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寻人(校对)第404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04/424

  可能是我的解释太过霸气,连春丫都被我给吸引了过来。
  “没想到,这还是个神话传说!”我略带自嘲地哼了一声,而后冲正用白眼看我的兰彩妍说,“我看,咱们还是先把碑文全都读完,再下定论吧!”
  碑文再往下,还有较为亢长的最后几段。我们这时也全都注意到,这尊石碑的碑文并不是写满了整个石碑的。到碑文结束的地方,只是用去了整座石碑的三分之二而已。而且,叫人蹊跷的是,这碑文似乎并没有完全刻完的样子。
  “你们看,这后面的文字好像刻得较为仓促,笔力已经不如上篇那样有力!”在兰彩妍的指点下,我们很快看到,下半阙的碑文的确是刻得较为肤浅潦草,似乎刻碑人很赶时间。
  也正是因为如此,后面的许多文字更是模糊不清,难以辨认。
  那时候,不用谁提醒,大家自然全都知道这剩下的碑文有多么得重要。兰彩妍急忙用袖子拂去了那里的尘土,继而一个字一个字地仔细辨认起来。
  起初的几段文字我们还能勉强看清,但到了后面,我们则需要很耐心地分析猜测,才能认出个大概其来。尽管文字很可能不太准确,但经过了一番努力之后,上面大致的意思,还是被我们给鼓捣了出来。
  在介绍完了松涛观的红棺之后,后面的文字果然是着力描述出了一场——浩世劫难!
  由于那些文字很难再用原文叙述,我便只能将其的大概意思翻译如下:
  碑文说,在庚子年的岁尾,西北方闹了匪患,朝廷便命令西北一个什么什么府派出一支上千人的军队前来镇压。
  然而,当这支队伍行至泷水河镇的时候,谁也没有想到,他们竟然在还未剿匪之前就在此地发生了变节。
  据说,起因是当时那支军队的最高头目,一个叫做什么什么将军,他的家突然莫名其妙地被朝廷给抄了,他的家人也全都命丧当场。
  将军闻讯大怒,当即率军反叛,打算杀回去替家人报仇。然而军心难定,他的将领还有士兵们可不想背上叛国的罪名而被诛九族,自然有人不服从命令。于是乎,军内随即产生了内讧火拼,当场死伤无数,血流成河。
  到了最后,军队溃散,将军就只剩下了自己亲信卫队百余人。将军眼见报仇无望,干脆就地揭竿而起,摇身一变成了官匪!
  如此一来,泷水河镇的居民则就率先遭了秧。这帮杀红了眼的官匪当即就在镇里展开了令人发指的勾当。
  虽然他们仅有区区百人,但是他们个个身经百战,武艺高强,镇上的护卫队根本就不是他们的对手。
  据碑文所说,这帮丧尽天良的官匪在占领了泷水河镇之后,就开始强奸妇女,烧杀抢掠,短短几天就将整个泷水河镇抢掠一空。
  然而,在完事之后,那个贪心的将军仍不知足,竟然带着队伍杀上了——松涛观!
  松涛观在当地名声显赫,历来香火旺盛。将军带人上山后,很快就将观内的珍宝抢夺到手,并且将道士们全都控制了起来。
  贪心不足蛇吞象。已经抢劫了无数财物珍宝的将军居然还是不肯收手,没多久,他竟然又打起了那口红棺的主意。
  红棺乃松涛观的镇观之宝,道士们自然不肯轻易交出,当即和这帮官匪发生了冲突,但是道士们人少式微,根本就不是官匪的对手,很快就被镇压了下来。
  后来,将军以道士们的性命相逼,终于叫当时的住持大师交出了藏在凌霄殿地宫中的红棺。住持大师一再警告将军,说这口红棺乃祖师仙物,玷污不得,否则会有天灾降临。
  结果,他越是如此说,将军就越是不屑。他当即命人凿开地宫,欲将红棺抬走。谁知,红棺竟然深入地下,七八个人都无法撼动分毫。
  将军恼怒,当即叫人凿开地板,要将此棺挖出。然而地板乃是坚硬的花岗岩所制,开凿半天,收效甚微。
  随着时间越拖越久,将军不由得交恶甚甚,迁怒于斯。他知道有秘闻传说,此棺乃是历代住持死后坐化登仙而用,但是世人却从未亲眼见识过。于是,他当场随便找来一具道士的死尸,也不顾众人阻拦,当场就将尸体扔了进去。
  谁知,那具尸体在入棺之后,瞬间就化作一缕红烟,在众人面前竟然是消失得无影无踪!
