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探(校对)第361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61/1975

  那张照片上显示的,乃是当初的杀人凶器,一把锋利的——匕首!
  看到这把匕首之后,赵玉蓦地怔住了,在经过一番认真思忖之后,他忽然顿悟的“哦”了一声。
  原来,他忽然发现,这把凶器,很可能就是那个被自己忽略的地方!
  对!
  卷宗……资料……
  想到此,赵玉赶紧跑到办公桌前,从众多的卷宗之中,找到了有关证物的详细资料。
  对啊?
  赵玉一手端着卷宗,一手拍着脑门,自言自语道,我怎么早没想到?怪不得,在调查的时候,心里总是觉得不靠谱呢!
  原来如此!
  “凶器为一把双刃木柄短刀,做工精致,刀刃锋利,经检验,为未使用过的新刀……”赵玉快速地念着卷宗上的记录,“案发后,该凶器于次日上午发现于冯阔卧室五斗柜抽屉内,上有冯阔指纹与被害人血迹……”
  对啊!?
  赵玉看着这段记录,这才惊醒地认识到,实际上,在刘娇案的整个过程之中,最矛盾,最奇特的东西,就是这件重要的证物了!
  不光是因为它最后出现在了冯阔的房间,它本身也存在着不合理的地方。
  试想一下,如果有人要诬陷冯阔,那怎么做,才能做到刀上有冯阔的指纹,刀刃上有死者血迹呢?
  这个推论看上去不难实现,可细想一下,却是根本没有可能。
  因为,如果凶手拿着这把刀子去杀人陷害的话,要么会在刀柄上留下自己的指纹,要么就是因为戴着手套而没有指纹,却根本不可能会出现其他人的指纹。
  就算那把刀子是冯阔用过的,上面已经有了他的指纹,那么当凶手用力握刀杀人的时候,指纹也会因为用力的缘故被抹去,或是变得极不清晰!
  可是,在这件杀人凶器上,冯阔的指纹却是特别明显。所以,洪局长当年才会认定冯阔有罪!
  啧啧……
  现在看来,如果冯阔真是遭人陷害的,那么这里面的技术含量可就高了。
  赵玉反复推测了数遍,最后认为,如果有人真的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只有两种可能:
  第一,凶手在杀完人之后,让冯阔握过刀子,留下了指纹。
  第二,凶手乃是握着刀刃——把人杀死的!
  可是,这两种推测显然都无法成立。首先,冯阔不是傻子,看见带血的刀子怎么会主动去摸?再者说,凶手刚杀完人不久,冯阔就来到了现场,在时间上也不合拍。
  至于第二点更是没有可能,刀刃那么短,拿着刀刃根本捅不死人!况且,刘娇的验尸报告上已经证实,凶手乃是使用很大力度进行捅刺的,从伤口的深度上看,刀刃应该是全部捅进了身体!
  那么……
  如果两者都不是,还有没有其它可能呢?
  等等……
  忽然间,当赵玉又把照片上的凶器仔细观察了一遍之后,却真的想到了第三种可能!
  我靠!
  赵玉微微一惊,他惊讶地发现,如果这第三种可能真的成立的话,那他岂不就知道,真凶到底是谁了?
第0489章
又现合谋?
  赵玉打开了手机的放大镜功能,仔细观察那张照片上的凶器,越看就越觉得自己的推测是正确的!
  没想到,在这场谋杀案的背后,果然存在着高技术含量的东西。虽然凶器只是一把小小的匕首,但是在这把匕首之上,有可能暗藏玄机。
  原来,赵玉在推测第三种可能的时候,又想起了凶器位置不合理的那件事来。
  之前,他一直想不通,为什么带有冯阔指纹的凶器,会出现在冯阔的卧室,而不是案发现场或是附近的草丛和垃圾箱?
  现在看来,如果他的推测的第三种可能成立,那就可以解释这个原因了。
  这第三种可能就是:这把凶器,应该是被人更换过——刀柄!!
  试想一下,当年的案情会不会是这样?
  为了杀人陷害冯阔,真凶提前准备了两把匕首,一把匕首放在冯阔常用的地方,使得上面留下了冯阔的指纹。
  而另一把则被他用来杀人。
  当天晚上,真凶了解到冯阔的行踪,便拿着第二把刀子将刘娇捅死,然后回到冯阔的房间,将两把刀子的刀柄更换。这样一来,就能使得凶器上既有死者的血液,又有冯阔的指纹了!
