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漠苍狼(校对)第2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22/70

  依现在我的处境,却又有一个难题。此时我不得不拱起身子,保护这下面的弹头不被大块的冰块压到,于是就乱成一团,更别说脱身。
  这实在是让人要发疯的经历,就好像你的把柄被人抓到了,人家打你你又不能还手,但是你又极度的不服一样。
  过了十几分钟,我的身体已经冻僵了,几乎都被冰掩埋了。可还是没有办法,这个时候,我心里认为自己可能真的要死在这里了,一口气上来,就什么也不管了,抓起块冰往上再扔,对着上面大喊:“我操你个王八羔子!这下面有炸弹!你他娘的再扔老子跟你一起死!”
  上面用一块飞砸下来的冰表示回答,我低头躲开,还想再骂,这时上面安静了下来,忽然没声音了,接着滑冰也停止了。
  我隔了好一会儿,又大骂了几声,发现没有回应,这才有点反应过来,用手电往上照,已经照不到人。
  走了?我心里突然害怕起来,心说他会不会看这样太慢,回去拿凶器去了?我用力把脚拔出来,此时底下全是碎冰,一踩整个人就倒下去,像雪地一样。踏了两下,我发现无法着力,这个时候,有两道手电光从上面照了下来。
  我抬头背光看不到人,但是听到了马在海的惊呼:“是吴工!”
  我心里顿时一安,忙对他们大喊:“当心!这里有日本人!”
  马在海没听清,这时我又听到副班长的声音,他是听懂了,但是显然没理解。
  马在海伸手将我拉了上来,我浑身都是硬的,他问我怎么回事?
  外面有风,我冷得瑟瑟发抖,赶忙用手电去照四周,但是哪里还有那个穿日本军装的人的影子。
  马在海是在副班长醒了之后,被副班长训斥了才出来找我们的。副班长的意思是,他们工程兵部队跟着勘探队下来,就是要保护我们几个工程师的,为什么要保护我们,因为我们是国家的人才,需要牺牲的时候他们工程兵应该冲在前面,不然他们下来不是给我们添麻烦。
  如今竟然是两个工程师去探路,工程兵在窝里睡觉,这个脸谁丢得起?于是逼着马在海出来找我们。
  我听他这样说也觉得挺感动,但这样的想法显然有点太过于阳刚,当时那场合,我也没说什么。
  我把刚才的事情和副班长他们说了,他们都大感不可思议。马在海说真有日本人那这事就复杂了,咱们真得小心点,抗战都胜利这么多年了,还被日本人杀害就不值得了。至于冰下的影子竟然是弹头,他们也想不到。
  我们在四周稍微搜索了一下,根本找不到那个日本人的痕迹。副班长说不妥当,有可能对方不止一个人,刚才看到我们的手电光,就逃跑了,等一下说不定带帮手来。我们在这里待着不安全,我们要快离开。
  他们既然出来找我们,那我就不用再回到舱里,这样省了不少时间。我判断了一下方向,接着马在海背着我朝那个铁门的方向走。
  这一路走得很顺利,回到吊装车间后,我老远就看到了王四川的火光,一想到有火,我浑身都刺痛起来,真想快点过去烤烤。
  副班长他们也冻得够戗,几个人一路跑过去,马在海还大叫了一声王工!
  我们看到篝火边上有个人动了一下,接着一边的帆布后面,十几个穿着日本军装的人站了起来。
四十三、日本人
  那一刻,我、副班长、马在海三个人,统统吓得遍体生寒,三个人全部僵在了原地。
  我刚刚其实还在半信半疑,是不是刚才看到日本人的军装,是自己的错觉,到底我当时被人踢了一脚,那一下才几秒的时间,不太可能看得清楚。
  没想到没过多少时间,竟然猛地看到这么多的日本人。这一下,好比我们穿过了时间隧道,那令人厌恶的黄色大衣感觉一下走入了抗战年代。
  随即我发现不对,这几个日本人怎么这么眼熟,看着好像还认识。
  再一看,顿时看见其中一个探出头的日本军官,竟然是老猫!
