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4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78/571

  但正所谓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就在上杉景虎犹豫之时,上衫景胜以上杉谦信印判,以及生前佑笔的名义,向越后国人豪族下令勤王。
  上衫景胜并将上杉谦信当年积藏多年的重金取出赠予各前来支援的豪族,当下只是一天之内,就有五千支持上衫景胜的国人豪族军势,抵达春日山城之下。
  得到援军之后,上衫景胜随即下令反攻。
  上杉宪政,上杉景虎这次要逃亡陆奥,却已是悔之晚矣。
  这二人走脱不及,当下带了数百亲信,藏身入上杉宪政原先的居馆,关东管领馆,亦是御馆之中避难。
  而这时上衫景胜率军势,将御馆团团包围,并开始攻打。
  李晓听横谷幸重讲完毕之后,不由长叹一声,果真如历史一样,堂堂上杉家,因为上杉谦信身死,居然引发了内乱。
  这一场事关上杉家家督继承内乱,终于引发了周边武田,北条,伊达,佐竹,宇都宫等大名的异动,将之全数卷入。
  令关东的局势,重新洗牌。
  如果同历史上一样,那么决定御馆之乱,上杉家家督归属的不在于内,而在于外。
  也就是武田家,北条家的态度。
  北条家不用说,肯定是支持上杉景虎一边,而武田家呢?支持谁。
  李晓寻思了一下,眼下本家无疑两个选择,一如历史上支持上衫景胜,那么无疑本家会多了上杉家这个酱油盟友,而因此得罪北条家。
  在织田,德川,北条这三大势力的围攻之下。
  导致本家战略态势恶化,比之当年信玄出兵今川时,更糟的局面。
  不说德川,织田,北条眼下论石高,都是天下第一第二的大大名。
  两军都可以动员十万以上军势,武田家东拒西抗,力战织田北条,这只是一个笑话。
  就这样情况之下,李晓都宁可速速与本家割袍断义,也要撇清关系,以免陷入这个泥塘之中,否则就是泥沙俱下,一起包船而亡下场。
  确实历史上长筱合战,是武田家灭亡一个先导,但是决定性因素,还是在于武田胜赖,在御馆之乱中错误选择支持了上衫景胜,导致在织田,德川,北条三家联手围攻之下,最终灭亡。
  那么眼下看似只有第二个决定,就是支持上杉景虎。
  不过这个局势,眼前虽然得利,但是后患,更甚于前者。
  这是为何。
  就在于上杉景虎的身份,上杉北条皆是超过百万石的大势力,若是上杉景虎上位。
  北条氏政,上杉景虎这两个一兄一弟南北呼应。
  那么上杉,北条同气连枝,几乎于合二为一。
  如此之下,关东区区势力,哪个不望风归顺。
  正所谓得陇望蜀,若你想北条氏政就此得以满足,安居于镰仓不出,作他的北条执政大梦。
  这结论不管你信我信,大家都不信。
  关东与近畿,就是实权与名分大义。
  在关东掌握武力,终而夺取京畿,挟天子以令诸侯,当年木曾义仲,源赖朝,足利尊氏都是行此而为。
  如此北条氏政必然上洛,而武田家到时首当其冲,必有一战。
  那么到时,武田家现在帮助上杉景虎上位,就是为自己将来在掘坟了。
  那么无论何种选择,将来于北条家之决裂皆然不可避免了。
  想到这里,李晓站起身来在横谷幸重面前踱步,并非他在此犹豫不定,而是他对此情况早有成算,只是重新在胸中谋划一番。
  若非早有预备,否则亦不用在黑部川与上杉谦信一战了。
  不过李晓之意见仅仅在个人,对于上杉家之态度在于武田家之抉择,毕竟作为一个军团长,李晓不能自主决定主家外交策略。
  故而他早为此情况,写了一封密信阐述情况,交由武田信繁,武田信廉他们。
  他们是否能按照李晓信中所述,而采纳李晓之意见,就看他们与家臣团商议之决定了。
第五百三十二章
德川降伏
  天正六年,三月。
  甲斐,踯躅崎馆。
  本丸的御殿之前,一颗八重樱宰落在庭院之中。
  缤纷开放的八重樱之下,武田信繁,武田信廉二人看着这片樱花满树之景色。
