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45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458/571

  而在坐在安国寺惠琼身前的这名男子,就是毛利家两川,合战数十场至今未逢一败的西国第一大将吉川元春。
  安国寺惠琼笑了笑,言道:“治部少辅,真是认真,如此小事尚不肯假手他人,肯定要写了整整一叠,才挑出一副。殿下处事之严谨,并亲历亲力,让惠琼学会许多。”
  听安国寺惠琼之言,吉川元春点点头,言道:“过誉了,言传身教之事,怎可假手他人。毛利家起于微豪,父亲经历两百余战,才有如今霸业。”
  “创业不易,守业更难,父亲病榻之前,以三矢之训,告诫我三兄弟要齐心合力。他之嘱咐,我实不敢忘。”
  安国寺惠琼听后点点头,言道:“受教了。”
  这时吉川元春开口言道:“惠琼大师,这次出使武田,辛苦了,不知李但马守答应否?”
  安国寺惠琼伏下身子,言道:“回禀治部少辅,虽未见到李但马守,但与武田家家老本多正信达成协议,也算是幸不辱命。”
  听安国寺惠琼禀报之后,吉川元春眉头微微一皱,反而盯视着对方。
  安国寺惠琼当下不敢怠慢,将这次出使武田家细节一一道来。
  听安国寺惠琼如实说出之后,吉川元春凝重的神色才舒缓,之后微微点头,言道:“做得很好,与飞驒越中军团达成协定,对本家攻略丹后之事极有帮助。”
  安国寺惠琼点点头,言道:“还不止如此,我返回本家之时,刚刚听闻消息,李晓复出,并在手取川之畔大破柴田胜家,现在李晓乘此大胜之威,已率军团主力返回越中,准备与上杉家决战,此战将决定谁可一统北陆道。”
  “一统北陆道?”吉川元春目中闪烁。
  安国寺惠琼言道:“没想到局势已到了这一步了,李晓率领飞驒越中之兵轻兵而行,在手取川之畔追上柴田胜家,织田家北陆道军团一败涂地。破瓶之柴田,眼下已成了织田家里的笑柄。”
  说到这里,安国寺惠琼长叹言道:“不过我倒替柴田可惜,不可以一时胜败而论之,柴田胜家,我知其兵法谋略,乃是天下一等一之大将,与其说他之弱,反是不如说他的敌手太强了。”
  说到这里,安国寺惠琼微微一笑,言道:“现在李晓对阵上杉谦信,论军力上杉军胜之一筹,不知少辅大人,以为谁可一胜,最终一统北陆?”
  听安国寺惠琼这么说,吉川元春缓缓摇头,之后站起身来,负手而立。
  安国寺惠琼仰头望去,吉川元春立在云杉之下,身子挺拔如枪,反问言道:“惠琼大人,你以为呢?”
  “不好论之,”安国寺惠琼如实言道,“少辅大人,治军以来未尝一败,既是同样身为名将应该判断比我准确吧。”
  吉川元春言道:“惠琼大师过誉了,我吉川元春所谓未尝一败,只不过侥幸未奉李晓与谦信公二人罢了。”
  听吉川元春之说,安国寺惠琼身躯一震,他没想到一贯心高气傲的吉川元春居然自承不如李晓,上杉谦信。
  只听吉川元春细细言道:“谦信公之勇武不用多说了,而李晓成名虽晚,历次对抗上杉家皆不落下风,长筱合战更是一战击杀信长,因而名震天下,若是天下有一人,可以与野战之中抗衡谦信公,舍父亲大人,信玄公之后,亦只有李晓罢了。”
  说到这里,吉川元春顿了顿,言道:“说实话,李晓与谦信公这一战谁胜谁负,我亦不敢下论断。”
  安国寺惠琼听了,凝神细想了一番,言道:“少辅大人,此战关系甚大,也是本家与武田家联手之契机所在。李晓胜者多一争霸天下之敌手,败者就要直面越后之龙,介入近畿,必须有所觉悟。”
  “想来这次李晓拜托我攻略织田,亦非是想牵制织田家在近畿的力量,让织田信忠的主力不敢轻易向武田用兵,以达到围魏救赵之效。想来对方亦是早有预谋,无论是武田,还是织田,都是我毛利家入主近畿之有力敌手。”
  吉川元春正色言道:“近畿必须是我毛利家先入主的,这点不容置疑。眼下既与李晓达成协定,那么你就速速返回本家,告之主公,让他集合本家主力出阵播磨国,攻打上月城,牵制织田家力量。”
  “之后我会率领,从山阴道进兵,接道但马国拿下丹波国,此战李晓若胜,则与之平分丹后,若败,则我会揽丹后之全境,并乘势吞并若狭国,作为本家攻击近畿的立足点。”
  听吉川元春这么说,安国寺惠琼当下跪伏而下,正色言道:“喔,一切造少辅大人意思而行,我这就前往吉田郡山城,向主公禀告。”
  吉川元春听了一挥手,当即安国寺惠琼即快步退下。
  而吉川元春立在云杉之下,熟视东面良久,言道:“成王败寇,此不易之道。不能与如此对手一战,实在是我之憾事,不过亦为毛利家之幸事。就让我拭目以待谁会是天下第一大将吧,真是期待啊。”
  说完吉川元春袖子一甩,举步迈向山去。
  天正五年九月,毛利家正式向织田家宣战,全面东进。
  毛利家兵分三路,毛利家家督毛利辉元率领本部大军,以及各国豪族,以及从属之宇喜多家,一共六万大军从吉田郡山城出阵,沿山阳道进兵,直逼播磨国边境之上月城而来。
  此刻上月城大将,正是尼子家家督尼子胜久,立志要兴复尼子家的山中幸盛,闻之消息,山中幸盛以及尼子家上下立志要与此城共存亡。
  而另一路则是,吉川元春率三万大军从山阴道秘密出阵,借助山阳道主力大军的掩护,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法,借道但马国,攻打丹后国一色国之道。
  最后一路则是毛利两川之一的小早川隆景,率领水军攻击已从属于织田家下,三好家的阿波,讚岐国。
  三路大军一共超过十万之众,乃是战国罕见倾力总动员。
  播磨国前线的羽柴秀吉闻之甚至不可能凭自己力量抵抗,立即派信使向近畿之明智光秀,岐阜城之织田信忠求援。
  不久之后,织田信忠闻之消息,下令明智光秀支援播磨国,而自己亦率领大军从岐阜城出阵,作为后续增援。
  织田家大军转向与毛利家决战!