  我还在讶异,裴青和王四川已经走了出来,王四川一下接过我,看我一身冰碴他奇怪了,问副班长我是怎么回事?
  我被拉过去,马上就被脱掉衣服架到篝火边上,这团篝火真大啊,真暖和啊,我眼泪当时就下来了,也不知道是为什么哭。
  现在想想,碰到大部队的这种安全感,实在是太好了。
  当时我们几个衣衫褴褛,老猫他们却一律是整齐的日本军用大衣,特别是老猫,穿着深色的军官装,配上他那种不阴不阳的表情,像极了电影里的日本参谋官。我被裹上睡袋后,和他两相对望,最后都笑出了声来。接着边上的几个人都笑了。
  我问他娘的怎么回事,你们这帮老鬼怎么回事,什么时候全部都倒戈成日本鬼子了?
  裴青说你别冤枉好人,我们是敌后武工队化装的,说着我们大笑。
  仔细一问,才知道这些衣服是在另一个物资仓库里翻出来的。裴青说他妈的他们走的那条路太冷了,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后来他们在一个仓库里搜,刨出来这些衣服,一开始还没人敢穿,后来冻得受不了才套上,这一套整个儿就是一日本的关东军大队。他们自己看着都可乐。
  我想起和他们分别的时候,又问他们是怎么到达这里的,有没有找到那电报的源头。
  我这一问,一下子几个人的面色都沉了下来。裴青叹了口气,点头说找到了,不过,人已经死了。
  说着他就比画着,把过程跟我们简单地说了一遍。
  这里要重新整理一下思路,因为裴青他们只是简要口述了他们的经历,事隔这么多年,要我完全记忆内容太难了,其中很多细节我已经记不清楚。或者,裴青当时也可能说得不太详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
  他们是顺着电缆线一路朝那一条水路——我们这里称呼为“6号-川”,这是日本人命名的名字,稍后就会说到——的深处漂去,和这座大坝所在的这一条“0号”在地理上是主流和支流的关系。
  我们自落水洞那里分开以后,他们一直往内漂流,和那个老唐分析的一样,到了落水洞之后的一段,电缆以及水下的铁轨,都意味着这里已经是日本人废弃前的活动密集区。这里的地势以及周围的环境,都趋于平缓,前进下去后越来越顺,没有一点阻碍。日本人活动的痕迹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多样化。
  大约一直往内漂流了四十分钟,暗河的河底呈现出一个向上的趋势,河水越来越浅,不久,他们的前方出现了大量突出水面的浅滩,再往里去,浅滩越来越多,在前方连成了一片,暗河就到此为止,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片连绵的岩河滩。
  刚开始岩河滩上也有水,但无法在上面行进皮筏子了,他们只好蹚水。裴青他们发现,“6号-川”挂在暗河顶部山岩,从这里开始分岔。
  河滩是一个斜坡,他们往上走,很快就走到了干燥的地方。爬到河滩的顶上,河滩后面是一个很大的溶蚀山洞,里面相当平坦,但是一片狼藉,钟乳上面挂满了各式各样的电缆,地下全是用防水帆布遮盖的一堆堆的东西。他们掀开帆布,里面是堆满了文件的写字台和通信器材,其中让他印象深刻的是大量的电缆,从粗分到细,地上顶上到处都是。还有临时床和很多个木箱物资,他们的日军军装就是在里面找到的。
  溶洞的尽头有大量的岔洞,有些里面堆满了东西,有些深不见底,不知道通向哪里。大量的电缆延伸到了这些岔洞中去,显然里面也有需要用电的设备。
  裴青说,老唐根据整个布局分析,“6号-川”尽头的这个地方,是整个暗河洞穴工程的通信枢纽,也就是老式电话系统的接线中心。这个接线室由我们过来时的落水洞小型发电站直接供电,且相当隐蔽,在战时可以保证一定程度的隐秘性。