  武田信廉抬起头,缓缓言道:“这颗八重樱当初乃是兄长所栽种,一转眼已繁华满树了。”
  武田信廉言语之中,流露一丝缅怀之意。
  武田信繁一震僧袍,走到树下,抬起头来,满树樱花垂挂在他的头上。
  武田信繁淡然言道:“前人栽樱,后人赏之,正如兄长当初百战创立的基业一般,我们二人绝不可辜负兄长之托付。”
  武田信廉重重地点头。
  这时武田信繁沉声言道:“昨日德川殿下已经答允了我的条件,背弃织田家,从属于本家。”
  “什么?”武田信廉脸上露出震惊之色,言道,“兄长,家康公已答允降伏本家了。”
  武田信繁点点头,淡泊地言道:“不错。”
  武田信廉沉思着,重复了一遍,似有所不敢相信,言道:“兄长不是一贯说,德川殿下坚毅耐战,不可轻易蛰伏,为何今日改变决定降伏于本家。”
  武田信繁笑道:“时也,势也,从属,背叛,分分合合,本是乱世之道,德川殿下在吉田城被攻破之下,降伏本家亦并非什么奇怪”
  说到这里,武田信繁向前一步,拔出腰间太刀,从樱树之上取下一朵樱瓣。
  武田信繁对武田信廉言道;“樱花凋谢之时,即是岁月终时,德川家康心知,信长死后,织田家采取西进之战略方向,实际上已舍弃了德川家,犹如樱花凋谢大树,他无力独立对抗本家,故而选择降伏。”
  武田信廉点点头,他明白事实上自从毛利家大举东进之后,荒木村重,长所别治先后反叛,织田信忠兵力不足,将东海道的泷川一益抽出平叛。德川家因此孤立无援,招到武田军强攻,早已是对织田家心怀怨怼。
  从三方原,至长筱合战,到此武田家攻陷吉田城。
  德川家康在三度遭到武田家重创的情况之下,能否坚持至今日,对织田家也算是仁至义尽。
  更何况这一次吉田城被攻陷,见识到信繁领军之下,武田军的战力之后,德川家康亦明白不可再战。
  何况领地都被武田家斩成两截,冈崎城与滨松城无法呼应,海面上又为武田水军掌控。
  德川家康陷入内外交困的境地,在这样情况之下,再顽抗亦只有覆灭之下场。
  毕竟三河魂之勇猛,在大势所趋之下,德川家康也要明白自己现在的处境与进退之道。
  而德川军在之前三方原,长筱合战之中,坚强的韧性,亦得武田家上下一致的钦佩,故而能否降伏这样强大的敌手。
  武田信繁,武田信廉二人亦松了一口气。
  武田信廉向武田信繁,问道:“那么这次德川家康为了降伏,所开出其苛刻条件,兄长你都答允了。”
  武田信繁将刀收回刀鞘,微微点头。
  武田信廉沉声言道:“可是这条件,尚未在家臣团评定之上通过,兄长一力答允,是否太擅专了。”
  武田信繁横眉一挑,言道:“顾不得这么多,这时候多了一个盟友,少一个敌手比之什么都重要。”
  事实上武田信繁也是在李晓,马场信房写信支持之下,才答允与德川家如此苛刻的条件。
  武田信廉听闻之后,长叹一声,言道:“可是条件太苛刻了,家康公真不省油的灯,吉田城,野田城,长筱城,二俣城,天神山城都是本家大军历经数年血战,数千将士之鲜血,才攻取而下。德川家康一言取之,相较之下……”
  武田信繁冷笑一声,言道:“何止是吉田城,野田城,本家所据三河之地,已经半个远江,所有武田家苦战占据的地盘,都必须还给德川家。”
  武田信廉闻言变色,言道:“兄长,德川家康太过分,如此代价太大,家臣团上绝不可能通过的。”
  武田信繁点点头,沉声言道:“正是如此,所以才不必通知家臣团,我与马场大人,擅自作出了决定,我深信以后他们日后会明白的。”
  武田信廉陷入了沉思之中,言道:“兄长大人,本家付出如此大代价,德川家何以表示了诚意。”
  武田信繁看向武田信廉,言道:“家康已命嫡子信康休了织田家的公主,将之送返尾张,并想让其子娶松姬为正室,我已经代馆主大人答允了。”
  武田信繁想到这里,不由摇了摇头。
  他本来要德川家康杀死信长之女德姬,以彻底斩断与织田家的关系。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78/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