  众人惊呼!
  将军大叹之奇,转而问那主持,说人何以在?
  主持则浑身战栗,瘫倒在地,口中不停叨念“罪过,罪过!”
  将军大笑,转而问其手下,说死人消逝,不知换做活人若何?
  满场道人皆惊,主持随即跪倒疾呼:“万万不可!万万不可!祖师有训,活人若入,大难临头!”
  然若,将军凶性已现,无可阻拦。他蔑笑一声,冲住持道:“大师有幸,可活得真身登仙去了!”
  接着,他大手一挥,众手下就掳起那位住持,投入到了——红棺之中!
  碑文记述到这里,由于残缺严重,我们并不知道,当这个活人入棺之后,当时究竟出现了什么异相。但越过几行之后,我们却可以看到碑文上写着“天塌地陷,江河倒灌”等字样。
  估计着,应该是在那位主持被活着推进红棺之后,泷水河镇真的出现了传说中的天灾,发生了一场翻天覆地的末日浩劫。
  从那些字里行间来分析,此后,整个泷水河镇以及松涛观全都被深埋在了水下。
  然而,故事讲到这里却并没有结束。
  再往下看,碑文上居然又出现了新的内容。上面说,当人们从灾难中苏醒过来之后,竟然发现自己都还活着,只不过日月无光,天阴地暗。接着,人们争相惶恐,左右逃窜。
  “然则,道路往复,均不得行。将军斐然,命人寻之,均不得所……众被困于斯,年月渐深,官匪凶性X变,每每囚虐乡邻,生灵尽毁……”
  看到这里,我的心就像被一个塞子堵住似的。这段话无疑在说,那些灾难过后的人们全都被困在了这里,再也找不到出路。
  估摸着,他们已经被困了长达百年之久,他们都没有出去,那……我们呢?
第136章、三种人
  再往后的碑文,变得更加难以辨认。有的字刻得歪歪扭扭,有的字则因为刻错了居然被涂成了一团。给人的感觉,好像这碑文当初根本就没有完全刻好似的。
  此外,在最后的那一行上,也不知是当年的工匠用力过猛,还是其它外力所致,那里竟然出现了一道长而深的刻痕,把好大一片文字都给抹掉了。
  这里面,我们仅能勉强看清几句,比如什么“饥渴难之,不以致殍。冷月悬空,不见朝暮”之类的几行而已。
  而叫我们想不到的,在最最后的文字下方,居然还刻着一个方印,印上则工工整整地镌刻着三个小字——“秀才贾”。
  那个“贾”字只剩下了一少半边,我们也是认了很久才推敲出来的。
  “太奇怪了,”兰彩妍当场就说,印章上哪有这样表字的?就算写着“秀才贾”,也得有贾什么什么之类的名字才对。
  我说,你现在管那么多干嘛?只要咱们知道这石碑上的碑文是个姓贾的秀才写的,不就完了?就算是秀才甲乙丙又有什么用?
  我说这话的时候明显有些激动。因为,按照碑文上所述,我们如今已经和当年的那些人一样,全都被困到了这个地方,不知该怎样出去。
  然而,回忆往昔,像这样的事情我可不是头一遭遇到了。我记得,就算在黄金国那样九死一生的时候,我也从未像现在这样浮躁过。
  我这是……怎么了?
  是不是,因为我的特异功能被屏蔽了的缘故?我是不是觉得,没有了特异功能,我就无法走出困境?还是,我的眷恋和顾忌太多……
  一连串的记忆走马灯似的在我脑中飞闪而过,叫我精神也跟着一阵恍惚。
  与我相反,兰彩妍反而十分平静。她为了把碑文弄得更清楚些,如今还在对着一行行的文字仔细地钻研着。
  当她念到:“众被困于斯,年月渐深,官匪凶性X变,每每囚虐乡邻,生灵尽毁”时,我的思绪再度被拽回眼前,而那些早先我们曾经见到过的非人场景则也再度浮现在了脑海之中。
  如此来看,我早先的假设还是有很大偏差的。这些大辫子并不是什么看守,而那些用手走路的人也并不是囚犯!
