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550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550/571

  首级被部下掩埋在某秘密处,部下亦跟随之殉死。
  更多人说,明智光秀城破之后,即隐姓埋名,化身为僧侣,浪人,琵琶僧,甚至他国家臣等等身份,等待天下大乱之时,再度起复,逐鹿天下。
  当然最演义的一种说法,则是明智光秀心知在日本无幸,故而逃之海外,在南蛮某国之上,凭借自己武力,收服家臣,开创了一国之霸业。
  而明智光秀有生之年,亦从此绝迹于日本,于海外安度晚年。
  众说云云,但是无论如何,明智光秀,以及他的土岐一族的霸业,已随着山崎战败之后,彻底烟消云散。
  而现在,小早川隆景,羽柴秀吉,池田恒兴的大军,已经抵至京都,只差一步之遥。
  反而较正沿着中山道,缓缓推进的武田军十四万大军,还要快了一步。
  不过就在羽柴秀吉要率军踏入京都的入口山崎桥前,却被毛利辉元本人亲自喝停。
  因为在东面,武田家的十四万的上洛大军的前锋,已经逼近了近畿。
  上洛的王霸之梦,乃是武田家二十四代家督,毕生所追求。
  若是在此时,毛利家的军势进入了京都,势必与武田翻脸。
  眼下毛利家有两个选择,一是乘着大败明智光秀之威势,乘势进入京都,掌控这天下最菁华之地。
  当然这对于矢志上洛武田,绝对是不可容忍的。
  关原血战,击败织田,武田家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若让毛利如此捡了便宜,入主京都而夺取天下,那么武田信繁,李晓二人不过是虚名不实之辈了。
  如此武田,毛利必有一番决战。
  第二则是将京都让之,毛利家则满足于现状,安于西国,将天下让给武田。
  这一两难的决定,令毛利家上下陷入了犹疑与困惑。
  毛利辉元,小早川隆景,吉川元春三人皆陷入了犹如棋手,落下关键一子前的长考,尽管羽柴秀吉,池田恒兴皆是奋力疾劝,但是没有掀起波澜。
  最后羽柴秀吉失望至极,仰天而叹,大声言道:“毛利不足与谋。”
  在武田家一方,得知毛利家,羽柴秀吉联军击败明智光秀之后。
  武田家上下亦是震惊,并快速进行军议。
  武田信繁,李晓,真田昌幸,高坂昌信商议之后,立即拨出骑马队,组成快速部队,要在毛利家之前,抢夺近畿。
  这四人组成的武田家之最高层,虽是彼此不睦,但是面对毛利有可能的挑衅,仍是保持了一致的步调。
  四人集结了一支五千军势的骑马军团,由家老小山田信茂率领,侍大将小幡信贞,土屋昌恒为副将,作为武田家入主京都第一批大将。
  从近江的琵琶湖畔,这支骑马军团,经过一日一夜不眠不休地快速行军。
  五千军势沿着中山道,进入山科盆地,经过比睿山延历寺东门,草津,大津,终于来到了京都的入口濑田川的长桥之上。
  濑田川的唐桥,乃是日本三大古桥之一,横跨濑田川之上,是西入京都的必经之路,古来有云,控制了濑田长桥,则将天下掌握在手心的说法。
  行经一日一夜赶到濑田川长桥时,武田军所见初冬的薄雾,仍笼罩在长桥之上,遥遥已可望见京都的轮廓。
  京都在望!
第六百零一章
京都新主
  濑田川从琵琶湖流出,但此水流经京都之地,又更名为宇治川,最后注入大坂湾。
  当年在宇治川之畔,征夷大将军的木曾义仲,就是在此败于源赖朝的军势,王图霸业一朝成空,自己亦一朝送了性命。
  战马打着响鼻,喷吐着白气,大股大股武田军骑马武士们,皆静静驻马于长桥前。
  川边的飞鸟长鸣,亦是在打量着这群从东国来的远客。
  武田家一员四十多岁的足轻大将看着,这仿佛深锁于云雾之中的濑田长桥,忽然之间突然呜呜地哭起。
  众人皆是不明所以,出言问去。
  这名武士手指着濑田长桥,言道:“当年先主公曾遗言,要踏过此桥,将他的旗帜在京都竖起来。”
  桥下潺潺河川,想起武田家自信玄起,就确立上洛攻略的方向,历经十数年,三代家督之努力,而今终于看见京都,上洛霸业就在眼前。
  濑田川现已就在眼前,这一步过去,就是京都。
  小山田信茂此刻,亦不禁肃然而起,他将右臂一挥,大呼言道:“过桥!”
