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552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2/571

  事实上出任管领一职,只有一人,但是三管领家,对幕府中央权力,有着与幕府将军,一并的参与决定之大权。
  可类似于明国的内阁大学士,而且还是世袭内阁大学士。
  而出任管领之一人,即相当于首辅。
  到了幕府后期,时常出现管领把将军架空,自己独揽大权的情况。
  而四职,指得则是侍所头人。
  侍所的职责,乃是对京都,包括幕府将军直辖领,进行军事,警备担当。
  相当于过去三公之中的太尉。
  这侍所头人,由赤松,一色,京极氏,山名四家轮流担当。
  而具有此家格的,称为四职家。
  此外还有七头之所,所谓七头,就乃是四职家,加上担任武家奏者,即政所执事一职的伊势家(北条早云出自旁支);京都奉行,美浓土岐家;关东管领,上杉家。
  合并七头之说。
  这三管四职七头乃是幕府武家之中最高权位,参与中枢政治,其荣耀更在分国守护大名之上。
  不过现在,足利义昭重新建立三管四职体系一出,这些旁系的子孙们,纷纷叫嚷,言及非足利一门之人,如何能担当此幕府重职之事。
  但是叫嚷归叫嚷,三管四职早已成了昨日之黄花。
  三管领中,斯波家嫡流,早已被织田信长下克上了,只余下奥州一流,如高水寺斯波一族还保留苗字,但势力小远离中枢,没有影响力,而最上,大崎早已是改了苗字。
  金吾田山家,只余下河内还有一点势力,而领有越中,能登的匠作田山分家,则遭到了李晓的毒手。
  至于细川家亦是前途堪忧,嫡流京兆细川家家督细川昭元,乃是信长妹夫,与织田家走得甚近,肯定要遭到战后清算。
  而阿波下屋形细川家,亦属于织田家一党,不过不用武田家动手,其在意欲一统四国的长宗我部家攻势下,距离家名覆灭已不远矣。
  唯有继承了和泉守护家的细川藤孝,懂得预料形势,早早与李晓互使眼色,互通消息,在关原合战之中成了武田内应,这一正确政治投资,将来必是由他继承细川家家名。
  不过作为优异的墙头草,细川藤孝是肯定不会在此关键场合,出言反对什么的,反而是大力支持,以待在新上任的三管领面前,保持好感。
  至于四职中,赤松氏为羽柴秀吉攻灭,一色家,在吉川元春,李晓联手的丹后攻略之中,国破家亡。
  山名家,仍是山阴,因幡两国之守护,但是毛利家早将这两国之视作禁锢,山名家,能保住家名,已是万幸。
  京极家,遭到浅井家下克上后,早早失去领地,但是眼下京极家家督京极高吉深受足利义昭信任,其女儿京极龙子嫁给李正,与李家联姻,获得了强大政治支持,倒是在四职家之中唯一死灰复燃的。
  所以京极家对于这次重新划分三管四职亦是十分支持的。
  尽管遭到了幕府旧臣的反对,但是反对归于反对,天下的王霸之权早已易手,没有势力的叫嚣,根本无法阻止这大局。
  为了三管四职之位,以及对于灭亡织田家后,所取得的大片领地,近畿五国划分,所有大名在一起整整争吵三天。
  而李家父子,更是凭借着在关原一战,定鼎的大功,为本家,以及倾向己方的势力,争取到了最大的权益。
  最后待所有人皆筋疲力竭的时候,这场争论终于有了结论。
  首先是新的三管领之管领格。
  出自河内源氏,源义光一流的甲斐源氏,晋为管领格。
  武田家家督,十四岁的武田信胜,官职晋内大臣,正三位。
  并登上了这天下武家之中,仅次于幕府将军之席位,出任管领。
  这亦是武田家上洛成功后,幕府对武田家势力上的承认,分得最大一块蛋糕。
  位于甲斐源氏其后,乃是大江氏,安芸毛利家,晋为管领格。
  毛利家家督,二十七岁的毛利辉元,官职为权大纳言,从三位。
  毛利家辅佐武田,决定幕府中枢之事。
  毛利家作为天下大名第二势力,并且在山崎一战中,大破明智光秀,获此役职亦当之无愧。