  正当织田,毛利两家,以及麾下大名豪族,汇集了近二十万大军,准备于西国进行一场旷世之战时。
  在北陆道,另一场决战,却更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李晓率领飞驒越中军团沿着北陆道进军,准备于松仓城之下,与上杉谦信进行决战。
第五百一十四章
加贺百万石
  越中,胜兴寺。
  胜兴寺又名安养寺御坊,作为越中一向一揆的两大御山之一。
  在越中一向一揆极盛之时,安养寺御坊附近寄进之地,达十余万石之多。
  而眼下越中一向宗之势,因为支援加贺一向宗的关系,以及李家有意无意的打压之下,早已不复当初之势。
  安养寺御坊,正处于越中加贺国境主要街道田近道的路上,是越中前往加贺的必经之地。
  李晓率领两万七千大军,日夜兼程沿着田近道行军,已抵达安养寺御坊附近。
  李晓骑乘黑锻之上,看着安养寺御坊前门已有几分凋落的门前町,不由唏嘘不已。
  想当年,越中一向宗声势如何浩大,在增山城之战,越中一向宗,集合飞驒,能登之势,集合八万信众意欲横扫越中。
  越中大名神保长职,椎名康胤见其之势,颤栗不已,只能龟缩守城,而不敢抵挡。
  那时北陆一向宗正是如日中天之时,而今却是……
  李晓摇了摇头,却远远看见胜兴寺住持,眼下已是越中,加贺总指导的本愿寺显荣,正率领僧众在寺内町不远之处,迎候自己。
  没错,在七里赖周,下间赖照,本愿寺莲钦等加贺,越中一向宗指导,在与柴田军一战先后战死之后。
  加贺一向宗,已名存实亡。
  加贺原先投向一向宗豪族,国人,物村皆是纷纷向李家臣服。
  现在除了可以忽略不计的残余势力之外,加贺一向宗已可无视。
  至于仅存越中一向宗,在飞驒越中军团包围,等同于是国中之国,早晚必然只有降伏李晓一路。
  现在一向宗,越中一郡,以及加贺国三十五万石之地,现在实际之上,已在李家掌控之中。
  李晓眼下已是名副其实,越中,能登,加贺三国之主。
  这一步已经相当于当年前田利家,加贺百万石之举。
  李晓现在亦可以称呼为李晓百万石了,若非臣服于武田家,亦是现在战国之中,继织田,北条,毛利,上杉,武田之后,第六个百万石级大名。
  换种说法,李晓以石高上计算,排名战国第六。
  在排名前五的大名之中,亦可以分作两个档次,织田,北条,毛利三家可谓是一档,上杉,以及缺了李晓的武田家,可视作第二档。
  而以上石高换算,还不计入飞驒,佐渡,以及若狭半国的实力,与主家武田,上杉家旗鼓相当。
  况且李晓在军略之上,亦是无双,刚刚大败了柴田胜家,重创织田家第一的北陆道军团,现在挟大胜之势,全军而来。
  越中一向宗震慑之余,显荣焉能不上门亲自迎候,为李晓执马。
  “主公,显荣大师在外迎候,是否要前去接见?”师冈一羽向李晓问道。
  李晓想了一下,现在大军赶路,按理说十万火急,可不见本愿寺显荣。
  不过李晓对一向宗政策一向是表面上友好,内里提防,看起来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实际上却对其势力不断进行拉拢。
  而且李晓家臣之中,本多正信,大谷平马二人亦是有一向宗背景,所以对一向宗表面上必须保持友好。
  况且本愿寺显荣又是北陆一向宗四大老之中,唯一的,也是仅存的鸽派,对于这样的老好人,李晓一向是很有好感的。
  当下李晓,带着本多正信,师冈一羽,大谷平马四人策马来到本愿寺显荣一行僧众面前下马。
  显荣一见李晓,当下合十行礼,言道:“这次幸亏屋形公出马讨伐柴田胜家,否则加贺越中早已陆沉。”
  李晓看向显荣,这两年因发愁柴田对加贺的进攻,他形貌早已苍老了许多。
  当年胜兴寺住持,本愿寺玄宗可谓是人才,其人若在,李晓在他的压制之下,要蹦达到今日的地步,可能还要再晚上些时日。
  可惜其在增山城之战早早亡故,继位的显荣与之相比,是一位佛法精湛的高僧,却不是一名合格的一把手。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458/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