  言罢小山田信茂将马鞭一抽,率先策马过桥,成为了武田家率先进入京都的大将。
  浓雾破尽。
  马蹄声咚咚地,踏在木桥上,插着武田菱武田军骑马队竖列,横过濑田长桥,队中一片寂然无声。
  骑马武士一个个将背心耸直,威然而视。
  濑田长桥一边,少许路人,见到一支威武雄壮的大军,进入京都。
  而那鲜艳的武田菱,犹如烈火燃烧一般耀眼。
  顿时京都百姓奔走相告:“武田上洛了!”
  “武田上洛了!”
  京都百姓在这个初冬的清晨,听到这个消息,随即扩散。
  这个呼声,从濑田长桥起,一路遍布,回荡在京都的大街小巷之中。
  二条城的城垣上。
  金阁寺的残垣断璧上。
  京都大大小小的佛寺古刹之间。
  所有人以复杂的心情,消化这个消息。
  而京都公卿,百姓,奔至城外看着这队肃装而入的骑马军团,这天下新的霸主,莅临京都。
  闻之京都已入自己掌握之后。
  李晓,武田信繁皆是松了一口气,当下将军势停下,一面等候从甲斐出发,已在路上的足利义昭,武田信胜二人。
  一面书信给近畿附近各大豪族,要他们来京都祝贺武田家上洛之事。
  亦可通过此,来检查这些豪族的忠诚度,若是不来者,就以织田余党而轮,一律出兵剿平。
  当下近畿豪族无有不从,武田家未费一兵一卒,已将近畿五国纳入掌控之中。
  “吾武田并非当年的木曾义昌,乃是仁义之师,解民倒悬而来,故而进入京都之后,军纪严明,请公方殿放心。”
  武田家家督,十四岁的武田信胜,如是对足利义昭言道。
  足利义昭看着这位少年,不由想起了他打过交道的武田信虎。
  小小年纪有股英睿之气,将来必然是一个如他祖父,父亲一般的雄主,武田家四代没有一个暗主。
  足利义昭如是想到。
  “公方殿,御辇已到了。”京极高次一脸恭敬地足利义昭言道。
  足利义昭微微一笑,对这位武田家家督,言道:“坂荡之下方见忠臣,吾能够重返京都,多赖武田一族协力。”
  武田信胜回答言道:“公方殿言重。”
  说罢,足利义昭起身上了御辇,上百名幕府武士随驾而行。
  目送足利义昭后,武田信丰看着足利义昭座驾,对武田信胜,言道:“御馆大人,吾武田打下了天下,却终而让足利家,坐享其成。”
  “正所谓,时易位易,天下人之位,有实力者居之,眼下公方殿权势已薄,吾武田亦是到了,革旧布新的时候了。”
  武田信胜双目一凝,双目之中厉色一抹而过。
  随即又恢复了少年人的样子,武田信胜一字一句地言道:“叔父,大义名分,武家法度,亦不可违背,公方殿没有失德的地方,岂可轻言废立。若是谁的权势强,谁可居之天下,那么应仁之乱重现矣。”
  武田信丰摇了摇头,显然不同意武田信胜之言,言道:“御馆大人,我看看来是该给阁下,换个学问僧了。”
  “也罢,我还是启程吧,速速上洛,不要令父亲大人,近卫少将他们等候太久。”
  武田信丰丝毫没有注意到,武田信胜眼中的怒色,自顾言道。
  现今拿下京都之后,关东亦无需武田信丰镇守,故而他陪同武田信胜入京,随行还有关东大名入京武田家道贺的队伍,熙熙攘攘有上万人之多。
  这一次北条,伊达两家家督,北条氏政,伊达辉宗亦心知天下局势已定,不可再留在本国,以作怠慢,当下亦是入京参贺。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550/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