  从里面的情况来看,日本人没有销毁文件,而是把这些东西完整地用帆布盖了起来,显然撤离时日本人没有想过再也不会回来了。这和我们之前看到的一些情况又有矛盾,实在是想不通这个地下基地最后的时间里,发生了什么事情,他们接到的到底是什么命令。
  草草观察了一番后,他们开始顺着电缆,寻找落水洞发电站的电报源头。老猫认为很有可能早于我们的第一批勘探队的幸存者在这个地方等待救援,他吹起了提醒哨。
  但是凄厉的哨声没有得到任何回音,最后是老唐和那个电话兵检查线路,在无数的插头中找到了那条电话电缆。他们扯着那条电缆一直过去,最后发现它一直延伸,竟然通往洞穴深处一个岔洞里。
  老唐带着人进去,大概深入到岔洞中二十米,就闻到了腐臭味,接着看到了一个发报室,里面有一台自动发报机,而边上有一堆靠墙盖着帆布的东西。裴青掀开后,发现下面是三个死人。
  这三个死人是两男一女,男的中有一个老人,他们都披着日本人的土黄色大衣,但里面穿的是和我们一样的解放军军装。三个人都已经腐烂了,整个发报室充斥着轻微的腐臭味。
  把尸体翻过来,裴青发现是三张陌生的面孔,看穿着的确应该就是老猫判断的幸存者,但很可惜,并没有活着,而且牺牲了有一段时间。
  搜索队非常沮丧,他们将尸体从发报室里抬了出来。裴青把还在自动发报的电报机停了下来。后来想找出这三个人的死因,查看了尸体之后,发现他们的牙龈上有黑线,与我们在落水洞看到的尸体一样,似乎是中毒死的。
  老唐认为,可能他们当时中了一种慢性毒,并没有立即死亡,其中某个人编写了电报,他们一直等在这里,但还是没有撑到最后。老猫听了之后摇头说不可能。
  这三个人都被盖在了帆布下面,如果是老唐说的那样,但是三具尸体都被盖住了,那肯定还有一个人幸存着。
  当时一支勘探队的编制人数并不确定,但不可能很多,特别是勘探区域未知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预测勘探队的人数应该在五到十人之间。在当时的情况下,除非是超大型的勘探任务,否则也就是这么多人。
  那么第一支探险队死亡的人数,老猫他们没有我们掌握的信息,当时统计的是三人,加上幸存的袁喜乐,以及老猫说的幸存者、我们看到的年轻战士,应该还有有少数人没有找到。老猫相当的头疼,一边让其他人继续搜索四周的溶洞,一边和老唐在旁边商量对策。不过他们说话的时候神神秘秘的,裴青也没法去听,并不知道他们当时的决定是什么。
  这洞穴深处的洞系相当的复杂,当时的搜索相当不顺利。老猫带来的工程兵大多是新兵,老唐是个软蛋,技术上谁都服他,也能打,但是一有事情他没那种感染别人和他一起豁出去的魅力,所以他带的兵四处跑,发现那些洞都深不可测,有些还垂直向下,最后都退了回来。
  他们最后困在了那里,骂也骂不动,老猫自己本身也是个阴阳怪气的人,此时完全没办法,只好就地休整。而同时我已经在顽固的副班长和不要命的王四川带领下摔进了巨型暗河“0号-川”。
  我对带兵并没有什么特别的经验,这么多年的军旅生涯下来,也知道什么样的人能带好兵。真正的军官,应该像副班长那样固执地执行命令,勇猛得好像王四川,且又狡猾得好像老猫,这样的人实在少之又少。
  我并不知道他们在那里休整了多久,如果不是老唐发现了发报室的问题,老猫可能已经宣布任务失败,回来找我们会合了,那我们也就不会在这个大坝内的吊装仓库里会合,出现刚才那种啼笑皆非的场面。
  其实在裴青对我讲述整个过程的时候,我已经感到里面似乎“讲不通”的地方,但你要理解当时裴青是用口音很重的普通话来讲述这整个过程的。当时普通话教育普及了几年,我搞不清楚,反正效果还没有出现,裴青的语速又快,我在听的时候并没有精力听懂每一个细节。这个“讲不通”的地方,在他们收殓尸体的时候,被老唐这个“钉子精神者”发现了。
  问题就出在那个发报室上。
