。这次我要斩下杨烈的首级,让人们知道,不管是谁,只要敢和神狸为敌,都注定死路一条!”
托娅脑海中浮现出那日杨烈横空出世,当着自己和多狸的面把杨陌带走的情景,心头颇为沉重:“大巫,杨烈修为纵横天下少有人敌,乃至连屠龙之阵都留不住他,就可知其有多可怕。此番我们设下的陷阱若是能全歼那些队长,就可以算作完胜,至于杨烈就不必苛求。反正他一个人也闹不出什么花样,只要那些羽翼死光,他就没那么可怕。”
多狸微微一笑:“托娅,你是在担心我留不住杨烈,先给我说几句好话解忧。这份心意我领了,但是这次你真的想错了。那些队长固然要死,杨烈也不能留。他不管有多厉害,这次都难逃公道。这并非是狂妄,而是自信。南曜人喜欢谈兵法,我们喜欢从狩猎和战阵里找经验。彼此之间互相看不起,南曜人认为我们是有勇无谋,我们认为南曜人纸上谈兵。实际上这两种想法都是错的,打仗若是只知道兵法固然打不赢,可是若从来不读兵书迟早会输。我们过去每次和墨门交手都吃亏,便在于不信兵法。南曜人的兵法说过,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这句话是没错的。我们过去只知己不知彼,如今么情况则正好颠倒过来。我们对墨门的人很了解,墨门对我们的了解还停留在过去,他们怎么可能是我们的对手。”
多狸说到这里,指了指案几上一摞厚厚的卷宗:“这里有墨门二十四队长外加矩子杨烈的资料,即便不是尽善尽美,也至少可以从中得到他们八成以上的消息。相反,杨烈又对我们了解多少?无非靠着一人一剑天下无敌,不管遇到何等对手都一路杀过去罢了。若是在擂台上,我自然不是他的对手。可是在战场上,这种人何以不死?这次不但他要死,刘威扬也逃不掉!不管是矩子还是燕皇,这次都休想逃走!”
托娅有些担心:“大巫真的相信那木恩?他破了血咒,必然存心不良,我们再信他未免太过不智。王景位高权重乃是燕皇心腹,又岂会真为我们所用?”
多狸摇头道:“你的想法没错,只不过有些幼稚。天下人除了敌人和朋友之外,还有一种非友非敌的合作者。大家互相提防甚至互相陷害都有可能,但是在利益面前,也可以放下一切成见合作。与这种人打交道,不需要考虑他的心思,只要知道他目的所在就够了。木恩绝非善类,可是他送给我们的龙吼炮不是假的。这么多大炮送给我们,自然有所求。其用心自然是借我们的手攻下燕国,乃至摧毁南曜。至于他为什么这么做,我暂时想不出。但不管如何,这个目的达到之前,他不大可能和我们翻脸,其所说之事也多半为真。既说王景为内应,想必不会有诈。此事关键也不在于王景,在于我们。只要饵料给的足够,就不怕猎物不上钩。哪怕王景不为所用,刘威扬也肯定会上当。”
眼看多狸一副胸有成竹模样,托娅也不好再多说什么。只不过心中却总觉得不稳当。木恩所谋为何,自己一无所知,偏又势力庞大甚至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这等人若是作为盟友自然是无可挑剔,可若是有朝一日,神狸与木恩成为对手,又知道对方有多少底牌?