  按照碑文所说,我们见过的大辫子应该都是那个什么什么将军的亲信卫队,怪不得那些家伙武功那样了得,原来他们都是百里挑一的高手高高手!
  至于那些用手走路的人,他们却原来只是这个泷水河镇的百姓。只不过,在被那些官匪囚虐蹂躏了百年之后,已经全都变成了今天这番行尸走肉的模样!
  石碑上虽然没有记载,但是从这个泷水河镇的规模来估计,当年这里的人口应该在千人往上。就算当初被官匪杀害了不少,但剩下数百人也是差不多的。真的很难想象,这么多人,这么长的岁月,这么饱受欺辱的日子,他们都是如何生存下来的?
  在这个迷失的地方,哪里还有人性所在?
  既然我能想明白这一层,兰彩妍和姜澜自然会比我领悟得更加全面。
  “看,在当年那场浩劫发生之后,我猜这里最后应该被分裂成了三种人!”兰彩妍掰着手指头分析,“一种就是由那个什么什么将军领衔的官匪,也就是大辫子帮。他们是霸主,占据着以镇子为首的大部分地区;”
  “第二种则是那些可怜的百姓。几百年来,他们饱受大辫子们的折磨,现在已经变成了奴隶;”
  “而第三种人,就是小道士和小道童那一帮人。我猜他们应该都是当年松涛观的道士,依靠着有些武功,这才得以逃脱那些大辫子的魔掌,隐居在较远的山林之中。幸亏救我们的是他们,否则咱们可就惨了!”
  别说,经过兰彩妍这么一番言简意赅的分析,还真的叫事情清晰了不少。
  “可是……这么多年……他们怎么都还活着,没有老死?甚至没有变老?”兰彩妍随即产生疑问,“会不会,我们看到的都是当年那些人的后代?要不,他们怎么都不会讲话了?”
  我说应该不会,要那样,我们不光能看见大辫子,还应该能看见小辫子才对。这些人之所以活了这么久,很可能跟这里的奇特环境有关。
  “看这里,”兰彩妍指着开头说,“这里写着庚子年,庚子年是哪一年?能不能算出来,嗯?”
  说着话,兰彩妍就冲姜澜做了一个拿手机的手势,估摸着,她的意思应该是想看看手机里的万年历。
  姜澜一面摘下自己的背包,一面不太确定地说:“要是没猜错的话,我应该可以算出来了!还记得戊戌变法吗?1898年!庚子年的话,应该就是戊戌之后两年的样子!也就是——1900年!我想……应该是的!”
  说着话,姜澜已经从兜里掏出了手机。我不知道那个手机究竟是谁的,但我知道那个手机是防水的,何况它一直装在防水背包之中,此时打开自然还能使用。然而,叫兰彩妍失望的是,这个手机版本太低,上面根本就没有万年历功能。
  “你……你能确定吗?”兰彩妍鼓捣半天后,认真地问姜澜,“如果是的话,那说明离现在并不太远啊?这不才110来年吗?”
  “1900年!”姜澜却稳稳地说,“那一年是国耻年。八国联军就是在那一年侵略的中国!同一年,还爆发了著名的义和团运动。瞧,这个‘西北匪患’虽然不是说的义和团,但那一年爆发匪患倒真的很有可能。想一想,国乱当头,硝烟四起,哪里还能有家?”
  “嗯,你这么一说,倒是真有可能,”兰彩妍又说,“但我却觉得,只有100来年的话还是少了点儿,既然这里发生过那么大的一场灾难浩劫,为什么没有被人记载下来呢?”
  我摇了摇头,表示无解。但我心里却琢磨着,是不是当年的那场灾难来得太过突然,太过猛烈,所以根本就没有留下目击证人?再加上当时内忧外患,全国都已经乱作一团,自然也就不会有人注意到这里了?
  老天,那得是多么大的一场灾难?真个是山河巨变,桑田变成沧海了啊?而比这更加更邪乎的是,在经历了那么大的灾难之后,当时在场的那些人们却又是怎样活下来的呢?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04/424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