  抗战时候的电话系统,虽然简陋,但已经可以实现短距离的通话功能。当时的无线电报主要用于超远距离的通信,电报的适用范围相当严格,发报机的位置必须在高点,所以一般适用于平原一带。在山谷之中,因为山脉的环绕,会对信号传输造成相当大的困难。你想山谷之中尚且如此,何况在更加复杂的山洞之中。
  所以在暗河尽头的溶洞内,架设一台发报机,有何用处?实在有点奇怪。
  老唐发现,那确实是一个正规的发报室,日本人的读码本,以及大量的电报资料都在这里。他们推测,这一台自动发报机的发射天线,肯定不在这里,可能在地面上,用于和其他要塞的联络电报台。
  当即就出现了一个问题,如果真是这样(事实上他们都认为肯定应该是这样),那么这台自动发报机发出的电报,将信号传递到电话线上,是否只是偶然?有没有可能当时的发报人,也发现了这个可能,他的目的也许是将信号传到地面去,我们从电话线路中听到电报,完全是一种故障。
  那这么的话,这信号有没有被人截获?地面上的七二三指挥部是不是早就知道这洞里有危险?
  裴青当时把这个问题提了出来,并问老猫是否在他们下来之前就知道了很多他们并不知道的事情。他直接质问老猫,这种处事方式现在看来不太可能,但在当时的人际关系下是十分正常的。
  老猫并没有理会他,他说这谁也不知道,如果发射天线真的一直接到地面上,这么多年风吹雨打,难保不会早就坏了。
  这么说有点打太极,在他们争论的时候,老唐和那个电话兵正摆弄那台自动电报机,就在裴青准备继续发难的时候,戴着耳机的老唐把他们阻止住了,并把耳机拿掉,让他们听。
  原来自动发报机除了发报之外,同样有收报的功能。此时老唐为了验证老猫说的陆上天线是否损坏,开启了机器的收报功能,没想到的是,他们马上从耳机中听到了急促的连续电码。
  听到这里我相当惊讶。虽然通过发报机截获电报不是困难的事情,特别是那个年代还是密文电码时代,不存在跳频的发报机,而截获电报往往需要相当长的调频准备,一打开收报机就收到电报,这说明这台发报机和对方的发报机有着相同的频率,这样的可能性及小,除非就是两台机器事先约定好的。
  裴青并没有想到这一点,他认为这电报肯定是露在地表的天线截获了国内电报,这说明这发报机天线肯定是有用的。
  老唐和电话兵却已经发现了问题,电话兵努力听码听了十几分钟,发现编码方式完全不对,根本无法听出。接着他们查看了日本人的听码本,发现耳机里的电码频率竟然是日本人的编码。
  要知道这是军用编码,就算日本本土的电报能发到中国的内蒙古,也只会是民用的编码,不可能和当初的加密日本电文相同。这马上变成了一件糟糕的事情:在地下一千二百米处的关东军基地电报室的自动电报机,能收到日文的军用加密电码,而他们却不知道,这电码是从什么地方发出来的。
  这实在是匪夷所思,而且无法解释。这电报机肯定有一个天线,这天线在什么地方?
  当时他们推测,就在我们搜索的内蒙古原始森林深处,肯定还有另外一处日本人的秘密基地,这发报机收到的电报,肯定是来自于那里。
  当时所有人都接受这个解释。因为事实上没可能有其他的解释了。第一,他们认为电报不可能来自地下,因为不符合物理规则,那么电报必然来自于地面上的“天线”。第二,在1962年,地面上的天线不可能接收到日本本国的军用电码,而且还是使用1942年密码本的电码,所以这电码必然来自于1942年废弃的另外一个地方,这地方也应该在内蒙古。
  因为没人懂日文,所以就算有所有的读码本,也没有办法知道这电报讲的到底是什么。电话兵听了相当长的时间,发现电报的内容有段长度,而且也是循环频率,对方又是一台自动的发报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22/70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