比起放在明面的南曜,托娅总觉得这个藏在暗中的木恩更为可怕,需要特别提防。可是她也知道,对于整个神狸来说,南曜广袤的土地海量的人口乃至粮草、财宝才是真正有吸引力的目标。木恩不管有多可怕,表面上看就是个大商人,跟他开战没有多少油水,也引不起多少部落的兴趣。哪怕是多狸,也不能逆众人心意强行为之,如今的一切安排说到底无非顺势而为。当务之急还是得打胜仗,至于赢了之后是否就天下太平,暂时顾不上也不必去想,一切只能见步行步。
界牌关外,烽烟处处。南曜联军与神狸大军之间,已经交锋数十次。本以为遭遇白灾的神狸,即便得到龙吼巨炮帮助破了天水,也不过是困兽之斗垂死一击,纵然势头猛烈也难持久。可是等到彼此真的交手,才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出入甚远。面前的神狸大军不但装备精良,而且精神饱满体力充沛,根本看不出半点疲弱饥寒之态。仿佛之前那场白灾对他们根本没造成影响,直到此时众将才不得不承认,刘威扬此番召集南曜各国组成联军确有必要。面前的神狸已经不能再以过去的蛮荒野人视之,他们绝对有资格称为南曜的劲敌。
与之相对,反倒是南曜这边联军的情形不容乐观。名义上各军都是本国精锐战力过人,可是等到打起来,才发现往往不是那么回事。如果没有三倍以上的兵力,基本就不可能取得战场胜利。而且临阵的时候,各军之间配合并不好,对于军令鼓号的执行也多有怠惰。这怎么看也不是精锐之师应有模样,到这一步,这些所谓的精锐,也没法再糊弄下去。大家都和魏地飞龙军一样,是顶着精锐名号的寻常兵卒。本以为是敷衍刘威扬,大家躲在城墙后守城就好,可是现在被强行拉上战阵,骗人就变成了骗自己。
大小战阵几十战打下来,就像是之前天水塞之战的重演,不同的是这次南曜并未取得任何先手,双方形成了僵持。
第二百六十章
牢笼(三)
刘威扬的御顶黄罗帐内,汇聚着来自前线的战报,厉兵秣马十八年,本以为已经可以为爱人报仇的皇帝此时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刀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锋利。先是无定军覆灭,随后是邺锋寒自尽。虽然耿中宵亦号称能将,可是神策军在他手中并未能发挥出利刃的特质,反倒是像钝刀斩肉,总是看不到成效。固然王佑、王景都向刘威扬解释过,现在这种小规模接触战不是神策军所长,可是这个结果并不能让刘威扬满意。
“之前天水塞大战中,已经发现重甲铁骑不利于这等战事,就该及时改过,而不是一条路跑到黑,把这种小战阵都推给无定军和墨门。看来是朕的失策,对神策军恩养过厚,让他们变得骄纵了。”
御帐内,与他共商军情的并非张世杰或是其他联军军将,而是一脸不知所谓的杨陌。他本来跟着墨门小队四处游击,以最擅长的方式袭杀神狸斥候,与敌人进行小队绞杀。不知为何,刘威扬突然派人相请,非要他到身边护驾。虽然墨门和燕国为平等关系互不统属,但毕竟眼下的军资开销都是燕国负担,一部分合理的要求总是要满足。派人护卫之事不算出格,墨门也没法拒绝。加上杨烈不在眼前,就由临时的队长决定,让杨陌接下这差事。
杨陌以为护卫必有多人,却没想到只有自己一个,更没想到刘威扬会和自己商议军情。虽然两人之间一见投缘而且彼此都觉得亲近,可是不论自己的年龄、资历、身份,都不该参与到这等军国大事之中。一时间不知该开口才好,还是该装作没听见。
刘威扬看出他心中疑虑,微笑道:“无妨。这里只有你我二人,你尽管说自己的想法,不犯什么忌讳。再说之前在天水塞你和神狸打过交道,也见过神策军的手段,墨门更是神狸的老对手,你说的话必然是有的放矢。比起那些军将,朕更愿意相信你!”
杨陌终究是少年心性,听刘威扬如此说,也就不再推辞,点头道:“要我看神策军确实是被养废了。他们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只想着立功成名攻城破寨,而不是保卫南曜抵抗神狸。两者之间虽然看上去是一回事,实际并非如此。我和神策军的人接触过,整个军队里就没人愿意去当夫子,也没人愿意去做辅兵,更有甚者,我接触的每个军将都只想着如何进攻,而没想过如何守城。爹教过我,神狸善骑射,兵马来去如风,对付他们固然要沙场决战,也少不了守城守寨。毕竟百姓都在城里,不守城老百姓由谁保护?不保护百姓,要我们作什么?可是神策军心中只有为陛下立功,没人愿意承担保护百姓或是运输粮草等等不能立功的工作,这样的军伍首先就不合格。”
刘威扬边听边点头,语气里也有些唏嘘:“这些话从来没人在朕的面前提起,你还是第一个。好!继续说下去。”
“其次,就是他们的战法有问题。钢人铁马集中冲锋,这种战法用在决战之时并无不妥,可是一支军队只会一种战法就大有问题了。从一开始神策军就把自己当成一锤定音的精锐,之所以练习这种战法,也是因为这样的打法最容易立功,也最能出风头。自始至终,他们都认为自己只需要向陛下有交待就够了,从没想过有朝一日自己身边没有得力的辅弼,一切都要靠自己的时候,仗该怎么打。”
杨陌这番话说得极不客气,近年来已经很少有人这么和刘威扬说话。而且随着他脾气日渐暴躁,一般人即便这么说,也不会得什么诤臣评语,相反更有可能首领不保。只有杨陌是例外,刘威扬听了他这番话之后非但不恼,反倒是频频点头。
“这确实是朕的不是。朕给神策军太多军资,他们自然担心拿不到功劳无法交代。从军主到士卒都只想着对朕交待,没人想过对战事交待。过去有无定军为他们帮手,这些问题还看不出来。如今这些联军兵马不足为辅,他们也就现了原形。不知从现在开始弥补,是否还来得及。”
杨陌摇头道:“这我可就不敢说了,这等大事向来是我爹做决断,我只能去前线打打仗,这等问题我怎么回答得出?”
