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67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67/571

  武田军见武田胜赖斩将夺旗,于是士气大振,举枪高呼开始反攻。
  本庄军气势为之所夺,士兵开始溃逃,而重伤的本庄繁长被手下武士救下,同样开始撤离战场。
  在武田胜赖拼死奋战之下,武田军仅以越后军三分之一的兵力,将本庄军的一千军势打得全军溃败。
  就在这时,远处一行二十多人的骑兵朝战场这里疾驰而来。
  看到此,武田胜赖不由心底一凛,想到莫非是越后军的援军不成?
  武田家其他大将如大熊朝秀,马场昌房纷纷停止追杀眼前越后军,各自带领手下的士兵,聚拢到武田胜赖身边,警惕地看向这股朝战场飞驰而来的骑兵。
  “是武田菱,是我武田家的骑兵!”
  一名眼尖的武士,将手朝前一指,高兴地言道。
  武田胜赖点了点头,他也看见是赤红色武田菱旗指物。
  “回禀殿下,是李晓大人和真田昌幸大人,他们正率军驰援而回!”
  喔!
  武田军的将士纷纷兴奋地大喊,他们刚刚将本庄繁长军杀得大败,正好李晓和真田昌幸一来,两下夹攻可以将这股本庄军彻底消灭。
  李晓,真田昌幸二人,冲到武田胜赖面前,拨马停下。
  武田胜赖将手中旗印朝地下一丢,用马蹄踏过,不无得意地言道:“李晓,真田,我以三百人打败了本庄繁长一千军势。”
  真田昌幸与李晓二人对视了一眼。真田昌幸出乎意料地言道:“胜赖殿下,请速速收兵,退回城中。”
  “为何?”武田胜赖愕然问道。
  李晓亦然在一旁沉声言道:“没有时间多解释了,请殿下,火速下令。”
  武田胜赖听李晓亦然说得如此急迫,点了点头,迅速下达了撤军的命令。
  武田军听说突然不追击本庄军,反而收兵退回城中,不由的都是十分惊讶。
  但武田胜赖的命令,十分明确,随着法螺号的吹起,武田军开始撤军,放任越后军撤退。这一情形,弄得正拼命四下奔逃的越后军感觉到绝处逢生的同时,同样也是大惑不解。
  武田军明明可以再追击一把,本庄军就完全溃败了,为何在这个节骨眼上放弃了呢?
  武田胜赖队收兵朝城中退去,同样的李晓和真田昌幸带来的武田军分队,也出现了。
  两支武田军一起朝岩摫城的外丸天狗丸的虎口处大手门退去,先后进入了城中,待最后一名武田军士兵进入城中后,随即大手门被重重地关闭。
  一入城之后,武田胜赖,李晓,真田昌幸骑马来到二之丸,三人噔噔地踏上木梯,直接登上了箭橹。
  武田胜赖站上箭橹的顶端,双手撑住扶栏,抬头朝远处望去,顿时大惊失色,不禁向后退了一步。
  李晓与真田昌幸二人都是一副默然的样子,面无表情地站在武田胜赖的身后。
  最后真田昌幸才叹了口气,言道:“我们终究还是慢了一步。”
  在岩摫城的山头另一边。
  “本庄繁长,这个无能之辈,连区区的武田胜赖几百人都看不住。”
  一名白胡子的老将身着具足,阵羽织,手指着山下本庄繁长的溃军言道。
  有越后钟馗之称的越后名将斋藤朝信,哈哈一笑将手里马鞭一扬,笑道:“色部修理大人,何必动怒,幸好我们不是恰好赶到了,这才没有让武田胜赖,李晓这两条大鱼逃脱,否则主公殿下又要震怒了。”
  白胡子老将伸手捏须,点了点头言道:“你说的不错,白根山之战的一幕,这一次绝不能重演了。这一次定叫武田军全军覆没在这岩摫城城中。”
  此白发武士正是越后大将,平林城城主,色部胜长。
  在他们身后蜿蜒的山路上,一眼望不到尽头的越后军,正在向岩摫前进。一时之间,目光所及,一片旌旗飘扬似海,刀光如雪,长枪如林一般高高竖起。
  这支黑衣黑甲的越后军气势如虹,军容鼎盛。
  斋藤朝信,色部胜长所率领,七千越后的主力大军,正好在此刻赶到,将武田胜赖,李晓他们堵在了岩摫城城中。
第一百一十六章
大战前奏
  面对越后军的强大军势,为了防止敌方借助城下町作为攻击的前沿阵地,武田军放了一把大火,将岩摫城的城下町焚毁。
  冲天的烈焰腾红而起,在夜空之中看起来格外夺目。
  第二天,连夜行军上杉谦信三千旗本军渡过吾妻川,抵达在岩摫城城下,在城东面的小山立下本阵,乱龙旗和毘字旗高高耸立在本阵之上。加上之前斋藤,色部的军势,越后军兵力更盛。
  而原先驻守在羽尾城,镰原城的越后军也源源不断赶到,中午时,又是一路越后军赶到了岩摫城城下,原来一直在家养病的宇佐美定满,以及扬北众中条藤资亦然率四千军势,出阵吾妻郡。
  至此自上杉谦信以下,越后名将大多皆云集于此,其中有:
  琵琶城,宇佐美骏河守定满,其为誉为越后第一智将,并且是越后流兵法的鼻祖,之前一直出任上杉谦信军师的角色。
  与板城,直江大和守实纲,在上杉家的军役帐中,是作为兵力第一动员力。不过直江实纲本人一直随上杉谦信一起驻守本阵,很少被委派出战。同样他的内政外交能力,也在上杉家中十分的重要。
