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国色(校对)第507部分在线阅读
夜色漆黑黏稠,海边的大风和海浪的波涛声,很好的掩盖了赵军行进的声音。偏巧这时候又下了一场阵雨,巡夜的江淮军士卒多是躲入了雨棚,更为秦琼的夜袭添加几分有利。
全力包围城池的江淮军浑然不知,他们背后有一支人马突然袭击。
赵军踏白军在前开路,营垒附近铁蒺藜被扫去,鹿角被破坏,拒马枪被挪开,望楼上哨兵被射杀。
赵军是无声无息地突进了江淮军大营附近。随着一声轰鸣,营门被潜入的士卒打开。
秦琼亲自率领五百士卒,直接攻打江淮军军营,但见秦琼虽没有骑马,却是步行舞槊突进,也是奋勇难挡。正在连夜打造攻城武器的江淮军士卒,措手不及,只能拿起身边的兵器迎战。江淮军的士卒们急忙组织了一波箭雨射向袭来的赵军。
但是雨夜下,弓箭本就是大受影响,这匆匆忙忙的箭矢没命中几名赵军。马上赵军一拥而上杀入营地中。
而秦琼更是如杀神一般,突入江淮军营垒了,大杀四方。
这时候朐山城城头奋然击鼓,原来高涛早就率领三百敢死之士,悄悄用吊篮调下城头,埋伏在城壕旁,眼见秦琼这边夜袭,当下这三百敢死之士拿起火把,一面放火一并突击而来。
这正是内外夹攻!
江淮军大将王雄涎挑帐而出,他手中一杠铁枪伫立在营门前喝道:“是怎么回事?”
他身旁的亲兵都是严阵以待,丝毫不因为赵军的偷袭而慌乱。一人禀告道:“是海面上过来的人马!我军没有防备这里。”
王雄涎闻言向营外一看,但见夜色间,看不真切,但影影绰绰,朦朦胧胧大一片,穿着赤甲的赵军操持兵器,亢声怒喝,从各处崩塌的栅栏中,杀入军营。粗略一观这最少有数千人马之众。
王雄涎言道:“真是料想不到啊!这么说来,很可能是李重九的主力大军出现在此了。要在这里登陆了。”
王雄涎马上就判断出真相,也算是江淮军中智谋出众的人物了。
“那将军怎么办?”
王雄涎言道:“李重九主力在朐山港登陆,必是要切断吴王的后路,与宋金刚前后夹攻我江淮军。眼下唯有尽快将此事禀告吴王,让他脱离险境才是。众人随我向北突围,找吴王会合!”
王雄涎神色坚毅,当下率领左右亲卫士卒突围。
这时候一道闪电划破夜空,将四野照得一片闪亮。
秦琼帽兜上被雨水打得噼里啪啦直响,他但看见四面江淮军士卒散乱奔走,唯独有一军阵容严谨,其中一名手持铁枪的将领,在群卒环绕之中,大步朝北而去。
秦琼朝前一指喝道:“此人必是江淮军的大将,随我将他擒来!”
秦琼拖槊而走,左右士卒一并随秦琼奋进,但有江淮军士卒前来阻拦,都是被赵军杀散。
军营内大雨浇灌,地上尸首无数,地上原本坑坑洼洼之处,尽成血泽。
秦琼率人马追上王雄涎士卒身后,秦琼挺槊杀来,连挑江淮军三名勇将。
王雄涎见敌将十分勇猛,心知自己只有杀退对方,己方今夜才可能全身而退。当下王雄涎持枪杀回,一枪顶上秦琼。
二人枪槊交错一震,皆是彼此虎口发麻。
秦琼暗暗心惊,心道江淮军中竟有如此厉害的人物。
秦琼当下抖擞精神杀上去,王雄涎也是想尽快杀败秦琼,突出重围,当下也是迎上力战秦琼。
两人枪来槊往,连战了几十个回合,却是不分胜负。二人战这一刻都是彼此佩服,有一种棋逢对手将遇良材之感。
秦琼眼见左右士卒已将江淮军杀散,将对方将领这几百人团团包围,心底当下不急,跳出圈来道:“敌将何人报上名来?”
“王雄涎!”对方自报姓名随即又问道,“阁下武艺如此高强,也不是赵军中的无名之将,是否能让某死个明白?”
秦琼笑着道:“在下秦琼秦叔宝!”