刘威扬一笑:“看来是朕问错了。来,你来和朕说说看,在云中城过得是怎样的日子?”
“陛下,军务繁忙……”
“再忙也要有喘息之机,再说现在不过是两军前锋接触,打不出什么结果。这些战报不必理会,比起这些废话,朕更想知道你的事。”
望着刘威扬的眼神,杨陌发现自己根本没法拒绝,只好按着对方吩咐坐到刘威扬身边小心讲述。两人说了不知多久的话,忽然外面传来王景的声音:“陛下,三殿下那边有紧急军情,需要报与陛下知晓。”
刘威扬眉头一皱,笑容尽去满面怒容,勃然道:“谁让你来的?朕说过,没有朕的旨意,这几个时辰任何人不得打扰,你好大的胆子!”
“陛下息怒,实在是军情……”
“朕没问你这些!滚下去!等到晚饭时再来回报!”
碰了一个钉子的王景,并没有急着离开,而是退到御帐附近等候,直到天黑时,看着杨陌离开,他脸上才露出一丝冷笑,随后转身去喊王佑。
王佑这时早就急成了热锅上的蚂蚁,若非顾及刘威扬严旨,怕是直接要闯过去了。等到王景前来,他连忙上前道:“怎么这么久?”
“陛下忙着和墨门的杨少侠闲谈,没有时间见殿下。幸亏奴婢替您兜着,否则这会只怕已经要降罪于殿下了!”
王佑一愣:“杨陌?陛下和他有什么好说的?”
“您就别问了,方才陛下是不急,现在可是急的厉害。您还是赶快过去搭话,去晚了非挨骂不可!”
第二百六十一章
牢笼(四)
不知为何,王佑总感觉自己和刘威扬这位父皇之间并不亲近。虽然刘威扬对自己态度始终友善,恢复自己三殿下身份之后,也给了符合自己身份的待遇,可是他就是和刘威扬亲近不起来。自始至终都是敬畏远大于亲近,望着刘威扬就感觉是看着一位伟大的帝王而不是个父亲。乃至于在自己成为三殿下之后,这种感觉非但没有减弱,反倒是越来越强烈。就像是现在,明明御帐内只有父子两人,刘威扬的态度也并未像王景说得那般严肃,可他还是感觉两人之间远隔千里,说话也谨小慎微,反不如和王景相处来得亲切。说话之时,也是毕恭毕敬,和做枭卫统领并没什么区别。
“儿臣带领部下与神狸斥候交锋之后,从他们嘴里问出了那支输送队的消息,儿臣便顺势摸了上去。但是那支输送队护卫众多戒备森严,枭卫寡不敌众不敢轻举妄动。不过事后调查车辙,从辙痕深度判断,这支输送队所运输的货物分量格外沉重。从车队规模、车轴情况以及扬尘情形判断,车上装的绝非粮草或是刀枪、铠甲!”
“因此你断定,车上承载的乃是大炮?”刘威扬微微一笑:“瑞儿,你不觉得这个判断太过武断么?”
