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家的明国武士(校对)第378部分在线阅读

字体大小: | | 上一章 / 章节目录 / 下一章 / 返回书籍页面 / 当前阅读进度378/571

  李晓坐在上首,言道:“几位大师,不必如此,本家与本愿寺一向交好,若有什么难处,不会坐视,还请你们将事情,仔细道来。”
  这名坊官声泪俱下言道:“佛敌信长,调集尾张,美浓,伊势之军,合集七万大军,从岐阜城出阵越前。”
  “此贼声势浩大,我们净土真宗之僧众,纵然有个个捍卫佛法而死之觉悟,但无奈此贼兵力强盛,非我们可以抵挡,所以我恳请但马守大人,可以出兵帮助我僧众度过此劫。”
  “七万军势!”
  听闻这坊官之言,在场的李晓家臣团,如内岛氏理,增田长盛,山本堪藏,一柳直末等人皆是倒吸一口凉气。
  “不过虚张声势罢了,”李晓赫然言道,“信长若未调动近畿,近江之军势,最多三至四万已是顶天了。”
  “可是主公,即便是织田家只出动一半军势,亦是恐怖战力,信长刚刚横扫了浅井,朝仓,三好,其士气正旺盛。即便我们动员飞驒,越中,能登三国的军势,亦没有胜算。”内岛氏理刚刚言道。
  而另一旁一柳直末言道:“主公,我们刚刚攻下能登国,军士疲惫,而新军的整训尚刚刚开始,整合未毕,眼下尚不可与织田大军作战。”
  眼见李晓家臣一片反对出兵之言,本愿寺坊官更加焦急,双目中泪水一颗一颗地滴落,言道:“但马守大人,若阁下不出兵救援越前,我越前加贺僧众只有死路一条,贫僧恳求但马守大人出兵吧!”
  李晓看了这本愿寺坊官一眼,微微犹豫了一下。
  事实上尽管他对本愿寺一向不抱有好感,但是亦明白唇亡齿寒的道理。
  越前加贺本愿寺一灭,织田家北陆军团将直面李晓的能登,越中之地,加上美浓的压力,以及越后上杉家,如此李晓就是真正三面受敌。
  所以越前本愿寺一定要救援。
  但眼下的问题不是李晓见死不救,而是这帮越前本愿寺这帮和尚,到底可以支持多久。
  李晓的救援若不能改变,越前加贺本愿寺崩溃,那么他宁可紧守越中能登,也不肯出征以浪费兵力,粮草。
  本愿寺几名坊官,以及武田家家臣们皆将视线注视着李晓,等待他作如何决定。
  就在这里,李晓霍然站起,大声言道:“回去转告几位大坊主,我李晓决意出兵越前,救援净土真宗!”
  李晓此话一出,在场之人作了分别不同两种反应。
  本愿寺几位坊官露出了狂喜之色,一起含着泪,哽咽地拜谢言道:“多谢但马守大人。”
  而李晓几位心腹家臣,皆是变色言道:“主公,还请三思。”
  李晓将手一止,对几位家臣言道:“本愿寺是我之盟友,纵使明知不敌信长,亦不能坐视不理。”
  见李晓其意甚决,内岛,一柳当即只能拜下领命,而本愿寺几名坊官,看向李晓的神色,更添几分感激。
  李晓向本愿寺几位坊官,言道:“我会动员能登,越中的军势出阵越前,不过眼下这北陆大雪封山,需要时间,请贵寺务必坚守一个月,耐心等待援军。”
  “没有问题。”本愿寺的坊官一口答应下来。
  待北陆风雪停止之后。
  冰雪融化,正适合大军厮杀。
  二月十二日。
  织田信长命羽柴秀吉率军入驻小谷城,为出阵大军提供军粮,次日信长自率大军进入敦贺城。
  除了路上的大军之后,信长还派出粟屋越中、逸见骏河等人率领的数百艘水军战船,沿岸从海上攻入,对越前港口实行劫掠。
  之后信长派出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等大将,以分进合击的战法向越前推进。
  在织田军的猛攻之下,越前一向宗信众纵然以其狂热的宗教热情向信长军,死命抵抗,但是在装备了新式大筒的织田军面前。
  城池坚守只是数炮之下被攻破。
  而野外合战,更是不敌,数战之下,军势尽败,首级被讨取无数,当下一向宗坊官投降的投降,逃亡的逃亡。
  从二月十三日,信长进驻敦贺城,到二月十五日,信长出敦贺城刚刚率一万大军在府中龙门寺扎下本阵。
  这短短两日之内,仅仅是在织田军羽柴秀吉,明智光秀,柴田胜家的攻势之下,越前一向宗全面溃败,板取城的下间赖俊、火里城的下间赖照、今庄城的七里濑周尽皆逃亡。
  与李晓约定坚守越前一个月的本愿寺军,只是坚守了不到两日,即全面溃败,军势总崩溃。
  本愿寺几位坊官退守鸟羽城,另一面派人加急向李晓求援。