对方啊地一声道:“原来是秦将军,若你是在马上,用擅长的铁锏,某恐怕早败了。”
说到这里,王雄涎顿了顿苦笑道:“果真是赵国天子,率领武卫军和翊卫军的精锐渡海而来,某死也不算是糊涂鬼了。”
“慢着!”秦琼上前一步道:“阁下受困于此,何必寻短见,吾皇陛下一向唯才是举,某当初也是王世充的降将,今日也得陛下的重用。你若是肯降,某会在陛下面前推举你,必得一个前程,将来我大赵得了天下,你也不失封侯如何?”
王雄涎听了目光一闪,似有几分意动,左右士卒听了一并道:“将军,眼下大势已去,留得有用之身才是啊。”
王雄涎听了亲兵的劝说,当下长叹一口气将手中铁枪一丢,跪在地上道:“愿听秦将军吩咐了。”
见王雄涎如此,他手下士卒也是一并将手中兵器都是尽数丢了,表示愿意降伏。
秦琼见此哈哈大笑,上前扶起王雄涎,之后对左右道:“收缴了兵器,对这些江淮军的弟兄们不可无礼,等待陛下发落!”
“诺!”
第七百一十七章
大丈夫当乘风破浪
扫平了岸上的江淮军后,赵军舰队当下进入朐山港附近。
赵军海舰要登岸时才却遇到了难题,第一个原因是退潮,第二个原因是战舰不合适的缘故。
现在赵军舰队中一半以上战舰是模仿新罗战船,新近才造的尖底宽头航海大舰。这些尖底宽头的海船,都是赵军近两年打造的新舰,一改过去平底方头沙船。
这样的新式海上战舰,比原先的赵军从隋军旧船那接纳过来的方头方梢,而且平底的沙船在海上航速要快,而且更适合远洋航行。要知道平底海船,不仅海上航速慢,而且抗风抗浪能力差,为了出海,必须牺牲装载能力,加装批水板和太平篮,来保持船身稳定。
所以尖底船在海洋远航能力上,无论是速度还是载量,都远远高过不止一筹。
至于为何汉人一直在隋唐时采用沙船航船,而不改用尖底海船,不是因为我们造不出,而是市场决定需求。因为沙船有一个优点,到处可以停泊,就算沙滩也可以。沙船是既能在海上行驶,又可以在江河航行,一船可以两用,当时对于汉人来说,运河以及内河航运和近海航运才是重中之重。
对于远洋贸易需求不大的隋唐两朝来说,沙船就足够用了,但到了宋元时,远洋贸易激增,这时候尖底上宽的广船才开始推广起来。
不过到了这个时空中国造船史,因为李重九的决定而改变。皇帝说,朕要威慑高句丽,新罗,百济和倭国,番邦小国不听话,朕就要派舰队教训他。于是大赵舰船作匠,为了迎合皇帝需求,就模仿新罗船,去年就造了三十艘新式战舰下水,今年又三十艘,明年还有五十艘。
这一次李重九得到密报,说杜伏威要撕破与自己的协议,大举出兵攻打赵国山东后。
李重九当下震怒,他这时候早已令程名振率领内河水师,沿着永济渠增援洛阳,同时也放出烟雾弹,说自己已率主力大军南下了,而实际上他率大军驻扎在幽京按兵不动。
李重九原计划,是准备要对付突厥人的,按照突厥人的习性,一旦听说李重九大军离开幽京,这时候肯定是要来袭扰,攻打背后的。李重九这一次就将自己这主力军团留着幽京,结合北面大军随时给突厥人一个‘惊喜’。
不过这一次突厥人却没有来,李重九怎么也没有想到草原上,传来处罗病重的消息。
现在突厥是内部自己乱作一团,因为每一次突厥的汗位更替,都包含着血腥和杀戮,这也是草原上丛林法则,强者为尊,弱者只能被淘汰。而这一次各个有希望继承突厥可汗的特勤子弟,当然都不希望自己成为失败者,所以他们也是暗中蓄力,各自准备人吗,要为将来可汗之位进行一番你死我活的争夺。
所以李重九不但没有等来提着刀子上门的突厥大军,反而处罗的弟弟,两个儿子,义成公主都派出使者前来幽京,甚至小可汗突利都亲自到幽京来,无比热情地与李重九称兄道弟起来了。
翻来覆去无非都是那句话,我将来当上可汗以后,怎么样,怎么样……若是这时候赵国可以表个态度支持我,怎么样,怎么样……
好吧,李重九未免也觉得,草原民族的人,也不是传说中的那么耿直嘛,为了利益,这转变也太快了吧。
对于这些上门的突厥人,李重九当然是要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当年突厥人乘着隋末战乱,不是对汉人采取离强合弱之策吗?好,我也一样。