  完美!!
  当赵玉想到这里的时候,感觉浑身血液加速,异常兴奋,他觉得,这一次他才真正的想到了案子的关键点上!
  由于更换刀柄很费工夫,凶手没有办法从现场完成,所以才把它带回了冯阔的卧室,进行栽赃陷害。
  否则的话,把凶器直接丢在现场,会栽赃更加完美!
  嗯……
  赵玉赶紧上网查找刀柄资料,网上说,普通的刀具刀柄都是用目钉和强力胶双重固定的。而一旦胶水凝固,就算能够拆卸目钉,也不能轻易地取下刀柄了。
  此外,拆卸目钉也是需要技巧与专业工具的,没有经验的人很难做的来。
  既然这样……
  赵玉感觉心跳加速,兴奋异常。因为,如果这第三种推论成立的话,那么刘娇案的嫌疑人显然已经浮出了水面。
  利用更换刀柄而谋杀刘娇的嫌疑人,只有两个人可以做到——萧国峰和萧震!
  没错!
  真凶,就在这对父子之中!
  试想一下,这俩人都是木工高手,家里又有的是工具,换个刀柄岂不是小菜一碟?想必,为了更好的更换刀柄,他们提前准备了两把没有打胶的匕首吧?
  而且,凶手又得熟悉冯阔的个人情况和家庭情况,这两个人可是再熟悉不过了。
  这一次,赵玉没有陷入以前的思维掣肘,虽然萧国峰没有作案动机,但赵玉还是一上来就把他怀疑了进去。
  因为,案发之后,正是他的证词将萧震从警方的嫌疑目标上抹去的!
  萧国峰说,他们父子当天乃是去凌云送货了,11点多才回的家。可是,他们刚进门,就接到了警方的电话通知,然后便赶紧到警局去找冯阔了。
  所以说……就算凶手是萧震,那么这个萧国峰也必然知情!
  没想到,这么一会儿的工夫,居然又冒出一个同谋的组合来?
  啧啧……
  看着萧国峰和萧震的名字,赵玉只感觉天意弄人,自己风风火火地查了那么久,那么远,可没想到到头来,竟然又重新回到了原点!
  既然将目标重又转到了萧氏父子头上,赵玉便沿着这条思路推导了下去。
  可是,推导之下,一些不合常理的矛盾点又渐渐暴露了出来。
  首先来说,就是犯罪动机。他们为什么要这么做?为什么要杀了刘娇,陷害冯阔?难道……是为了不想看到冯阔白白获得自己的家产吗?
  通过前面的调查,已经从多方面证实过,他们一家相处和睦,没有纠纷了。
  而且,冯琳当年嫁给萧国峰的时候,资产可比萧国峰大得多,当时萧国峰的木器厂还没有形成规模!
  婚后,冯琳也并没有息影,她的资产账户加起来,至少在500万以上,远超萧国峰。
  所以说,他们不太可能为财产而闹出什么矛盾。就算哥俩各分一半,也足够他们过上富人生活的了,何况哥俩都有自己的事业呢?
  此外,最让人无法理解的就是,如果这对父子真的想要陷害冯阔,那干嘛不直接针对冯阔?而偏要去找个自己不认识的人来杀呢?
  而且,这毕竟是杀人的大事啊!哪怕搞个藏毒之类的陷害,也比用人命来做赌注强吧?
  所以,动机不明,案情就仍然扑朔迷离。
  还有,在冯阔出事之后,萧国峰的反应,也完全与现在的猜测相悖。当初冯阔因为谋杀被捕,极有可能被判死刑!
  萧国峰为了救他一命,动用了无数关系,不惜卖掉了一部分工厂产权,还有两套房产,这才将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改判缓期执行。
  后来,他更是投入了想象不到的巨资,又把冯阔办到了条件更好的省监狱,然后慢慢减刑到了19年。
  如果他想要陷害冯阔的话,那何必做这些事情呢?稍微使点儿伎俩,就能瞒过冯琳,置冯阔于死地的!
  而且,到了后期,冯琳因脑溢血住院,可萧国峰依然没有忘掉这个蹲监狱的儿子,还在不断地使用着各种办法帮他申请减刑。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61/1975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