  而闻之本愿寺军主力总崩溃的消息,李晓顿时目瞪口呆,虽知道本愿寺无法抵御信长大军,但亦没有想到居然溃败这么快。
第四百三十七章
杀戮
  李晓将描述本愿寺主力总崩溃的手札丢去一边,双目一闭,断然言道:“立即出兵越前!”
  宇佐美奈美在一旁,言道:“主公,可是能登,越中的军势尚未动员完毕,况且本愿寺如此惨败,恐怕即便我军前去增援,亦只是杯水车薪。”
  李晓长叹一声,言道:“能救出多少就是多少吧,回信给本愿寺,让他们溃军可以从大野郡进入我郡上避难,只是没想到织田军亦有了大筒,本愿寺军才败退如此之快。”
  二月十六日。
  李晓仓促集合的越中,能登八千军势于木舟城出阵越前。
  不过即便闻之李晓出阵的消息,本愿寺败势亦然不止,本愿寺在越前最后防线鸟羽城,血战织田军数日,给与攻城的安藤,丹羽等各部织田军上下重大的伤亡,但还是被从后方运抵的大筒攻破。
  七里赖周,下间赖照等本愿寺几位大坊官,仓皇逃窜。
  越前加贺边境之地。
  在一道河川畔。
  数千名越前百姓,正老幼相扶,向加贺逃亡。
  百姓衣衫褴褛,脸色皆土,有的百姓用驮车运载家人,或者货物上车。
  这些百姓尽管有的一日,或者数日没有吃过东西,但是脸上皆是一副行色匆忙的样子,并不时回头向南而望,面上露出惊恐的神色。
  尽管一路之上,小孩的啼哭声不止,但是百姓仍是埋头向北逃亡。
  这些百姓逃亡向加贺的原因无他,正是信长在北陆对一向宗,残酷手段所致。
  在鸟羽城破城之后,信长对鸟羽城上下实行屠戮,一个不留。
  城中不论是僧兵,信众,百姓,织田军不作任何区分,仅仅是斩下的首级,就有一万两千两百五十级以上。
  还不仅于此,而信长还对整个越前下达屠杀令。
  不放过任何疑似信奉一向宗的村落,后信长又担心这些一向宗逃入深山之中,他为了斩草除根,并且还令织田军进山搜索,并下达命令‘不论居所还在,无论男女老幼,一律擒拿或者杀之’。
  信长在越前这千室一空,寸草不生的残酷手段,终于引起越前百姓上下一片恐慌。
  不仅仅是信奉一向宗的百姓,就连之前与一向宗为敌的天台宗,真言宗,亦畏惧信长之暴政,开始向加贺逃亡。
  在一路之上的百姓,皆是从越前逃亡加贺的。
  与百姓队伍间和着的,还有从前线败退下来数百人的僧兵队伍,他们身上几乎都是人人带伤。
  这些僧兵拖着薙刀,高下驮丢在肩上,一脸皆是颓色。
  这股僧兵的头目是一名名为下间赖亮的坊官。
  下间氏作为本愿寺世袭坊官,有多种分支,下间赖亮之父下间赖廉,正是石山本愿寺对织田家的石山合战之中,与铃木重秀并称大坂之左右大将的本愿寺大将。
  眼下闻之北陆本愿寺岌岌可危,下间赖亮率领一支从石山本愿寺出发的僧兵,来到北陆支援一向宗对织田家的战事。
  下间赖亮拄着薙刀艰难而行,在不久前鸟羽城笼城战中,他率领的石山总本山僧兵为救援鸟羽城,曾夜袭织田家羽柴秀吉队。
  不过面对织田家急速窜起的大将羽柴秀吉,下间赖亮的夜袭没有成功,僧兵反是折损甚众,而他本人亦在与织田军的搏杀之中,被砍伤了右腿。
  眼下面对这种形势,下间赖亮心知随时会遭遇织田家大军的追击,所以必须尽快退至加贺才是。
  现在下间赖亮额头上大颗大颗的冷汗冒下,腿痛的伤势,令他一路速度减缓了不少。
  正在下间赖亮忍住剧痛之时,一名少年在一旁夺过的薙刀,将身子一弯,指着自己的背上,言道:“上来。”
  下间赖亮看向对方,这人正是自己妻子的兄长大谷平马(事先预告,此人在历史上另一个名字为大谷吉继)。
  大谷平马的父亲大谷泰珍,是本愿寺青莲院门跡的世袭坊官。
  大谷泰珍,在之前越前对织田的柴田胜家军团的合战中阵亡,首级被柴田胜家手下大将毛受胜照讨取。
  父亲之死对年仅十六岁的大谷平马而言,可谓是一个十分沉痛的打击。
  所以大谷平马立誓为父亲报仇。
  下间赖亮看了平马一眼,亦毫不犹豫地让大谷平马背起自己,言道:“平马,你放心只要我们返回了加贺,就可以重新集结大军,向织田家讨还这笔血债。”
  大谷平马背着下间赖亮大步前行,仿佛丝毫不费气力一般,但听了对方的话,眉头一皱,言道:“赖亮,织田军的势力,绝对不是我们僧兵加上信众可以抵御的。这即便返回加贺也是一样。”
  下间赖亮听了脸色一变,正待发怒。

< 章节目录 >   < 上一章 >   当前阅读进度378/571   < 下一章 >   < 返回书籍页面 >