明明刘威扬所这句话的时候语气里并无怒意,反倒是有几分戏谑的意思,可是王佑依旧觉得心头巨震,仿佛犯了什么大错随时都会受到惩罚,乃至额头上也因此沁出一层汗珠,连忙解释道:“儿臣当然不敢就拿这么点线索就妄言胡虏运送的是大炮。实在是那支队伍太过诡异,其戒备之严密兵力之多,已经超出一支运输队的必要。更有甚者,队伍中甚至还有几名巫师坐镇。而且他们输送物资的目的地,乃是落魂岭。”
“落魂岭?”刘威扬的声音也为之一变。落魂岭乃是距离此地数十里的一座山峰,其地势既高且险,但属于孤峰独立没有山体掩护,只有些许丘陵为藩屏,于兵家而言,这样的山峰属于死地,并没有多少战略价值。哪怕山势再险,再如何易守难攻,只要把山峰团团包围断绝汲水之道,山上有再多兵马也是死路一条。正因为这个原因,联军从未把落魂岭纳入攻击目标,也不认为神狸会扎兵于此自寻死路。
可是如今听王佑这般说,刘威扬反倒动了心思。事出反常必为妖,神狸固然是一群有勇无谋的蛮徒,可是能带领神狸大军一路反击至此的,绝不会是无能之辈。况且如今多了龙吼大炮这个变数,情况就更为特殊。那座孤峰扎兵无用,如果变成炮台就很难说了。
他连忙取来地图在案几上展开,又把王佑叫来一起揣度。王佑道:“若是神狸以落魂岭为炮台,沿落魂岭两翼布阵与我军进行决战,我军的中军就暴露于炮口之下。为防炮击,只能把兵马分散在两翼攻打神狸兵马。”
刘威扬摇头道:“仗不是这么打的。神狸如果在山头从容布置,大炮必然可以四周轰打,两翼也不见得安全。更为可虑的乃是我们这是联军而不是自家兵马,周、齐、楚等军皆不曾见过大炮。只要听到炮响就要吓破胆,更别说让他们顶着炮弹冲锋。想想神狸人第一次见到龙吼大炮时是何等狼狈,就知道我们的兵马到时候是什么样子。那时候不过是一炮,就让神狸大军狼奔豕突,联军兵马尚不如神狸兵马堪战,只怕会更加不像样。这炮,绝不能让它打响!”
王佑也持同等看法,他之所以向刘威扬汇报,也是这个原因。他继续说道:“神狸的巫师向来金贵,运输队里更是从不曾有巫师出现。这几名巫师的存在,也是儿臣起疑的原因。不过未免打草惊蛇,儿臣不敢轻易动手,因此也不敢断言那一定是炮。”
刘威扬道:“你不必解释了,为父没有怪罪你的意思。你做的很对,这种事不需要看到证据,只要怀疑就够了。再说那些巫师未必是护卫,很可能是为了把炮运到山上,才随同其一起行动。落魂岭山路难行,龙吼炮又十分笨重,寻常人要把那样的笨拙物件运到山上可不容易。那些巫师神通广大,或许能做到这一步也未可知。总之,此事关系重大,就算不能坐实,也要把它当成真的防范。真让神狸建起炮台,这边墙之外,就成了他们的天下了。”
王佑道:“那就让儿臣带领枭卫,把这些大炮尽数摧毁!”
“不可莽撞。龙吼炮乃是此番胜负关键所在,神狸如果选择落魂岭为炮台,必然严加戒备。你贸然行动,只会是送死。你是大燕的殿下,不能把自己的性命不当回事。为父还准备把这大好江山交给你,岂能让你去冒险?眼下你还是带着枭卫仔细调查,看看还有没有其他证据再说。若是消息确实无误,为父亲带一军,去摧毁这些火炮。”
“父皇,这使不得!”
刘威扬一笑:“怎么?看不起为父的本事?当年我带兵三征神狸的时候,你还不曾出生呢。为父我也曾顶着漫天箭雨率军冲阵,那箭啊贴着耳朵飞过去,也未见得就比大炮安全多少。为父当时不曾怕,难道现在反倒怕了?这些事你就别操心,安心去做你的事就好。对了,记得带上你的好友杨陌,让他帮衬着你。你们兄弟同心其利断金,把大炮的事情访查明白,为父重重有赏!为父本来想留你陪朕一起用膳,可如今出了这等事,朕也没了心思。还是等灭了神狸之后,你我父子再开怀畅饮不迟。”
王佑这时候也没有心思吃饭,不过从刘威扬嘴里听到这话,还是觉得不太舒服。等回到住处,发现王景还在,又给自己准备了酒菜,心中更觉得古怪。总是觉得和这位叔父在一起,才真正像一家人。
王景见他回来,连忙起身相迎,随后问道:“殿下,陛下那里情形如何?”