  饭塚灰毛城,甘糟近江守景持,因其勇猛善战,被上杉谦信委以殿军重任。
  这以上三人,加上阵亡在李晓手中的柿崎和泉守景家,合称上杉四天王,是上杉谦信麾下出身于越后,最具盛名的大将,眼下都聚首在岩摫城城下。
  除了上杉四天王之外,还有:
  本庄城,本庄越前守繁长,出身秩父党。
  平林城,色部修理胜长,出身秩父党。
  鸟坂城,中条左门卫藤资,出身三浦党。
  新田发城,新发田尾张守长敦,出身佐佐木党。
  竹俣城,竹俣右门卫清纲,出身佐佐木党。
  以上这五人皆属于越后扬北众,杨北指的是越后国阿贺野川以北的地域,扬北众由出自武蔵秩父氏,近江佐佐木氏,相模三浦氏等家组成,以上三家都是出自名门庶流的后裔,由别国原来的庄园地头,入国越后后,转化成的当地武士郎党,并以各自所领的地名取作各家的苗字。
  之前扬北众一直作为越后的半独立势力,与守护上杉氏,守护代长尾氏对立。后来上杉谦信统一了越后,本庄,色部,中条,新田发等人都成为他的家臣。
  所以扬北众就成为越后军的强力军队,出阵关东,围攻小田原,激战川中岛,到处都可以见到扬北众的身影。并且在第四次川中岛合战中,在扬北众奋战之下,给与了武田军很大的杀伤,上杉谦信特此颁发了‘血染的感状’给与色部胜长,安田长秀,中条藤资三名出自扬北众大将。
  现在扬北众军势的动员力,已经达到越后军三成以上。
  此外还有赤田城,斋藤下野守朝信;不动山城,山本寺伊予守定长;来自长野家的,鹰留城城主长野业固等大将,以及在上杉谦信左右,负责守护本阵的两位猛将,小岛弥太郎,荒川长实。
  所有越后军诸将,所率领带到岩摫城城下的军势达到一万七千人之多。第四次川中岛合战时,上杉谦信以一万三千人之众可以正面硬撼武田信玄的两万甲信精兵。
  而这一次他却动员了一万七千人的军势来包围岩摫城这弹丸之地,而城中仅仅有武田胜赖,李晓的一千人马,双方的兵力对比达到十七比一的悬殊差距!
  如此强大的军力云集于岩摫城,似乎只要每个人吐一口唾沫,就可以淹没了岩摫城一般。
  可见上杉谦信此次志在必得,誓要拿下武田胜赖,李晓二人,一雪白根山合战之耻。而眼下越后军并没有立即展开攻城,而是围着岩摫城里三层外三层地围困起来。
  越后军在各个平地路口,设置路障,以防止李晓再度重演白根山用骑兵冲阵的一幕,同时也提防武田军突袭越后军阵地,甚至进行突围,他们完全不担心他们攻不下岩摫城,只担心逃走了李晓,武田胜赖等几个漏网之鱼。
  并且为了彻底封锁消息,上杉谦信的轩辕忍者众全数出动,在吾妻郡境内斩杀任何可疑人物,以防情报泄漏,让踯躅崎馆得知消息后,向岩摫城派出援军。
  就在上杉谦信抵达的当夜,城外砰砰地伐木胜,鼎沸的人声,砰砰地打木桩声各种声音响了一夜,而城中的武田军将士受此影响则彻夜未眠。
  第二天天明,武田军起床后,朝曲轮中的孔洞向外张望,只见看见无数帐篷,木制的小棚竖立而起,犹如在当前平地重建了一座城下町般。
  上衫军依靠的庞大的人力,一夜之间就筑起了完整的营盘,壕沟纵横,防马栅,嘹望楼,军营一座连着一座错落有致。
  不仅武田军是目瞪口呆,连在二之丸箭橹在眺望的武田胜赖,李晓,真田昌幸,大熊朝秀亦然暗暗乍舌。
  “辉虎公,真是当世军神!”
  看完上杉谦信的布阵,真田昌幸不由长叹一声。
  与上杉谦信大胆奇袭的作战风格截然相反,越后军的布阵却显得是十分老成严谨,滴水不漏。
  甚至连身在越后军多年的大熊朝秀亦然找不出一丝破绽,武田胜赖,李晓,真田昌幸看到此完备的防御,连半点夜袭,出城作战的念头也没有了。
  眼下武田胜赖,李晓他们只有一个想法,做好坚守待援的准备。
  幸好岩摫城亦是一座坚城,并有足够的存粮和水源,可以作为坚守,令守城者后顾无忧。
  岩摫城东倚着吾妻川,西靠着海拔八百米的岩摫山,南面临着吾妻川悬崖,而北面上山的通路,亦是天然的险要地形。
  岩摫城的筑城者,将出丸建立在此,作为扼守通路的第一道防线,出丸被命名为天狗丸。之后是二之丸,中城,本丸,根据地势高低,依次排列上山。
  而岩摫城经过斋藤家数百年的经营,堀切,土垒,石垣,城墙,箭橹一切都十分完备。
  当初武田胜赖率军在攻打岩摫城时,一连攻打了三天的天狗丸,在此吃尽苦头,也未能将之攻破,幸亏后来斋藤家内部有人反水,内应外合才攻破了这座坚城,否则就是以李晓,真田昌幸之能,在没有大型攻城器械的帮助下,一时也不知拿岩摫城如何是好。
  眼下攻守双方易位,武田胜赖就是否能凭着岩摫城这座坚城,顶住上杉谦信一万七千大军的猛攻,这不得而知。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67/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