只要是处罗可汗赞成的继位者,我大赵一律不赞成,而其他来赵国寻求支持的突厥势力,我们就一律给与支持。反正朕李重九就这个态度,你们自己内部慢慢搞去吧。
这样一来突厥这一大敌一去,赵军北境相安无事,李重九心底一安。这时候传来的唐军主力渡过蒲津,攻打河内的消息。说实在李渊这个奇谋,虽颇为出人意料,但对于提前知道唐军出兵消息的李重九并没有太意外。
当初张玄素,姬川,虞世南三位中书侍郎,就与李重九进行过无数次兵棋推演,其中就包含了这一种状况的发生。
按照当初的推演,若是李建成率主力大军攻打河内,李重九对外佯装出一副从永济渠从水路增援洛阳的样子,实际上自己率领主力大军,偷偷走太原,与尉迟恭的骁卫军会师后,进攻唐军河东重地,切断李建成大军后路,并威胁关中。
你不是打我洛阳嘛,我就打你长安,一城换一城,你不答应,我围魏救赵之策就成了,逼迫唐军回师与自己决战。
不过计划还是没有赶上变化,这时候英贺弗率骑兵劫了唐军粮草,李建成主力大军陷入进退两难境地,而另一方面伏威要撕破与自己的协议,大举出兵攻打赵国山东。
李重九心知没有军粮支持的李建成,这时候是不敢贸然与自己进行主力决战的,必然退缩防守。与其这时候与李唐决战,倒不如先打杜伏威,这头随时想要在自己身上咬上一口的恶狗!
先破杜伏威,得了江淮之钱粮后,再西进与李唐争雄!如此胜算更大,而赵军只要保持洛阳不失,那就算丢几座城池,也是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是两线作战,两个拳头打人,也有一定风险,取决于要么洛阳更早失陷,要么杜伏威先被灭掉。
不过李重九已是决定改变计划,突厥的内乱,给了大赵很好的机会,如此驻扎在怀荒,御夷二镇的重兵就解放出来了。李重九已是下令,让王君廓和额托,再率领三万草原铁骑,从怀荒镇南下,至并州与英贺弗会师。
想尽办法将李建成的唐军主力拖在黄河以北,不可让他从河阳渡过黄河,攻打洛阳。
而郭孝恪率领松漠都护府的两万人马,从白狼山向北渡过潢水,在距离突厥汗庭只有三四百里的地方,进行狩猎。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身为突厥人战略合作伙伴,赵国用这样的方式对突厥内政更替表示着一种深切的关注。
最后李重九亲自率领赵军精锐大军,从幽京坐船至三岔河口,再在三岔河口换乘海船,途径经登州补给粮食和淡水后,南下直抵朐山港。
这新式战舰海上航速果真比沙船快了许多,这时候又是顺着洋流前进,战舰一路行来没有什么阻拦,与预期之中要快了不少抵达了朐山港外。
这新舰虽好,但是问题来了,新式战舰不如沙船好靠岸,难以停泊登陆,这时候的朐山港,远没有达到后世时连云港那种霸气的吞吐装载的能力。这时候黄河还没有夺淮,泥沙还未淤积,所以今日连云港大部分的地区,还是沉在海中的。
因此赵军的海上新式战舰开到了朐山港外,因为不明水情,不敢靠岸,万一搁浅就糟糕了。
于是赵军大将王马汉,薛万彻,乌古乃各率人马依次从大舰上转乘小船,在朐山港登岸。
连李重九也是立即上岸,他拒绝了姬川建议,换乘舰队中的沙船登岸,而是与姬川,虞世南,张玄素等谋臣将士三十余人,一并乘坐旗舰附属的柴水船,向港口驶去。
这相当于现代救生艇的柴水船,大约只有旗舰四分之一大小,为了快点驶向港口,李重九左右近侍都是动手,拿起船桨来划船。
而李重九独自按剑立于船首,目眺远方,疾风拂身,海水激溅,打在嘴角边上满是咸味。
海上波涛翻滚,李重九亦是随着波涛心潮起伏,忍不住用剑柄击起船沿来,这时候天空之上层层云翻滚,望去好一番风起云游的景象,而在苍穹笼罩下的大海上,波涛翻滚,层层排浪追逐,李重九乘着小船上,身子随着浪头起伏沉降,一高一低浮沉于浪花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