第二百六十二章
牢笼(五)
听了王佑的描述,王景沉思片刻,把酒杯轻轻一墩:“陛下英明!殿下千金之躯岂能轻易涉险?依老奴看来,此番调查不妨兵分两路。一路查落魂岭,一路查落魂岭两翼扎兵之地。倘若神狸大军真想与我军决战,必然要调动大军依山布阵。不管是安营扎寨还是运输军资,声势都不会太小。若是两下情形吻合,自然可以断定山上就是大炮。可以让杨陌带着墨门武者去查落魂岭,殿下带领枭卫去查神狸动向。到时候两下军情一起报到陛下面前,便可知真伪。”
王佑看着王景心中疑云丛生。自己是叔父一手拉扯长大,对于叔父很是了解。他此刻的眼神、语气都不正常,绝不是站在一个公正的角度,为联军谋划前途的样子。再想想之前卢龙镇的事,王佑心里就越发起疑。他发现自己身份变了,可是能信任的人却少了。不管是父亲刘威扬还是眼前的王景,似乎都戴上了一张面具,让自己看不清他们的真面目。他干脆开门见山:
“叔父,您有什么事情瞒着侄儿?”
“殿下何出此言?老奴是在帮殿下赞画军机而已,哪里有什么瞒着殿下的?再说如今殿下已经认祖归宗,你我之间主仆名分乃是定数,且不敢再提叔父二字,否则老奴会折寿的。”
“我说过了,没人的时候您依旧是我的叔父,这一点是不会变的。从小到大都是叔父教我,包括察言观色的本事,也是和您学的。您觉得您能瞒过我的眼睛?您现在的眼神就在告诉我,您在说谎!”
王景并不畏惧,反倒是微微一笑:“殿下,老奴还得告诉您一件事,您要想当皇帝,就得学会很多事看破不说破。尤其是军国大事更是如此,有些事您不知道比知道更好,只要最后的仗打赢了,真假又有什么关系?据老奴所知,杨陌这人不识抬举,可是拒绝了殿下的好意。他已经不把殿下当朋友,殿下又何必管他的事?”
王佑冷声道:“叔父这般说,这酒菜的味道就越发不对了。杨陌和我的交情如何是一回事,战阵又是另一回事。前敌之事关系着家国存续岂容私心作祟?”
“私心未必能害公务。”王景依旧不动声色,微笑说道:“他们墨门武者上了战场,就是准备死的。尤其杨陌还是冬至小队成员,阵亡于战场就更是再寻常不过。他死了有什么关系?只要能把军情查探明白,一切都不影响。殿下想想看,他是什么身份?为何整日能在陛下面前出现?乃至还给陛下当起护卫来了?这等蹊跷之事本不该发生,我们现在所作所为,是让一切回归正道,这又何错之有?殿下不妨好好想想,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王佑也知,单纯从办法看,王景说得没什么错。同时调查落魂岭和神狸大军,是确定刘威扬推测是否为真的最佳方法。按照正常情况,也确实是这样分派人手最合理。可是从王景方才的眼神看,他分明是有后招,可以保证杨陌去了落魂岭就一定回不来。看似公平的安排,就是为了借刀杀人,而杀人的原因则是因为杨陌和父皇走得太近,这个理由也未免太过儿戏,自己的心里也难以接受。
他也知道王景的手段,既然已经动了这份心思,肯定就能把事情弄成板上钉钉。因此匆匆填饱肚子之后,王佑便借故离席,一路跑去找杨陌,准备先设法跟他说明,让其千万不要答应去落魂岭。不想到了地方才发现杨陌没在,倒是有其他几名墨门武者留守。那名留守的武者见王佑来,也颇为奇怪:“阿陌被叫去陪陛下吃酒了,殿下莫非不知?”
“杨陌被叫去陪父皇吃酒?”王佑神色微变,随后又强做镇定,微笑道:“这……这我当然知道,只是以为他吃完了该回来了。”
“我们也以为殿下也和阿陌在一起陪陛下吃酒,没想到居然只有阿陌。”那名武者也是一副迷惑表情:“真不知道陛下和阿陌在说什么,不过殿下既然来了,就请在这里等等,估计阿陌也快回来了。毕竟他和陛下,也没什么可聊的。”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150/306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