  而第三位管领格,则是交由了,乃是自承北条执政之后的相模北条家。
  北条家家督,北条氏政,官职晋为参议,从三位。
  北条家现今两百万之地,乃是天下第三大势力,成为管领格有这资格,但是其势力在关东,对近畿影响颇为薄弱。
  武田,毛利,北条这三大势力,家格相当,构成决定幕府中枢要事的三管领。
  接下来则是四职家。
  四职家之首,则在关原合战之中,率领六万军势大破织田家两倍军势,取得定鼎天下一战胜利的李家。
  李家家督,武田信玄的女婿,十七岁的李正,官职晋为右近卫大将,从三位。
  李正出任侍所头人一职。
  这亦是足利义昭,武田信繁,北条氏康,毛利辉元四人争执最激烈之处。
  侍所头人是掌控近畿军权的要职。
  足利义昭是不想如以往的幕府将军那样,将自己的安危寄托于,权臣之手。
  对于李晓,足利义昭一直心怀感激,在武田家寄人篱下的那段日子,李晓对足利义昭多次赠金赠物打点,其对幕府的忠心亦可以保障。
  同时李晓对于他而言,是制衡武田家的棋子。
  至于武田信繁,对于能将侍所头人争取在武田家一方,亦是可以接受。
  李晓虽不至于对他言听计从,但终归不会叛向足利义昭,毛利,若是换做德川,佐竹,最上这样大名担当,武田信繁就无法每日安枕了。
  所以这个决定,是两边妥协之结果。
第六百零四章
瓜分天下
  是的,三管领在幕府之中权力很大,仅次于将军。
  但是亦不是平常可以担当的,因为李家乃是武田家之家臣,之前足利义昭有心想让李家,与主家并驾齐驱的打算,让之独立,作为制衡武田信繁的势力。
  但是如此却遭到了武田家内部,特别是武田信繁一派的强烈反对。
  故而足利义昭的计划夭折,这才退而求其次。
  事实上,李家乍看没有晋为管领格,权势上失之一筹。
  但是失虚名,而取实权,三管领不易取之,但是四职正是相当。
  李正获得了侍所头人,这一实职,眼下虽不如当年管辖幕府的直辖领的权限,但是负责天下中心京都,警卫治安权。
  而天皇,幕府将军都要托庇其下,可谓掌控京都之武卫大权。
  如此李正可获得随时调兵进京名义,既确保自身安危无恙,又可震慑他人。
  进可攻,退可守。
  并且官职由从四位下,右近卫权少将,晋为从三位下右近卫大将,不仅将权官拿掉。
  在日本官职中,正五位,从三位皆是一个分水岭。
  正五位,以为可以成为殿上人,拜揭天皇,而从三位官职,则代表进入了公卿的行列。
  李正授职后,正式成为武家公卿之列中,以足利幕府的规矩,除了将军本人外,一般只有足利有力一门的三管领,才授予从三位以上的官职。
  战国末期,守护大名作大,虽出现官职乱授的情况,如大内家大名大内义隆,曾经居然被授予从二位行兵部卿兼大宰大弐兼侍从。
  但是基本还是维持这一体系。
  当然如,公卿战国大名化的不在此列,如现在在李晓手下打工的飞驒国司,姊小路高纲。
  官职可是堂堂的大纳言。
  第二四职家,则是关原合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三河德川家。
  德川家家督,德川家康由左京大夫,晋为从四位下的左近卫权中将。
  第三四职家,则乃是甲斐源氏,武田一族的同枝,在关原合战中出任殿后一职的常陆源氏头领,佐竹家。
  佐竹家家督,佐竹义重由右京大夫,晋为从四位下的右近卫权中将。
  第四四职家的人选,则是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居然授予了,滋野朝臣,信浓小县郡真田氏,其在关原一战中与佐竹家同甘于殿后,立下不世之功。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2/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